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过年的习俗.docx
5页东北过年的习俗东北过年的习俗2016-12-29浏览:分享人:田泽霭版俺们东北人把过春节称为过大年俺们东北人过大年可 热闹了,有很多是俺们东北人过大年独有的习俗,不是有这 样一首民谣么,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 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煮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 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初 二初三满街走这里把至今还保留的东北春节习俗跟大家唠 扯唠扯在农村,过了腊八之后,人们开始杀猪宰鸡,把猪肉切 成块,放在大缸中送到仓房里冻起来以备节日期间用谁家 杀猪都要用酸菜和肥肉、血肠放在大锅里炖,这便是人们常 说的“杀猪菜”杀猪菜,原本是东北农村每年接近年关杀 年猪时所吃的一种炖菜杀猪菜不怎么讲究什么配料、调料, 只是把刚杀好的猪肉斩成大块放进锅里,加入水,放上盐, 然后边煮边往里面切酸菜,等到肉烂菜熟后,再把灌好的血 肠倒进锅内煮熟上菜时,一盘肉,一盘酸菜,一盘血肠, 也有的是把三者合一,大盆大盆地端上桌来过年之前要作很多准备,要买很多东西,吃的、用的、 穿的、戴的、耍的、供的、干的、鲜的、生的、熟的,统名 之日“年货”。
过年之前采购工作称为“办年货”年货一般包括鞭炮、对子(春联)、灯笼、冻梨、冻柿子 等家里有小孩的还要给小孩买件新衣服,这是规矩在农 村置办年货多选择赶集,年集是一年中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 多的一次,在大集上要把香蜡、纸码、鞭炮、年画、红纸、 白糖、烟茶、糖果、佐料等买回家黏豆包是一种满族食品,满族人传统上喜欢黏性的食品 目前仍是东北地区人们冬季餐桌不可或缺的主角黏豆包 一般是在冬季开始的时候制作,然后放入户外的缸(天然冰 箱)中保存过冬制作方法是将红小豆或大芸豆煮熟,捣成 豆沙酱,放入细砂糖,攥成核头大的馅团用揉好的黄米面 将豆馅团包入里面,团成豆包状,放入波罗叶(苏子叶)的屉 中大火蒸二十分钟,即可出锅吃的时候可蘸白糖,吃其香 甜黏;也可拍成小圆饼用油煎吃,品其香酥脆过年家家都要贴对子(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 联、对子、桃符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 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 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养猪的要在猪圈上贴上 “肥猪满圈”,粮囤子上要贴上“粮食满仓”,马车和拖拉机 上要贴上“出入平安”的字样。
贴春联时间是不固定的,一 般是在农历二十九或者三十早上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 大小小的“福”字福”字代表着“幸福”、“福气”、“福 运”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都将“福”字倒 过来贴,表示“福倒(到)了”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 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 龙凤呈祥等东北人过年最为讲究的要数大年三十(除夕夜)的年夜 饭了,这可能是年迈父母一年最大的盼头家人团圆,欢聚 一堂,有说有笑东北人非常重视年夜饭的质量,通常这顿 饭必须包括所谓的“四大件儿”,这四样菜即鸡、鱼、排骨 和肘子,好像只要缺了其中一样,这顿饭就显得非常不“地 道”、不“东北”吃完年夜饭,开始吃冻梨、冻柿子由于 东北天气寒冷,一些水果冻过之后,就另有一番滋味最常 见的是冰梨和冻柿子,最纯正的是冻秋梨冻秋梨是将普通 白梨冰冻变成乌黑色,硬邦邦的,砸到地上,也不会有丝毫 损伤经过冰冻之后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年夜饭后 吃这种梨能解酒、解油腻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吃饺子,在众多的饺子 中只包上几只带有硬币的,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 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
饺子包好煮好,吃之前 要放烟花鞭炮,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节目了之后初一、初五、十五的早晨饭前也要要放爆竹年夜饭吃完后孩子要给 长辈拜年,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伯伯磕头,然后就 是拿红包红包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天要包饺子煮“水饺子”,北方 叫“煮饽饽”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 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元宵节是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 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 灯习俗,故又称灯节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 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 满之意在东北,三十晚上要彻夜亮灯,到正月十五前要挂红灯 笼,一宿不关,意味益寿延年,香火不断初一初二不扫地, 好运财气都留住初五” 一定吃饺子,也称“破五”,寓意 将不吉利的事破坏,驱灾避邪过年啃过猪爪,会“挠”出 财运东北人一般都在大年初一到农历二月初一之前不能剪 头,民间流传如果剪头会克(死)舅舅,所以东北人很忌讳这 点,没有人会在正月里剪头二月二,龙抬头”这表示着二月初二这天人们剪头会很吉利,所以在这一天很多人都会 争相剪头,讨吉利。
高跷和秧歌向来都是东北人的挚爱,虽然城市中的表演 已不再像往日那样红红火火,但一到过年还是会让这一传统 项目得到最大频率的曝光,生长在黑土地的人们那热辣豪爽 的性格全都在这热情洋溢的大秧歌中挥洒出来,让你体验到 的不只是过年的喜庆,更多的还是来年的好兆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