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_双语_教学探析.pdf
2页教 坛 英 华4 92 0 0 8 年 第 5 期教 法 研 究 教 学J I A O X U E■ 天 津 师 范 大 学 初 等 教 育 学 院 卢 建 民小 学 “ 双 语 ” 教 学 探 析一 、“ 双 语 ” 教 学 的 语 言 环 境 、 师 资条 件 及 其 定 位国 外 的 “ 双 语 ” 教 学 均 是 在 目 的 语为 社 会 主 流 语 言 、 官 方 语 言 或 第 二 语 言的 社 会 环 境 中 进 行 的 如 美 国 、 英 国 的“ 双 语 ” 教 学 , 其 目 的 是 使 少 数 民 族 及 移民 尽 快 掌 握 英 语 加 拿 大 的 “ 双 语 ” 教 学目 的 是 使 法 语 家 庭 的 后 代 保 留 其 母 语( 法 语 ) 在 加 拿 大 , 英 语 文 化 与 法 语 文化 是 并 存 的 , 有 2 0 % 的 人 口 使 用 法 语 这 些 国 家 的 “ 双 语 ” 教 学 均 有 其 得 天 独厚 的 语 言 环 境 的 支 撑 这 意 味 着 , 学 习者 不 仅 能 够 在 学 校 接 触 到 目 的 语 , 在 日常 生 活 中 也 有 大 量 的 接 触 目 的 语 的 机会 , 甚 至 是 必 须 使 用 目 的 语 交 流 。
这 也意 味 着 学 习 者 不 仅 可 以 从 老 师 那 里 学习 语 言 , 还 可 以 在 与 同 伴 、 家 庭 成 员 及社 区 成 员 的 交 流 中 获 得 语 言 能 力 在 这种 强 大 的 目 的 语 环 境 的 包 围 之 中 , 习 得的 可 能 性 大 大 提 高 而 在 英 语 处 于 外 语 地 位 的 我 国 , 习得 的 环 境 几 乎 是 不 存 在 的 学 习 者 除 了在 课 堂 上 接 触 、 使 用 英 语 外 , 生 活 中 不可 能 大 量 地 、 随 时 地 接 触 到 英 语 因 此我 国 的 “ 双 语 ” 教 学 不 能 也 不 可 能 走 习得 之 路 , 必 须 考 虑 学 得 的 因 素 , 是 习 得加 学 得 , 在 学 得 中 创 造 习 得 的 语 言 环境 , 促 进 学 得 基 于 这 样 的 前 提 , 小 学 “ 双 语 ” 教 学实 践 中 , 就 不 能 完 全 照 搬 国 外 “ 双 语 ” 教学 的 做 法 , 即 用 目 的 语 教 授 知 识 性 学科 , 教 学 的 主 要 目 标 是 学 科 目 标 , 语 言的 习 得 是 附 带 的 。
这 里 强 调 附 带 习 得 ,即 通 过 把 目 的 语 作 为 教 学 媒 介 , 让 学 生在 无 意 识 的 状 况 下 接 触 他 们 所 要 学 习的 目 的 语 但 是 , 这 种 意 义 上 的 “ 双 语 ”教 学 , 如 果 没 有 强 大 的 社 会 语 言 环 境 的支 撑 , 只 靠 课 堂 上 有 限 时 间 的 “ 耳 濡 目染 ” , 不 可 能 实 现 “ 双 语 ” 教 学 的 初 衷 , 还会 因 长 期 的 语 言 滞 后 给 学 科 教 学 造 成损 伤 此 外 , 我 国 传 统 的 学 科 设 置 导 致“ 双 语 ” 教 学 师 资 不 足 双 语 ” 教 学 要 求师 资 水 平 很 高 , 不 仅 要 掌 握 语 言 , 还 要懂 得 其 他 学 科 的 专 业 知 识 , 同 时 还 要 了解 相 关 学 科 的 教 学 方 法 目 前 我 国 只 有极 少 数 高 校 相 关 专 业 培 养 “ 双 语 ” 教 学人 才 各 地 主 要 采 取 在 职 培 训 的 方 法 ,一 方 面 让 一 些 英 语 教 师 加 强 学 科 知 识的 学 习 ; 另 一 方 面 让 有 一 定 英 语 基 础 的学 科 教 师 进 修 英 语 。
