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把铁路修道拉萨去.doc
6页马 小学 五 年级 语文 学科导学设计 一、学习指南1.课题名称:《把铁路修到拉萨去》2.达成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14个生字,搜集、交流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资料(2)过程与方法:默读全文,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情3.学习重难点: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感受新一代的建设者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艰巨与顽强毅力理解“冰碴子”“冻土区”“高原缺氧”“混凝土喷射”等术语的含义4.学习方法建议:歌曲《天路》5.课时安排:1课时二、导学设计 导案设计个性化意见及说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注明课堂练习)《天路》引读1. 师:同学们,听过《天路》这首歌吗?它深情歌唱了铁路工人修建青藏铁路的感人事迹来,随着这动听的歌声,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青藏铁路播放《天路》配乐的青藏铁路施工画面) 2.师:这就是青藏铁路,1958年,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开工,但是半个世纪过去了,这条铁路还没有进入西藏,直到今天,西藏依然是中国惟一不通铁路的省份。
这到底是为什么?是什么困难阻挡了这条铁路的前进?请同学们跟着筑路工人走进青藏铁路施工现场出示阅读提示: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画面,你看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初读感受2.师:读着课文,想着青藏铁路的施工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3.师:这是一条艰难的铁路,(师生补充资料,结合看屏幕上的青藏铁路示意图:青藏铁路要经过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要经过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全长1142公里,要经过550公里的永久性冻土区解释冻土区:一年四季覆盖着坚硬的冰,有些坚冰厚度达一百多米,是高原地区修建铁路遇到的最大难题而风火山是最难的难题,但是最终,这只巨大的拦路虎却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 4.(屏幕出示句子:“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你们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1)为什么说风火山是只巨大的拦路虎?(因为这里有三大难关:多年冻土区,恶劣天气,极度缺氧) (2)为什么风火山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 ①因为科技人员找到了喷射混泥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冻土区 ②因为青年突击队员顶住了恶劣的天气,继续顽强的工作 ③因为科技人员建起大型制氧站,攻克了极度缺氧难关。
(3)你们说这是一批什么样的建设者?(勇敢的、坚强的、智慧的,不怕苦不怕累……) (4)是啊,他们的确是一批勇敢坚强、充满智慧的青年突击队员你们谁想成为这样的一名突击队员?我们就请这位突击队员来读1~2自然段,要读出你们的决心来 (5)同学们,让我们也象这位突击队员一样“严阵以待”,准备迎接风火山的挑战4.师读:“然而,一次次爆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1)西方的媒体说明了什么? (2)他们认为不可能,那你们认为可能吗? (3)我们的青年突击队员是如何把外国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的?让我们把自己当作中央电视台的一名记者,走进工地,去采访筑路工人攻克风火山的艰难历程读后采访1.合作要求: (1)自己边读边画,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工程的艰难和建设者的勇气与智慧 (2)根据采访提纲上的问题提示,把自己的同桌当作青年突击队员互相采访 (3)按“冻土区”“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分成三个事件,做三次报道 2.采访提纲 (1)你们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 (2)这些困难给你们造成了什么影响或者后果? (3)你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现场报道1.攻破“多年冻土区”结合看课件中的图) (1)请某个学生做现场报道,其他人补充评价。
