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简析我国中学生性教育回避现象.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34150704
  • 上传时间:2022-01-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3.36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简析我国中学生性教育回避现象摘要:当今中国,对于中学生的性教育还是比较匮乏,主要是由 于家长和老师对有关“性”的话题与知识谈得不多失去了获取知识来源 的学生对“性”无法理解,这种性教育回避现象成了中学生性教育的一个 劲敌本文通过分析中学生性教育中老师和家长的回避现象,表明中学生 性教育的重要性,探讨性教育回避现象的主要原因与解决措施关键词:性教育中学生 回避一、中学生性教育回避现象成因老师和家长对中学生性教育的回避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主要有以下 几点:1. 性教育与我国传统道德观念相悖在我国,受传统道德观念和封建思想的影响,大多数成年人在孩子面 前尽量避免提及“性”,总觉得和孩子一起讨论“性”话题是不道德和不 文明的这种传统观念和滞后的思想让成年人对中学生性教育讳莫如深2. 专业的性教育师资缺乏国外有些中学的性教育,均由受过专业训练或健康教育专业的老师来 进行教学可惜,我国高校目前还没有设立专门培养性教育师资的院系, 在全国范围内性教育师资比较缺乏面对迫在眉睫的性教育,许多学校的 性教育课由生物、体育、思想政治老师兼任,由于其知识结构不相符、专 业素质不足,难以解答学生关于“性”的问题,于是选择回避态度,或让 学生自学相关知识。

      3. 对于性教育必要性的认识不深目前很多家长、老师觉得自己中学时期虽没接受过性教育,但身心发 展也正常,认为到结婚年龄时开始认识“性”也不晚但随着信息时代的 发展,社会越来越开放,人会越来越早熟电视、网络、流行歌曲,甚至 是街头亲吻的情侣,都会让本来就懵懂的中学生对“性”更加浮想联翩 即使家长和老师设法阻止和保护,中学生也不可能完全接触不到“性” 家长和老师对于性教育的回避已成了学生获取正常性知识的阻碍二、中学生性教育的重要性中学时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1~18 岁,属于青春期进入青春期,中学生出现一系列正常的生理与心理变化,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受到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冲击力,与年龄小缺乏经 验,又相对薄弱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意志之间的矛盾,显得愈发突出而且, 由于他们心智还不成熟,对社会的认识不全面,容易受外界的负面影响 此时,中学生缺少适当的、正确的性知识引导,会增加中学生的性行为和 出现其他悲剧的几率有关资料显示: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年龄高峰是十三 四岁,其中女少年犯罪的异常表现期与性成熟基本一致性犯罪的高峰值 年龄,比月经期初潮高峰年龄约推后一年虽然青少年性犯罪是由多种 因素造成的,但是,对性的无知和生理、心理的早熟及其与道德、情感、 意志之间的矛盾突出,又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不能不说是个重要原因。

      任何教育都要尊重和遵循人类成长的客观规律,性教育更要如此中 学时期,学生身心发展已达到一定程度,对“性”有了懵懂的意识,渴望 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此时,作为教育者需要满足学生对“性”知识的需求, 教他们了解自己和男女之间的关系,学会保护自己,健康成长所以,掌 握中学生性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采取措施,加大力度做好中学生的性 教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三、中学生性教育回避现象解决措施1. 改变家长、教师的态度家长是学生最亲近的人,也是对学生进行性教育的最好群体家长应 抱着正确的态度与子女谈论“性”问题,比如在适当的时机,与孩子讨论 男孩子的遗精和女孩子的月经等正常生理现象,及时了解儿女的情况,用 适当的方式告诉他们如何避孕、避免性骚扰及性侵犯、预防艾滋病家长 应认识到提供这些知识是家长的责任,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避免青少 年从其他渠道接受一些零星的、不系统的甚至是错误的性知识,危害身心 健康教师应认识到向学生传授性知识是教育者的职责教师对待性知识的 态度,应转变成坚信自己传授的是科学知识,对学生的身心成长有益,消 除不好意思的心理误区尊重学生,以真诚的心态感染学生,对于学生幼 稚的想法与行为给予适当的引导。

      关注个性,对与学生的交谈内容做好保 密,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以免引起学生的反感2, 改变性教育的目的多数家长和老师认为,在中学生中普及性知识,在性教育中讲授避孕 和安全套,等于默许中学生只要注意避孕和防病就可以随意发生性行为, 这会导致年轻一代的堕落可是,很多社会调查数据表明,中学生正确使 用安全套知识的增加和性行为的增加并不成正比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 在这种回避型性教育里,“性”基本上是消极的,这种对性教育目的的认 识也是偏激的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性教育的目标应该是:1.帮助所有的人在性生 活里享受快乐;2.打破性的无知;3.了解两性差异和性别交往的奥秘;4. 反对“只有一个正常”;5.支持具有创造性的研究与社会工作;6.帮助公 众建立开放的态度;7.推广更安全的性行为;8.减少医学的介入我们应 当以负责的态度,在保证健康与安全的基础上,逐步普及常识,使社会更 加开明,让孩子们生活得更加幸福快乐,从而避免性犯罪及身心伤害3. 改变性教育的方式性教育不应只是简单的教授,更应是沟通与讨论式的教育对中学生 来说,由于青春期与叛逆期基本都在这一时期,交流沟通往往比说教更有 效果在性教育过程中,让老师和家长感到困惑的是缺乏与孩子的沟通技 巧,因此失去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良好契机。

      进入青春期的学生普遍变得 害羞敏感,同时也渴望从家长和老师那里得到解答,但对于向长辈请教性 问题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老师和家长面对学生的害羞与渴望并存时,多 关心他们,应主动给予解答和建议,以朋友的姿态相处与沟通因为每个人都有个体差异,所以性教育应当建立在了解个体特征的基 础之上一个中学生群体中,由于遗传因素、成长环境和社会影响不同, 有些学生成熟度较高、思想较活跃;有些学生则比较保守;而大部分学生 处于身心发展的中等水平因此,进行“性”教育时应因人而异,要更加 注重教育方式这就要求家长和老师增进与孩子和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 关心和爱护孩子们,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式“性”教育如果我国性教育依然回避那些尖锐、敏感、有争议的问题,就会使性 教育显得苍白无力,对学生身心发展极其不利因此,性教育要做好“度” 的把握,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有关“性”问题,指导学生去了解与辨别,促 进中学生的健康发展参考文献:[1] 潘绥铭,黄盈盈.性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 文利.中国青少年性教育的历史回顾和发展概述.中国青年研究, 2008 (12)[3] 潘绥铭,黄盈盈.全国14〜17岁总人口:性教育效果的实证分析. 中国青年研究,2008 (12)[4] 关青.我国学校性教育管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教育科学,2009 (12)[5] 曹红梅,胡珍.中小学教师性教育素养存在的问题及提升策略.中 国性科学,2011 (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