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现代给水处理工艺理论.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13038833
  • 上传时间:2023-06-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45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从我国给水事业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给水处理工艺的发展摘要:总结了中国给水50年来从创始、成熟到现代化发展的历程,高度评价了我 国科技人员在建设我国给水事业中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列举了各个阶段的学术成果和给水进展以及各个时期的代表性工程概要并展望了我国未来给水处理工艺的发 展关键词:给水事业学术成果技术进展典型工程 50年中国、户 > -刖百:回顾过去,我们自解放以来经历了艰苦奋斗和自力更生的50年历程在这半个世纪中,我们摸索前进、不断发展,建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给水技术体系和设备供应 体系在这50年中,我国给水工作者努力奋进、配合和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建设,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一、我国给水事业的发展历程我国给水事业始于1879年,旅顺龙引泉供水1882年在上海建成了杨树浦水 厂1949年全国建有72个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240万立方米供水管道6600km 至1997年,供水城市668个,日供水能力2.06亿立方米,供水管道21.6万km1.50年代50年代是我国近代给水建设的始创阶段解放后全国开始恢复经济,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我国基础工业建设当 时我国集中了全国的给水工作者的力量,学习苏联的给水理论和经验,并在苏联专家 的指导下 担负起配合我国工业经济建设的给水工程和必要的城市供水。

      在这10年中,我们建设了几项具有相当规模和技术难度的工程:(1包头钢厂的黄河取水构筑物(2兰州西周第一水厂的黄河引取水工程(我国最大最早的斗槽式引水和高浊度 水处理工程(3北京水源三厂的地下水源工程4东北大伙房水库取水工程(80万m3/d1958年苏联专家撤走,我国给水工作者解放思想,通过技术革新,开始全面学习各 国给水经验,完成几个大型水厂的设计,这些水厂设计的完成为今后我国给水建设打 下了基础在这10年中,完成了一些重点科研项目,如:(1针对原苏联KO-1型滤池进行了接触双层滤池的研究2针对水库、湖泊的除藻要求,我们学习英国技术,进行了微滤机除藻的研究3为提高水厂的絮凝效果,进行了悬浮反应和机械絮凝设备的研究在这10年中,除了工程设计和科研外,我们开始了给水假设体系的基础工作1开始了我国给水人才的培养教育2完成第一部给水设计规范(19573刊发了《给排水译丛》介绍苏联给水技术2. 60、70年代这20年是我国给水工作者在建设和设计思想方面脱离苏联影响,吸取各国先进 技术的阶段在这20年内我们奠定了我国的给水设计、设备制造、人才培养和业 务建设等方面的建设体系,为以后全面发展我国城市给水打下了基础。

      这20年由于我国自己培养的技术人才正是风华正茂时期,他们已具有大量的工作经验,同时又吸收了世界各国的先进理论为此在这一时期,我们在科学研究、技术理论、工程设计和建设实践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主要有 :(1翻译了大量的国 际著名给水专家的经典论文,使广大给水工作者丰富了设计思想,打开了眼界,奠定了 当代给水工作者的理论基础2作为多层多格理论代表的斜板斜管沉淀技术,获得全国性的肯定3突破了常规滤池设计,引进了国外的虹吸滤池,并研制发展了具有我国特色的 双阀滤池和移动罩滤池4逐步提出和解决了高浊度供水、低温低浊供水和初铁初钮的水处理理论和 技术问题,为适应我国不同地区水源的水处理技术奠定了基础5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室外给水设计规范》(1973年版的修编工作,摆脱了苏联 影响,强调了自力更生,走中国自己的道路6编辑出版了各类构筑物、管配件等设计的标准图集在这20年中,我们进行了大量的给水实践,但由于受到文革的影响,工程不是很 多,几个主要给水工程有:(1在杭州建成了我国第一个避咸蓄淡水库(200万立方米,解决了杭州市供水多 年来受钱塘江咸潮困扰的问题这一方案的成功,为日后上海宝山钢厂长江引水和 作为上海远期供水的崇明青草沙水库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成为沿海地区充分利用淡 水资源的重要措施。

