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挪威的森林”概念解释.doc
3页挪威的森林”1. 音樂 《 Norwegian wood(This Bird Has Flown)》 1965① The Beatles发表的流行歌曲 专辑 Rubber Soul 发行日期 1965年12月3日作词 Lennon-McCartney节奏吉他:约翰·列侬(John Lennon) 【1980年12月8日被暗杀】低音吉他: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又译甲壳虫乐队)毫无疑问是流行音乐界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最为成功的乐队披头士乐队对于流行音乐的革命性的发展与影响力无人可出其右,对于世界范围内摇滚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影响了自60年代以后的数代摇滚乐队的音乐和思想,直接影响了摇滚乐的变革和发展,在英国,披头士乐队更是影响了60年代至今几乎每一支乐队的形成和发展这支诞生于英国利物浦的传奇乐队,其唱片销量在世界拥有压倒性的数字,拥有着世界上各种唱片销量统计的最高纪录,全球拥有数以亿计的唱片销量,并且至今每年仍有数百万张的增幅,大大领先于“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关于其销量,1967年5月EMI公布Beatles唱片全球共卖出二十亿张。
21世纪初维基百科考察1999年的多方资料估计其全球销量为10亿张另据美国唱片工会统计,The Beatles 仅在美国就至少拥有约1.7亿张的销量,是拥有美国唱片销量最多的艺人,遥遥领先第2名近4500万张作为乐队整体,披头士乐队还曾经获得过八次格莱美② 伍佰说:每个人心中都 有一片森林,是在最亲密的人之间都无法到抵的2.书 《ノルウエイの森》 19871.灵感来源风靡60年代的甲壳虫乐队唱出了名闻世界的曲子Norwegian Wood海潮的清香,遥远的汽笛,女孩肌体的感触,洗发香波的气味,傍晚的和风,缥缈的憧憬,以及夏日的梦境……”这些组成了村上春树的世界那是一种微妙的,无以名之的感受,贴己而朦胧,撩人又莫名1987年村上春树就以《挪威的森林》为书名写了一本青春恋爱小说这本由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的《挪威的森林》是一部动人心弦的、平缓舒雅的、略带感伤的、百分之百的恋爱小说2.《挪威的森林》的主人公 渡边 以第一人称展开他同两个女孩间的爱情纠葛渡边的第一个恋人直子原是他高中要好同学木月的女友,后来木月自杀了一年后渡边同直子不期而遇并开始交往此时的直子已变得娴静腼腆,美丽晶莹的眸子里不时掠过一丝难以捕捉的阴翳。
两人只是日复一日地在落叶飘零的东京街头漫无目标地或前或后或并肩行走不止直子20岁生日的晚上两人发生了性关系,不料第二天直子便不知去向几个月后直子来信说她住进一家远在深山里的精神疗养院同时渡边在学校附近的一家小餐馆结识了绿子,绿子问他借了“戏剧史2”的课堂笔记,以后就混熟了后来渡边前去探望时发现直子开始带有成熟女性的丰腴与娇美渡边还认识了和直子同一宿舍的玲子,渡边在离开前表示永远等待直子绿子的父亲去世后,渡边开始与低年级的绿子交往绿子同内向的直子截然相反,“简直就像迎着春天的晨光蹦跳到世界上来的一头小鹿”这期间,渡边内心十分苦闷彷徨一方面念念不忘直子缠绵的病情与柔情,一方面又难以抗拒绿子大胆的表白和迷人的活力不久传来直子自杀的噩耗,渡边失魂落魄地四处徒步旅行最后,在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鼓励下,开始摸索此后的人生3.小说特色●年轻的迷惑与无奈“挪威的森林”本是披头士的歌曲,书中主角直子每听此曲必觉得自己一个孤零零地迷失在又寒又冻的森林深处,这正是年轻必经的彷徨、恐惧、摸索、迷惑的表征男主角渡边多次想拯救在自我迷失中的直子,但有时甚至他也迷失了方向生活在都市中的年轻一代,在都市空间愈狭小与人的疏离愈大的对比中,令他们失去与人接触的欲望,恰是年轻一代避免受伤的保护罩。
