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龙香粳一号栽培技术 2.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kms****20
  • 文档编号:39578529
  • 上传时间:2018-05-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1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水稻新品种中龙香粳一号及配套栽培技术水稻新品种中龙香粳一号及配套栽培技术摘要:中龙香粳一号是中国科学院北方粳稻分子育种联合研究中心选育的香型水稻新品种,2012 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稻 2012015) 方正县于 2012 年开始示范种植,并进行了相关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总结了中龙香粳一号水稻新品种在方正县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求关键词:水稻 中龙香粳一号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中龙香粳一号是中国科学院北方粳稻分子育种联合研究中心选育的香型水稻新品种,2003 年以香糯稻为母本,以五优稻一号为父本,有性杂交,经系统法选育而成已申请品种保护2012 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稻2012015) 尚志、延寿、方正县于 2012 年开始示范种植,并进行了相关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生产实践表明:水稻新品种中龙香粳一号具有稻米品质优(国家一级食用米标准) 、丰产性好、抗病、耐寒、抗倒伏、适应性广等优点深受稻农的青睐和欢迎1 特征特性21.1 米质优:中龙香粳一号商品粮外观好,品质优良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验,品质分析结果:出糙率 79.6 %~79.8 %,整精米率 64.7%~67.9 %,垩白粒米率 1.0 %~4.5 %,垩白度 0.1 %~0.9 %,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6.36 %~17.01%,胶稠度 72.5~80.0 mm,食味品质 87~89 分。

      依据 NY/T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稻米品质检测结果符合一等食用粳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据种植户和食用者反映,该品种米饭饭香适口,柔软适中,食味和口感佳,凉饭不回生1.2 抗逆性强:黑龙江省种子管理局指定抗病鉴定单位鉴定结果,叶瘟 0~3 级,穗颈瘟 0~1 级为抗稻瘟病品种抗冷鉴定单位鉴定结果,处理空壳率 3.50 %~18.13 %抗冷性较强,适应性广从尚志、延寿、方正县多点示范种植情况看,中龙香粳一号田间稻瘟病抗性稳定,只有方正县局部有穗颈瘟发生,究其原因为:氮肥用量大、栽插密度大、水深、稻株柔软,从而易感染病菌,在2012 年当地其它香稻品种稻瘟病发病严重年份,中龙香粳一号的轻微发病表现而受到稻农的认可在大田生产中中抗纹枯病,未见白叶枯病发生,有干尖线虫病发生,表现出较强的抗倒伏、抗旱和耐寒能力抗倒伏能力极强,经受住了 8 月 29 日的强台风洗礼而依然3屹立1.3 农艺性状好: 主茎 12 片叶,从播种至成熟生育日数 136天,需≥10℃活动积温 2500℃左右,株高 100 cm,穗长 19 cm,每穗实粒数 100 粒左右,千粒重 26 g,苗期生长势较强,抗病,耐寒,抗倒伏能力强,株型好,分蘖力强,活秆成熟,剑叶上举,高光效品种,结实率高。

      子粒细长,籽粒黄色,属中熟品种适应区域广其生育特性是插秧后返青快,长势旺盛,茎叶绿色,灌浆速度快1.4 产量表现:2009 年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 7177.2㎏/hm2,2010 年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 8691.5㎏/hm2,两年平均产量 7934.4㎏/hm2,2011 年黑龙江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 84561.5㎏/hm2一般栽培水平产量 8000~8500㎏/hm2,高产栽培下产量可达9500㎏/hm2 增产潜力大2 栽培技术要点2.1 精选种子,适时稀播育壮秧 播种前要精选种子并晾晒 1-2 天;盐水选种,用 50kg 水加大粒盐 12-12.5kg,充分溶解后,用鲜鸡蛋测试,当鸡蛋横浮出水面露出 5 分钱硬币大小时,将待选的种子放人盐水中,边放边搅拌,使不饱满的种子漂浮水面,将不饱满的种子清除,捞出下沉的种子,4用清水洗净种子表面的盐,选去瘪谷,芽率达到 95%以上,然后用种子消毒剂进行浸种和消毒(使用方法参考种子消毒剂使用说明书) 浸种水温控制在 15-20℃之间,水温不易过高,也不易过低,浸种6-7 天,浸种后催芽,高温破胸,适温发芽,低温练芽4 月上、中旬播种;用种量为:规范化旱育苗,机插盘育苗,每盘 100-120g;稀播育壮秧。

