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的环境管理制度PPT课件.ppt

93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91895517
  • 上传时间:2024-09-1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51KB
  • / 9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章第三章 中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与制度中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与制度 n第一节第一节   中国环境管理的发展历程中国环境管理的发展历程 n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环境管理体系中国环境管理体系n第三节第三节   中国环境管理的八项基本制度中国环境管理的八项基本制度  n第四节第四节   其他的现行环境管理制度其他的现行环境管理制度 2021/7/221 第一节第一节 中国环境管理的发展历程中国环境管理的发展历程n起步阶段(起步阶段(1972年年——1978年)年) n创建阶段(创建阶段(1979年年——1988年)年) n发展阶段(发展阶段(1989年年——1995年)年) n深化阶段(深化阶段(1996年年——)) 2021/7/222 起步阶段(起步阶段(1972年年——1978年)年)n机构:机构:q1972年由国家计委牵头成立了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筹备年由国家计委牵头成立了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筹备办公室办公室q1974年年12月,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正式成立月,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正式成立 n行动:行动:q1973年年8月,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月,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n三十二字方针:三十二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q 1973年年11月,国务院批转了月,国务院批转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若干规定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若干规定(试行草案)(试行草案) 》》。

      第一个综合性的环境保护法规第一个综合性的环境保护法规 ))q1973年年12月颁发了月颁发了《《工业工业”三废三废”排放试行标准排放试行标准》》 2021/7/223 创建阶段(创建阶段(1979年年——1988年)年)n法律法规及重要文件法律法规及重要文件q1978年国家颁布了新宪法,年国家颁布了新宪法,宪法规定:宪法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污染和其它公害q1979年国家颁布了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q1981年年5月,国家计委、建委、经委、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联合颁发月,国家计委、建委、经委、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联合颁发了了《《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q1982年年2月,国务院根据环境保护法发布了月,国务院根据环境保护法发布了《《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q1984年国务院发布了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q1984年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q1985年年10月,全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通过了月,全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城市环境综合关于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决定整治的决定》》q陆续颁布了各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如陆续颁布了各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如《《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年11月颁月颁布),布),《《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1987年年5月通过),月通过),《《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1982年年8月颁布)等等。

      月颁布)等等 2021/7/224 n重要会议重要会议q1979年年3月,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召开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月,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召开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q1982年年8月,全国工业污染防治会议在北京召开月,全国工业污染防治会议在北京召开q1983年年12月,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月,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n机构:机构:q1979年年3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在成都成立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在成都成立q1980年年2月,中国环境管理、经济与法学学会在太原市成立月,中国环境管理、经济与法学学会在太原市成立q1980年,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成立年,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成立q1984年年5月,国务院成立环境保护委员会月,国务院成立环境保护委员会q1982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成立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并将原国务院环境保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成立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并将原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撤消,其办公室并入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称环境保护局护领导小组撤消,其办公室并入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称环境保护局q1984年底,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局升格为部委归口管理的国家年底,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局升格为部委归口管理的国家局,对外称国家环境保护局。

      局,对外称国家环境保护局 q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将国家环境保护局从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独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将国家环境保护局从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独立出来,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立出来,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2021/7/225 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1983年年12月月n党和政府明确宣布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党和政府明确宣布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n提出了提出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益统一”的战略方针的战略方针n确定了符合国情的三大环境政策确定了符合国情的三大环境政策n会议明确提出了会议明确提出了把强化环境管理作为环保工作的中心环把强化环境管理作为环保工作的中心环节节,实现了思想认识和工作方式上的重大转变实现了思想认识和工作方式上的重大转变n这次会议是环境管理认识上的一次重大飞跃这次会议是环境管理认识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2021/7/226 发展阶段(发展阶段(1989年年——1995年)年)n重要会议重要会议q1989年4月,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年4月,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q1992年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巴西里约热内卢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巴西里约热内卢 q1993年,国家环保局与国家经贸委联合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年,国家环保局与国家经贸委联合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会议。

      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会议q1995年年12月,全国环境保护厅局长会议在江苏省张家港市月,全国环境保护厅局长会议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召开,会议推出了两大举措召开,会议推出了两大举措——“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计划”和和“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 n机构机构q199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了环境保护委员会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了环境保护委员会2021/7/227 n重要法律法规及其他文件重要法律法规及其他文件q1989年年12月,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月,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修正q1990年年12月,国务院作出月,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的决定》》q1992年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里约热内卢环境与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世纪议程》》q1992年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对策》》q1994年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我国第一个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综月,国务院发布了我国第一个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综合性文件合性文件《《中国中国21世纪议程世纪议程——中国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发展白皮书》》2021/7/228 深化阶段(深化阶段(1996年年——))n重要会议重要会议q1996年年7月,国务院召开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月,国务院召开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q1997年年3月月8日,中共中央召开了计划生育和环境日,中共中央召开了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

      保护工作座谈会 q2002年年1月月8日,国务院召开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日,国务院召开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强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会议,强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021/7/229 n重要文件及法律法规重要文件及法律法规q1996年年8月,国务院作出了月,国务院作出了《《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q1996年年9月,国务院批准了月,国务院批准了《《国家环境保护国家环境保护“九五九五”计划和计划和2010年年远景目标远景目标》》,其附件,其附件《《“九五九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计划》》和和《《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第一期)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第一期)》》是实现是实现“九五九五”环保目标采取的两项重大举措环保目标采取的两项重大举措q1998年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职能配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设置正部级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并,设置正部级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并明确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职能和内部机构设置与职能分工明确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职能和内部机构设置与职能分工。

      q1998年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月,国务院发布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q2000年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法》》  q2001年年12月月26日,国务院批准了日,国务院批准了《《国家环境保护国家环境保护”十五十五”计划计划》》q2002年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月,国务院颁布了《《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q2002年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清洁生产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 2021/7/2210 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全国环境保护会议n1973年年 8月,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月,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n1983年年12月,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月,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n1989年4月,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年4月,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n1996年年 7月,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月,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n2002年年 1月,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月,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n2006年年 4月,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月,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n2011年年12月,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月,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2021/7/2211 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环境管理体系中国环境管理体系n中国环境管理的方针和政策体系中国环境管理的方针和政策体系 n中国环境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中国环境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n中国环境管理的机构体系中国环境管理的机构体系 2021/7/2212 一、中国环境管理的方针和政策体系中国环境管理的方针和政策体系 2021/7/2213 1中国环境管理的方针中国环境管理的方针n1972年,三十二字方针:年,三十二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

      n1983年,年, “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即,即“三同步、三统一三同步、三统一”的战略方针的战略方针 n1992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n1996年,年, “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贯彻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积极促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步发展的方针,积极促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021/7/2214 2中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中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n“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n“谁污染谁治理谁污染谁治理” n“强化环境管理强化环境管理” 2021/7/2215 2.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n宏观层次宏观层次q环境保护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内环境保护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内容包括指标的纳入、技术政策的纳入和资金平衡容包括指标的纳入、技术政策的纳入和资金平衡和项目的纳入。

