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docx
5页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2)2008-09-2017:0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一、科主任、主任医师查房每周l~2次,应有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护士长和相关人员参加,内容包含审察和决定急、重、疑难患者及新住院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计划,抽查医嘱、病案、护理质量并听取各级医师、护士对诊断护理工作的建议,进行必需的示教工作对所查病人,应亲身咨询诊断情况和病情变化,认识生活和一般状况,并全面查体二、主治医师查房,每天一次,应有住院医师参加,内容包含:系统认识主管住院患者的病情变化,系统进行全面物理检查,检查医嘱执行状况及治疗见效,对新住院、重危、未明确诊断、治疗见效不好的患者进行要点检查讨论,确立新方案,决定出院、转科、会诊,检查所管住院医师的病历,对不符合病历书写要求的,都要一一予以纠正,听取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建议三、住院医师查房每天上、下午最少各一次,系统巡视,检查所管患者的全面状况,对危重患者随时视察办理,实时报告上司医师对新住院、手术后、疑难、待诊断的患者都要要点巡视,依据各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检查、治疗建议检查当天医嘱执行状况,必需时赏赐暂时医嘱稳定安排患者的饮食,主动征采患者对医疗、护理、生活安排等方面的建议。
四、业务查房:由业务院长带领,医务科、护理部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每周一次查房内容包含医护质量、医疗制度、病区管理等,查房结束后由医务科记录质量、存在问题及解决举措,并敦促、检查落真相况五、护理查房:由病房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每周进行一次护理查房,主要检查护理质量,研究解决疑难问题,联合实质授课六、行政查房:由院长带领,由院长办公室招集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每周一次内容包含:行政管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病房管理、医院次序、爱国卫生等查房结束后,由院办公室详尽记录工作质量、存在问题及解决举措,并敦促、检查落真相况七、授课查房:对实习、深造医师、护士进行以授课为目的的查房,联合临床病例进行讨论、示教和授课,每周1~2次,由各科主任、护士长安排八、每次查房后应实时详尽将查房状况、病人的生命体征和主要阳性体征及其变化,以及有鉴识意义的阴性体征和分析及下步办理建议,记录于病程记录以内九、临床医师必然严格执行三级负责制一)在临床科室的整个医疗活动中,必然执行三级负责制,逐级负责,逐级请示,即主治医师应付住院医师的诊断工作负责,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应付主治医师的诊断工作负责二)医师三级负责制表此刻查房、手术、急诊、值班、急救、解决疑难、医疗文件书写、质量管理等方面。
三)在各样诊断活动中,下级医师应实时向上司医师报告并听取上司医师的指导建议,上司医师有责任查问下级医师的工作,上通下达,形成一个圆满的诊断系统四)下级医师必然仔细执行上司医师的指示,若下级医师不讨教上司医师,主观臆断,对病人作出不正确的诊断和办理,由下级医师负责;若下级医师向上司医师报告,上司医师未能亲身查察病人即作出不确实质的办理建议,所造成的不良结果,由上司医师负责;若下级医师不执行上司医师的指示,私自更正或延迟而延缓诊治,甚至造成不良结果,由下级医师负责五)若下级医师对上司医师的办理建议持不一样样看法时,仍应执行上司医师的决定,过后再与上司医师进行学术商讨护理工作制度一、新病人住院每天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天;体温在37.5°C以上及危大病人每4小时丈量1次一般病人每天正午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每天咨询大便1次;新住院病人测身高及体重1次,其余按医嘱执行二、病人住院后,依据病情决定护理分级,并作出护理标记l、特级护理:病情危重,需随时进行急救的病人派专人严实察看病情变化;备齐急救器械、药品,随时准备急救;制定护理计划,增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实时;正确记录病情变化2、一级护理:重症病人、大手术后及需严格卧床歇息的病人。
