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芝麻新品种中芝14的选育.doc
3页芝麻新品种中芝14的选育作物杂志Crops2007.5芝麻新品种中芝l4的选育赵应忠刘红艳中芝l4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以有性杂交方式育成的白芝麻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耐)病性强,品质优的特点.于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亲本来源与选育过程育成中芝l4的亲本组合是85—411×豫芝4号.母本85—411是本所的中间育种材料,父本豫芝4号来源于河南省驻马店市农科所.1995年配制杂交组合,1996年春,秋两季种植,每季均混合收获.1997年按单株收获,中选的单株每株产量达l8.5g.1999年选收优良植株,子粒大而白.2000年种植观察,主要性状已稳定.之后以代号00.51013参加所内品种比较试验,湖北省芝麻区试和全国芝麻区试.2品种特征特性中芝l4为单秆型,植株较高大,一般为160em左右,高的可达200em.茎秆粗壮,色绿,茎秆及蒴果茸毛中等,成熟时为青黄色.叶色绿,叶片中等大小.每叶腋3花,花白色.始蒴部位4O~60em,主茎果轴长100em左右,结蒴较密.单株蒴果数一般80~100个,多的可达200个以上.蒴果4棱,每蒴65~7O粒.蒴长2.9~3.0em,中等大小.种皮白色,光滑,基本无网纹,千粒重2.8~3.Og,外观品质较好.全生育期一般9O~95d,熟期比区试中对照鄂芝2号略早,比豫芝4号略晚.3产量表现中芝l4于2001年参加所内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达1889.7kg/hm,比对照鄂芝1号和中芝lO号分别增产16.13%和25.42%.2002~2003年参加湖北省芝麻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947.4kg/hm,比对照鄂芝2号增产作者简介:赵应忠,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430062,湖北武汉刘红艳,通讯地址同第1作者收稿日期:2007—08—11;修回日期:2007—09—037.9l%.其中,2002年平均产量1012.5kg/hm,增产6.O%;2003年平均产量882.3kg/hm,增产10.20%.2005年生产试验示范,在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种植,平均产量1536.15kg/hm,比对照品种鄂芝2号增产14.50%;在嘉鱼种植,平均产量1865.85kg/lam.,增产34.92%.2004~2005年参加全国(江淮片)芝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158.3kg/hm,比对照豫芝4号增产8.35%.其中,2004年平均产量1127.4kg/hm,增产6.59%;2005年平均产量1189.05kg/hm,增产10.05%.区试中产量变异系数较低,稳产性,适应性较强.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321.65kg/hm,比豫芝4号增产6.35%.4抗性与品质鉴定结果在湖北省和全国芝麻区试中,中芝l4抗(耐)茎点枯病均比对照强.其中,在湖北省区试中,茎点枯病病指为7.86,比对照鄂芝2号低20.36%.在全国芝麻区试和生产试验中,中芝l4茎点枯病病指为9.27和4.7l,比对照豫芝4号分别降低22.75%和45.10%.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中芝l4粗脂肪含量为57.50%,粗蛋白质含量为19.26%,品质较好.5栽培技术要点前茬收获后及时翻耕,深沟窄厢,厢宽一般不超过3m,切勿重茬.适宜播种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播种量4.5~6.Okg/hm.合理密植,一般密度13500~15000株/hm.科学施肥,一般施纯N105~135kg/hm,P20575~90kg/hm,K209O~105kg/hm.底肥以磷,钾肥为主,追肥在初花期进行,以氮肥为主.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间苗,定苗,适时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和抗旱排渍,初花后25~30d打顶.中芝l4适宜在湖北,河南,安徽等芝麻主产省及以南地区种植.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