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风华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oc
7页2024—2025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风华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综合(★★★) 下面是小佳同学为完成记录册写下的有关于童年和成长的感悟, 请认真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在那悠长而温柔的岁月河流中, A童年的记忆如同一串串璀璨的珍珠, 镶嵌在我心海的最深处, 每当静mì的夜晚来临, 便伴随着黄 晕 的灯光悄然浮现, 闪烁着纯真的光芒, B荡漾起无限涟漪记得那时的天空格外蓝, C云朵仿佛触手可及, 它们相互应 和 着编织出无限遐想的翅膀夏日午后蝉鸣 人声鼎沸 , 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 像是一幅幅生动的画卷, 定格了时间, 也zhù蓄着能量但随着年岁的增长, 我们不得不与往事jué别, 那些在光影中流转的岁月渐渐变得模糊而遥远, 梨树下的欢声笑语也渐渐 人迹罕至 ①虽然时光不在, 但面对咄咄逼人的挑战我学会了独立思考②也懂得了 着 落在乡上的责任与担当③我懂得了什么是D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力量④这些收获将永远是我心中最宝贵的财富, 使我不再茫然无措, 照亮我前行的道路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让你我在成长的路上勇敢前行1. 请你将下面的句子用楷书工整地誊写到田字中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2. 小佳在撰写这段文字时, 有些字音字形不能确定, 请帮助她完成 (1)请结合上下文写出正确的汉字 ①静mì ( ) ②zhù蓄 ( ) ③jué别 ( ) (2)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黄晕(yūn) B.应和(hé) C.着落(zháo) D.流转(zhuǎn) 3. 语段中画横线的词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句是比喻句并且是明喻, “如同”是比喻词, “珍珠”是本体, “记忆”是喻体B. “涟漪”形容被风吹起的水波纹, 但在此处语境中指心里细微的活动C. 句子中出现了“仿佛”, 所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D. “勇气”和“力量”都是名词, 可以调换顺序4. 语段中标号的语句有些混乱, 请你帮助小佳调整, 正确语序应该是( ) A. ①②③④B. ③①④②C. ①③②④D. ④③②①5. 语段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声鼎沸B. 人迹罕至C. 咄咄逼人D. 茫然无措 (★★) 少年成长必有默默付出的恩师铺就通往梦想的道路下面是小佳给语文老师发送的短信, 请认真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 恩师 无恙, 毕业之后, 学生常感念您的垂爱。
②家父和家母也都不忘您对我的关怀③值此教师节到来之际, 谨祝恩师节日快乐, 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④以后还请恩师不吝 赐教 , 继续 品评 我的拙作, 如有事需要学生效劳, 定当竭尽全力!6. 短信中对谦辞敬辞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句中的“垂爱”是谦辞B. 第②句中的“家母”和“家父”是敬词C. 第③句中的“拙作”是敬词D. 第④句中的“赐教”是敬词7. 结合语境, 短信中加点词语与其它词性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恩师B. 品评C. 赐教D. 效劳 二、名著阅读(★★★) 在制作成长记录册的过程中, 同学们谈论了自己的收获 小风同学说: “在自己的孩童时期, 看过《西游记》动画片, 文学的种子便深埋于心, 等进入初中后, 自己有了一定的文学素养, 便迫不及待地拿起《西游记》原著进行阅读并为大家介绍A.《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 书中的主要人物是唐僧、孙悟空、沙僧和猪八戒B.全书共一百回, 首先写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 其次交代取经的缘起C.其中唐僧原是如来佛祖的徒弟金蝉子转世投胎, 乳名江流, 后与唐太宗拜为兄弟, 赴西天取经, 受封“斗战胜佛”。
D.唐僧师徒西天取经, 经历九九八十一难, 终于为大唐带回了真经, 师徒四人也最终修成正果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有这几个情节: ①四圣试禅心、②大闹天宫、③三打白骨精、④偷吃人参果8. 小华同学认为在小风同学的表述中有一句话不正确的是( ) A. 《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 书中的主要人物是唐僧、孙悟空、沙僧和猪八戒B. 全书共一百回, 首先写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 其次交代取经的缘起C. 其中唐僧原是如来佛祖的徒弟金蝉子转世投胎, 乳名江流, 后与唐太宗拜为兄弟, 是西天取经, 受封“斗战胜佛”D.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 经历九九八十一难, 终于为大唐带回了真经, 师徒四人也最终修成正果9. 小华认为小风在叙述自己喜欢的情节时,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最好, 所以他帮助小风重新排列后的顺序是( ) ①四圣试禅心 ②大闹天宫 ③三打白骨精 ④偷吃人参果 A. ②①④③B. ②④①③C. ①②④③D. ①③④② 三、名句名篇默写(★★) 10. 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诗词是传承古今的歌唱在中国古诗文流传至今, 传承的绝不仅仅只是诗词和文字, 还有当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
