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系列老电影资料馆人访谈录.doc
39页THE ORAL HISTORY口述历史037龚涟访谈受访者简历:龚涟,女,1929年生,天津人1945年6月在天津参加中共地下党组织到解放区后曾在“抗大”二分校、华北“联大”美术系学习,后在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华北电影队搞美术工作全国解放后,先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美工,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新闻片编辑组长、长纪录片编辑、“新影”党委专职副书记,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馆长,后任文化部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陈:您作为中国电影资料馆的老馆长,曾两次出入资料馆第一次是1962年7月,您被任命为电影资料馆副馆长据说这是一份突如其来的任命,您并不喜欢这份工作,为什么?龚:我当时在“新影”任专职党委副书记,因不愿再做党务工作,经陈荒煤同志同意,帮我联系拟到美学家何其芳在党校组织的美学班去学习,因该班已开学三个月了,无法插班,没有去成后来我听说自己被调到了资料馆,于是就去找荒煤同志,问他为什么不经过我的同意就把我调到了资料馆,因为我不愿再做行政领导工作,只想搞具体业务他说共产党员总是要做工作的,任何事情都是具体工作他这么一说我也就没办法了,而且任命已经公布,我就只好去上任我到资料馆是没有思想准备的,但我们那时候的人命运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就是一块砖,搬到哪里就在哪里干。
陈:1962年10月,资料馆主要负责人王辉副馆长调任文物研究所副所长,资料馆是否由您全面负责?龚:我没被任命为副馆长,但电影局宣布由我负责全面工作我去的时候,荒煤同志已经跟王辉同志说好了,要把他调走我到任时资料馆才建馆四年,我觉得在这四年内,王辉还是做了很多工作,搭好了整个组织架构,调了一些人,搜集了不少影片和文图资料,而且《中国电影总目录(1908—1949)》的油印草稿也基本上出来了,还盖了一个北苑片库当然,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也很多,比如说,当时从国外进口了一台洗片机,但是这台机器在单位的院子里放了很长时间都没有安装,还有诸如工作秩序较为混乱、各个部门职能交叉等问题我接手以后就开始梳理:首先要继续收集、整理资料,包括影片和文图资料外国影片整理的任务也很重,当时库里有一些美国影片,因没经整理,不知具体内容,就由外片组请当时的美国顾问陈力负责整理其次是要请专门的技术人员安装洗片机,清洗长霉斑的影片片库中保存的影片需要通风、检查、修补,发现有霉斑的就要及时处理,工作量很大、人手不够,就组织业务干部也参加国片组因要筹备30年代电影观摩,抽不出人参加,外片组全力以赴,我也去过几次北苑库给影片通风。
陈:当时资料馆还有一位张子舫副馆长,请您谈谈对她的主要印象龚:我来的时候张子舫同志已经在资料馆工作了她是一个老同志,作风正派,工作也认真积极,我对她的印象比较好她主要负责行政、财务工作,分管文图资料组和国片组因为她不是搞电影出身,所以对电影的行当不太熟悉陈:1963年3月,电影局曾专门在局务会议上讨论过电影资料馆的方针任务和保存范围问题陈荒煤在会上发言,说资料馆问题很多,如“存在不甘寂寞的思想”以及“还想搞研究,不实际”等您参加了那次会议,对此如何理解?龚:那个时候我们在研究资料馆的方针任务问题到底怎么办馆?办成一个什么样的资料馆?为此我还特地去访问北京图书馆,希望能找到一个比较妥贴的办法后来电影局找我开会,说谈方针任务的问题会上我先把情况说了说,但荒煤同志上来就批评,说资料馆问题很多,不甘寂寞当时我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不能完全接受,但后来我明白了,他是想让我们把基础工作搞好后来我也把我自己的看法跟他说了说,我说事情不能绝对他大概也听进去了我的意见我们搞“三十年代优秀影片观摩”的时候,他就很支持我觉得他的批评可以当做一个警钟,因为资料馆确实存在许多问题,影片的收集、整理、保存、管理等一大堆事情需要解决,应该先搞好基础工作。