      和项目的纳入n中观层次中观层次q把环境保护规划纳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并实行把环境保护规划纳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并实行“三废三废”综合利用和能源环保等政策综合利用和能源环保等政策n微观层次微观层次q加强建设项目的管理,严格控制新污染的产生加强建设项目的管理,严格控制新污染的产生2021/7/2216 2.2“谁污染谁治理谁污染谁治理”n环境政策的内涵环境政策的内涵q“污染者付费、开发者保护、利用者补偿、污染者付费、开发者保护、利用者补偿、破坏者恢复破坏者恢复”n具体措施具体措施q结合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结合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q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实行限期治理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实行限期治理q征收排污费和生态破坏补偿费征收排污费和生态破坏补偿费2021/7/2217 2.3“强化环境管理强化环境管理”主要措施:主要措施:n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与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与标准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加大执法力度n加强和完善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及完整加强和完善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及完整的国家和地方环境监测网络的国家和地方环境监测网络n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制度2021/7/2218 二、中国环境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二、中国环境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2021/7/2219 1中国环境立法的发展历程中国环境立法的发展历程 n产生时期(产生时期(1949—1973)q环境立法侧重于自然资源的保护。

      环境立法侧重于自然资源的保护q开始注意到工业环境污染问题,并颁布了一些与防治开始注意到工业环境污染问题,并颁布了一些与防治环境污染有关的法规和标准环境污染有关的法规和标准  n发展时期(发展时期(1973—1978)q1973年年《《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试行草案)q1978年修订的年修订的《《宪法宪法》》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环境立法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环境立法提供了宪法基础提供了宪法基础q颁布了一批环境标准颁布了一批环境标准2021/7/2220 n初步完善时期初步完善时期 ((1978—1993))q1979年中国颁布了年中国颁布了《《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试行)(试行) q1989年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q至至20世纪世纪80年代后,污染防治、自然环境和资源保护、年代后,污染防治、自然环境和资源保护、环境管理等方面发展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其他一些部门环境管理等方面发展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其他一些部门法的立法中,作了相应的有关规定法的立法中,作了相应的有关规定  n蓬勃发展时期(蓬勃发展时期(1994—现在)现在)q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委员会(环资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委员会(环资委)q制定新的环境法律法规制定新的环境法律法规q整理、修改和完善现行环境法律法规整理、修改和完善现行环境法律法规2021/7/2221 2 中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中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 n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q指由国家制定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改善环境的各种指由国家制定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改善环境的各种法律规范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内部协调一致的法律规范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内部协调一致的统一整体。

      统一整体 n我国现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构成:我国现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构成:q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q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q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q环境标准环境标准q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 2021/7/2222 2.1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n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q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总政策,环境保护是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总政策,环境保护是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 n第九条规定,第九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 国家保障自然资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 n第十条规定,第十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n第二十二条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史文化遗产2021/7/2223 2.2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n1979年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试行)n1989年年12月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q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的重大问题加以全面综合调整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的重大问题加以全面综合调整q对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目的、范围、方针政策、基本原对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目的、范围、方针政策、基本原则、重要措施、管理制度、组织机构、法律责任等作则、重要措施、管理制度、组织机构、法律责任等作出原则规定出原则规定q其他单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的立法依据其他单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的立法依据2021/7/2224 2.3 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 n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针对特定的保护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针对特定的保护对象(例如,某种环境要素或特定的环境对象(例如,某种环境要素或特定的环境社会关系)而进行专门调整的立法。

      社会关系)而进行专门调整的立法 n分类分类q土地利用规划法土地利用规划法n包括国土整治、农业区域规划、城市规划、村镇规划包括国土整治、农业区域规划、城市规划、村镇规划等法规n《《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法》》、、《《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2021/7/2225 q环境污染防治法环境污染防治法n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水质保护、噪声控制、废物处置、农药及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水质保护、噪声控制、废物处置、农药及其他有毒物品、以及其他公害的控制与管理其他有毒物品、以及其他公害的控制与管理n《《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境防治法》》……q自然资源保护法自然资源保护法n《《草原法草原法》》、、《《水法水法》》、、《《水土保持法水土保持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法》》、、《《渔业法渔业法》》……q环境行政管理法环境行政管理法n通过制定法规的形式对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职权、行政管理通过制定法规的形式对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职权、行政管理程序、行政管理制度,以及行政处罚程序等作出规定程序、行政管理制度,以及行政处罚程序等作出规定。

      n《《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海洋倾废管理条例海洋倾废管理条例》》、、《《环境标准管理办法环境标准管理办法》》、、《《环境环境统计管理暂行办法统计管理暂行办法》》…… 2021/7/22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08年修订年修订)n第八十三条第八十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违反本法规定,造成水污染事故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处以罚款,责令限期采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不按要求采取治理措施或者不具备治理能力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指定有治理能力的单位代为治理,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对造成重大或者特大水污染事故的,可以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关闭;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上一年度从本单位取得的收入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罚款    对造成一般或者较大水污染事故的,按照水污染事故造对造成一般或者较大水污染事故的,按照水污染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的百分之二十计算罚款;对造成重大或者特成的直接损失的百分之二十计算罚款;对造成重大或者特大水污染事故的,按照水污染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的百分大水污染事故的,按照水污染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的百分之三十计算罚款。

      之三十计算罚款 2021/7/2227 n  第五十八条第五十八条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n修改前,一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由县级以上政府限期拆除或治理 2021/7/2228 n2.4环境标准环境标准n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q其他部门法包括民法、刑法、经济法、劳动法、行政法等其他部门法包括民法、刑法、经济法、劳动法、行政法等q例例1:: 《《民法通则民法通则》》n第八十、八十一条关于国家和集体所有的土地、森林、山岭、草原、第八十、八十一条关于国家和集体所有的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矿藏等自然资源,一方面规定了所有权、使用权、荒地、滩涂、水面、矿藏等自然资源,一方面规定了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受法律的保护,同时也规定了使用单位和个人有管理、经营权、收益权受法律的保护,同时也规定了使用单位和个人有管理、保护和合理使用保护和合理使用的义务;的义务;n第九十八条规定,公民享有第九十八条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生命健康权。

