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续型随机变量.doc
41页第三章连续型随机变量教学目的1 •使学生掌握一、二维分布函数的定义及性质2 •使学生熟练掌握一维连续型分布函数与密度函数的关系,熟悉均匀分布,指数分布,--分布的密度3 .使学生熟记正态密度及其性质,牢固掌握正态分布表的查法4 •使学生掌握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联合分布(密度)与边际分布(密度)的概念及计算,了解条件分布的概念5 .使学生牢固掌握连续型随机变量独立性的概念及判别6 .使学生掌握一、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熟记 2 , t, F分布的构造性定理(了解其推导)7 .使学生牢固掌握连续型随机变量期望、方差的定义、性质,熟记正态分布的期望、方差、均方差,掌握随机变量协方差(含协方差阵)相关系数,矩概念,了解条件期望的概念8.掌握一维随机变量特征函数的定义及性质,熟记单点分布,二项分布、正态分布的特征函数,了解有关结论的推导,了解逆转公式,理解唯一性定理的含义§ 3.1随机变量及分布函数定义3.1设(i -F ,P )是一个概率空间,对于-■ - ]是一个取实值的单值函数,对任意的8 Bi,有{「:匚⑺i- B} F,则称为(JF )上的一个(实)随机变量 上面的三1表R1上的Borel;「-域A由三1的构成可见C i- } ={ x}是一个事件,这个事件的概率是研究 匚广:|的统计规律的基础,这个概率显然与 x有关,是X的函数,我们称它为 'I:.- :1的分布函数。
定义3.r (i\F,P )是一概率空间, ■为定义在(「,F )上的随机变量,我们称F x]=P x x R1是随机变量:心的概率分布函数,简称分布函数或分布用d.f简记 由概率测度的性质易推出,分布函数具有如下基本性质定理3.1变量F x是r.v.的d.f,则有(1) 对任意实数x, x2,有F x, < F x2 ,(单调不减性)△ A(2) F - lim F x = 0,( 3.3)F - lim F x =1一 w —说(3) 对一切x • R1, F x -0二F x (左连续性)(3.1)(3.2)(3.3)(3.4)证:(1)由C 人]二C x2可得(2)由分布函数的定义有lim F x lim F m ,x )二 m j._::lim F x = lim F n(m,n为整数)0空F x空1,由(1) F x又是单调函数,故有由概率的可列可加性有仁 p{_比 Y 匕 Y +=c} =P』送(k 兰 ©Yk+1)QO八P k乞 k 1k :n n=lim ' P k _ k 1 = lim ' 〔F k 1 - F k 1m 「 m .::k k =mn ・ n —-=lim F n A lim F mn )二 m -::所以必有 lim F m = lim F x =0x—lim F n = lim F x =1m ): : m > : 1(3)因F x单调有界,所以对任一实数点 x , F x的左极限存在,且Fx—O Pm/Xn 珂im:FXn其中 X[ X2 7 • -: Xn 「 r x n「二又因为Xi — x八一 x^ - Xkik4由概率的可列可加性P x^ X 八 PXk — Xk .1k=1由上述消去F X1得F x二lim F Xn二F x - 0n_反过来,也能证明,满足上述(1)――( 3 )的函数是一个概率分布函数。
由上述可知,分布函数是一种分析性质良好的函数,便于处理易验,对任意B 3i PG - B可用•的d.f表示出来閃f 1、由(亡兰x)=n ^Yx+—[及概率的连续性得n.丿n =1(3.5)(3.6)F _x =1 -F x(3.7)F 二x 二F x 0 -F x(3.8)F x, x2 = F x2 - F x, 0(3.9)可见分布函数F x全面描述了随机变量的统计规律,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来说,其分布列和分布函数是一一对应可互推的,但在离散型场合,我们用分布列更方便例3.1将三个可辨的质点随机投入三个格子(假定每个格子装任意多质点)以数,求•的分布列及分布函数并求 P -3 ' 2 解:显然■的的可能取值为0, 1, 2,33=2 二C3即012P221939其分布函数为x乞00 x乞11 x乞2x - 2‘02F(x)=P(© Yx)»991P -3 2 二 F 2 -F -3 0 =8 -0 = 89 9可见离散型分布函数是一个阶梯函数,它在 r.v/的每一个可能取值点 ak处有跃度Pk =PF:訓例 3.2 若 p •二 a =1F(x)=」x Max ' a正好是示性函数I x - a例3.3 Poisson分布的分布函数。
