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田间药效试验是我国.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mg****85
  • 文档编号:45236816
  • 上传时间:2018-06-1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45.16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G s / T 1 7 9 8 0 . 5 -2 0 0 0前言田间药效试验是我国 农药登记管理工作重要内 容之一, 是制定农药产品标签的重要技术依据, 而标 签是安全、 合理使用农药的唯一指南 为了规范农药田间试验方法和内 容, 使试验更趋科学与统一, 并与 国际准则接轨, 使我国的药效试验报告具有国际认同性, 特制定我国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国家标准该系 列标准参考了欧洲及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 E P P O )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及联合国粮农组织(( F A O ) 亚太地 区类似的准则, 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并经过大量田间药效试验验证而制定的棉铃虫是我国棉花重要害虫之一, 生产上经常需用杀虫剂进行防治 为了确定防治棉铃虫的最佳田 间使用剂量, 测试药剂对作物及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影响, 为杀虫剂登记的药效评价和安全、 合理使用技 术提供依据, 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是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一) 系列标准之一, 但本身是一个独立的标准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组织起草并负责解释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陈景芬、 姜辉、 王晓军、 卞燕、 吴士雄、 王少成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一)杀虫剂防治棉铃虫G s / T 1 7 9 8 0 . 5 -2 0 0 0P e s t i c i d e -G u i d e l i n e s f o r t h e f i e l d e f f i c a c y t r i a l sI n s e c t i c i d e s a g a i n s t c o t t o n b o l l w o r m o n(I) 一c o t t o n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杀虫剂防治棉铃虫( He f c o v e r p a a r m i g e r a ) 田间药效小区试验的方法和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杀虫剂防治棉铃虫的登记用田间药效小区试验及药效评价其他田间药效试验参照 本标准执行2 试验条件2 . 1 试验对象和作物、 品种的选择试验对象为棉铃虫试验作物选用敏感品系的棉花品 种 记录品种名称 2 . 2 试验条件试验选择在大的地块、 害虫为害程度较高的生产棉田进行 所有试验小区的栽培条件( 土壤类型、 肥 料、 耕作) 须均匀一致, 且符合当地科学的农业实践( G A P ) .3 试验设计和安排3 . 飞 药剂 3 . 1 . 1 试验药剂注明 药剂的商品名/ 代号、 中文名、 通用名、 剂型含量和生产厂家 试验药剂处理不少于三个剂量或 依据协议( 试验委托方与试验承担方签订的试验协议) 规定的用药剂量 3 . 1 . 2 对照药剂对照药剂须是已 登记注册的并在实践中证明有较好药效的产品对照药剂的剂型和作用方式应同 试验药剂相近并使用当地常用剂量, 特殊情况可视试验目 的而定 3 . 2 小区安排3 . 2 . 1 小区排列试验药剂、 对照药剂和空白对照的小区处理一般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特殊情况须加以说明 3 . 2 . 2 小区面积和重复小区面积: 最少5 0 m ' , 并保证5 -6 行棉株。

      重复次数: 最少 4次重复一一- 一~~ ~~~ ~~~ ~~ ~~ 国家质1 E 技术监督局2 0 0 0 一 0 2 一 0 1 批准2 0 0 0 一 0 5 一 0 1 实施c s / T 1 7 9 8 0 . 5 -2 0 0 03 . 3 施药方法 3 . 3 . 1 使用方法按协议要求及标签说明进行施药要与当地科学的农业实践相适应3 . 3 . 2 使用器械选用生产常用的器械, 记录所使用器械类型和操作条件( 操作压力、 喷孔口 径) 的全部资料施药应 保证药量准确、 分布均匀用药量偏差超过士1 0 0 0 要记录. 3 . 3 . 3 施药时间和次数按协议要求及标签说明进行 使用杀卵剂时, 在3 夭累计百株1 0 0 粒卵时第一次施药 使用杀幼虫 剂时, 北方棉区在棉田 一代、 南方棉区在主防代卵孵化高峰期施药. 记录施药的次数和每次用药的日 期 3 . 3 . 4 使用剂量和容量按协议要求及标签注明的剂量施用 通常药剂中 有效成分含量表示为g / h m ' ( 克/ 公顷) 用于喷雾 时, 同时要记录用药倍数和每公顷的药液用量〔 L / h m ' ( 升/ 公顷) 〕 。

