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设备到货及安装检验知识.docx
16页设备到货及安装检查原则一、 立式或卧式容器类设备的整体就位安装质量检查(一) 设备到货的验收1、检查设备技术文献1. 1检查设备与否有竣工图、压力容器产品质量监督检查证书及产品质量证书1. 2产品质量证书应涉及:产品合格证、容器特性、重要零部件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容器热解决状态与禁焊等特殊阐明、无损探伤检查成果、焊接质量检查成果、压力实验与气密实验成果、与设计图样不符项目1. 3对照竣工图与产品质量证书,检查设备本体及重要零部件与否与设计一致1. 4检查各管口与否配齐配对法兰、螺栓、垫片1. 5检查设备本体上与否安装设备铭牌铭牌上应涉及:制造单位名称和制造许可证号码、压力容器名称和产品编号、设计压力、温度及介质、最高工作压力和最大容许工作压力、压力容器类别和监检标记、压力容器净重和制造日期、实验压力1. 6检查与否有装箱清单,根据竣工图和装箱清单清点验收如下各项:清点箱数、箱号及检查包装状况;核对设备名称、型号及规格;检查接管的规格、方位及数量;核对设备备件、附件的规格尺寸、型号及数量注意:必须将所有技术文献收集、保管好,这是设备档案的一部分,压力容器取证也需要这些资料2、检查设备本体2. 1检查设备本体的表面质量:设备表面无明显损伤和凹凸不平,接管、法兰及其他焊接件无明显歪斜,法兰密封面无损伤,工夹具的焊疤应清除干净。
2. 2设备本体按规定进行刷漆防腐,质量合格2.3设备焊缝检查:无十字焊缝、拼接缝应按规定布置和错口,管口应避开焊缝焊缝表面不得咬边(深度≤0.5mm,长度≤10%焊缝长度且≤100mm)、裂纹、未焊透、未熔合、表面气孔、弧坑、未填满和肉眼可见的夹渣等缺陷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角焊缝或搭接焊缝焊角高度应等于较薄件厚度焊缝余高<4mm2.4设备本体平直,无弯曲、扭曲2.5设备开盖检查:内构件齐全如:进料分派管、出口防涡旋器、破沫网安装符合规定;焊缝错边量<3mm;内构件支承圈水平度:直径不不小于等于φ1600≤3mm,直径不不小于等于φ3200≤4mm;内构件安装水平度:直径不不小于等于φ1600≤3mm,直径不不小于等于φ3200≤5mm;不锈钢内构件表面进行酸洗钝化;器内无杂物,各开口畅通二)、容器安装质量检查1、 垫铁的安装:不松动、接触好,找正后定位焊固定(垫铁之间),每组垫铁不超过四块,外露均匀(10-30mm),搭接长度不不不小于全长的3/42、 地脚螺栓的安装:地脚螺栓的螺母和垫圈齐全,均匀紧固、螺栓螺纹无损伤并露出螺母2-3扣,外漏螺纹应涂防锈脂3、 卧式容器滑动支座的安装:滑动端支座板的腰形孔与地脚螺栓的位置应满足设备工况下的胀缩量,支座板与底板应能滑动(其表面上无滑动障碍物并涂上润滑剂)。
设备配管结束后,将地脚螺栓拧松至0.5-1mm间隙4、 卧式容器安装水平度的检查:轴向水平度≤L/1000(L:设备长度),径向水平度≤2D/1000(D:设备直径)用水平仪测量5、 立式设备垂直度检查:立式设备垂直度≤H/1000,且≤30(H:设备高度)用经纬仪测量6、 需要现场安装的内构件检查:内构件支承圈水平度:直径不不小于等于φ1600≤3mm,直径不不小于等于φ3200≤4mm;内构件安装水平度:直径不不小于等于φ1600≤3mm,直径不不小于等于φ3200≤5mm;相邻支承圈间距±3mm,20层中任何两层之间±10mm;支承梁平直度≤L/1000,且≤5mm;降液板底部与受液盘上表面距离偏差±3mm,降液板立边与受液盘立边距离偏差+5mm,-3mm;溢流堰高偏差:D≤3m时为±1.5mm,D>3m时为±3mm;溢流堰上表面水平度:D≤1.5m时为3mm,当1.5m<D≤2.5m时为4.5mm,当D>2.5m时为6mm检查数量:检查总层数10%,且不少于5层,少于5层时所有检查7、 塔盘内构件补充检查项目:塔盘、卡子、密封垫片安装位置精确,塔盘搭接均匀,无明显凹凸变形,各螺栓齐全、紧固(抽查15%的塔盘);浮阀齐全,无卡涩和脱落现象。