      2.2 适时插秧,合理稀植 起秧前做好三带工作,带肥、带药、带增产菌,5 月 15-25 日高产期插秧,适宜采用 9×4-5 寸稀植栽培,每穴 2-3 棵壮苗苗弱的情况下每穴 3-4 棵2.3 因地制宜,平衡施肥 应采取前氮后移、稳磷、增钾的施肥技术,要多施用有机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以利于保持和提高稻米品质中等肥力地块,施肥方法及数量如下:方案一:基肥移栽前 10 天施入,施肥后旋耕然后泡田,施用倍丰 2008 水稻专用肥(氮磷钾比:16-13-17)250-300㎏/hm2;蘖肥,移栽后 7-10 天,施用倍丰返青肥(氮磷钾比:25-0-0)100㎏/hm2;穗肥,移栽后 45-50 天根据叶片的颜色施肥,施用倍丰穗肥5(氮磷钾比:20-0-18)100-200㎏/hm2;方案二:基肥,80-90㎏/hm2 尿素、60-75㎏/hm2 磷酸二铵、60-70㎏/hm2 氯化钾;蘖肥:25 公斤尿素加 60 公斤硫酸铵/公顷;穗肥,60-70㎏/hm2 氯化钾,尿素 40-80㎏/hm2方案一和方案二施肥方法一致方案三:尿素 250㎏/hm2 ,磷酸二铵 100㎏/hm2 ,硫酸钾100㎏/hm2 。

      尿素 40% ,磷酸二铵全部,钾肥 50% 做底肥;尿素40%做分蘖肥(返青肥+调节肥=分蘖肥) ;尿素 20% ,钾肥 50%做穗肥移栽后 5-7 天,追返青肥;6 月 18 日左右,追施调节肥;7 月10-15 日左右,追施穗肥施肥方法及时间如下图:6方案一,对于水稻抗病、抗倒伏效果明显,产量提高 5-10%,是中龙香粳一号最理想的施肥方案2012 年按此方案施肥的农户,没发生稻瘟病及倒伏2.4 节水灌溉,适时晒田 浅水插秧,遇低温深水护棵,浅水分蘖,有效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期适时晒田,以控制无效分蘖,晒田 5 天后及时灌水,孕穗、抽穗、开花期保持浅水或湿润灌溉、乳熟期至收获前间歇灌溉,切不可断水过早,以利于养根护叶,提高结实率,一般可在收获前710-15 天左右断水2.5 病虫草害防治 根据当地病虫预测预报,及时做好二化螟和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稻瘟病疫区应重视对穗颈瘟的防治要根据杂草萌发情况及时防除杂草为了提高中龙香粳一号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充分发挥其香型水稻的经济效益,必须做到:分蘖末期(7 月 5 日左右)用内吸性杀虫剂 5%的氟虫腈(锐劲特)悬浮剂 40~50 克/亩或丁烯氟虫腈乳油40~50 毫升/亩,对水 20L~30L 喷雾,整个水稻生育期用药 1次~2 次,防治水稻二化螟。

      上一年发生严重地块应重点预防水稻破口期叶面喷施拿敌稳水分散粒剂 15-20 克/亩,对水 45升/亩,相隔 7-10 天再喷一次,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水稻叶面喷施拿敌稳可以增加产量 5-10%在喷施拿敌稳的同时应该加入叶面肥(如 100 克/亩磷酸二氢钾)补充养分,加快灌浆速度提早成熟开展药剂防治时,应避开水稻开花期,以避免影响水稻受粉中龙香粳 1 号,米粒晶莹透明,外观米质优,米饭具有清香型,食味好可与稻花香 2 号相媲美,因其抗病性强,熟期较稻花香 28号早 9 天,整精米率高,高抗稻瘟病,抗倒伏能力强,适应性广非常适合黑龙江水稻产业化发展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