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第二次月考政治科目年级质量分析(孙莉红).docx
6页高二上第二次月考政治质量分析一、试题分析:(1)试题结构:选择题25小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主观题3道大题,共5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内容为必修四1-3单元2)双项细目表:题号题型分值试题内容难易程度备注1选择2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易第一单元20分2选择2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易3选择2哲学基本问题中4选择2唯物主义的发展阶段中5选择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易6选择2真正的哲学中7选择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易8选择2唯物主义内容易9选择2客观唯心主义内容中10选择2唯心主义缺陷易11选择2世界的物质性易12选择2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易第二单元16分13选择2物质的概念易14选择2意识的本质易15选择2一切从实际出发中16选择2认识与实践易17选择2真理中18选择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易19选择2辩证的否定 、发展实质易第三单元14分20选择2矛盾特殊性易21选择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易22选择2联系客观性易23选择2整体与部分联系易24选择2辩证法的批判精神易25选择2发展的实质中26主观题物质与意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唯物论)易15分27主观题实践决定认识、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论)易15分28(1)主观题联系的观点中14分28(2)开发类试题考查学生发散思维难6分命题思想达成目标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350%50本次命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南,结合学科特点,遴选确定重点考查的关键能力,突出对考生信息整理、论证与阐释、辩证思维等关键能力的考查,注重“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有机统一。
试卷三个单元占比:第一单元20%、第二单元40%、第三单元40%二、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 整体概况:考生人数:401人平均分:57.69最高分:86分,最低分:24分优秀率1%,良好率3.74%,及格率45%,低分率1%,标准差11.832、 学科对比:从得分率看,得分率较低的是第3、7、8、13、17、20、25、26、27、28(1)题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有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概念、真理、矛盾的特殊性、规律、辩证唯物论、认识论、联系观等相关知识1.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B、C 三项表述错误故本题选 D 2. 该题从逆向思维的角度,掌握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C 项错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社会实践是一切学科存在和发展的源泉,故本题选 C 3. 思维是对存在的反映,但未必都是正确的反映,①错误;中国将于 2020 年探测火星,通过火星卫星、火星着陆器、火星车天地联合探测火星生命信息,研究宇宙和天体环境科学以及探讨改造和建立人类第二个栖息地的前景,这说明了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即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④正确;存在不依赖于思维,故“相互依赖”的表述错误,排除③。
故本题选 D 4. ②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③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④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根据唯物主义演进经历了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能够正确反映演进顺序的是②—③—④,正确选项为 B;①属于唯心形态,故 A 项与题意不符;唯物主义演进经历了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故 C、D 两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B 5. 英语儿歌歌词强调上帝的创造活动,是宗教观念的体现,体现了唯心主义世界观,而美国科普作家的改动,体现的是科学精神,体现了唯物主义世界观,①③正确;②④与题干无关,排除故本题选 A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地反映了我国时代发展的任务和要求,正确地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因此是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①②正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反映的是我国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发展状况,而不是反映我国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和政治上的发展状况,③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生产实践和社会变革起到指导作用,但不是终极真理,④错误故本题选 A 7. 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它是科学的,它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能够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③④符合题意;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实现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①不符合题意;哲学都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②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D 8. 朴素唯物主义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不是简单问题复杂化,A 项错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材料反映的是朴素唯物主义,B 项错误;朴素唯物主义在本质上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C 项正确;朴素唯物主义在世界本质问题上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D 项错误故本题选 C9. 材料中,送考车队,以车牌含数字“985”的车辆开道、以车牌含数字“211”的车辆压阵,穿旗袍寓意“旗开得胜”,此类现象中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以及“气者,理之依也均属于唯物主义,与题目中的现象不属于同一哲学派别,①③不符合题意;“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以及“眼开则花在,眼闭则花谢”均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与题目中的现象属于同一哲学派别故本题选 D10. 把唯心主义哲学看作是“不结果实的”,是因为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作用,脱离了物质,是因为以唯心主义为指导就不能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②③应选;把唯心主义哲学看作是“花”,是因为唯心主义包含某些合理的思想,①说法错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并没有说明为什么唯心主义哲学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B11.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关爱自然,刻不容缓”,确立这一主题的哲学依据是自然界自身具有客观的物质性,C 项符合题意;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自然界的根本属性是运动,A 项说法错误;人类社会的存在发展是客观的,B 项说法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D 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 C12. 我国科学家从神经系统和基因层面揭示了衰老的原理,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揭示事物的规律,A 项正确;人类不能改造大脑衰老规律,B 项错误;材料强调人类对规律的认识,没有强调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性,C 项不符合题意;D 项错误故本题选 A13.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对一切现象共性的反映,①表述错误;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所以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②正确;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非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与集中,③表述错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④正确故本题选 B14. 该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才起促进作用,A 项表述错误;B 项不符合题意;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C 项表述错误;D 项正确故本题选 D15. 启示类题目要分析正确的方法论,形式主义没有从实际出发,故 A 项正确;B、D 两项表述错误;C 项不符合题意,不该选故本题选 A16. ②③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就能推动认识的发展,①夸大了现代科技手段的重要性,错误;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④是不科学的,排除故本题选 C17. A 项不符合题意;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的哲学范畴,B、D 两项表述错误故本题选 C18. 科学研究得出药物引发事故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 项正确;A 项表述错误,正确的认识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起阻碍作用;C 项表述错误,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D 项表述错误,实践具有客观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特点故本题选 B19. 本题考查辩证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①④表述错误;②③表述正确故答案选 C20. 本题考查矛盾的特殊性,B 项说的是矛盾的普遍性,排除;A、C、D 三项都是矛盾的特殊性的表现,题意中“与眼睛相比,耳朵在分辨模式的微弱变化上具有独特的能力”,耳朵、眼睛是不同的事物,因此排除 A、C 两项。
故本题选 D21. 矛盾的共性与个性不能说谁优于谁,③表述错误;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 A22. 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为事物的联系并不改变事物原有属性,也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①②表述错误;开放封闭小区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调整了具体联系,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D23. 整体功能不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①错误;以坚持多边贸易,追求互利共赢为目标,共同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的美好未来,这要求我们要重视部分的作用,以部分发展推动整体发展,立足整体,实现最优目标,②④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未体现联系的多样性,也未体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③排除故本题选 D24. “新常态”向世界描述了中国经济的一系列新表现,这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①正确;“新常态”有“新”也有“常态”,这并不是否定所有一切,②不选;“新常态”既有对“常态”的肯定,也有对“常态”的否定,故“新常态”体现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③正确;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④错误故本题选 B25.携手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既顺应了时代潮流,又把握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大势,从哲学层面看,体现了“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前进和上升的”“想问题、办事情要尊重事物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①③符合题意;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事物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②错误;材料强调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发展的趋势,没有体现哲学对时代发展的作用,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B 26.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坚持主观符合客观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奥运会的举办需要大数据在多个方面提供支持,坚持大数据思维是客观形势的要求②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坚持大数据思维可以有效指导实践,为办好冬奥会提供助力,以发挥大数据对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③规律是客观的,要按规律办事大数据思维符合时代发展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