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解读课件.ppt
20页江苏省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江苏省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解解 读读”一、考试的性质:一、考试的性质:•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是现行高考方案的重要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是现行高考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省教育考试院要求各地教育招考部门和学校深入省教育考试院要求各地教育招考部门和学校深入开展法纪教育、考试诚信教育,进一步加强考风开展法纪教育、考试诚信教育,进一步加强考风考纪建设,严肃查处违纪舞弊事件省教育考试考纪建设,严肃查处违纪舞弊事件省教育考试院提醒考生要自觉遵守国家教育考试的法规、考院提醒考生要自觉遵守国家教育考试的法规、考试纪律和考场规则,自觉接受监考人员的检查、试纪律和考场规则,自觉接受监考人员的检查、监督和管理,诚信考试;考试时,等通讯工监督和管理,诚信考试;考试时,等通讯工具、拍照录像等设备严禁带入考场,否则将按违具、拍照录像等设备严禁带入考场,否则将按违规处理 二、考试说明:二、考试说明:•1、命题指导思想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命题,以教育部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命题,以教育部《《普通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实验)高中技术课程(实验)》》和和《《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为依据,注重考查高为依据,注重考查高中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度考查学中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度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反映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际,反映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关注信息技术与社会进步的协调发展,增强想,关注信息技术与社会进步的协调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在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方面的全面发展二、考试说明:二、考试说明:2、信息技术测试的内容和要求 : ((1 1)信息技术学科水平测试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学科水平测试的内容包括《《普通高普通高 • 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信息技术科目中信息技术科目• 所规定的一个必修模块和三个选修主题的有所规定的一个必修模块和三个选修主题的有• 关内容•(2) (2) 要求的表达要求的表达• A A:对应了解水平与模仿水平:对应了解水平与模仿水平• B B:对应理解水平与独立操作水平:对应理解水平与独立操作水平• C C:对应迁移应用水平与熟练操作水平:对应迁移应用水平与熟练操作水平 (3) (3) 测试内容和要求:测试内容和要求: 必修与选修必修与选修测试内容和要求:必修部分•主题1 信息的获取内容内容细目要求 1、信息及其特征(1)信息的基本概念A (2)信息的一般特征A2、信息技术及其发展简史(3)信息技术的概念A (4)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A (5)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A3、信息的获取过程(6)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A (7)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A (8)信息获取的方法和工具B 4、网络信息的检索 (9)因特网的服务功能A (10)搜索引擎及其类型A (11)信息的搜索与浏览C (12)信息的下载与保存C (13)E-mail的发送和接收C 5、信息的鉴别与评价(14)信息鉴别的基本方法B (15)信息的评价B 主题2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内容内容细目要求1、信息加工的方式(1)信息加工的概念A(2)信息加工的基本方式A(3)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A2、文本信息的加工(4)文字处理及排版C(5)图文混排C3、表格信息的加工(6)创建表格及录入数据B(7)公式和函数的使用B(8)数据的筛选与排序B(9)表格数据的图形化表示A4、多媒体信息的加工(10)多媒体作品的制作过程A(11)常见图像类型及文件格式A(12)图像的简单处理B(13)常见音频文件的格式及播放软件A(14)常见视频文件的格式及播放软件A(15)多媒体集成的基本方法A(16)多媒体作品的简单集成B主题2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5、信息的编程加工(17)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A(18)编程加工信息的基本过程A(19)程序设计语言的产生与发展过程A6、信息的智能化加工(20)智能应用软件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A(21)专家系统A(22)模式识别A(23)机器翻译A(24)其他应用A7、信息的发布与交流(25)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A(26)常用信息集成工具A(27)简单网页的设计与制作C(28)简单HTML代码的使用A(29)信息发布的方式A(30)信息的发布 B(31)通过网站发布信息的方式和过程A(32)信息交流的方式A主题3 信息的管理 内容内容细目要求1、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和方法(1)信息资源管理的一般过程A(2)信息资源管理的普遍性及其意义A(3)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A(4)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A2、信息资源的管理(5)用软件工具进行个人日常事务管理的基本方法A(6)用PDA管理日常事务A(7)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本地计算机资源C(8)用浏览器的收藏夹管理网站资源A(9)用Blog管理网上资源A(10)用电子表格实现统计资源管理A(11)用文件夹共享实现协作资源管理B3、数据库信息资源管理(12)用数据库管理信息资源的优势A(13)建立数据库的基本过程和方法B(14)数据库的组成要素A(15)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A主题4 