但 是 光 靠 这 种 培 训的 方 式 不 可 能 短 时 间 内 造 就 一 大 批 “ 双语 ” 教 学 人 才 试 想 , 当 我 们 为 我 国 的 英语 教 学 “ 费 时 低 效 ” 而 大 声 疾 呼 的 时 候 ,怎 么 能 奢 望 通 过 几 次 培 训 就 使 学 科 教师 掌 握 英 语 教 学 能 力 呢 ? 而 给 每 位 “ 双语 ” 教 师 提 供 出 国 进 修 的 机 会 也 是 不 现实 的 鉴 于 以 上 的 思 考 , 笔 者 认 为 我 国 的“ 双 语 ” 教 学 应 该 在 遵 循 用 英 语 教 授 非语 言 学 科 这 一 基 本 含 义 基 础 上 , 根 据 我国 国 情 , 将 其 定 位 在 英 语 教 学 的 强 化 手段 这 一 层 面 ,“ 双 语 ” 教 学 是 对 英 语 教 学外 延 的 扩 展 和 内 涵 的 深 化 , 是 英 语 学 习环 境 的 优 化 因 此 在 “ 双 语 ” 教 师 选 择 、“ 双 语 ” 课 程 设 置 、 教 学 内 容 安 排 上 都 要根 据 实 际 情 况 和 实 际 能 力 考 虑 , 同 时 还要 与 英 语 的 课 程 目 标 相 结 合 , 只 有 这 样才 能 真 正 做 到 不 走 形 式 , 并 尽 可 能 地 在较 大 范 围 内 开 展 有 效 的 “ 双 语 ” 教 学 。
二 、 小 学 “ 双 语 ” 教 学 的 有 效 方 式根 据 上 述 对 我 国 “ 双 语 ” 教 学 定 位的 分 析 , 笔 者 认 为 我 国 的 “ 双 语 ” 教 学 ,特 别 是 小 学 阶 段 的 “ 双 语 ” 教 学 , 在 确 定教 学 模 式 上 应 该 考 虑 以 下 几 个 方 面 :1 . “ 双 语 ” 教 学 中 要 充 分 考 虑 语 言学 得 的 因 素 换 言 之 ,“ 双 语 ” 课 堂 教 学不 能 仅 限 于 以 意 义 为 中 心 ( f o c u s o nm e a n i n g ) 的 教 学 , 即 采 用 国 外 ( 如 加 拿大 ) 的 沉 浸 式 “ 双 语 ” 教 学 , 而 要 采 用 意义 加 形 式 的 教 学 ( f o c u s o n f o r m ) , 即 在教 授 学 科 知 识 的 同 时 也 进 行 语 言 形 式的 处 理 大 量 研 究 表 明 , “ 注 意 ”( a t t e n t i o n o r n o t i c i n g ) 在 第 二 语 言 习 得中 具 有 重 要 的 作 用 。
在 以 意 义 为 中 心 的教 学 环 境 下 或 以 交 际 为 主 的 课 堂 教 学中 适 当 地 将 学 生 的 注 意 力 引 向 语 言 形式 有 助 于 第 二 语 言 的 习 得 而 且 , 这 种对 语 言 形 式 的 注 意 的 显 性 越 强 , 越 有 助于 语 言 的 习 得 因 此 , 在 目 的 语 使 用 环境 相 对 较 弱 的 外 语 教 学 中 , 恰 当 地 使 用意 义 加 形 式 的 教 学 ( f o c u s o n f o r m ) , 在学 习 学 科 知 识 的 真 实 语 境 中 适 当 把 学生 的 注 意 力 转 向 语 言 形 式 , 有 利 于 提 高学 生 语 言 的 准 确 性 和 地 道 性 , 防 止 语 言石 化 ( f o s s i l i z a t i o n ) 这 正 体 现 了 英 语 新课 程 标 准 提 倡 的 任 务 型 教 学 的 宗 旨 , 是基 于 我 国 外 语 教 学 环 境 的 有 效 方 法 2 . “ 双 语 ” 教 学 内 容 应 相 对 滞 后 于同 学 科 母 语 教 学 内 容 。