      3 . 3 . 5 防治其他病虫害的农药资料要求如使用其他药剂, 应选择对试验药剂和试验对象无影响的药剂, 并对所有的小区进行均一处理, 而 且要与试验药剂和对照药剂分开使用, 使这些药剂的千扰控制在最小程度 记录这类药剂施用的准确数据,4 调查、 记最和测f方法4 . 1 气象和土壤资料 4 . 1 . 1 气象资料试验期间, 应从试验地或最近的气象站获得降雨( 降雨类型、 日 降雨量以m m表示) 和温度( 日 平均 温度、 最高和最低温度, 以℃表示) 的资料整个试验期间影响试验结果的恶劣气候因素, 如严重或长期干早、 暴雨、 冰雹等均须记录 4 . 1 . 2 土壤资料记录土壤类型、 肥力和杂草覆盖情况等资料 4 . 2 调查方法、 时间和次数 4 . 2 . 1 调查方法每小区中间数行随机取样挂牌固定5 点, 每点固定5 株有棉铃虫卵和幼虫的棉株, 共2 5 株, 药前记 录幼虫数和卵数, 药后记录幼虫数从调查株以外的棉株上采卵至少5 0 粒带回在室温下保湿培养, 测定不同时间的卵孵化率或以田 间空白对照区卵孵化率为准施药后最后一次调查时, 需统计蕾铃被害率和保曹效果 若蕾铃较少需统计顶芽被害率和保顶效 果, 即定株上的总蕾铃数和被害蕾铃数; 总株数和顶芽被害株数。

      4 . 2 . 2 调查时间和次数基数调查: 施药前调查定株上幼虫数和卵数第一次调查: 药后1 天第二次调查: 药后 3 天第三次调查: 药后第7 天, 同时调查蕾铃被害率或顶芽被害率 4 . 2 . 3 药效计算方法药效按式( 1 ) 至式( 9 > 计算:卵孵化率( %) =已孵化卵数 总卵数X 1 0 0· “ . · · . · · · · .. · ·, ·(1)第 1 天虫口减退率C %) 二( 药前幼虫数十药前卵数 x药后 1 天孵化率) 一药后幼虫数 药前幼虫数 +药前卵数 x药后1 夭孵化率x 1 0 0⋯ (2)G s / T 1 7 9 8 0 . 5 -2 0 0 0第 3 夭虫口减退率( %) =( 药前幼虫数 + 药前卵数 x药后 3 天孵化率) 一药后幼虫数 药前幼虫数 +药前卵数 x药后 3 天孵化率X 1 0 0(3)第7 天虫口减退率( %) =( 药前幼虫数+药前卵数 x药后3 夭孵化率) 一药后活虫数 药前幼虫数 +药前卵数 x药后 3 天孵化率x 1 0 0一校正防效( 0 a )式中: P T — 药剂处理区虫口减退率;C 尺 —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

      往: 式( 5 ) 分别用于计算第1 , 3 , 7 天校正防效花蕾被害率( %) =PT 一 CK 1 0 0一 CKx 1 0 0⋯ (5)累计被害花蕾数 、 , , 调香花蕾翻『 n i v v⋯ (6)一保蕾效果( %) =空白对照区花蕾被害率 一药剂处理区花蕾被害率 空白对照区花蕾被害率x 1 0 0一顶芽被害率( %) =生长点被害株数调查总株数x 1 0 0保顶效果( %)4 . 3 对作物的直接影响_空白 对照区 顶芽被害 率一药剂处 理区 顶芽 被害 率 空白对照区顶芽被害率又 1 0 0 · · · ⋯ (9)观察药剂对作物有无药害, 记录药害的类型和程度 此外, 也要记录对作物有益的影响( 如加速成 熟、 增加活力等) 用下列方式记录药害:a ) 如果药害能计数或测量, 要用绝对数值表示, 如株高b ) 在其他情况下, 可按下列两种方法估计药害的程度和频率:1 ) 按照药害分级方法记录每小区药害情况, 以一、 +、 十+、 +++、 ++++表示药害分级方法:一: 无 药 害;+: 轻度药害, 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 中度药害, 可复原, 不会造成作物减产;+++: 重度药害, 影响作物正常生长, 对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 严重药害, 作物生长受阻, 作物产量和质量损失严重。

      2 ) 将药剂处理区与空白 对照区比 较, 评价其药害百分率同时, 要准确描述作物的药害症状( 矮化、 褪绿、 畸形等) 4 . 4 对其他生物的影响 4 . 4 . 1 对其他病虫害的影响对其他病虫害的任何一种影响应记录, 包括有益和有害的影响 4 . 4 . 2 对其他非靶标生物的影响记录对野生生物和有益节肢动物的任何影响 4 . 5 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不需要记录作物的产量或按协议进行G s / T 1 7 9 8 0 . 5 - - 2 0 0 05 结果用邓肯氏新复极差( D MR T ) 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 特殊情况用相应的生物统计学方法写出正 式试验报告, 并对试验结果加以分析、 评价试验报告应列出原始数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