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看哲学.docx
3页我看哲学姓名:龚驰航学号49通过一段时间的在校的学习和研究,和老师的传道受业,逐渐对哲学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观念,现有的书籍和资料总的来说是这样解释哲学的:哲学(英语:Philosophy),是对基本和普遍之问题的研究其按其词源有「爱智慧」意哲学是有严密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它研究宇宙的性质、宇宙内万事万物演化的总规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问题哲学是有严密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它研究宇宙的性质、宇宙内万事万物演化的总规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问题哲学最早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热爱智慧”,即是哲学家以上是一些书籍和资料对哲学来源和概念的概括,对我来说,因为我对中国哲学有非常高的兴趣,所以我刚开始学习哲学时候是从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开始了解中国的哲学的,在读了冯友兰先生的一些中国哲学的书籍,我对哲学这个观念有一些很基本的看法首先冯友兰先生曾说过,哲学就是对人生意义的探究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就像流星从天际划过怎样使自己短暂的人生获得意义?换言之,怎样使自己不虚度此生?是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都应该思索的问题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未经反省的人生是可悲的。
我们应该学会反省自己的人生,使它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在《中国哲学小史》中,冯友兰回答说:“至于我,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冯先生亦曾言“今欲求中国哲学史, 其主要工作之一, 即就中国历史上各种学问中, 将其可以西洋哲学名之者, 选出而叙述之”由此可以看出,冯友兰走的是以西释中的道路,即以西方哲学为框架知识论.认识论和宇宙论 以冯友兰的观点来看,中国哲学中一直是两种传统所并行的,即儒家的“入世”精神和道家的“出世”态度正是在这两者之间不断地探寻一种平衡,完善了中国人和精神内核:“因为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一些;因为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一些这两种趋势彼此对立,但是也互相补充两者演习着一种力的平衡这使得中国人对于入世和出世具有良好的平衡感从这个关于中国哲学精神核心的描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此时的冯友兰已经完成了他本人新儒学思想的构建表面上看,这个表述是基于贯穿中国思想史历程的儒道两家的互补作出的综合评价有位哲学家讲到宋代的新儒家,这样地描写他:“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这正是小国哲学要努力做到的有了这种精神,它就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它是很实用的,但是并不肤浅。
这里提到的宋代的新儒家,恰恰是冯友兰自身“新理学”体系的基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对于“入世”和“出世”和平和与统一的追求,既是中国哲学精神的核心,更是冯友兰先生在将程朱理学继承改造之后对于儒家传统所强调的“内圣外王”终极追求的演进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哲学简史》对于中国哲学的认知和表达不再局限于原有的“同情之了解”,而是将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融于其自身“新理学”的体系中后作出的风格更趋统一的再现冯友兰先生对于人生境界的划分来自于“觉解”觉”就是自觉,“解”则是了解这种自觉的了解首先是知识的在这里,哲学的三条主线——即认识论、知识论和宇宙论被统一到了一种自我了解和反思的层次中去,这恰恰和开篇第一章中所提出的核心哲学观相对应,即“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中国哲学的作用或任务就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在冯先生看来人的精神境界有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
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读完《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仿佛在中国上下几千年的思想海洋中畅游了一番耳边时时回荡着先哲们对于事物的认知与表述,或睿智机辩,或大巧不工,无不展示了在漫漫时间长河中中国人的思考与追求,引人遐思让我对哲学有进一步看法的是著有《西方哲学简史》的赵敦华先生,这本书共有二十章,从最早的希腊哲学的精神问题一直到黑格尔哲学的余波其主线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各个时代各位哲学家的不同学说哲学家们的思想是璀璨的,如同黑夜之中的繁星,明亮引人哲学家们的思想是炙热的,如同一团团火焰紧紧将你包围,哲学家们的思想是广阔的,如同大地一般,囊括万物,生生不息在古希腊文中,哲学的意思是“爱智之学”,即追求智慧的学问这本书所带给我们的,便是这样的感受哲学家们不停地在思考着人生,思考着世界……, 从早期的自然哲学开始,第一批哲学家们便不断涌现伊奥尼亚派的泰利斯被公认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哲学家,他第一个提出了“社么是是世界的本原”这个有意义的哲学问题在他看来水是万物的本原最终自成一家,形成水本原说此外还有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说,认为生成万物的本原被称为无定,它没有任何规定性,也可以说成是各种规定性的中性状态。
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本原说,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说等从属于毕达哥拉斯派的学说还有灵魂观,数本原说等隶属于爱利亚派的有理神论,是者说,芝诺悖论等还有元素派等各种众多流派或许对早已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我们来说,现在看到他们那些观点似乎有些滑稽可笑,但处于那个时代这些人的智慧确实我们无法匹敌的,无一不闪烁耀人的光芒紧接着,讲述了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智者运动激发了人们的思想,要求哲学,宗教,词素,道德以及建立在他们之上的制度来辨明自己的合理性但是智者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文明造成了破坏,对哲学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苏格拉底正是看到了智者们的自大,提出了著名的言论“认识你自己”让我们客观的认识到人与自然地关系柏拉图提出的四线段的比喻,太阳的比喻,洞穴的比喻等都是特别好的一些故事,尤其是洞穴的比喻,将自己的老师苏格拉底比作那个唯一的掌握真理的人,批判当时人们的无知亚里士多德则是一位集大成者更为大胆的提出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言论,充分体现了他对真知的向往接下来本书又不断讲解了基督教哲学的诞生,早期的经济哲学,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思想,以及英,法,德等一些西方国家哲学家们那些经典的理论言语,如洛克的白板说,贝克莱的存在即被感知,孟德斯鸠的法的精神,卢梭的自由平等的思想等。
内容数不数胜值得一提的是康德的批判哲学——哲学领域的“哥白尼革命”提出的先验感性论,先验知性论,先验理性论等都体现了他过人的思想智慧,他的代表作《纯粹理性批判》有机会还真想拜读一下接近尾声,哲学也不断走向了成熟,费尔巴哈的唯物论的发展和和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各自生成,都是哲学史上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通过对两位先生的学习我对哲学有了很多了解,当然哲学还有很多包含的意义和很多我们无法理解的东西我认为其实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更离不开哲学,在哲学思语的天空下需要我们不断去探寻人生的真谛放松心情,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老师说过哲学就是哲学史,哲学有非常多的需要我们学习的,正如培根所说的那句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看不同的书能给人带来不同的东西,多方涉猎,才能让人博学多闻从很多哲人深刻的思想以及每个人的自身看,哲学是世界上最深奥的东西,他与生活中的所有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自成一派,深邃而令人思考,回味却无法触及真谛哲学真的是世界最美妙的东西,但凡有永远无法完全理解和把握但是又能让我们对周围一切更加明了的东西,必然是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