生活上赏赐周祥照料,亲密察看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每30分钟巡视一次,依据病情改换体位,预防并发症3.二级护理:病情较重、生活不可以圆满自理的病人适合地做室内活动,生活上赏赐必需的辅助,注意察看病情变化,每1-2小时巡视一次4.三级护理:一般病人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生活自理:注意察看病情,依据病情参加一些室内、外活动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一).凡科内遇疑难病例,住院三天内未明确诊断、治疗见效不好、病情严重及院内感染者均需讨论二)疑难病例须仔细进行讨论,经管医师须充分做好讨论前的资料准备,并在科室里开初见告三)讨论会由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本科或邀请他科相关人员参加,必需时邀请医务处和院领导参加四)讨论应本着科学合理的原则,为患者着想,尽早明确诊断,校订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供给更好的治疗手段和依据讨论会要有圆满的讨论记录,讨论结果,并整理后主治医师及上司医师署名,记入病案存档医师院外会诊管理制度为规范我院医师会诊行为,依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师出门会诊管理暂行规定》的规定,制定本制度一、出门会诊制度:(一)医师未经院医务处同意不得私自出门会诊我院如接到外院的会诊邀请,在不影响我院正常业务工作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医务处将实时安排医师出门会诊。
会诊影响我院正常业务工作但存在特别需要的状况下,应该经医务处主任及分管院长同意二)医师接受会诊任务后,应该详尽认识患者的病情,亲身诊查患者,完成相应的会诊工作,并依据规定书写医疗文书三)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难以胜任会诊工作,应该实时、如实见告邀请医疗机构,并停止会诊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邀请医疗机构的技术力量、设备、设备条件不适合收治该患者,或许难以保障会诊质量和安全的,应该建议将该患者转往其余具备收治条件的医疗机构诊治会诊结束后,医师应该在返回本院2个工作日内将出门会诊的相关状况报告所在科室负责人和院医务处四)有以下状况之一的,我院不得派出医师出门会诊:1.会诊邀请超出我院诊断科目或许我院不具备相应资质的;2.会诊邀请超出被邀请医师执业范围的;3.邀请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医疗救治条件的;二、邀请会诊制度:(一)医师在诊断过程中,依据患者的病情需要或许患者要求等原由,需要邀请其外院医师会诊时,当向患者说明会诊、开销等状况,征得患者同意后,报院医务处同意;当患者不具备圆满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征得其近家眷或许监护人同意二)请外院医师会诊时,需向该医院发初版面会诊邀请函内容应该包含拟会诊患者病历纲领、拟邀请医师或许邀请医师的专业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会诊的目的、原由、时间和开销等状况,并加盖院医务处公章。
三)有以下状况之一的,不得提出会诊邀请:1.会诊邀请超出我院诊断科目或许我院不具备相应资质的;2.我院的技术力量、设备、设备不可以为会诊供给必需的医疗安全保障的;3.会诊邀请超出被邀请医师执业范围的;三、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应该严格执行相关的卫生管理法律、法例、规章和诊断规范、常例四、会诊中波及的会诊开销依据邀请医疗机构所在地的规定执行差旅费依据实质发生额结算,不得重复收费属我院依据诊断需要邀请的,差旅费由院方担当;属患者主动要求邀请的,差旅费由患者担当,收费方应向患者供给正式收费单据会诊中波及的治疗、手术等收费标准可在当地规定的基础上酌情加收,加收幅度由省级价钱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确立我院因为会诊产生的收入,应该一致支付给院方,会诊医师自己不得收取我院将依据相关规定给付派出会诊医师合理酬劳五、医师在出门会诊时不得违犯规定接受邀请医疗机构酬劳,不得收受或许索要患者及其家眷的钱物,不得牟取其余不正当利益六、医师违犯规定私自出门会诊或许在会诊中违犯规定的,记入医师核查档案;经教育仍不更正的,依法赏赐行政处罚或许纪律处罚医师出门会诊违犯《执业医师法》相关规定的,依据《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办理。