      2完成了金山石化总厂(20万m3/d和泰山核电站(167万m3/d大型海水取水工 程,积累了再海湾取水构筑物的设计经验3兰州西周二期工程:规模为28.6万m3/d,以黄河为水源,采用上下游斗槽式预 沉和改进的100m辐射式混凝沉淀池,提高了高浊度水处理效果,1984年获建设部优 秀设计二等奖4武钢二号水源工程:长江取水,取水量400万m3/d泵房为2座直径37.4m圆 形沉井,泵房设5台湘江56-28型离心泵,采用高水位自流进水,节约了用池1978年 建成,1982年获国家优秀设计一等奖5株洲市第三水厂:规模为70万m3/d,净水厂50万m3/d取用湘江水,于1979 年建成获得建设部70年代优秀设计二等奖6北京水源六厂工程:设计规模为17万m3/d,净水工艺采用6座直径为24.9m 的大型机械搅拌澄清池1965年建成投产,为我国第一个采用加速澄清池水厂总之,60、70年代我国给水工作者加强理论基础,解放思想,应用各国先进技术, 探索适应我国特点的时期3. 80、90 年代这20年是我国给水建设向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时期,全国经济形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推动我国给水建设的发展。

      但是由于水源水质 的污染以及水量的不平衡问题,使我国给水工作者面临新的挑战在设计思想上,重 视了水质问题,对有机污染的防治形成了工作主题;在生物处理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应出现了:(1长距离输水工程如天津、上海、青岛、西安、济南、大连等不少城市出 现了长距离引水工程2区域供水工程如江苏江阴、南通、锡山、广东深圳、开平、浙江黄、 椒、温和上虞等城市,都开始组织区域供水由于大量的工作实践机会和国外仪表、设备的引进,加之我国改革开放的有利条件用而我国的给水建设有了飞跃的发展,同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和不断提高,从而 逐步形成了我国自己的特点1在水厂设计中大规模采用浅层水平沉淀池;狭长、浅池和高水平流速以及清 水池叠建,形成了风靡一时的布置2采用气水反冲洗和深层均质滤料的 V型滤池,形成了滤池设计的时尚;同时带 动了普通滤池采用气水反冲洗3推广了水变速装置,特别是变频调速的应用,在全国水厂中出现了热点4由于各种水质仪表的引进,奠定了我国水厂自动化发展的基础,提高了管理水 平,保证了水厂水质和供水安全5生物接触氧化池由于清华、同济等大学和有关水厂的协作 ,经过了 10年的研 究、探索,终于在90年代末进入了生产性应用阶段。

      目前我国最大规模的深圳原水 生化预处理工程已经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国微污染水源处理技术的成功6开展了絮凝的理论研究,发展了栅条“、网格“、折板“、折管”和 波纹折 板”等新型絮凝设计,为水力絮凝提供了多种选择7高浊度水和低温低浊度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取得了成功8根据原水水质自动控制投加絮凝剂以及根据出水厂余氯自动控制加氯以保 证出水水质的要求,已成为90年代水厂的基本设施最近几年不少水厂更采用了氨 的辅助投加,以保持官网的余氨要求二氧化氯消毒已逐步开始应用9在建设资金的筹集上,出现了国外贷款”的热潮,在90年代我国通过国外政府贷款、世界银 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等各种渠道,为我国几十个大中型水厂建设提供了资金,同时 引进了大量当代先进设备,使我国不少城市水厂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有了一个大的跳 跃在这20年中,我国给水的业务建设和技术交流活动空前活跃,广泛地进行了技术 交流;同时在1989年及1994年两次在北京举行了国际给水学术会议会上反应了 我国近期主要的给水建设和科研学术论文,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赞誉在此期间,我国 还出版了大量的给水论著和手册,如《积水排水设计手册》、《水处理原理》、《净水厂设计》、《高浊度水处理》和《给水管网》等专著,同时发行了国家及地区的给水排水期刊。