实际上这表明荒煤同志还是很关心资料馆的,他的批评也是出于关心,老电影资料馆人访谈录口述:龚涟徐庄伊明邵功游田云汗张奉奎赵素行 采访:陈墨 摄像:檀秋文时间:2008年5—6月 文字整理:赵晶王广飞王家祥李斌许伟伟常菲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系列The Series of the Oral History of Chinese FilmmakersThe Interview with Seven Seniors of China Film Archive038而且电影局的其他领导对资料馆也都不错陈:1963年10—12月,中国电影资料馆在北京中直机关礼堂举办了“三十年代优秀影片观摩”活动,放映了《春蚕》、《小玩意》、《大路》等一大批30年代的优秀影片,此后还曾在长春、上海举行巡展,请您谈谈这次活动的细节龚:这次回顾展不是领导的安排,是资料馆自己的想法1963年,《中国电影发展史》出版后,里面列举的片目基本上是参考我们国片组整理出来的《中国电影总目录(1908—1949)》我当时觉得我们掌握有大量的影片,研究电影史有第一手资料,我们也可以有所作为,于是就想搞一次我国30年代的影片回顾展我委托我馆的顾问孙师毅选片,标准有两条: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拍的影片;二、在中国共产党影响下拍摄的影片。
孙师毅同志还设计了一个介绍影片的说明书:除导演、演员的名字和故事梗概等常规项目外,还设计了意见建议栏说明书叠起来就是信封,可以撕下来寄到资料馆这样我们就可以收集观众的意见当时说明书上的影片梗概由国片组吕志远负责写,整个影片观摩活动是供片组刘谦同志负责组织因为解放后就没放过30年代的电影,所以当时的人们,特别是电影工作者知道回顾展的消息后都很高兴影片观摩结束之后,我请邵功游把此次回顾展的计划、片目、资料、总结和群众反馈等一整套资料都收集起来,我们保存得非常完好文革”初期,电影局把这一套资料拿去后就再也没送回来,我一直感到非常惋惜回顾展在北京放完后就去了长春,当时在长春举办得也很顺利,但上海方面就不太积极我知道30年代的问题在上海很敏感,后来这些影片在上海就没正经放这之后,有人批评我们搞这个观摩是不甘寂寞,应该先把影片管好,打好基础,而不应该着急搞上层建筑但我认为这是并行不悖的,说到底就是影片的使用和保存的关系问题以我个人观点来看,应以保存为基础,也要适当使用,但这个尺度比较难把握,还有待探索陈:1964年1月,电影资料馆完成了《1964—1970年事业发展规划的初步设想》并上报电影局这一“初步设想”的主要思路是什么?为什么会出台一个“七年规划”?当时还曾讨论在上海、长春等地建设电影资料库,为什么?龚:细节我记不清了,规划是要搞的,我是希望有个蓝图、目标,好把握工作重点。
至于五年还是七年,只是为了找个整数,并没什么太大区别当时我们认为上海和长春是影片生产基地,如果能建立片库,他们拍出的影片就可以就地保存、收集和整理现在考虑起来这个想法不大现实陈:您后来调离了资料馆去山西工作,直到1978年10月,您又调回来参加恢复电影资料馆的领导小组,当时的主要工作是什么?龚:我第一次到资料馆是面临初建,这次是面临恢复我回来前资料馆已经从“中影”公司分离出来我们当时的几个领导商量完分工后,我主抓人事、外事和全面工作,但那时候我们都只是负责人,1980年才得到正式任命当时没地方办公,为了尽快改善大家的办公条件,我们多次找电影局,才要到了原电影学院的三分之一块地,开始盖房、重建陈:1979年5月底,您率团参加在瑞士洛桑召开的“国资联”第35届年会,这次年会接纳我馆为观察员,您能谈谈当时的情况吗?龚:我第一次到资料馆的时候,就知道我们和国际电影资料馆联合会是有关系的,是通信会员国,也叫观察员1979年“国资联”通知我们开年会,文化部、电影局也同意我们参加我就带着许厚力和何振淦出席了这次会议,因为何振淦是翻译,他熟悉外国片,特别是法国片,而许厚力原来是发行公司驻外代表,在捷克呆过好几年,也了解一些外事情况,当时他又分管外联工作。