8、 内构件安装完毕封人孔前检查:容器内无积垢,无残留工具及配件、杂物等9、 外部附属设施的安装检查:液位计、压力表、温度计安装方向与否便于观测;各法兰螺栓与否齐全、紧固,与否满扣,垫片与否对正,法兰面与否平行10、 在人孔回装前必须测量人孔垫片及其螺栓尺寸并记录在设备一览表内11、 记录各容器液位计规格12、 测量各安全阀垫片、螺栓规格,并记录在安全阀档案内13、 设备接地电阻必须不不小于10Ω14、 抽出口有滤网的要检查使用的滤网目数(网孔不不小于最小磁球直径的一半)、抽出口开孔与否与图纸一致(避免床层压降过大)和与否捆扎牢固,避免器内磁球从抽出口漏出或卡在抽出口的开口、缝15、 有破沫网的要仔细检查破沫网的厚度与否符合图纸规定及捆扎、固定与否牢固,避免在运营中被冲出堵塞管线二、 换热器的整体就位安装质量检查(一) 设备到货的验收1、 检查设备技术文献1.1检查与否有产品合格证书;1. 2检查与否有产品特性表,该表应涉及设计压力、实验压力、设计温度、工作介质、实验介质、换热面积、设备重量、设备类别及特殊规定;1. 3检查与否有产品质量证明书,该书内应涉及:重要受压元件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原则规定的复验项目的复验值;无损检测及焊接质量的检查报告(涉及超过两次返修的记录);通球记录;奥氏体不锈钢设备的晶间腐蚀实验报告;设备热解决报告(涉及时间——温度记录曲线);外观及几何尺寸检查报告;压力实验和致密性实验报告。
1. 4检查与否有设备制造竣工图;1. 5检查与否有装箱清单,根据竣工图和装箱清单清点验收如下各项:清点箱数、箱号及检查包装状况;核对设备名称、型号及规格;检查接管的规格、方位及数量;核对设备备件、附件的规格尺寸、型号及数量1. 6检查设备本体上与否安装设备铭牌注意:必须将所有技术文献收集、保管好,这是设备档案的一部分,压力容器取证也需要这些资料2、 检查设备本体2.1检查设备本体的表面质量:设备表面无明显损伤和凹凸不平,接管、法兰及其他焊接件无明显歪斜,法兰密封面无损伤,工夹具的焊疤应清除干净2.2设备本体按规定进行刷漆防腐,质量合格2.3设备焊缝检查:无十字焊缝、拼接缝应按规定布置和错口,管口应避开焊缝焊缝表面不得咬边(深度≤0.5mm,长度≤10%焊缝长度且≤100mm)、裂纹、未焊透、未熔合、表面气孔、弧坑、未填满和肉眼可见的夹渣等缺陷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角焊缝或搭接焊缝焊角高度应等于较薄件厚度焊缝余高<4mm2.4设备本体平直,无弯曲、扭曲2.5换热管束必须进行抽芯、试压检查二)、换热器安装质量检查1、垫铁的安装:不松动、接触好,找正后定位焊固定(垫铁之间),每组垫铁不超过四块,外露均匀(10-30mm),搭接长度不不不小于全长的3/4。