§ 3.2连续型随机变量定义3.2若•是随机变量,F x是它的分布函数,如果存在可积函数 P x,使对任意x • R1,有xF x = =P y dy (3.11)则称]q ]为连续型随机变量,相应的F x称为连续型分布函数,同时称P x为F x的概率密 度函数,简称密度其具有如下性质:(1) P x _ 0(3.12) (2)「P X dx =1(3.13)J_=o反之,任意一个实函数 P x具有以上两个性质,则 P x就是一个概率密度由(3.11)式它就定义一个连续型分布函数,由定义看出连续型分布函数是处处连续的,是一个绝对连续函 数由上定义可得,对连续型 r.v/ ~ P xP 捲乞 X2 AFX2 -Fx" I P y dy ( 3.14)x1特别地: P* =X1 A0 (注意:(匚=X1 )不一定是不可能事件)• •• P(X1 兰巴兰X2 )= P(X1 Y 匕 YX2 )= P(X1 Y E EX2 )=「P(y dy ( 3.15)X1由于 P x x = P y dy = F x ;二x - F x , ( 很小时)因此密度P x的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r.v.在X附近取值的大小,从某种意义上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与离散型变量的概率函数相当。
在P X的连续点处,有F X = P X ( 3.16)下面举几个常见的连续型分布1 .均匀分布r 1若r.v.的密度形如P x二b _ai 0a X b则称.服从(a, b)上的均匀分布,记为~ U a,b这时•的d.f为0 x兰ax _ aF(x)=』—— aYx兰bb—a1 x a b2•指数分布若r.v.'的密度形如:(3.17)P(x)=/° , x>_0 (入〉0,为参数)则称 芒服从指数分布0 x兰0指数分布常用来作各种“寿命”分布的近似,如某些电子元件的寿命服从指数分布,指数分布与几何分布一样,具有"无记忆性”即有P - s t| - Si=P t统计学中常称指数分布为“永远年青”的分布3.正态分布若亠;「二-0是两个常数,则是- -个概率密度(3.18)其它称(3.18)为正态密度它对应的 d.f为(3.19)Fx「1 九_ 2 ■:称F x为正态分布,简记为N〔S,;「2 ,如果一个随机变量 '的分布函数是正态分布, 则称•为正态变量,记为'~ N:[L,;「2特别称N (0,1)分布为标准正态分布,其密度记为 x,相应的分布函数记为 处[X ,即X21 _c XX e 2,处[X 二 y dy ( 3.20)x'2n 耳(一)正态密度的性质如下(1) © ~ N(巴CT2其密度 P(X y描述的曲线称为正态曲线,它是以 x = P为对称轴的钟 形曲线。
2 )在X = -1处,曲线处于最高点,(3)-决定曲线形状,c越大,曲线越矮胖,'的分布越平缓,c越小,曲线越高瘦,•越是集中取值于 「之附近见书P115图3.7)(二)正态分布表设 ~ N 0,1,则在u _0时u 1WdxsX2ue 2 dxJ之值可在书 P502表3中查出:(1)PU1 U2 八 U2 -G U1(2)当u1 '0时,门」-1 •处〔u(3)若 ~ N亠二2,则可以验证© — 4 ~ N 0,1,于是有CT;Yx2 )=P X1— Y ——X2CJCJ=G例3.4已知E ~ N(P,/ ),查表求P隹—円兰kI(k=1,2,3J 解:pf^ —卩 ^crJ^pt^-cr 兰匕兰 A+cr}+
4.『―分布(Gamma)若r.v.'的分布密度形如:[21 OM -{X xA0P X X e , 0( : - 0, : -0)[0 x"则称•服从参数为()的丨-分布,记为 - :■/ ,其中厂虑为丨-积分值, 即:「o:x“e%lx (: -0)-积分具有性质:厂以亠1二:疔m(1 \ F(1)=F(2)=1,F -「折<2)Pin 1二n!, (n为自然数)§ 3.3多维随机向量及其分布(一) n维联合分布及边际分布定义3.3设 ……,;■■是定义在同一可测空间(「,F )上的随机变量,则称这 n个随机变量的整体( ■……,\ ■ ■)为(「,F )上的n维随机向量 或n维随机变量由可测空间的性质及一维随机变量的定义,对任意 n个实数x1,x2 xn,若记qQ Cn 」:,Xi 则有―Cf Xi,…,n Xn 二 Fi 4定义33 称n元函数,FXi,X2,…,Xn = Pi Xi/' , n Xn [为n维随机变量(1,…;)的联合分布函数,简称联合分布或分布联合分布函数可以完全描述 n维随机向量的统计规律设(,)为二维随机向量,那么二维联合分布 F x,y二x, yf,表点(',)落如下图阴形区域的概率。
此外,由概率的有限可加性可推出Pg 乞 X2,% 乞 yj-F X2, y2 一 F Xi, y? - F X2,yi F Xi, yi二维分布函数不仅具有类似一维分布函数的性质,还有其特殊性质,即定理3.2二维分布函数F x, y具有下述性质(1) 对每一变元单调不降(2) 对每一变元左连续,即有 Fx,y =Fx-O,y,Fx,y = Fx,y-O(3)对任意x, y有(3.21)F(-°°,y Alim F(x,y )=0F(x,4)=lim F(x, y)=0y—)::(4)(相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