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通往历史的隧道--拦马墙.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6295262
  • 上传时间:2017-11-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001.17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通往历史的隧道—拦马墙联想 12-3 宋丽时间:2014-5-24地点:广元-普安-凉山乡参会人数:5 人队员:宋丽、郭云华、冯良耀、刘东、林龙杰你可记得郑智化的那句歌词——“城市的柏油路太硬,照不出足迹”?年轻的柏油路没有经历过岁月的洗礼,没有承载千年来路人的期许,它虽光鲜亮丽,却是没有历史的空物而古道却饱含了更多的底蕴我是一个在路上的人,如果一直在学校憋着,我会生病,所以一到周末就想出去溜达溜达这次经一友人介绍,去了拦马墙拦马墙,位于四川省剑阁县剑州古城西 8 公里处,地处,凉山乡,是剑门蜀道中翠云廊的一段道路两旁是高大、粗壮的千年古柏传说是飞将军李广当年带领士兵栽种的拦马墙的特色是“三古”:道古、树古、交通设施古堪称“天下第一古道”从凉山铺到清凉桥长达 5 公里青石铺面、古柏参天的驿道是古蜀道原貌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其间的“拦马墙”、“饮马槽”、“门槛石”、“防滑线”、“栓马桩”等是古代陆地交通保存下来罕见的实物原形,堪称蜀道交通活化石早上八点我们从南河客运站出发,一路过剑阁-剑门关-汉阳,客车一直在爬坡中前行,翻山越岭,一次比一次高第一次感觉自己是在山顶一样,以前都觉得广元山好多、好高。

      现在,我跟他们一样高,感叹在这样一个山顶中,还有如此多的人在这里生活,历经两个小时,我们达到普安 ,这里是以前的老剑阁县城,来不及感受就马上又上了另一个达到凉山乡的面包车,又是半个小时,我们到了这个小凉山此时大家已经是饿的前胸贴后背,之前友人就告诉我,这里的特长是牛肉,逛了整条街,选中一家饭店,我问老板拿菜单,老板说没有菜单,全是牛肉……….然后我们就感受了一次牛肉宴填报肚子后,上路了找到友人提示的羊肠小道,旁边是水泥路,估计是为了方便开车前往才修的,还好,这条被茂盛草木遮住的小古道没有被破坏,是该感谢这修路人的良心还是这一草一木的怜心终于看到先秦古道的石碑,一旁就是一条用石板铺成的宽窄不一的青石板路伸向大山深处一路上,没有游客脚踏在青石铺成的路面,光滑凸凹,印证着历代车辙马迹,留下了古今行人的脚印回望历史,千百年来,它历经战乱、风雨的考验行走在古树参天、石板嶙峋的拦马墙蜀道上,我并不会寂寞,因为有太多的古人与我相伴:曾因唐代从涪陵用快马向长安运送新鲜荔枝,又称为“荔枝道”司马相如踌躇满志地从这里走向功成名就,诸葛亮壮怀激烈地从这里北伐中原,杜甫满腹华章的从这里走向浣花草堂……后来我们发现,那些巨大的石板大多铺在易遭雨水冲刷的地段,它们以自身的重力在暴雨乃至泥石流中稳如泰山。

      在生产工具落后的秦汉时代,要使这么多巨大的石板就位于绵延山脊的蜀道上,先人们的艰辛与智慧,与修筑金字塔的工匠相比,不会逊色多少古道修建之时并未考虑修护栏,在实际使用时,六百里加急的快马时常在这急弯处坠崖,马伤人亡不说,还贻误军情后来修砌了这段护栏后,即便快马失蹄,也不至于滑下崖去,故又称之为“拦马墙” 看着这些古人的智慧的结晶,仿佛穿越一般他们用平凡双手铸就了今天的宏伟,他么用两千多年前的智慧创造了两千多年后的叹为观止我生有幸,来到这里,但愿,以后再来之时,仍是此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