      由于污染环境而危害公民生由于污染环境而危害公民生命和健康的行为,应该属于民事侵权行为命和健康的行为,应该属于民事侵权行为q例例2::《《刑法刑法》》在第六章中专门设立了在第六章中专门设立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对各种严重污染环境和破坏自然资源的犯罪行为规定了相应的刑对各种严重污染环境和破坏自然资源的犯罪行为规定了相应的刑事责任 2021/7/2229 三、中国环境管理的机构体系三、中国环境管理的机构体系 n发展历程发展历程q1972年,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筹备办公室成立年,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筹备办公室成立q1974年年12月,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正式成立月,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正式成立q1982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成立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成立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q1984年底,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局升格为部委归口管年底,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局升格为部委归口管理的国家局,对外称国家环境保护局理的国家局,对外称国家环境保护局 q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将国家环境保护局从原城乡建设环境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将国家环境保护局从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独立出来,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保护部独立出来,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q1998年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职能配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设置正部级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设置正部级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总局内共设置总局内共设置10个职能司(厅)个职能司(厅)q2003年年10月,根据月,根据《《关于环保总局调整机构编制的批复关于环保总局调整机构编制的批复》》国家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调整了内部机构设置,撤销监督管理司,设置环境影境保护总局调整了内部机构设置,撤销监督管理司,设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环境监察局响评价管理司、环境监察局2021/7/2230 现行的环境管理机构体系现行的环境管理机构体系 n环境管理机构体系:国家、省、市、县、乡环境管理机构体系:国家、省、市、县、乡(五级五级)q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n办公厅(宣传教育司)、规划与财务司、政策法规司、办公厅(宣传教育司)、规划与财务司、政策法规司、行政体制与人事司、科技标准司、污染控制司、自然行政体制与人事司、科技标准司、污染控制司、自然生态保护司、核安全与辐射环境管理司、环境影响评生态保护司、核安全与辐射环境管理司、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环境监察局、国际合作司价管理司、环境监察局、国际合作司(共共11个职能机构个职能机构)q各省、市、自治区环境保护局各省、市、自治区环境保护局q地、市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地、市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q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q乡、镇级的环保办公室乡、镇级的环保办公室2021/7/2231 n其他的国家机关设置相应的环境与资源保护部门其他的国家机关设置相应的环境与资源保护部门n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简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简称人大环资委)人大环资委)q1993年年3月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增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保护委员会的决定。

      通过增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保护委员会的决定q1994年年3月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定将之改名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决定将之改名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2021/7/2232 第三节第三节 中国环境管理的八项基本制度中国环境管理的八项基本制度 n老三项老三项q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q“三同时三同时”制度制度q排污收费制度排污收费制度 n新五项制度新五项制度q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q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q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q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q污染限期治理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2021/7/2233 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n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发展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发展n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n中国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国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021/7/2234 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发展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发展n评价对象评价对象q单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对大型综合项目的累积影响评价对大型综合项目的累积影响评价q对工程的影响评价对工程的影响评价——对政府政策的影响评价,即战略影响评价对政府政策的影响评价,即战略影响评价q单纯的环境污染评价单纯的环境污染评价——整体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整体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q更多地关注资源开发、能源利用等方面的环境影响更多地关注资源开发、能源利用等方面的环境影响n评价范围评价范围q单纯考虑对自然因素的影响单纯考虑对自然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和经济影响在内的全面环境包括社会和经济影响在内的全面环境影响影响q出现了一些新的环境影响评价形式,如环境风险评价、视觉影响评价、出现了一些新的环境影响评价形式,如环境风险评价、视觉影响评价、健康影响评价、社会影响评价等健康影响评价、社会影响评价等n评价程序评价程序q形成了环境筛选(初步评价)、确定范围、预测评价和监督、监测等形成了环境筛选(初步评价)、确定范围、预测评价和监督、监测等四个步骤完整的工作程序四个步骤完整的工作程序n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相结合,并纳入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相结合,并纳入环境规划2021/7/2235 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 n确立确立q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后,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开始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后,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开始引入中国引入中国q1979年年9月,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的颁布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正式建立。

      标志着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正式建立n发展发展q规范建设阶段(规范建设阶段(1979~1989))n1981年,年,《《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n1986年,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n1989年,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管理办法》》q强化和完善阶段(强化和完善阶段(1990~1998))n1989年年12月月26日,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n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n1992年,成立年,成立 “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境工程评估中心”n1998年年11月月29日,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q提高阶段(提高阶段(1999~))n2002年年10月月28日,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21/7/2236 中国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国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n内容内容q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q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n特点特点q评价范围:从单纯的建设项目扩展到各类发展规划评价范围:从单纯的建设项目扩展到各类发展规划q公众参与公众参与q跟踪评价和后评价制度跟踪评价和后评价制度2021/7/2237 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n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qA. 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qB. 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分为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分为指导性规划和指导性规划和非指导非指导性规划)性规划)Ø指导性规划: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编写指导性规划: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编写该规划对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说明。

      该规划对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说明Ø非指导性规划:在该专项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有组织编制该规非指导性规划:在该专项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有组织编制该规划的机关组织对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向审批该规划的机关提划的机关组织对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向审批该规划的机关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出环境影响报告书n内容内容q一、实施该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一、实施该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q二、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二、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q三、三、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书)n跟踪评价跟踪评价 2021/7/2238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n分类管理分类管理:(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q重大环境影响重大环境影响——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书q轻度环境影响轻度环境影响——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报告表q环境影响很小环境影响很小——环境影响登记表环境影响登记表n内容内容:n(一)建设项目概况;(一)建设项目概况;n(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n(三)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三)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n(四)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四)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n(五)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五)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n(六)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六)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n(七)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七)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n后评价制度后评价制度2021/7/2239 2 “三同时三同时”制度制度 n含义:含义:q“三同时三同时”是指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改是指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改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哪一个(哪一个最重要?)最重要?)q环境保护设施指:环境保护设施指:1污染控制设施污染控制设施2生态保护措施生态保护措施3节约资节约资源和资源回收利用措施源和资源回收利用措施4环境监测措施环境监测措施n内容:内容:q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q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完工后的试生产期间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完工后的试生产期间q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2021/7/2240 3 排污收费制度排污收费制度 n中国排污收费的发展历程中国排污收费的发展历程q提出及试行阶段(提出及试行阶段(1978年年12月至月至1982年年1月)月)q建立与实施阶段(建立与实施阶段(1982年年2月至月至1984年年5月)月)q改革和发展阶段(改革和发展阶段(1987年年8月至月至2001年年12月)月) q完善阶段(完善阶段(2002年年1月月——现在)现在)n1982年年2月,月,《《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n2002年年1月,月,《《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n2003年年2月,月,《《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n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q1排污收费排污收费q2排污费管理排污费管理  2021/7/2241 3.1排污收费排污收费 n排污收费对象排污收费对象: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 n排污收费的范围排污收费的范围q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征收排污费。

