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右逢源补句子.ppt
37页第一周 语言文字运用,星期一 左右逢源补写句子,,考点通·学习课堂金题引航“补写”题目自2009年出现在高考语文试卷以来,骤然成为命题人的法宝从最初的“补写关联词”发展到如今的“补写句子”,难度升级后的版本已日趋稳定2014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Ⅰ、课标全国卷Ⅱ、安徽卷考查了补写句子,山东卷考查了补写关联词1.(2014·课标全国Ⅰ)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大气保温气体之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导致全球变暖,造成天气干旱或旱涝不均,甚至可能造成海洋水位上升,淹没大量沿海城市,________然而,也有研究指出,________:比如增加的二氧化碳可以给植物“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但这必须有个前提,植物还活着!如果土壤被污染,________,我们就失去了这些向大气中释放氧气的“氧气工厂”和“空气净化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二氧化碳增加会带来好处 植物就会生病甚至死亡【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侧重于主观运用。
根据语境即上下文的“提示语”来解答,是这种题型最基本、最有效的思路本段主要谈“二氧化碳”的利与弊第一空,根据前文“造成天气干旱或旱涝不均”“淹没大量沿海城市”,答案里应该有“灾难”“祸害”等词;第二空,根据下文“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答案应该有“好处”“好的方面”等词;第三空,根据下文失去“工厂”“净化器”等,答案应该有“生病”“死亡”“绝迹”等词2.(2014·安徽)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徽菜发端于南宋,兴盛于清代,如今更是享誉海内外徽菜地方色彩鲜明,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三大特色一是__甲__徽州地处山区,林木葱茏,溪流遍布,盛产山珍野味、河鲜家禽,为徽菜制作提供了丰富多样、四时常鲜的食材二是精于烧炖,讲究火功①常以木材为燃料,或柴禾急烧,或树块缓烧,充分呈现食材的特点②加以木炭火单,炖,原锅上桌,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汤汁的鲜美③清炖是烹制徽菜的另一种重要方法,习用火腿佐味,汤色清白,香气浓郁④红烧是烹制徽菜的主要方法,多用酱油着色,色泽油亮,味道浓厚三是__乙__徽菜在发展过程中秉承“医食同源、药食并重”的传统,原料的选择和搭配都十分讲究比如,多用具有药效的野菜入食,就体现了传统的滋补养生之道。
1)材料中画线的句子顺序已打乱,请准确排序只写序号)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根据上下文,在甲、乙两个空格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简明,每处不超过10个字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④①③②(2)示例:甲:就地取材,讲求新鲜 乙:秉承传统,注重养生【解析】 (1)抓住“主要方法”“另一种重要方法”等提示性词语,结合“烧炖”及其相应的火力确定顺序2)甲、乙两处所填的内容要与“精于烧炖,讲究火功”结构大体一致,它们构成徽菜的三大特色甲从对应的语句中找出关键词“盛产”“常鲜的食材”,乙从对应的语句中找出关键词“秉承”“传统”“滋补养生”,再加以整合即可规范答题题型一、记叙类语段【对型指导】1.主要信息(1)叙述的主体(对象);(2)主体的经历及特征;(3)叙述的意义和目的2.句子特征(1)总领句;(2)过渡句(有“但是”提示的转折意);(3)总结句3.答题步骤(1)读懂材料,在材料中找依据。
补写句子内容的唯一来源是文本,具体说,所补写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所补写的句子与上下文的关系:①引领下文;②总结上文;③与上下文衔接连贯3)照看关联词的提示作用4)结合文本,概括答题答题流程】例1 (2012·课标全国)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20个字材料 司马迁《史记》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晋代王嘉在《拾遗记》中说:“神农采峻岭之铜,以为器如果这些史料可靠,则我们祖先大约在5 000年前就开始使用铜器了但是,考古学家一直没有发掘到可以确证是夏代之前的铜器因此,这些记载还只能视为传说早在传说中的远古时期①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传世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在夏代之前就已进入铜器时代,但是,②_______________上个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带发掘出了不少青铜器经鉴定,这批青铜器的制作年代距离现在3 500多年,这个时间大概是夏晚期它们出土的地点正好是古书中所说的夏代开采铜矿之地,因此,可以确信,③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步:读懂材料,在材料中找依据第1个空,“传说中的远古时期”对应“黄帝……”;第2个空,“但是……”对应材料第一段倒数第二句“但是……”;第3个空,是由前文表述得出的结论第二步:规范作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采掘铜矿,铸造铜器了②这却一直没有得到考古发掘的证实③我国至迟在夏晚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铜器了题型二、说明类语段【对型指导】1.