(2)理解“下马威” ①什么是下马威? ②风火山给青年突击队员什么下马威? ③这些下马威可能给工人和工程带来什么危害? ④但是,这一切难得倒我们的筑路大军吗?为什么? (3)是的,因为这群勇敢坚强的青年突击队员心中装着一个坚定的信念:“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齐读第7自然段) 2.克服“恶劣天气”结合看课件中的图) (2)想象“七零八落”“不翼而飞”和“劈头盖脸”是什么样子 (3)导读第8自然段前5句(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跟读后半句,强调突出作用) (4)看图,想象工人们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面前可能会怎样? (5)是啊,房子吹倒了,屋顶掀翻了,头砸破了,脸流血了,冷啊!疼啊!可是,当队员们想到西藏人们贫困的日子和迫切的期待,他们咬紧牙关,在心里一遍一遍地呼喊:“把铁路修到拉萨!”(齐读两遍) 3.解决极度缺氧结合看课件中的图) (2)什么是“杯水车薪”?为什么会杯水车薪? (3)看图,想象工人背着氧气瓶在隧道里工作是什么样? (4)胸闷,头痛,呕吐,四肢无力……生命受到严重威胁,这是多么可怕的难关啊!但是建筑大军硬是让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为什么?他们的胜利依靠的是什么? ①是工人们的勇气和毅力。
②是科技人员的智慧 ③是党中央的关怀 ④是西藏人们的支持 …… (5)因为,“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是铁路工人的坚强决心,也是全国人们的共同心愿同学们,带着全国人民的心愿,让我们大声地呼喊出铁路工人的决心齐读10~11自然段)总结升华1.(屏幕出示最后一个句子:青藏铁路这条“铁龙”在不断地向前,向前,拉萨已经遥遥在望……)从最后的省略号里,你们读懂了什么?(介绍青藏铁路最新进展:工程进展顺利,全线路基、桥涵、隧道等主体工程基本完成,累计铺轨743公里,今年年底铁轨将铺到拉萨,明年7月进行列车试运行届时将开通拉萨至西宁、北京、成都、上海、广州等多条线路,并装备当今世界最豪华的旅游列车到那时,从拉萨乘座火车到北京,仅需48小时 2.想不想坐上这趟列车去拜访神秘的青藏高原?来吧,跟老师一起踏上这段神奇的天路播放西藏美丽的风光,配上李娜的《青藏高原》,最后画面定格在一个西藏小女孩站在铁轨边上,眺望拉萨的方向 3.同学们,为了建设这条铁路,40多万各族同胞远离亲人朋友,奋战在这荒凉恶劣的高原,多少年轻的生命永远地长眠在皑皑的雪山下,还有多少人奉献着自己的热血和青春,但是正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才可能彻底改写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西藏才可能真正走向繁荣富裕。
4.面对着这样一群铁路工人,你想对他们说什么?作业小组根据提示自由学习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检查个别难读的字音是否读准如械(xiè),不读jiè“狰狞”读准后鼻韵学生自由交流)根据提示,小组讨论汇报交流(齐读1~3自然段)根据问题,小组展开讨论,互相说说小组内进行活动指名交流展示(1)请某个学生做现场报道,其他人补充评价1)请某个学生做现场报道,其他人补充评价巩固练习:完成《长江作业本》6、7题同桌说说指名说说《长江作业本》余下部分 三、学习资源推荐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共同心愿 冻土区风火山 恶劣天气 勇气 毅力 智慧 极度缺氧四、困惑与建议 (反思)《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是一篇充满了昂扬向上的精神和英雄气概的文章教学重点是把握主要内容,弄清建设者们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并从中受到感染课前布置的查找资料任务完成得较好,学生们很积极地搜集了有关青藏铁路的资料,汇报交流的时候也兴致勃勃,讲起来滔滔不绝,由于时间关系,课上交流不是很多,只能让他们课后再互相传阅资料,增长见识从他们汇报情况可以知道,学生选取有用信息的能力还是有待加强。
一节课下来,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三个:课文的主要内容;修铁路遇到的困难;铁路的重要意义在教学时,我主要是这么做的: 一、以韩红的《天路》导入,激发兴趣 二、抓住行文线索,体会人物精神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是课文的题目,又在文中反复出现,是作者行文的线索在教学时,先找出文中介绍“青藏铁路”的句子,然后引出我外国人的评价和句子“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然后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说说从课文哪些地方感受到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不简单,不容易学生在默读课文的过程中找到了阻碍筑路大军前进的困难所在,并纷纷联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那么,这些困难,我们的建设者们又是怎样克服的呢?请从文中找出答案,并谈谈你的体会这个问题较好回答,学生能轻松得从第6、9自然段中获取答案,并且抓住文中关键的词语,如“昼夜、反复、彻夜通明、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等,感受建设者充满智慧,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