      1986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委员会在贵阳成立,之后再全国建立了 10个专题 学术研究组,从而建立完善了我国的给水技术、学术理论和建设经验的交流网络在这20年中,我国的给水工程建设,从成熟走向现代化水平发展,并建成了不少 具有时代特色的工程,主要有:(1北京九源水厂,采用密云水库为水源,设计规模为150万m3/d,分三期建成 处理工艺采用波纹板絮凝侧向流斜板沉淀,均质煤滤料,及污泥脱水处理等新技术,处 理效果好,为此荣获建设部优秀设计二等奖2上海水桥水厂,总规模140万m3/d,分三期建成,首次采用了浅层水平沉淀池 及我国最大的虹吸式移动罩滤池(60万m3/d1982年获得建设部70年代优秀设计 一等奖及国家优秀设计金质奖3杭州赤山埠水库,总规模15万m3/d,在我国首创采用避咸蓄淡水库为水源 水厂采用立式机械反应、斜管沉淀和吸式移动罩滤池,荣获1984年国家优秀设计一 等奖金质奖、建设部优秀设计一等奖4引滦入津工程,为了缓解天津地区供水困难,由大黑河水库引滦入津长234km, 年供水10亿立方米,由输水隧洞、明渠、暗渠蓄水库和 4座大型泵站组成引水系 统1982年开工至1983年9月竣工投产,是我国第一个长距离输水工程。

      工程投资 11.34亿元,工程效果显著,1984年获得国家质量金质奖和优秀设计奖5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供水规模为500万m3/d,在黄浦江上游取水,引水距离 全长42 km,全线采用大型多孔钢筋混凝土暗渠,降低水头损失,节约电耗系统中有 3处过黄浦江及大桥,临江和严桥3座特大型泵站和调节池,全部工程分二期进行 该工程设计于1989年获得全国优秀设计银质奖6西安曲江水厂工程,水厂水源来自黑河引水工程,总规模为80万m3/d,分二期 建设水厂工艺采用斜管沉淀池和气水反冲 V型滤池,利用自流供水,不设泵房引 进了全部自动化仪表及加研、加氯设备二期工程于 1990年通水1993年获得建 设部优秀设计二等奖6 (7)武汉余家头水厂工程,总规模 30万m3/d,分二期建设,全部工程于 1998年4月建成投产水源取自长江主流,水厂工艺采用机械及网格絮凝池、斜 管沉淀池、双阀滤池一期工程于1984年获得国家优秀设计奖和建设部一等奖8)上虞第二水厂工程,总规模为10万m3/d,分二期建成,水厂工艺采用回旋 式水平沉淀池,前后两折采用先快后慢两种不同水平流速,提高恶劣沉淀效果 水厂一期工程于1991年建成投产,并于1994年获得建设部优秀设计二等奖。

      9)广东顺德羊额水厂工程,供水规模 40万m3/d, 1997年建成投产,工艺采 用 网格反应、平流沉淀池和气水反冲洗滤池,整个水厂生产过程实行自动控制,车问无人操作,水厂自控系统和公司网络联网,提高了生产和管理水平,是我国 最 为完善的自动化水厂之一10)深圳梅林水厂工程,设计规模 60万m3/d,1996年6月竣工投产水厂工 艺采用常规工艺,机械混合,折板絮凝,平流沉淀 池和气水反冲洗V型滤池,加矶、加氯及加氨采用自动控制投加,送水泵房采用 4套德国10kV变频调速水 泵和4套定速泵,水厂采用板框压滤污泥脱水,干泥采 用填埋方法整个水厂设 备先进,自动化程度较高,为国内最早设有污泥处理水 厂之一回顾中国给水发展的历程,是经历了几代人的奋发图强,经历了始创、 摸索、成熟和发展的50年的努力,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和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 色的给水建设体系 我国已经培养了一支具有高学术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教学及工 程技术队伍,能负担起国家的现代化给水建设我国的给水技术已经能适应我国 不同水源水质的处理要求,并已具有生产成套给水设备的供应能力二、我国饮用水标准发展历程 在我国给水事业发展中, 作为给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