主要信息(1)被说明的事物及其主要特征物体——属性、特点、功用、景物;建筑物——方位、大小、结构、成因;抽象事物——内涵、外延、属性2)说明的目的2.句子特征(1)总领句;(2)过渡句;(3)总结句3.答题步骤(1)弄清所补句子属于哪方面的特征、作用、意义;(2)关注句子位置确定其性质,关注关联词的提示作用;(3)注意选用词语、句式的准确性答题流程】例2 (2013·课标全国Ⅰ)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水是植物主要的组成成分,植物体的含水量一般为60%-80%,有的甚至可达90%以上①________________,土壤中的矿物质、氧、二氧化碳等都必须先溶于水后,②________________水还能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紧张度,以利于各种代谢的正常进行水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它还作为反应物参与植物体内很多生物化学过程因此,③________________第一步:精读语段,注意寻找句子之间的前后联系第一空,根据下句“矿物质、氧、二氧化碳等都必须先溶于水”的提示,可填“水是很多物质的溶剂”;第二空,根据上句中的“必须先溶于水后”和开头句的“水是植物主要的组成成分”,可填“才能被植物吸收”;第三空,根据本段谈论的水对植物的意义作用这个主题,可填总结性的话“没有水就没有植物的生命”第二步:规范作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水是很多物质的溶剂 ②才能被植物吸收 ③没有水就没有植物的生命,题型三、议论类语段【对型指导】1.主要信息(1)议论的话题,中心看法;(2)证明中心看法的证据;(3)结论是什么。
2.句子特征(1)总领句;(2)过渡句;(3)总结句3.答题方法(1)阅读原材料,画出上下文衔接和照应的句子2)关注提示性语句,如: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等3)关注标点符号和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子这一点很重要,是解题的一个关键突破口答题流程】例3 (2014·衡中调研)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今年春节,央视推出的“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关注调查得到的回答千奇百怪、五花八门,让人感慨良多,今天我们还知道“家风”是什么吗?,家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儒家文化讲究“诗礼传家”,讲究“忠孝仁义礼智信廉”对于传统士大夫知识阶层来说,“修身齐家平天下”,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目标不仅统治阶层和士大夫家庭提倡“邻德里仁”和“笔耕砚拓”的“诗礼家风”,纵使①________________中国历代不乏家风门第的典范,②________________从《颜氏家训》到《曾国藩家书》,中国古代公开出版的“家训”在百种以上如诸葛亮的《诫子书》、司马光的《训俭示康》,成为后世学子修身立志、务行节俭的名篇在家风已然变得陌生的今天,央视此次借助关注度极高的“新闻联播”重提家风,③________________。
从公众的反馈来看,人们已经开始重新审视这一传统文化,认识到我们离开自己的传统已经太久了第一步:精读语段,先整体把握语段的表达主体与中心本段材料表达的中心是“家风是什么”,再关注上下句关键词语的提示和照应作用①前面是不同时代、不同人对“家风”的不同解释,此句应该从“家风”的历史传统方面作答;②后面介绍有名的家风,此句应从这个角度总括;③是总结,应从意义的角度回答第二步:规范作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寻常百姓也持守这样的治家信条②也留下许多流传后世的经典文章③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课堂回顾1.补写句子的内容来源于何处?答:来源于文本2.所补写的句子与上下文的关系?答:(1)引领下文;(2)总结上文;(3)与上下文衔接连贯3.答题步骤:(1)阅读全文,确定中心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3)结合文本,概括答题,注意字数限制课堂训练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虽说中国有五千年的饮食文化,烹调方法多种多样,但在营养师们看来,①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蒸”不仅能保持菜肴的原形、原味,烹制出的菜比较清淡,并且还在很大程度上保存食材的各种营养,更符合健康饮食的要求②________________,因此我国一直就有“无菜不蒸”的说法在河北、山西地区有不少菜就是多种蔬菜混合着蒸,蒸出来的菜五颜六色,让人很有食欲,也体现了饮食多样化的原则③________________,以便能更快地蒸熟比如将萝卜、紫甘蓝切成丝,山药、南瓜切成段蒸熟后,依个人口味,可调汁拌着食用,如加蒜泥、姜醋汁、芝麻酱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蒸”这种烹调方式更值得推崇②所有的菜都是可以“蒸”的③上锅蒸的蔬菜体积不要太大,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字病毒是由一个核酸分子与蛋白质构成的,它是一种①________________的生命形式。
它没有自己的代谢机构,具有高度的寄生性,因此,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就不能独立自我繁殖,也没有了任何生命活动,不能成为一个非生命体只有遇到宿主细胞,③________________所以病毒是介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一种原始的生命体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