通 过 笔 者 对 一 些小 学 “ 双 语 ” 教 学 的 观 察 , 发 现 课 堂 教 学中 , 为 了 帮 助 学 生 理 解 , 教 师 不 可 避 免地 要 进 行 一 些 带 有 语 言 教 学 性 质 的 活动 , 如 在 “ 双 语 ” 数 学 课 上 朗 读 各 种 形 状的 英 语 表 达 , 练 习 诸 如 大 于 、 等 于 、 小 于的 表 达 法 等 在 学 科 教 学 进 度 的 限 制下 , 这 样 的 做 法 必 然 会 影 响 正 常 教 学 的进 程 这 也 是 为 什 么 一 些 学 校 的 “ 双 语 ”教 学 仅 限 于 课 堂 用 语 的 使 用 , 从 而 被 质疑 是 在 走 形 式 的 原 因 之 一 ( 教 师 语 言 能力 不 够 是 另 一 个 原 因 ) 但 如 前 所 述 ,“ 双 语 ”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中 , 适 度 的 语 言 形式 的 处 理 是 必 要 的 因 此 , 要 达 到 学 科 、语 言 两 利 的 目 的 , 就 要 考 虑 在 正 常 教 学5 0 2 0 0 8 年 第 5 期教 学 J I A O X U E 教 法 研 究之 外 单 独 开 设 “ 双 语 ” 课 , 其 内 容 应 选取 与 学 生 生 活 贴 近 的 话 题 。
像 数 学 这样 比 较 抽 象 的 内 容 , 就 要 考 虑 “ 双 语 ”教 学 内 容 的 相 对 滞 后 如 在 三 年 级 教授 一 、 二 年 级 的 内 容 这 样 还 有 利 于“ 双 语 ” 课 本 的 选 择 因 为 , 同 步 的 翻 译课 本 语 言 缺 乏 地 道 性 ; 而 直 接 引 用 国外 课 本 又 无 法 与 本 国 课 本 同 步 只 有在 “ 双 语 ” 教 学 与 母 语 教 学 不 同 步 的 情况 下 , 才 有 可 能 选 取 语 言 地 道 、 内 容 设计 风 格 与 英 语 文 化 相 符 的 原 版 课 本 让 学 生 有 机 会 接 受 原 汁 原 味 的 英 语 此 外 , 从 母 语 与 外 语 习 得 的 关 系角 度 来 看 , 将 “ 双 语 ” 教 学 内 容 滞 后 于同 学 科 母 语 教 学 内 容 , 是 符 合 语 言 认知 规 律 的 B a k e r 认 为 发 展 和 提 高 第 一语 言 的 口 语 及 文 字 能 力 有 利 于 第 二 语言 的 习 得 , 学 好 本 民 族 文 字 也 是 通 向“ 双 语 ” 的 有 效 途 径 。
利 用 母 语 来 学 习外 语 有 助 于 目 的 语 的 学 习 与 获 得 H u r l e y 在 对 美 国 移 民 学 生 的 长 期 研 究中 发 现 , 以 母 语 受 过 知 识 教 育 的 大 龄孩 子 获 得 的 英 语 能 力 强 于 年 龄 较 小 的孩 子 这 是 因 为 学 生 在 母 语 作 为 媒 介语 的 教 育 中 获 得 了 知 识 , 而 这 些 知 识有 利 于 更 好 地 理 解 英 语 对 他 们 来 说 ,学 习 英 语 就 等 于 把 已 经 熟 悉 的 概 念 和思 维 转 换 成 另 一 种 语 言 , 他 们 仅 需 学习 一 些 “ 标 签 ” 因 此 这 样 的 语 言 输 入是 可 理 解 的 输 入 根 据 K r a s h e n 的 输 入假 说 , 可 理 解 的 输 入 有 利 于 语 言 的 习得 因 此 , 将 “ 双 语 ” 教 学 内 容 难 度 降低 , 选 择 学 生 母 语 熟 悉 的 内 容 进 行 教学 , 有 利 于 知 识 的 迁 移 , 这 样 可 以 减 轻学 生 的 负 担 , 从 而 避 免 因 语 言 学 习 困难 而 降 低 学 习 兴 趣 。
鉴 于 此 , 笔 者 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