出去的时候我有几个目的:一是要通过“国资联”打开渠道,和其他国家的电影资料馆接触,学习他们的经验;二是要进行影片交换,收集一些外国影片和其他国家资料馆馆藏的中国早期影片到瑞士洛桑后,我们先联系中国大使馆和我国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处,汇报我们的目的并征询外交建议当时“国资联”的主席是南斯拉夫电影资料馆老馆长布卡齐齐,他很热情,还提了一些诚恳的建议,其他会员国对我们也很友好我们除了相互了解外,还谈了一些馆际合作及影片交换的可能性会后,我们顺访了瑞士电影资料馆、南斯拉夫电影资料馆和罗马尼亚电影资料馆总的来讲,我们第一次参加“国资联”年会,基本目的达到了,渠道也打开了,收获是很大的陈:资料馆从1979年开始组织电影资料片巡回观摩活动,其后又准备试办电影观摩俱乐部,使得电影资料馆广为人知整个80年代,到资料馆看资料影片成了北京文化界的一种时尚,您能谈谈这前后的情况吗?您的态度是什么?龚:当时回到资料馆安顿下来,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看资料片大潮文革”时期,人们只能看到八个样板戏和《地雷战》、《地道战》等少量影片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需要有精神生活,当时电影厂还没拍出什么新片子,过去拍的哪些片子能拿出来放映也不明确,所以大家都来看资料片。
有的地方甚至把看资料片当做一种待遇我个人认为,看资料片的热潮对资料馆来说是灾难性的因为这涉及到资料馆的任务问题,资料馆不同于电影院或发行公司,不具备满足全社会娱乐性的任务,这样大规模的看片对影片造成了很大损坏但面对这股大潮,我们想堵也堵不住,只能适当控制王辉同志和我的态度比较明确,资料馆的任务一是面对电影工作者,给电影工作者提供材料做拍片参考和电THE ORAL HISTORY口述历史039影研究;二是要保存影片,流传后世过了一两年以后,制片厂的生产逐渐恢复正常,电影市场慢慢恢复,观众有地方享受文化生活了,我们这个地方才逐渐降温这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人们需要文化生活、精神食粮陈:1980年3月,您被任命为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6月您再度率团参加在捷克卡罗维·发利举行的“国资联”第36届年会在这次年会上中国电影资料馆成为正式会员,当时有人反对吗?龚:第二次去开年会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争取成为“国资联”正式会员出发前,我们根据“国资联”的要求准备了中、英、法文三份申请材料当时和我们一起申请成为正式会员的还有其他两个国家进入讨论程序之后,大会要求几个准备申请会员资格的国家代表离场,所以我并不知道弃权和反对的具体国家名称。
讨论结束后,我们被请回会场接受提问,但是等了一会儿没人提问,我担心时间长了会有变故,于是就站起来笑着说“谢谢大家”大家听了,一鼓掌,我们加入“国资联”的事情就解决了当时还是有一些不太友好的资料馆,但大多数对我们是友好的,气氛也很好陈:1980年9月,中国电影资料馆筹办《伊文思50年电影回顾》及图片展,在民族宫开幕之后,影响广泛,请谈谈这一活动的具体情况及细节龚:这个回顾展由电影局主办,资料馆承办实际上伊文思回顾展在其他国家已经搞过了我们得到其他国家的资料后,在这个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