      对机动车、飞机、船舶等流动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征收排污费对机动车、飞机、船舶等流动污染源暂时不征收废气排污费;污染源暂时不征收废气排污费;q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征收排污费若超标排放污染物,加倍征收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征收排污费若超标排放污染物,加倍征收排污费;排污费;q若没有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工业固体废物贮存或处置设施、场所,若没有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工业固体废物贮存或处置设施、场所,征收固体废物排污费;若以填埋方式处置危险废物不符合国家有关征收固体废物排污费;若以填埋方式处置危险废物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征收危险废物排污费;规定的,征收危险废物排污费;q噪声污染超过国家环境噪声标准的,征收超标排污费对机动车、噪声污染超过国家环境噪声标准的,征收超标排污费对机动车、飞机、船舶等流动污染源暂不征收噪声超标排污费飞机、船舶等流动污染源暂不征收噪声超标排污费n排污收费标准排污收费标准q一是污染物排放标准一是污染物排放标准q二是排污费的征收标准二是排污费的征收标准 2021/7/2242 3.2排污费管理排污费管理 n排污费的征收、使用严格实行排污费的征收、使用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收支两条线”n征收的排污费上缴财政,纳入财政预算,列入环征收的排污费上缴财政,纳入财政预算,列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下列项目的拨款补助境保护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下列项目的拨款补助或贷款贴息:或贷款贴息:q1)重点污染源防治)重点污染源防治q2)区域性污染防治)区域性污染防治q3)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示范和应用)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示范和应用q4)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污染防治项目)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污染防治项目 2021/7/2243 八项基本制度之新五项八项基本制度之新五项n4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n5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n6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n7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n8污染限期治理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2021/7/2244 4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n含义含义q任何单位欲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应向有关机关(一般是环任何单位欲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应向有关机关(一般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所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性质、数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所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性质、数量、排放地点和排放方式等,经审查同意,发给许可证后方量、排放地点和排放方式等,经审查同意,发给许可证后方可排放。

      可排放n发展发展q中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试行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中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试行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并在制度,并在1988年年3月国家环保局颁布了月国家环保局颁布了《《水污染物排放许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可证管理暂行办法》》q1990年后,年后,17个城市试行大气污染物排污许可证制度个城市试行大气污染物排污许可证制度q2004年年7月月《《排污许可证条例(征求意见稿)排污许可证条例(征求意见稿) 》》2021/7/2245 n为什么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2021/7/2246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n含义:含义:q将某一控制区域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采取措施将排入这将某一控制区域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采取措施将排入这一区域内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在一定数量之内,以满足该区一区域内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在一定数量之内,以满足该区域的环境质量要求域的环境质量要求 n类型:类型:q目标总量控制:以排放限值值为控制基点,从污染源可控目标总量控制:以排放限值值为控制基点,从污染源可控性研究入手性研究入手  q容量总量控制:以环境质量标准为控制基点,从污染源可容量总量控制:以环境质量标准为控制基点,从污染源可控性、环境目标可达性入手控性、环境目标可达性入手q行业总量控制:以能源、资源合理利用为控制基点,从最行业总量控制:以能源、资源合理利用为控制基点,从最佳生产工艺和实用处理技术入手佳生产工艺和实用处理技术入手 2021/7/2247 实施总量控制的基本原则实施总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n((1)服从总目标,略留余地)服从总目标,略留余地n((2)分级管理)分级管理n((3)区别对待)区别对待n((4)突出重点)突出重点n((5)总量控制要服从于区域环境质量)总量控制要服从于区域环境质量n((6)以排污申报为基础)以排污申报为基础Ø我国总量控制的总量分解原则我国总量控制的总量分解原则q服从总目标;突出重点;区别对待;扶持优强。

      服从总目标;突出重点;区别对待;扶持优强 2021/7/2248 总量控制的指标总量控制的指标n实施总量控制的指标根据这三个原则确定:实施总量控制的指标根据这三个原则确定:q((1)对环境危害大的、国家重点控制的主要污染)对环境危害大的、国家重点控制的主要污染物物q((2)环境监测和统计手段能够支持的)环境监测和统计手段能够支持的q((3)能够实施总量控制的)能够实施总量控制的n“十五十五”期间,实行排放总量控制的指标有期间,实行排放总量控制的指标有6个个:q二氧化硫排放量、尘(烟尘和工业粉尘)、化学需二氧化硫排放量、尘(烟尘和工业粉尘)、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氨氮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氧量排放量、氨氮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物q“十一五十一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n    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021/7/2249 排污许可证实施的具体步骤排污许可证实施的具体步骤 n排污单位申报登记排污单位申报登记1)排污单位的基本情况)排污单位的基本情况2)生产工艺、产品和材料消耗情况)生产工艺、产品和材料消耗情况3)污染排放状况)污染排放状况4)污染处理设施建设、运行情况)污染处理设施建设、运行情况5)排污单位的地理位置和平面示意图)排污单位的地理位置和平面示意图 n排污指标的规划分配排污指标的规划分配q确定发放排污许可证的范围确定发放排污许可证的范围q确定总量控制目标值确定总量控制目标值q分配排污总量负荷分配排污总量负荷 2021/7/2250 n许可证的申请、审批和颁发许可证的申请、审批和颁发q排污许可证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排污量、排放方式、排污许可证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排污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排污口位置和排污时间。

