
ch3多级放大电路直接耦合3.ppt
20页习题3.3提示:,通常Rs、RL、rbe、Rc、Re、Rb1的单位量级是几千欧;Rb2的单位量级是几十千欧;Rb的单位量级是几百千欧;β约为几百设空载时,c(I-II):视为第一级加负载(第二级输入电阻) |d(II-I):视为第二级加信号源内阻(第一级输出电阻) e(II-I-II):视为第二级加负载(第三级输入电阻)、信号源内阻(第一级输出电阻) 阻容耦合 Ri Ro,RC,a(I共射),b(II共集),(几千欧),(几百千欧),(几千欧),(百分之几千欧),,,四、改进型差分放大电路,用三极管代替“长尾式”电路的长尾电阻,即构成 恒流源式差分放大电路,1. 电路组成,T3:恒流管,作用:能使 iC1、iC2基本上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抑制共模信号的变化具有恒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双入双出),2. 静态分析,当忽略 T3 的基极电流时, Rb1 上的电压为,于是得到,UBE温度系数约为–2 mV/C(数值较小,可忽略) 。
3. 动态分析,恒流三极管的作用等同于内阻无穷大的恒流源,即相当于T1管和T2管的发射极接了一个无穷大的共模负反馈电阻Re(使 iC1、iC2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则共模信号放大倍数为零,而对差模电压放大倍数没有影响,所以与长尾式交流通路相同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为,差模输入电阻为,差模输出电阻为,Re为无穷大呢?Ac为零!,双入单出差分放大,差模信号动态分析,共模信号动态分析,回顾内容,双入单出差分放大情况的恒流源动态分析,恒流三极管的作用等同于内阻无穷大的恒流源,即相当于T1管和T2管的发射极接了一个无穷大的共模负反馈电阻Re(使 iC1、iC2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则共模信号放大倍数同样为零,而对差模电压放大倍数没有影响解:电路为恒流源式双入(共模差模信号混合)单出差分放大电路,共模放大倍数为零,问题:交越失真(当ui小于b-e间开启电压时, 二管均为截止状态),,动态分析:,ui 0V,,T1截止,T2导通,,ui > 0V,,T1导通,T2截止,iL= ic1 ;,,iL=ic2,T1、T2两个晶体管都只在半个周期内工作的方式,称为乙类放大静态分析: ui = 0V T1、T2均不工作 uo = 0V,3.3.3 直接耦合互补输出级,电路输出级基本要求:输出电阻低,不失真输出电压尽可能大。
共集缺点:接负载Q点会变化;输出不失真电压减小,互补输出级:双向射极跟随(即共集);ui为零时uo为零;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值接近电源电压,知识补充: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分类,在放大电路中,若输入信号为正弦波时,根据晶体管在信号整个周期内导通情况(导通角)分类,甲类( = 2 ),乙类( = ),甲乙类( < < 2 ),注:乙类放大存在交越失真现象,,为解决交越失真,可给三极管稍稍加一点偏置,使之工作在甲乙类a)利用二极管提供偏置电压 (b)利用三极管恒压源提供偏置甲乙类互补功率放大电路,不同类型的二只晶体管交替工作,且均组成射极输出形式的电路称为“互补”电路;不同类型管子在电路中交替导通的工作方式称为“互补” 消除交越失真思路:,,电路中增加R1、D1、D2、R2支路静态时,T1、T2两管基极间电压为二极管D1、D2的正向导通压降,致使两管均处于微弱导通状态消除交越失真的电路工作原理,ui=0,电路提供T1、T2 静态工作点电压,UB1B2=UD1+UD2+UR2,静态时应调节R2 ,使UE为0,即u0为0有ui输入时,由于二极管D1、D2的动态电阻很小, 而且R2的阻值也较小,可认为T1管基极电位与T2管基极电位随ui产生相同变化,即ub1≈ub2≈ui, 即两管基极间电位差基本是恒值UB1B2 。
UB1B2略大于T1管发射结和T2管发射结开启电压之和(R2阻值很小),两管均处于微导通状态,即都有一个微小的基极电流,分别为IB1和IB2当 ui = 0 时,T1、T2 微导通当 ui > 0 ( 至 ), T1微导通(UBE1增大)充分导通微导通;,T2 微导通(UEB2减小) 截止微导通当 ui < 0 ( 至 ), T2微导通充分导通微导通;,T1 微导通截止微导通当输入信号为正弦交流电时,二管导通的时间都比输入信号的半个周期更长,放大电路工作在甲乙类状态交越失真动画片,为更换好地和T1、T2两发射结电位配合,用来克服交越失真的电路中D1、D2两个二极管可以用UBE电压倍增电路替代UBE电压倍增电路,合理选择R1、R2大小,B1、B2间便可得到 UBE 任意倍数的电压以满足不同电路克服交越失真的需要图中B1、B2分别接T1、T2的基极假设I >>IB,则,改进后的准互补输出电路,R1、R2、T2: UBE倍增电路,T3、T4、T5、T6: 复合管构成的输出级T3、T4复合为NPN管T5、T6复合为PNP管,输出级中T4、T6均为同类型NPN型晶体管,两者特性容易对称。
这种复合管类型不同而其输出管为同类型管的电路称为准互补电路为了增大电流放大系数,以减小前级驱动电流,常采用复合管结构3.3.4 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的构成:,输入级:差分放大电路,从而减小温漂,增大共模抑制比中间级:共射放大电路,从而获得高电压放大倍数输出级:采用复合管的准互补输出级电路,从而使 输出电阻小,带负载能力增强,而且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值接近电源电压第一级是以T1和T2 为放大管,双端输入,单端输出的差分放大电路第二级是以T3和T4 管组成的复合管为放大管的共射放大电路第三级是准互补电路,R2、R23和T5为组成UBE倍增电路以消除交越失真作业第三章自测题:二 (5)、(6)——注:无需解释说明三第三章习题: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