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人力资源初级职称考试点睛提分卷42.docx
77页2022年人力资源初级职称考试点睛提分卷1.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绝对购买力平价与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有( )A 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一定成立B 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不一定成立C 相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绝对购买力平价一定成立D 相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绝对购买力平价不一定成立E 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是等价关系考点 外汇与汇率解析 本题考查汇率决定理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关系是:如果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一定成立反过来,如果相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绝对购买力平价不一定成立故本题选A、D选项2. 单选题 ( )对于部门间工作的协调是必须的,常常是管理层中的主要沟通形式A 横向沟通B 上行沟通C 下行沟通D 垂直沟通考点 沟通方式解析 本题考查沟通方式横向沟通对于部门间工作的协调是必须的,常常是管理层中的主要沟通形式故本题选A选项3. 单选题 能够根据样本结果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调查方式是( )A 重点调查B 抽样调查C 典型调查D 所有非全面调查考点 统计调查的方式解析 本题考查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调查方式和方法,它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故本题选B选项4. 单选题 将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是以( )为标准进行的分类A 税收课税对象B 计税依据C 税收管理权限D 税负能否转嫁考点 税制要素与税收分类解析 本题考查税收分类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故本题选D选项5. 多选题 在( )基础上进行员工的招募和甄选,将会大大提高组织人员招募和甄选工作的有效性A 职位说明书B 人力资源规划C 胜任素质模型D 组织结构设计E 职位分析与设计考点 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作用及基本职能解析 本题考查人力资源管理的逻辑体系与职能框架在职位说明书和胜任素质模型这两种工具基础上进行员工的招募和甄选,将会大大提高组织人员招募和甄选工作的有效性故本题选A、C选项6. 多选题 按填列方式可将记账凭证分为( )A 收款凭证B 付款凭证C 转账凭证D 复式记账凭证E 单式记账凭证考点 会计凭证解析 本题考查记账凭证按填列方式可将记账凭证分为复式记账凭证和单式记账凭证。
故本题选D、E选项7. 单选题 传统的公共物品理论认为,公共物品供给的资金提供者是( )A 消费拥挤私人企业B 免费搭车居民家庭C 逆向选择政府D 慈善机构考点 公共物品的定义及其融资与生产解析 本题考查公共物品的融资由传统的公共物品理论引申出来的结论是,政府应作为公共物品供给的资金提供者,以强制税收的形式为公共物品融资故本题选C选项8. 单选题 诉讼时效中止后,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诉讼时效期间( )A 不再计算B 届满C 继续计算D 重新计算考点 诉讼时效解析 本题考查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诉讼时效中止后,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故本题选择C选项9. 单选题 确定薪酬体系的基础是( )A 工作分析B 工作评价C 薪酬调查D 确定薪酬体系考点 薪酬体系设计解析 本题考查薪酬体系设计工作分析是确定薪酬体系的基础,在结合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前提下,通过系统分析的方法明确企业内部各职位的职责权限、任职资格故本题选A选项10. 单选题 在征信活动中,债权人主要调查债务人的( )A 还款能力B 学识水平C 社交圈子D 从业资格考点 信用的内涵与类型解析 本题考查征信的相关内容。
征信是指依法收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并对外提供信用报告、信用评估、信用信息咨询等服务,帮助客户判断、控制信用风险,进行信用管理的活动在征信活动中,征信的基本功能之一是使赊销、信贷活动中的授信方能够比较充分地了解信用申请人的真实资信状况和如期还款能力,故本题选择A选项11. 单选题 下列数据特征的测度中,属于位置平均数的是( ) A 几何平均数B 算术平均数C 中位数D 极差考点 集中趋势的测度解析 本题考查位置平均数位置平均数是指按数据的大小顺序或出现频数的多少,确定的集中趋势的代表值,主要有众数、中位数等故本题选C选项12. 多选题 关于企业设计保密协议的说法,错误的有( )A 要明确界定商业秘密的范围B 要规范保密行为和泄密行为C 要尽可能地扩大商业秘密的范围D 保密协议可以预防和控制员工泄密风险E 可设计高额的违约金条款,对员工泄密行为产生威慑力考点 企业规章制度设计解析 本题考查保密制度保密协议虽然不能设置违约金,但可以就保密范围、泄密行为等相关事项予以明确,预防和控制员工泄密风险保密协议的设计应当注意以下三点:(1)明确界定商业秘密的范围。
2)规范保密行为和泄密行为3)损失赔偿责任约定时应明确赔偿计算方法故本题选择C、E选项13. 单选题 2014年末某公司的7名销售经理所完成的销售收入(单位:万元)分别为:142、148、155、177、187、211、355,则这组数据的极差为( )A 142B 213C 177D 355考点 离散程度的测度解析 本题考查极差的计算计算公式为:R=Xmax-Xmin,根据题目已知数据有:R=355-142=213故本题选B选项14. 单选题 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按照( )支付A 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B 不得低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C 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D 不能低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80%考点 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解析 本题考查工资制度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按照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支付故本题选C选项15.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建立( )。