      排放去向、排污口位置和排污时间 q《《排放许可证排放许可证》》、、《《临时排放许可证临时排放许可证》》n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q主要管理措施包括排污单位执行情况上报制度、环保主要管理措施包括排污单位执行情况上报制度、环保部门抽查监督制度等部门抽查监督制度等2021/7/2251 5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n含义:含义:q就是区域环境综合防治的概念,即在一个地区内,综合考就是区域环境综合防治的概念,即在一个地区内,综合考虑资源开发利用,生产布局和污染物处理等各种因素,采虑资源开发利用,生产布局和污染物处理等各种因素,采用系统分析的办法,找出解决本地区环境问题的最优方案,用系统分析的办法,找出解决本地区环境问题的最优方案,以花费最少的代价,取得最佳的效果以花费最少的代价,取得最佳的效果n优点:优点:q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解决重点污染问题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解决重点污染问题q有利于利用新技术,提高污染治理效果有利于利用新技术,提高污染治理效果q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加速有害废物资源化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加速有害废物资源化q有利于减少防治污染的总投入有利于减少防治污染的总投入。

      q有利于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有利于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2021/7/2252 实施污染集中控制的必要措施实施污染集中控制的必要措施 n以规划为先导以规划为先导n突出重点,分别整治,以便对不同的环境突出重点,分别整治,以便对不同的环境问题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问题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n与分散治理相结合,以集中治理为基础与分散治理相结合,以集中治理为基础n充分依靠地方政府协调充分依靠地方政府协调n疏通多种资金渠道疏通多种资金渠道 2021/7/2253 污染集中控制方式污染集中控制方式 n废水污染的集中控制废水污染的集中控制q以大企业为骨干,实行企业联合集中处理以大企业为骨干,实行企业联合集中处理 q同等类型工厂联合对废水进行集中控制同等类型工厂联合对废水进行集中控制 q对含特殊污染物的废水实行集中控制对含特殊污染物的废水实行集中控制 q工厂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后送到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厂进行进一步处理工厂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后送到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厂进行进一步处理 n废气污染的集中控制废气污染的集中控制q调整产业结构和城市布局,特别是改善能源利用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城市布局,特别是改善能源利用方式 q改变居民能源机构。

      改变居民能源机构q回收企业放空的可燃性气体,集中起来供居民使用回收企业放空的可燃性气体,集中起来供居民使用 q实行集中供热取代分散供热实行集中供热取代分散供热 q改变供暖制度,将间歇供暖改为连续供暖改变供暖制度,将间歇供暖改为连续供暖 q加速加速“烟尘控制区烟尘控制区”建设,扩大绿化覆盖率等等建设,扩大绿化覆盖率等等 n有害固体废物集中控制有害固体废物集中控制q提高综合利用率提高综合利用率q建设固体废物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固体废物集中处理设施2021/7/2254 6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n含义:含义:q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制度,通过目标责任书确定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制度,通过目标责任书确定一个区域、一个部门乃至一个单位环境保护的一个区域、一个部门乃至一个单位环境保护的主要责任者和责任范围,运用定量化、制度化主要责任者和责任范围,运用定量化、制度化和目标管理方法,把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一基和目标管理方法,把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作为各级领导的政绩考核内容,纳入到本国策作为各级领导的政绩考核内容,纳入到各级政府的任期目标之中各级政府的任期目标之中 2021/7/2255 6.1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特点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特点n有明确的时间和空间界限,一般以一届政府的任期有明确的时间和空间界限,一般以一届政府的任期为时间界限,以行政单位所辖地域为空间界限。

      为时间界限,以行政单位所辖地域为空间界限n有明确的环境质量目标、定量要求和可分解的环境有明确的环境质量目标、定量要求和可分解的环境质量指标质量指标n有明确的年度工作指标有明确的年度工作指标n有配套的措施、支持保证系统和考核奖惩办法有配套的措施、支持保证系统和考核奖惩办法n有定量化的监测和控制手段有定量化的监测和控制手段2021/7/2256 6.2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优点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优点n有利于加强各级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领导;有利于加强各级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领导;n有利于把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年有利于把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年度工作计划;度工作计划;n有利于协调政府各部门的环境保护工作,调动各方面有利于协调政府各部门的环境保护工作,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的积极性;n有利于区域综合防治,实现大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区域综合防治,实现大环境的改善;n有利于环保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定量化和规范化;有利于环保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定量化和规范化;n有利于加强环保机构建设,强化环保部门的监督管理有利于加强环保机构建设,强化环保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职能;n有利于动员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参与和监督,提高环有利于动员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参与和监督,提高环保工作的透明度。

      保工作的透明度2021/7/2257 6.3 环境目标责任制的实施环境目标责任制的实施 n实施环境目标责任制的程序:实施环境目标责任制的程序:q一、制定阶段一、制定阶段   二、下达阶段二、下达阶段   三、实施阶段三、实施阶段   四、考核阶段四、考核阶段n制定责任书的原则:制定责任书的原则:q(一)责任目标的确定;(一)责任目标的确定;q(二)责任指标与具体工作指标相结合,长期计划与短期安排相(二)责任指标与具体工作指标相结合,长期计划与短期安排相结合;结合;q(三)明确地方政府和排污单位领导者对本地区、本企业应负的(三)明确地方政府和排污单位领导者对本地区、本企业应负的责任n责任书的内容责任书的内容::q环境质量指标、污染控制指标、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所需完成的工环境质量指标、污染控制指标、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所需完成的工作指标,同时还可以将其他管理制度作为管理内容纳入责任书作指标,同时还可以将其他管理制度作为管理内容纳入责任书q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两个部分:n一是本届政府的环境目标;二是分年度的工作指标一是本届政府的环境目标;二是分年度的工作指标  2021/7/2258 7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n含义:含义:q把城市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整体,运用城市生态理论为指导,把城市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整体,运用城市生态理论为指导,以发挥城市综合功能和整体最佳效益为前提,采用系统工程以发挥城市综合功能和整体最佳效益为前提,采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采取多功能、多目标、多层次的综合的战略、的理论和方法,采取多功能、多目标、多层次的综合的战略、手段和措施,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规划、综合管理和综合控手段和措施,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规划、综合管理和综合控制,以最小的投入换取城市环境质量的优化,解决复杂的城制,以最小的投入换取城市环境质量的优化,解决复杂的城市环境问题,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市环境问题,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n基本做法:基本做法:q((1)结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面貌;)结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面貌;q((2)依靠科技进步,减少工业污染;)依靠科技进步,减少工业污染;q((3)实行集中治理城市重点污染源;)实行集中治理城市重点污染源;q((4)以大企业为骨干,实行企业联合集中治理污染;)以大企业为骨干,实行企业联合集中治理污染;q((5)充分利用自然净化能力和环境容量充分利用自然净化能力和环境容量 2021/7/2259 7.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n制度的确立制度的确立::q1985年,国务院在年,国务院在“全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全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中通过了中通过了《《关于关于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决定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决定》》之后,各地大中城市积极开展了城之后,各地大中城市积极开展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q1988年年7月月13日,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发布日,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发布《《关于城市环境综合关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决定整治定量考核的决定》》,指出:,指出:“环境综合整治是城市政府的一项环境综合整治是城市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市长对城市的环境质量负责,把这项工作列入市长的任重要职责,市长对城市的环境质量负责,把这项工作列入市长的任期目标,并作为考核政绩的重要内容。

