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肥市2020版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II)卷(模拟).doc
7页合肥市2020版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列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所属反应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带——发出耀眼的白光——化合反应B.硫——微弱淡蓝色火焰——化合反应C.磷——大量白雾——氧化反应D.石蜡——发出白光,瓶壁有水雾——化合反应2 .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A.氖气的化学式一Ne2;硅的元素符号﹣Si;2个氮气分子2N2B.铁一由分子构成;二氧化碳一由原子构成;氯化钠一由离子成C.分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一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离子一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D.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一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一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周期表元素排列顺序一质子数3 . 在铁制品上连接比铁活泼的金属是防止铁生锈的方法之一下列金属中,可行的是( )A.银B.金C.铜D.锌4 . 某同学梳理归纳以下知识:①稀释浓硫酸时,将水缓慢注入浓硫酸中;②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③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番茄汁的pH;④铝比铁耐腐蚀,说明铁的活动性大于铝;⑤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⑥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⑦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⑧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转变成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可能不变。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B.2个C.3个D.4个5 . 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动植物的呼吸B.食物腐烂C.车胎爆炸D.铁生锈6 . 你认为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B.化学实验是人类认识物质、改造和应用物质、推动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手段C.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D.通过化学变化,人们改造物质世界并实现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7 .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选项ABCD物质CO2Ca3(PO4)2葡萄糖(C6H12O6)Zn(OH)2类别有机物酸氧化物碱A.AB.BC.CD.D8 .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硅元素——SIB.氯化铝——AlCl3C.2个氮原子——N2D.3个铁离子——3Fe2+9 .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K+、Na+、OH-、SO42-B.K+、Cu2+、SO42-、NO3-C.Ba2+、Na+、Cl-、SO42-D.Na+、K+、Cl-、CO32-10 .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A.常见的酸溶液:KCl、HCl、H2SO4B.铜、石墨、金刚石都具有导电性C.Ne、SO2、NO2都能造成空气污染D.造成温室效应:CO2、CH4、O311 . 我国科学家在研究人造金刚石方面有重大突破下列选项描述金刚石化学性质的是( )A.纯净的金刚石无色透明B.金刚石能在液氧中燃烧C.金刚石在天然物质中硬度大D.金刚石经过特殊处理具有导电性12 .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图,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B.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是2:1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二、多选题13 .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中混有的少量点燃B区别硬水和软水肥皂水C鉴别氢气和甲烷分别点燃,火焰上罩干冷烧杯D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足量铁粉,过滤A.AB.BC.CD.D14 .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溶液都是混合物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不饱和溶液一定比饱和溶液含溶质少D.浑浊的液体一定不是溶液15 . 对化学反应A+B = 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A是稀硫酸,则生成物质中一定有水B.若C、D是盐和水,则A、B不一定是酸和碱C.若A、B、C、D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D不可能是两种沉淀三、实验题16 . 根据下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所选用的装置__________(填序号),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4)某化学小组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铁,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①请写出用CO气体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②实验室现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__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C乙→甲→丙→甲→丁 D乙→甲→丙→乙→丁四、简答题17 . 水者,万物之本1)水的保护①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的防止水污染的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_a.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生长 b.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c.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d.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②我国研制出比漂白粉更高效的饮用水消毒剂ClO2,制取ClO2反应为::X+2NaClO2=2ClO2+2NaCl,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水的组成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水的用途①将下列物质加入足量的水中,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_________(填字母)a.植物油 b.蔗糖 c.碳酸钙 d.高锰酸钾②农业生产中,用质量分数为7.1%的KNO3溶液作为无土栽培的营养液,欲配制100g该营养液,需水__________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③KCl和KNO3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30℃时取KNO320g,用50g水充分溶解,再将溶液降温到10℃,此时KNO3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__3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_________(填字母)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五、推断题18 . 化合物A、B、C都含三种元素,其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均为1:2.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在图示的三个化学反应中(“→”表示转化关系):一个反应有沉淀生成,另一个反应有气体生产,还有一个反应既有沉淀又有水生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的化学式 ;(2)写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六、流程题19 . 工业上用纯碱(Na2CO3)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备烧碱的简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1)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均能与下列____(填字母)发生化学反应A水 B盐酸 C二氧化碳(2)将最后所得的烧碱溶液和碳酸钙沉淀分离,可用______(操作名称)将它们分离3)化学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反应七、科学探究题20 .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一个充满O2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容器中的碳粉已完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容器中反应后的气体进行如下探究:(1)[提示]①;②浓硫酸能吸水[提出猜想]①小红对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四种猜想,你认为其中明显不合理的是________ ( 填序号)A、O2和CO2 B、只有CO C、CO和O2 D、只有CO2②小明认为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按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2)[实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开始时,必须先通入混合气体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喷灯加热,目的是___________②装置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③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D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对应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3)[反思交流]有同学认为在B和C之间应该再次连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这样修改的目的是__________4)[拓展延伸]若反应前容器中碳粉的质量为6 g且小明的猜想成立,则容器中氧气质量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第 1 页 共 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