看杨花落尽, 听子规啼鸣, 我们从“我寄愁心与明月, (1) ______ ”中感受到李白与友人的深情厚谊瑟瑟秋风, 荒凉古道, 尽显凄凉, 我们从“夕阳西下, (2) ______ ”中看到游子飘零天涯的凄苦愁楚战火纷飞, 断墙残壁, 我们从“(3) ______ , 应傍战场开”中听到诗人对和平的渴望而故乡是中国人心中不变的坐标, 我们从“(4) ______ , 一夜征人尽望乡”中体会到古人蕴藉悠长的思乡之情 中国经典体现的深邃思想和无穷智慧, 亦为我辈青年焕发出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恰如《论语》中的“(5) ______ , (6) ______ ”指出学思辩证结合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的思想之光至今仍指引着我们一路前行四、文言文阅读(★★★)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 日中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 过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答曰: “待君久不至, 已去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与人期行, 相 委 而去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友人惭,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乙]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 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 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①而未知所况②琬年七岁, 在旁, 曰: “何不言日食之余③如月之初?”琼大惊, 即以其言应诏④, 而深奇 爱 之节选自《后汉书·黄琬传》)注释: ①对: 回答②所况: 具体情况③日食之余: 日食剩余的部分④应诏: 回应诏命 1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 期 日中: ②相 委 而去: ③琼以状 闻 : ④而深奇 爱 之: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友人惭, 下车引之 (2)祖父琼, 为魏郡太守 13. 文中的两个小朋友都是机智聪慧, 能言善辩的, 但两个孩子表达的方式不同, 陈元方直接指出友人的“ _______ ”、“ _______ ”(请用原文的话回答), 而黄琬用 _______ 的修辞手法, 生动地表现了日食之像 五、现代文阅读(★★★) 霜降材料一 ①四季更迭、节气轮转, 当水归河谷、叶回大地, 秋的使者给人间送来“最后一封情书”——霜降1) ②古人将霜降分为三候: 一候豺(chái)乃祭兽, 二候草木黄落, 三候蜇(zhé)虫咸俯。
所谓“豺乃祭兽”是指在天气转冷、冬天即将到来之际, 豺狼会加紧捕获猎物, 并把猎物摆在地上, 犹如祭祀一般: “草木黄落”是说, 随着气温的降低, 植物开始凋零, 树叶枯黄并从树枝上飘落;而“蜇虫咸俯”是说, 随着天气的进一步转冷, 那些需要冬眠的动物开始进入冬眠状态, 蛰伏在洞中不动不食, 准备度过漫长的冬季新华社2024.10.24节选材料二 ①如果霜降前就下霜, 那么处于灌浆期的晚稻就很容易遭受冻害而减产, 会出现空壳、瘪粒增多的现象;而初霜到来的时间相对晚些, 晚熟作物就有足够的生长时间, 更容易丰收高产, 这就是“霜前霜, 米如糠;霜后霜, 谷满仓”的由来 ②二十四节气原先是古人对黄河流域一带农业生产和气候变化的总结, 其实和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农谚, 地域性是很强的, 并不是说一种农谚适用于全国各地的垄上传媒2024.10.24节选, 有改动材料三 霜降时节, 全国秋收秋种正加速推进专家表示, 霜降过后气温降低, 各地应及时关注气候变化情况, 避免影响农事活动在不同的地方霜降和农业是息息相关的北方主要是要抢农时, 要及时播种, 因为北方的光热资源相对南方来说并不是太充足, 如果播种播晚了可能热量不足。
南方主要是抢收水稻, 收获的时间会久一些2)央视新闻2024.10.24节选, 有改动材料四 ①霜降过后天气明显转凉, 饮食生冷或穿衣不慎就容易感受寒邪, 塞邪伤及脾胃阳气, 尤其是原本脾胃弱的人群, 容易出现腹泻、腹冷病、消化不良的症状中医强调霜降节气的进补要注重调理妊脾胃, “冬令进补”时好食材的营养才能更好地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否则就容易出现“ 虚不受补 ”的情况 ②这个季节应当避免吃生冷水果, 凉拌菜等日常烹饪时, 可以适当加一些香叶、紫苏、生姜、丁香、肉蔻这类调味品, 既去腥增香, 又可以帮助改变脾胃虚弱情况, 有助运消化、行气消胀的作用推荐南瓜山药粥, 山药能养胃健脾补肾, 还能辅助治疗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 南瓜甘温耐饥、补中益气甘肃学习平台2024.10.24有改动14.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主要介绍了霜降的物候现象B. “霜前霜, 米如糠;霜后霜, 谷满仓”的由来是初霜到来的时间相对晚些, 晚熟作物就有足够的生长时间, 更容易丰收高产材料二)C. 和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农谚适用于全国各地安排农业生产材料一)D. 霜降时节, 只有北方是要加速推进秋收秋种的。
材料三)15. 材料四中加点词语“虚不受补”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16. 分别指出文中画横线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内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 (1) ( ) (2) ( ) 17. 霜降后, 脾胃弱的人群平时在饮食上应注意些什么? (★★★) 录取通知书 ①我小学毕业那年, 统考前学校组织我们住校补课一天, 我丢了15张饭票, 合计3斤12两(旧制16两为1斤), 是5天的定量口粮 ②我哭着跑回家, 母亲一听慌了: “怎么得了!这5天吃什么?” ③我沮丧地说: “不读了!” ④父亲说: “虽然饭票丢了, 但书还是要往上读!”他立即从队上的食堂称来3斤12两米这是父母亲两天多的口粮, 给了我他们吃什么?我没要, 咕哝道: “反正考上了, 也供不起!” ⑤“谁说的?我肩膀顶不起就脊背顶!丢了几张饭票就不读书了?以后不知还要碰到多少难事呢! 咱人穷可志不能短!”60岁的父亲着了魔似的把我拖到学校, 把米交给学校食堂 ⑥我鼻子发酸, 暗暗发誓努力学习 ⑦全校只我一人考上县里的重点中学——书本费、住宿费、伙食费全部在内, 要42元, 但父母亲翻箱倒柜, 只凑了10块钱。
⑧幸好凭录取通知从生产队仓库过了360斤口粮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