      期目标,并作为考核政绩的重要内容同时规定,城考工作自同时规定,城考工作自1989年年1月月1日起实施日起实施q1990年年12月月5日,国务院发布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定》》,明确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对本,明确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对本辖区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定量考核,每年公布结果辖区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定量考核,每年公布结果q管理体制:管理体制: “在城市政府的领导下,各部门分工负责,广大群众积在城市政府的领导下,各部门分工负责,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极参与,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q运行机制:运行机制:“制定规划,分解落实,监督检查,考核评比制定规划,分解落实,监督检查,考核评比”2021/7/2260 7.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n分级管理分级管理q国家环保总局直接考核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国家环保总局直接考核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重点旅游城市、沿海开放和经济特区城市共计重点旅游城市、沿海开放和经济特区城市共计47个个q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考核辖区内的地、县级城市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考核辖区内的地、县级城市n考核考核q初审初审q会审会审q专家审核专家审核2021/7/2261 考核指标考核指标n指标调整:指标调整:q国务院环保委员会国务院环保委员会1988年年9月颁布的月颁布的《《发布发布<关于城市环境综关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决定合整治定量考核的决定>的通知的通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范围包括:大气环境保护、水环境保护、噪声控制、固考核范围包括:大气环境保护、水环境保护、噪声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置和绿化五个方面,共体废弃物处置和绿化五个方面,共20项指标,指标体系分为项指标,指标体系分为环境质量和污染控制两部分。

      环境质量和污染控制两部分 q1991~1995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体系调整后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体系调整后包括三方面内容共包括三方面内容共21项考核指标,其中环境质量项考核指标,其中环境质量6项、污染项、污染控制控制9项、基础设施建设项、基础设施建设6项q“九五九五”期间(期间(1996~2000):环境质量、污染控制、环境):环境质量、污染控制、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四部分共建设和环境管理四部分共24项指标q“十五十五”期间:环境质量、污染控制、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期间:环境质量、污染控制、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四部分共四部分共20项指标(其中项指标(其中2项暂不考核)项暂不考核)n指标设置和调整的原则:指标设置和调整的原则:q代表性、可比性、可行性、可靠性、可分解性代表性、可比性、可行性、可靠性、可分解性2021/7/2262 “十五十五”期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期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 n环境质量环境质量(7项)q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平均值(6)、二氧化硫浓度年平均值(5)、二氧化氮浓度年平均值(5)、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6)、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6)、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 (4)、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 (4)n污染控制污染控制(5项)q烟尘控制区覆盖率及清洁能源使用率 (6)、汽车尾气达标率 (4)、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 (4)、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率(3)、工业企业排放达标率(6)n环境建设环境建设(5项)q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及回用率(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5)、生态建设(暂不考核) (6)、自然保护区覆盖率 (4)n环境管理环境管理(3项) q环境保护投资指数 (4)、污染防治设施及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率 (5)、环境保护机构建设(暂不考核 )(3)2021/7/2263 n“十一五十一五”期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期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有哪些?指标有哪些?n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有哪些指标?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有哪些指标?2021/7/2264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意义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意义 n促进了城市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促进了城市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 n调动了城市政府各部门和广大市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了城市政府各部门和广大市民群众的积极性 n重点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改善重点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改善n环保投入加大,城市防治污染能力显著提高环保投入加大,城市防治污染能力显著提高n加强了统一监督管理,提高了环保管理工作水平加强了统一监督管理,提高了环保管理工作水平 2021/7/2265 8污染限期治理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n含义:含义:q以污染源调查、评价为基础,以环境保护规划为依以污染源调查、评价为基础,以环境保护规划为依据,突出重点,分期分批地对污染危害严重、群众据,突出重点,分期分批地对污染危害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污染物、污染源、污染区域采取的限定反映强烈的污染物、污染源、污染区域采取的限定治理时间、治理内容及治理效果的强制性措施。

      治理时间、治理内容及治理效果的强制性措施n四个要素四个要素q限定时间、治理内容、限期对象、治理效果限定时间、治理内容、限期对象、治理效果2021/7/2266 确定限期治理项目的原则确定限期治理项目的原则 n以污染源调查为基础,以环境保护规划为依据,与以污染源调查为基础,以环境保护规划为依据,与环境综合整治、污染源集中控制、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综合整治、污染源集中控制、污染物总量控制相结合,解决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相结合,解决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n强制与自觉相结合的原则强制与自觉相结合的原则n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先易后难,既要考虑环境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先易后难,既要考虑环境保护的需要,又要考虑治理的经济技术可行性保护的需要,又要考虑治理的经济技术可行性n坚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坚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n“污染者付费污染者付费”2021/7/2267 限期治理的三种形式限期治理的三种形式n区域性限期治理区域性限期治理q如技术改造、市政建设和改造、调整工业布局、调整经济结构如技术改造、市政建设和改造、调整工业布局、调整经济结构(原材料与能源结构、产品结构等等)等等。

      原材料与能源结构、产品结构等等)等等n行业性限期治理行业性限期治理q如产品结构、原材料和能源结构、工艺和设备的调整和更新如产品结构、原材料和能源结构、工艺和设备的调整和更新n点源限期治理点源限期治理q指对污染严重的排放源进行限期治理指对污染严重的排放源进行限期治理Ø点源限期治理是最基本的形式,是其他限期治理的基础点源限期治理是最基本的形式,是其他限期治理的基础Ø三种形式的限期治理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三种形式的限期治理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关系,缺一不可关系,缺一不可2021/7/2268 限期治理的重点限期治理的重点n污染危害程度和扰民程度严重的项目污染危害程度和扰民程度严重的项目n环境敏感区的超标排放企业环境敏感区的超标排放企业n区域或流域环境质量恶劣,可能影响到居民健康和区域或流域环境质量恶劣,可能影响到居民健康和经济发展经济发展n污染范围较广、污染危害较大的行业污染项目污染范围较广、污染危害较大的行业污染项目n其他必须限期治理的污染企业其他必须限期治理的污染企业q例如:有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的企业例如:有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的企业 2021/7/2269 限期治理的工作程序限期治理的工作程序n准备阶段:准备阶段:q通过对人群和污染源的调查以及环境评价,并根据经济发展和环境通过对人群和污染源的调查以及环境评价,并根据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规划,提出并确定限期治理的名单。

