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扎实推进语用训练有效提高语用能力.docx
4页扎实推进语用训练 有效提高语用能力——统编五年级上册“词句段运用”的教学思考摘要:“词句段运用”是统编教材中一个指向语言文字运用的全新栏目目 的是通过系统的、规范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理解—内化—运用”是儿童掌握语言的大致步骤,教学中,我们要关注训练的 整体建构、前后关联和学生实际,扎实推进语用训练,让学生在学习中构建自己 的言语系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关键词:统编教材 词句段运用 特点 目标 教学活动统编教材(3-6 年级)的“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一个指向语言文字运用的全 新栏目——“词句段运用”其中“运用”两字,凸显了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 指出的“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这一理念目的是通过 系统的、规范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如何发 挥这一栏目的重要作用,扎实推进语用训练,有效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呢?笔者 认为,深入了解栏目的特点,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科学设计教学活动,是提升学 生语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一、深入了解教材的特点纵观三——六年级的“词句段运用”,其训练内容广泛,并有序地编排在小 学的各个学段、各个年级、每册教材中,其编写特点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注重知识结构的衔接高年段“词句段运用”的内容安排,体现了目标的层次性和螺旋上升的特点 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听、说、读、写活动,循序渐进地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以五年级上册为例,除了第五单元习作单元外,全册共安排了 15 次词句段 运用。
包括阅读速度、描写方法、复述故事、片段训练、综合实践、发表观点等 多方面的内容,重点是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和统编三、四年 级教材中的“词句段运用”有着紧密的联系,但训练内容的广度、深度和编排都 有了更深层的考虑二)注重从读到写的迁移五年级上册的“词句段运用”,多次设计了指向表达的训练内容如《语文 园地一》中“词句段运用”第一题,安排的内容是体会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 意思目的是把精读课文《落花生》《桂花雨》中接触到的词语“开辟”“姿态” 进行迁移和运用,在借助课文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词语在 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思,并学习根据“温和”这个词语的不同意思,恰当地在不 同语境中运用,体现了从理解词语含义到根据语境运用的迁移三)注重语文要素的渗透“词句段运用”不是孤立的知识训练,而是前后联系的,有的是对单元语文 要素的一个强化训练和巩固练习如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中“词句段运用” 的第二题,让学生再读《慈母情深》和《父爱之舟》中的两个场景描写,想象画 面,说说场景描写在课文的作用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 细节中蕴含的感情”关联起来看,不难发现,此处的“词句段运用”就是为了 进一步体会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使语文要素的训练得到强化、巩固。
再如 《语文园地七》中“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仿照例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 写的作用,学习把画面写具体是本单元语文要素的迁移运用,通过把画面写具 体的仿写训练,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作用四)注重语言文字的运用“词句段运用”栏目不是词、句、段的单一训练,而是综合的运用,致力于 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如《语文园地二》中“词句段运用”第二 题,安排的是用具体的情景表现成语的意思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成语,想象一 个生活情境,具体地描述成语的意思考查的是学生的理解、关联、想象和表达 的综合能力最终的落脚点就是在“运用”语言文字上,体现了教材将语言文字 运用能力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二、准确把握栏目教学目标统编教材“词句段运用”的安排,涵盖了字、词、句、段、篇多个方面的训 练内容,使语文学习更多样化,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也是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的重要手段这一栏目包含着丰富的编者意图和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指导学 生学习时要准确地把握栏目的教学目标一)努力落实语文要素教师在解读“词句段运用”的教学价值时,要准确地把握这一栏目对落实语 文要素的重要作用《语文园地六》中“词句段运用”第二题的设计,就是为了 进一步体会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
教学时,教师要有单元整组教学的意识, 与课文教学相呼应,有效地落实语文要素可以和两篇精读课文或“交流平台” 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品读场景、细节描写,结合自己的感受,人物的心情以及 情节的发展来交流场景描写的作用二)巧设支架,落实核心目标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贯穿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但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存 在一定的局限性,思维也缺乏一定的深度搭建合适的支架,帮助学生实现从原 有水平与亟待习得的能力之间的跨越,对落实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目标,有着重 要作用如《语文园地六》中“词句段运用”第一题,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 会不同形式结尾的特点这一训练点的设计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篇章意识,表达 意识但学生对结尾的特点是不了解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搭建一个知识 支架:结尾在文章中的作用有哪些?学生对文章结尾特点有了认识之后,再来联 系全文进行思考,就能发现三篇文章结尾的共同特点和不同特点了三)因学而导,立足生本发展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教师要用好“字词句运用” 栏目的训练内容,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因学而导,创设多种渠道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全面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思维的发展《语文园地三》的词 句段运用二安排的内容是体会顿号的用法,并能正确使用。
五年级的学生,在原 有的知识体系和学习过程中,对顿号的使用有了一定的经验教学时,可以放手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讨论交流中习得方法,教师只需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给予适 当指点,也可以补充材料让学生加强练习语言学的研究表明,儿童掌握语言的步骤大致由三个环节构成,即“理解— —内化——运用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好“词句段运用”这个栏目,关注训练 的整体建构、前后关联和学生实际,扎实推进语用训练,让学生在学习中构建自 己的言语系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参考文献:[1]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2011.[2] 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2019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3】郑宇.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教科书编排思路与教学建议[S].北京:人民 教育出版社,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