A 失业预警制度B 失业证书制度C 失业许可制度D 公共就业服务考点 失业预警制度解析 本题考查失业预警制度《就业促进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失业预警制度,对可能出现的较大规模的失业,实施预防、调节和控制故本题选A选项16. 多选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 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之间为实现一定的劳动过程,依照劳动法规,通过签订劳动合同而建立的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关系B 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间已经形成的劳动法律关系,由于一定的客观情况出现而引起法律关系中某些要素的变化C 劳动法律关系的消灭,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间的劳动法律关系依法解除或终止D 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表现有双方履行劳动合同中,经协商变更了工作岗位等E 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表现有双方履行劳动合同中,主体地位的改变等考点 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不包括双方履行劳动合同中,主体地位的改变故本题选A、B、C、D选项17. 单选题 16~18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典型的货币制度是( )A 银本位制B 金本位制C 金银复本位制D 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考点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与类型解析 本题考查金银复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是16-18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典型的货币制度,又分为平行本位制和双本位制故本题选C选项18. 单选题 ( )是货币和信用存在的共同前提A 商品经济的产生B 社会分工C 私有制D 资本主义考点 信用的内涵与类型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信用和货币存在的共同前提信用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是私有制条件下的社会分工和大量剩余产品的出现,私有制是货币和信用存在的共同前提,故本题选择C选项19. 多选题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是( )A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B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存在争议的C 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律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D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E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存在歧视的考点 劳动合同法律效力的确认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合同法律效力的确认《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律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故本题选A、C、D选项。
20. 多选题 有关用人单位使用超龄人员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所谓超龄人员是指已经超过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的人员B 用人单位招用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双方属于劳务关系C 用人单位使用未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双方的关系为劳动关系D 被用人单位聘用的务工农民,即使其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其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争议也要按形成了劳动关系处理E 用人单位使用未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双方的关系为劳务关系考点 特殊人员的使用解析 本题考查用工形式用人单位使用未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双方的关系为劳动关系,E项错误故本题选A、B、C、D选项21. 单选题 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有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其中,形成数值型数据的是( )A 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B 定类尺度和定序尺度C 定距尺度和定序尺度D 定类尺度和定比尺度考点 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解析 本题考查统计数据计量尺度数值型数据包括: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故本题选A选项22. 多选题 关于我国普查的说法,正确的有( )A 经济普查每10年进行两次B 经济普查分别在每逢年份的末尾数字为3、8的年份实施C 人口普查和农业普查均每10年一次D 人口普查逢“6”的年份进行E 农业普查逢“0”的年份进行考点 统计调查的方式解析 本题考查普查。
经济普查每10年进行两次,分别在每逢年份的末尾数字为3、8的年份实施人口普查逢“0”的年份进行,农业普查逢“6”的年份进行,均为每10年一次故本题选A、B、C选项23. 多选题 在内地就业的台、港、澳人员包括( )A 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人员B 在内地从事个体经营的香港、澳门人员C 临时劳务派遣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