      保护规划,提出并确定限期治理的名单n实施阶段:实施阶段:q由政府下达限期治理的决定,并将限期治理项目纳入经济和社会发由政府下达限期治理的决定,并将限期治理项目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限期治理项目提供资金和物资方面的保证展计划,为限期治理项目提供资金和物资方面的保证q建立责任制,落实限期治理单位的环境保护责任建立责任制,落实限期治理单位的环境保护责任q在实施过程中,环保部门进行限期治理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在实施过程中,环保部门进行限期治理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n验收阶段:验收阶段:q限期治理单位在完成污染治理后,向环保部门提交竣工报告限期治理单位在完成污染治理后,向环保部门提交竣工报告q由有关部门(包括限期治理单位的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组织进行由有关部门(包括限期治理单位的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组织进行竣工验收竣工验收2021/7/2270 第四节第四节 其他的现行环境管理制度其他的现行环境管理制度n环境标准制度环境标准制度n环境标志制度环境标志制度 2021/7/2271 环境标准制度环境标准制度n发展历程发展历程q最早出现于最早出现于20世纪世纪60年代q197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开始制订环保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并)开始制订环保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并先后设立了多个技术管理委员会。

      先后设立了多个技术管理委员会q1973年我国发布了第一个环境标准年我国发布了第一个环境标准——《《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q八十年代上半期,我国制定了大气、水质和噪声等环境质量标准及钢铁、八十年代上半期,我国制定了大气、水质和噪声等环境质量标准及钢铁、化工、轻工等化工、轻工等40多个国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多个国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q八十年代中期,为配合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了相应的方法八十年代中期,为配合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了相应的方法标准、标准样品标准、标准样品  q1991年我国提出了新的环境标准体系年我国提出了新的环境标准体系q1996年,在国家环境标准清理整顿中,制定和颁布了一批水、气污染物排年,在国家环境标准清理整顿中,制定和颁布了一批水、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q2000年年5月月31日环境标准共计日环境标准共计431项,其中国家环境标准项,其中国家环境标准364项,国家环境项,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保护总局标准67项 2021/7/2272 环境标准的概念环境标准的概念 n概念:概念:q国家为了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国家为了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根据国家的环境政策和法规,在综合考虑本国自然环境特征、标,根据国家的环境政策和法规,在综合考虑本国自然环境特征、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规定环境中污染物的允许含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规定环境中污染物的允许含量和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数量、浓度、时间和速率以及其他有关技量和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数量、浓度、时间和速率以及其他有关技术规范。

      术规范 n环境标准法环境标准法q指调整因环境标准而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有关制指调整因环境标准而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有关制定、实施、管理环境标准的法规定、实施、管理环境标准的法规n环境标准与环境法或环境标准法的区别:环境标准与环境法或环境标准法的区别:q制定的机关不同制定的机关不同q制定程序和方式不同制定程序和方式不同q强制力不同强制力不同q环境标准与有关环境标准的法律规定和环境标准法结合在一起,共环境标准与有关环境标准的法律规定和环境标准法结合在一起,共同形成环境法体系中一个独立的、特殊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同形成环境法体系中一个独立的、特殊的、重要的组成部分2021/7/2273 环境标准的作用环境标准的作用 n既是环境保护和有关工作的目标,又是环境保护的既是环境保护和有关工作的目标,又是环境保护的手段它是制订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的重要依据它是制订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的重要依据n判断环境质量和衡量环保工作优劣的准绳判断环境质量和衡量环保工作优劣的准绳n执法依据执法依据n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条件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条件n具有投资导向作用具有投资导向作用2021/7/2274 制订环境标准的原则制订环境标准的原则n需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需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n既要技术先进、又要经济合理既要技术先进、又要经济合理n与有关标准、规范、制度协调配套与有关标准、规范、制度协调配套n积极采用或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积极采用或等效采用国际标准 2021/7/2275 环境标准体系环境标准体系 n含义:含义:q根据环境标准的特点和要求,按着它们的性质功能,根据环境标准的特点和要求,按着它们的性质功能,内在联系进行分级、分类,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内在联系进行分级、分类,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体n中国现行环境标准体系中国现行环境标准体系q三级标准:国家标准、国家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三级标准:国家标准、国家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n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推荐性标准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推荐性标准n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执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执行的其它标准为强制性标准行的其它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q五大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基础标五大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基础标准、方法标准和标准样品标准准、方法标准和标准样品标准2021/7/2276 中国环境标准体系构成中国环境标准体系构成 2021/7/2277 说明: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说明: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n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q为保障人群健康、维护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为保障人群健康、维护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n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控制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控制标准) q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以及适用的污染控制技术,同时考虑经济承受能力,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以及适用的污染控制技术,同时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的各种因素所做的限制性规定,是对污染源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的各种因素所做的限制性规定,是对污染源控制的标准。

      控制的标准 n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q为监测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规范采样、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等所做的统一为监测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规范采样、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等所做的统一规定,主要包括分析方法、测定方法、采样方法、试验方法、检验方法、生产规定,主要包括分析方法、测定方法、采样方法、试验方法、检验方法、生产方法、操作方法等所做的统一规定方法、操作方法等所做的统一规定n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q为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对用于量值传递或质量控制的材料、实物为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对用于量值传递或质量控制的材料、实物样品而制定的标准物质样品而制定的标准物质 n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q对技术术语、符号、代号(代码)、图形、指南、导则、量纲单位及信息编码对技术术语、符号、代号(代码)、图形、指南、导则、量纲单位及信息编码等所做的统一规定,它是制订其它环境标准的基础及技术依据等所做的统一规定,它是制订其它环境标准的基础及技术依据 2021/7/2278 说明:地方环境保护标准说明:地方环境保护标准 n《《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q第九条规定,第九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标准制定地方环境标准”;;q第十条规定:第十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