● 年轻的反叛,大胆与率真年轻的好处是可原谅的率真、大胆、肆无忌惮地把内心所爱、所要、所憎、所恨的不扣修饰宣诸于口书中大胆的情欲描写并不是一般日本小说中常见的卖弄色情,而是发自内心的自然流露,如高山流水,流到洼处,一泻而成瀑布,浑然天成书中主角身处动荡不安的时代,学潮罢课接二连三发生,但他们漠不关心,反而对爱情的追求炽热无比爱情是发自内心,身不由己,没有时代之分,那管它是不是动荡的年代和应不应该恋爱●年轻的奇异的哲思书中的人物,身驱动作是随俗的,而心思念头则显得空灵,说话的方式特别,常常可抽离出来而成格言,如“只有不完整的记忆和不完整的思念,才能装进一种称作小说的不完整容器里”,“我们一边把死当作微尘般吸入肺里,一边活下去”,“世界处处是驴子粪”……年青的谬思在书中比比皆是4.成长是永远咀嚼不尽的话题我们都有相同的体验——恋爱中的喜悦、甜蜜、忧伤和迷乱,对一切装模作样的言行举止的不满和嘲笑,难以和外面世界沟通的茫然无措 我们在渡边、直子、绿子、木月、永泽、初美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我,看到了你,看到了他,看到了她在村上春树的困惑和迷乱中,我们轻触到一颗纤细易感的心,一如我们自己。
年轻脆弱的心灵有一双易折的翅膀直子和木月在自我封闭的“无人岛上”长大,想要同化到外部世界中去的努力始终不能成功,最后终究要偿还成长的艰辛木月以自杀的方式解脱,十七岁的生命戛然停顿;直子在疗养院仍然未能治愈自己,也自行中断了年轻的生命生与死之间仿佛只有薄薄的一纸之隔不同的道路最后却是殊途同归死亡离得如此之近,带着宿命的悲哀和铅灰色的沉重 然而年轻毕竟是年轻 5.《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几乎囊括了日本所有的文学奖项,在日本销售了1500多万册,现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流行可以说,小说情节是平平的,笔调是缓缓的,语气是淡淡的,然而字里行间却鼓涌着一股无可抑制的冲击波,激起读者强烈的心灵震颤与共鸣平均每6-7个日本人就有一人有这本书,是日本销售总量最大的书籍,是日本的銷售奇跡6.经典语句: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 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干的勾当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我希望你记得我,記得我曾这样存在过.世界一天变一个样儿,在我不知道的时间里哪里有人喜欢孤独,只不过不乱交朋友罢了,那样只能落得失望.不会忘记的永远不会忘记,会忘记的留着也没有用! 我渐渐能意会到,深刻并不等于接近事实。
我们总要这样或那样死去的,你也好我也好我们的正常之处,就在于自己懂得自己的不正常最最喜欢你什么程度? 像喜欢春天的熊一样春天的熊?什么春天的熊? 春天的原野里,你正一个人走着,对面走来一只可爱的小熊,浑身的毛好像天鹅绒,眼睛圆鼓鼓的,它这么对你说道:“你好,小姐,和我一块打滚玩好吗?”接着,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顺着长满三叶草的山坡咕噜咕噜滚下去,整整玩了一大天,你说棒不棒? 太棒了! 我也好,直子也好,總以為應該還是在十八歲與十九歲之間徘徊才是十八之後是十九,十九之後是十八,但她終究是二十歲了,到秋天我也將二十歲,唯有死者永遠十七3.电影 《挪威的森林.》 2010改編電影2010年上映制片地区: 日本 导演: 陈英雄《挪威的森林》作为村上春树最广为人知的代表作,此片为当年日本最受关注的电影评价:虽然陈英雄较好地忠实了原著,保留了原著的线索与人物,将小说里的“伤痛之美”用舒缓的影像风格表达了出来,但是,他并没有能将村上春树绝美的文字、细节和意境影像化,也没有将原著里年轻人对于生与死的思考,生命真谛的追寻,通过性来探究存在的意义,以及对于自我和爱情的诚实等意念,美好且发人深省地呈现出来。
电影与小说有至少15处不一样的地方,唯一比较可取的是电影开篇的处理改编是两个作者之间的角力,如果一方不够强悍,就会迷失,像渡边一样,会问,“我在哪里?”陈英雄导演,您知道《挪威的森林》是在哪里吗?是在1960年代末的日本,还是在某个时期的越南? 我觉得,导演比较好的表现出来的都是村上的外在形式,而这些只是皮毛而已那些未能成功表现出来的值得人深思和缅怀的,我们今天仍然只能在字里行间窥见一斑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