信息技术与社会 内容内容细目要求1、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1)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A(2)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与学习的问题B2、信息安全与保护(3)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与特征A(4)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C3、网络使用规范和有关伦理道德(5)网络使用规范A(6)与网络有关的伦理道德A模块三 网络技术应用 测试内容和要求:选修部分内容内容细目要求1、网络技术基础(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A(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A (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B(4)网络通信原理B(5)局域网的组建与设置C2、因特网的接入与使用(6)域名及其管理B(7)因特网的接入C(8)因特网的服务B(9)因特网的使用C3、网站设计与评价(10)网站的概念A(11)网站的规划与设计B(12)网页制作C(13)HTML语言的基本应用C(14)CSS样式表的简单使用C(15)JavaScript的简单使用C(16)ASP工作流程B(17)网站的发布与管理C(18)网站的评价B模块三 网络技术应用 二、考试说明:二、考试说明:3、试卷结构 :(1) 题型比例: 试题分为单项选择题和操作题两项,其中,单 项选择题占50%,操作题占50%。
单选题25题, 操作题5题2) 试题难度比例: 试题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 其中,容易题约占70%,中等难度题约占20%, 较难题约占10%3) 内容比例: 试题内容包括必修和选修,选修任选其一 其中,必修约占50%,选修约占50%二、考试说明:二、考试说明:4、测试方式和时间: (1) 测试方式: 测试采用上机方式2) 测试时间 测试时间每年12月份第3个周末 考试时间为60分钟3) 试卷满分值 试卷满分值为100分三、学习要求:三、学习要求:1 1、正确、正确认识信息技信息技术学学业水平水平测试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是学生能否参加高考的重要依据之一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以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和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为依据,注重考查高中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度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反映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关注信息技术与社会进步的协调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高考前要求达到高考前要求达到4C14C1合格 三、学习要求:三、学习要求:2 2、仔、仔细研研读教学大教学大纲和学和学业水平水平测试说明,明确复明,明确复习目目标 (1) 题型比例: 试题分为单项选择题和操作题两项,其中,单 项选择题占50%,操作题占50%单选题20题, 操作题5题2) 试题难度比例: 试题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 其中,容易题约占70%,中等难度题约占20%, 较难题约占10%3) 内容比例: 试题内容包括必修和选修,选修任选其一 其中,必修约占50%,选修约占50%三、学习要求:三、学习要求:3 3、、认真制定信息技真制定信息技术学学业水平水平测试的复的复习计划 校根据考试变化和自身特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一要重视对每个知识点的理解掌握,不能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二要把握知识联系,灵活应用知识,学会运用一个知识或多个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或运用多种方法去解决一个问题,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 随着下学期的随着下学期的课时增加,在高一增加,在高一阶段完成段完成选修和必修的教学任修和必修的教学任务,高二全面复,高二全面复习。
三、学习要求:三、学习要求:4 4、、认真分析上届学真分析上届学业水平水平测试中的中的题目 尽管考试涉及教材、考纲的方方面面,但在实际复习教学中还是应分析各部分的考试内容和要求,力求抓住主要的、基础的东西在与考纲同等程度要求的基础上,针对学生水平差异进行适当的巩固训练,尽量做到教师少讲、学生多练 对上届学业水平测试考题进行分析对比,今年考试的内容、各内容的比重与往年相比的变化,做到教师、学生心中有数三、学习要求:三、学习要求:5 5、、结合学科特点,提高复合学科特点,提高复习效率效率 上机操作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必要环节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应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主动学习,通过动手操作完成任务、解决问题,逐步提高操作能力和熟练程度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进行合理的安排并布置科学的研究、操作任务,做到有的放矢;其次可通过任务驱动、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乐于思考、勤于动手,实现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同步进行;再者对于教学中学生一学就会、时间一长就忘的知识与操作,应适当加强巩固训练,特别在考前要多加练习多做模多做模拟考考题,增,增强强学生的操作能力。
学生的操作能力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值得大家共同思考并予以重视,让我们携起手来,在2016年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中取得好成绩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