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探究.doc
6页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探究摘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涉及学生、教师和课程三个方 面,科学定位和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职业院校必须认真 解决的问题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因此,培养对象的职业 能力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如何培养这些能力,实现培养 目标,这就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 结合我院进行的相关探索,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关键词:职业能力核心课程体系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当前职业教育迅速发展,但在职业教育教育理念和理论 研究上,尚有众多分歧,亟待统一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 而普通教育是选拔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 式、教育教学评价上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其核心就是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我们应明确职业能力内 涵,为实现职业能力要求,确定课程设置,由课程设置和能 力目标,决定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及相互的衔 接,最终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赵志群认为职 业能力是人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整体化地解决综合性问 题的能力,是从事一个(或若干个相近)职业所必须的本领, 是在职业工作、社会活动和私人活动中科学的思维,对个人 和社会负责任行事的热情和能力。
要实现这一点,就要求职 业院校有一个针对某个岗位群的明确的目标定位,而且不同 的职业院校,要有符合自身校情的具有个性特色的办学定 位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 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由 于专业的多样性,决定了培养目标的多元性;人才需求的多 样性,决定了培养对象的复杂性,因而,职业教育应具有独 特的个性特色按照国家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一大批拔尖创新人 才”的目标要求,各个不同层次的职业院校,应找准自己的 定位,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关于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 要求,有人将职业能力具体化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 能力专业能力是指在职业活动中独立完成任务、解决问题 和评价结果的能力方法能力是个人对职业和公共活动中的 发展机遇、要求和限制作出解释、思考和评价,并开发自己 的智力,设计发展道路的能力和愿望社会能力是处理社会 关系、理解奉献与冲突及与他人负责任地相处和相互理解的 能力三种能力在具体的职业情境中,是相互交织、不可分 割的整体职业能力是确定课程目标,优化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 法和手段的基本依据。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职业能力能否突 破常规表述,具体地描述出岗位任务实际需要的能力,在很 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体系建设成功与否培养能力是高职教 育人才培养中的重点,开发出职业特色鲜明,与岗位任务联 系紧密的职业能力,构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是高职 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性的、根本性的任务三、课程和课程体系建设依据教育理论,课程的最基本含义,就是学习范围、进 程、计划和程序从教育管理的角度,课程界定为一种培养 人的教育方案,它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 教学时数、课程教学先后顺序或课程教学进度安排等要素构 成这一概念包括几个基本要素:首先,课程是有目的的, 不是自然产生;其次,它是一个有组织的体系,有固定的结 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最后,它有科学体系的意义,也有 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体系课程内容是由知识、技能与态 度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课程内容三要素的各自内涵与比例 不同,形成了不同教育类型课程的不同特点高职教育课程 目标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必然使其课程内容导向教育对象 就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的获得也即高职教育课程 内容三要素的设计,必然主要考虑教育对象的就业需要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即课程的 序化,构成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指学校提供的一系列课程 的总称,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 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关系上每一门课程都是课程 体系中一个课程链课程结构:有三层涵义:1、体系结构, 按照什么逻辑关系设置课程,处理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组合关 系2、内容结构,怎样处理课程内部知识的组织方式3、 教学序化,教师用怎样的逻辑顺序进行教学职业教育的课 程设置当前主要从三方面拓宽:一是增设相关通用性课程, 开拓学生视野;二是要在同类专业或相关专业之间通开专业 基础课;三是强化应用性课程教学内容是学校教育过程的 基本因素之一,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 动的中介,是以具体形式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 及行为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需求,必须加大应用性 课程和技术性课程,同时为学生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培养 其基本的素质课程改革应当面对现实生活,注重培养各专 业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此,应优化课程体系, 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学校的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向学生提供 的课程内容来实现的为学生提供的课程决定了人才培养的 规格依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融 教、学、做为一体。
采用工学结合的模式,强化学生的能力 培养重视课程管理,制定严格的课程管理制度,在课程教 学中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的教学过程标准,实现各教学环节的 统一高等职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教育,而职业教 育是它的本质属性,肩负着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 线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培养的学生既要有从事职业 的能力,也要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其课程的设 置既要满足专业对理论知识的基本要求,又要按专业对应的 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进行改革,形成自身的有别于其他高 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建构以‘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 技能”为指导思想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是以通识教育 和专业教育携手共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渗透,知识 传授与能力培养和谐统一的理念为先导,由“以知识为中 心”转向‘以知识、能力、素质”为主要目标,以素质教育 为依托,突出能力本位的教学,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 智能人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应该使学生从传统的知识接 受者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创造者,科学永不知足,是最富有 革命性的;问题无处不在,期待解决,又不断产生培养学 生的创新发现和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科学的 洞察力,帮助学生学会组织和分析知识的方法,批判地看待 事物,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成为终 身的独立性学习者,这是职业教育最终要实现的目标。
因此, 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 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 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并建立起科学可行的课程质量监控 体系。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