七、医师受卫生行政部门调遣到其余医疗机构张开诊断活动的,不合用本制度危重患者急救工作制度(一)院建立危大病员急救领导小组,由业务副院长任组长,医务处主任、护理部主任、门诊部主任、内科主任、我科主任任组员二)各科医务人员遇有重要危大病员时,应立刻报告上司医师及相关部门(院办、医务处、门办)三)发生重要成批危大病员时,由院急救领导小组依据病情建立指挥组,负责急救人员的组织、急救方案的制定、物件的招集、各科室的协调以及和上司机关、医疗单位的联系四)指挥构成员在急救时期必然轮班在现场工作,随时掌握、办理急救中存在的问题五)各科室在接到急救通知后,应立刻放下可以暂缓进行的工作,立刻奔赴现场,踊跃参加急救,急救工作由主科负责,其余科室依据需要踊跃辅助六)急诊科及各相关科室(包含放射、化验、药房、供给室、心电图室、超声波室等),应随时做好急救准备工作七)各科的急救器材、急救药品须定位寄存,稳定保存,按期检查,增补更新,作好记录接班急救物件一般不外借,以保证应急使用八)在医生未抵达以前,护理人员应依据病情实时采纳举措主要负责急救的科主任,应到现场急救,并安排好本科急救人员医务科或门诊办公室(夜间由总值班室)应主动关怀,协助解决急救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必需时院领导应到现场,按状况调换全院力量,并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负责家眷、单位、公安等联系工作。
九)急救过程中必然掌握要点,采纳各项急救举措拯救病人的生命,各科医护人员熟习并掌握本科的各样急救医疗办理及技术操作十)负责急救的医护人员,必然严实察看病情,仔细负责,固守岗位,争分夺秒,随时做好病史记录,病情有变化时,实时向上司医师报告,以便增强急救举措十一)实时通知病员家眷或单位领导来院,并将病情变化随时向家眷交待清楚纠葛、交通事故、自杀等,应报告公安机关十二)急救完成,需做好急救记录,必需时需做好急救小结,以便总结经验,改良工作术前讨论制度(一)对重要、重危、疑难、易发生并发症、致残、预后不良及新张开手术均应进行术前讨论二)讨论会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主持,经治医师、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护理及相关人员参加,并详尽记录纳入病史三)要点讨论:1、术前诊断及诊断依据2、手术指征3、术前准备及病员敌手术耐受力的评估4、麻醉选择5、术式选择,术中注意事项,术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危险预计及预防对策6、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并发症及预防办理7、术后察看及护理要求8、手术人员构成及分工四)术前讨论主要内容(诊断、手术及治疗方案、危险性及可能出现等)应向病员及单位谈清楚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一)凡死亡病例讨论,一般应在死后一周内召开。
二)特别及不测死亡病例,无论能否属于医疗事故,都要实时独自讨论(当天完成),并报医务科和院领导三)用于做尸检的病例须在病理报告做出后的一周内进行四)死亡病例讨论由科主任主持,医护人员参加,必需时请医务科参加讨论会要有死亡时间、地址、诊断、死亡原由、参加人员署名及讲话记录、讨论时间地址等圆满的记录,以及本次讨论结果、对此病历的必然要汲取的经验教训等,整理后主治医师及上司医师署名,入病案存档禁止以死亡小结取代死亡病例讨论会记录核对制度一、医嘱核对制度1、医嘱转抄后,应做到每班核对并登记,转抄医嘱者与核对者均需署名2、暂时医嘱要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全名对有疑问的医嘱必然先问清楚后方可执行3、整理医嘱单后,必然经第二人核对4、急救病人时,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需复诵一便,待医师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保存用过的安剖,经二人核对后再弃去5、护士长、负责医师每周总核对医嘱次二、服药、注射、输液核对制度1、服药、注射、输液必然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三查—备药前、备药中、备药后查: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2、备药前要检查药质量量、注意水剂、片剂有无变质、安剖、针剂玻璃瓶口有无松动、裂缝,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然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4、易致过敏的药物给药前应咨询有无过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