       2021/7/2279 说明:国家行业标准说明:国家行业标准n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q跨行业综合性排放标准跨行业综合性排放标准n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锅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q行业性排放标准行业性排放标准n如: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如: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排放标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n综合性排放标准综合性排放标准v.s.行业性排放标准行业性排放标准q不交叉执行不交叉执行q行业性排放标准优先执行行业性排放标准优先执行2021/7/2280 例: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例: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依据地表水水域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将其划分为五类:依据地表水水域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将其划分为五类:nⅠⅠ类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nⅡⅡ类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nⅢⅢ类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nⅣⅣ类类 主要适用干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主要适用干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nⅤⅤ类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此外:此外: 《《地下水质量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 《《海水水质标准海水水质标准》》2021/7/2281 例: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例:环境空气质量标准n功能区分类功能区分类n一类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n二类  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n三类  特定工业区n标准分级标准分级n一类 执行一级标准n二类 执行二级标准n三类 执行三级标准2021/7/2282 例:声环境质量标准例:声环境质量标准 n0 类声环境功能区:n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1 类声环境功能区:n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2 类声环境功能区:n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3 类声环境功能区:n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4 类声环境功能区:n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 类和4b 类两种类型4a 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 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2021/7/2283   2021/7/2284 环境标志环境标志 n定义(定义(生态标志、绿色标志、环境标签)生态标志、绿色标志、环境标签)q由政府环境管理部门依据有关的法规、标准向一些商品颁发的一种由政府环境管理部门依据有关的法规、标准向一些商品颁发的一种张贴在产品上的图形,用以标识该产品从生产到使用以及回收的整张贴在产品上的图形,用以标识该产品从生产到使用以及回收的整个过程都符合规定的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个过程都符合规定的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并易于资源的回收和再生利用并易于资源的回收和再生利用 n环境标志的发展环境标志的发展 q1978年德国年德国 “蓝色天使蓝色天使”计划计划 q1988年,加拿大推出年,加拿大推出“环境选择环境选择”,日本推出,日本推出“生态标志生态标志”q1989年,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统一的北欧标志年,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统一的北欧标志 q1988年,美国年,美国 “绿色印章绿色印章”、、“再生标志再生标志”q1993年年7月,欧洲联盟(月,欧洲联盟(EU)正式推出欧洲环境标志)正式推出欧洲环境标志q1991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环境战略咨询组成立了环境标志)环境战略咨询组成立了环境标志分组国际标准化组织(分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环境战略咨询组成立了环境标志分组,)环境战略咨询组成立了环境标志分组,旨在统一环境标志方面的有关定义、标准和测试方法。

      旨在统一环境标志方面的有关定义、标准和测试方法 2021/7/2285 各国环境标志图案各国环境标志图案2021/7/2286 2021/7/2287 环境标志制度的作用环境标志制度的作用 n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n有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n推动全球贸易推动全球贸易2021/7/2288 中国的环境标志制度中国的环境标志制度n1993年,环保总局倡导并具体组织了中国环境标志制度的开创和建年,环保总局倡导并具体组织了中国环境标志制度的开创和建立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开始在全国开展环境标志工作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开始在全国开展环境标志工作n1993年年8月月25日,中国日,中国“环境标志环境标志”图形(即图形(即“十环十环”标志)由标志)由国国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家环境保护局家环境保护局家环境保护局正式发布正式发布n1994年年5月月17日,日,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成立,委员会挂靠成立,委员会挂靠国家环保局,是国家最高规格的认证委员会,其常设机构认证委员国家环保局,是国家最高规格的认证委员会,其常设机构认证委员会秘书处是代表国家对绿色产品进行权威认证,并授予产品环境标会秘书处是代表国家对绿色产品进行权威认证,并授予产品环境标志的唯一机构。

      志的唯一机构n2003年初,国家环保总局整合组建了年初,国家环保总局整合组建了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限公司限公司限公司,该公司成为我国唯一一家以政府为背景的企业化管理的环,该公司成为我国唯一一家以政府为背景的企业化管理的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机构境标志产品认证机构n在机构上,国家环保总局政策支持、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在机构上,国家环保总局政策支持、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技术指导、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管理标志的使用技术指导、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管理标志的使用 2021/7/2289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n认证程序认证程序q申请:申请:n要求申请产品必须质量、安全、卫生达到相关标准,申请企业要求申请产品必须质量、安全、卫生达到相关标准,申请企业污染物排放必须达标;污染物排放必须达标;q审查:审查:n依据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的相关规定,依据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的相关规定,技术专家现场检查,行业权威检测机构检验样品技术专家现场检查,行业权威检测机构检验样品。

      q评定:评定:n由技术委员会综合评定由技术委员会综合评定Ø产品:环境标志产品产品:环境标志产品——环境行为优、产品质量优的环境行为优、产品质量优的“双优双优产品产品”Ø企业:环境标志认证企业企业:环境标志认证企业——建立绿色体系、生产绿色产品建立绿色体系、生产绿色产品的的“双绿企业双绿企业”  2021/7/2290 环境标志实施现状环境标志实施现状n我国环境标志产品范围包括纺织、汽车、建材、轻工我国环境标志产品范围包括纺织、汽车、建材、轻工等在内的等在内的51个大类q有利于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如生态纺织品、儿童玩具有利于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如生态纺织品、儿童玩具q有利于保护居室环境、如水性涂料、低排放燃气灶具有利于保护居室环境、如水性涂料、低排放燃气灶具q有利于保护区域环境质量,如无磷洗衣粉、低污染轻型汽车有利于保护区域环境质量,如无磷洗衣粉、低污染轻型汽车q有利于保护全球环境,如无氟冰箱、无氟泡沫塑料有利于保护全球环境,如无氟冰箱、无氟泡沫塑料q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如节能灯、节能空调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如节能灯、节能空调q有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如再生塑料制品、轻质墙体板材有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如再生塑料制品、轻质墙体板材n从从1994年到年到2003年,中国共修订了年,中国共修订了51项环境标志产项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共有品技术要求,共有680多家企业的多家企业的8600多种产品通过多种产品通过认证,获得环境标志,形成了认证,获得环境标志,形成了600亿产值的环境标志亿产值的环境标志产品群体,成为我国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品群体,成为我国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7/2291 中国实施环境标志的近期策略中国实施环境标志的近期策略 n标志产品有步骤、分阶段、逐步扩大实施范围标志产品有步骤、分阶段、逐步扩大实施范围 n标志产品认证是自愿性计划标志产品认证是自愿性计划n标志产品须控制一定比例标志产品须控制一定比例n在出口创汇产品中开展标志工作在出口创汇产品中开展标志工作n标志产品的种类尽可能与国外产品一致标志产品的种类尽可能与国外产品一致n与人们切身利益相关的产品与人们切身利益相关的产品2021/7/2292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