2、 螺栓的安装:地脚螺栓的螺母和垫圈齐全,均匀紧固、螺栓螺纹无损伤并露出螺母2-3扣,外漏螺纹应涂防锈脂3、换热器滑动支座的安装:滑动端支座板的腰形孔与地脚螺栓的位置应满足设备工况下的胀缩量,支座板与底板应能滑动(其表面上无滑动障碍物并涂上润滑剂)设备配管结束后,将地脚螺栓拧松至1-3mm间隙4、换热器安装水平度的检查:轴向水平度≤L/1000(L:设备长度),径向水平度≤2D/1000(D:设备直径)用水平仪测量5、换热器管束抽芯后(抽芯时必须管箱下管道口必须封盖,避免杂物落如管内),认真检查管束固定管板的胀焊管口与否完整,管板密封面、浮头、钩圈密封面与否有损伤管束管子外表与否有损伤,U形管束弯管处与否有损伤防冲板安装的位置与否对的(管束回装时,同样注意防冲板的位置,不能堵塞出口)6、管箱密封面与否有损伤,分程板角焊缝与否合格(外观检查)7、壳体两侧大法兰及大头盖密封面与否有损伤8、测量原则换热器管箱、浮头、大头盖处的垫片、螺栓的规格,并记录在换热器台帐上特别要注意螺栓的材质要符合规定:高温部位的螺栓必须使用合金钢螺栓(详见下表规定),在低温湿硫化氢腐蚀介质中的小浮头螺栓不能使用高强度的合金螺栓,只能使用35#/25#钢。
一般螺栓、螺母上均打有材质代码,其代码与材质的相应关系如下:材质代码 1 2 3 4 5 6 7材质 25# 35# 45#或40MnB、40Cr 30CrMoA 35CrMoA 25Cr2MoVA 不锈钢螺栓的材质级别一般比螺母高一级因此,对于非临氢系统的管线、设备,温度在250℃如下一般选用碳钢螺栓和螺母,即35#/25#;对于非临氢系统的管线、设备,温度在250℃-400℃一般选用35CrMoA/30CrMoA;对于临氢系统的管线、设备,温度在200℃如下一般选用碳钢螺栓和螺母,即35#/25#;对于临氢系统的管线、设备,温度在200℃-300℃一般选用35CrMoA/30CrMoA;对于临氢系统的管线、设备,温度在300℃-550℃一般选用25Cr2MoVA/35CrMoA或25Cr2MoVA/25Cr2MoVA;对于临氢系统的管线、设备,温度在550℃-700℃一般选用不锈钢螺栓及螺母;9、接地电阻必须不不小于10Ω三、 空冷整体就位安装质量检查(一) 设备到货的验收1、 检查构造件、零部件、空冷管束、风机、电机等与否有质量证明书、产品使用阐明书等,将这些资料拿回车间,保管好。
2、 检查与否有装箱清单,根据竣工图和装箱清单清点验收如下各项:清点箱数、箱号及检查包装状况;核对设备名称、型号及规格;检查接管的规格、方位及数量;核对设备备件、附件的规格尺寸、型号及数量,特别是风机的皮带和风叶的规格尺寸3、 设备外观检查:翅片管不应折断、裂纹、卷边、倒装和相邻的翅片紧挨管束法兰面无损伤;管箱焊缝焊缝表面不得咬边(深度≤0.5mm,长度≤10%焊缝长度且≤100mm)、裂纹、未焊透、未熔合、表面气孔、弧坑、未填满和肉眼可见的夹渣等缺陷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角焊缝或搭接焊缝焊角高度应等于较薄件厚度焊缝余高<4mm4、 检查电机、管束、风筒上与否铭牌齐全二) 空冷安装验收1、 空冷管束安装前必须进行水压实验,实验压力严格按照铭牌上的实验压力2、 构架连接牢固,风筒自身及与风箱连接紧密,所有螺栓拧紧3、 构架、风筒风箱无机械损伤和残留变形,立柱和横梁无明显歪斜4、 风箱壁板上的连接焊缝应严密,不得漏焊、间断、烧穿、接头脱节和包角不密5、 立柱垂直度不得超过立柱总长的1/1000,且不超过25mm6、 风筒椭圆度:直径为2-3m≤2.5mm; 直径为3-5m≤4mm。
7、 风筒法兰面两端平行度:直径为2-3m≤5mm; 直径为3-5m≤6mm8、 风筒内壁与风机叶片尖端的间距偏差:直径为2-3m为3-8mm; 直径为3-5m为4-12mm9、 风机电机座中心的位置偏差≤±2mm10、 管束水平度不超过管束长度的1/100011、 盘车灵活无轻重感12、 风机试运检查:叶片与否平稳、有无撞击声、皮带不松脱,风机振动不不小于0.15mm,电机轴承温度不不小于70℃四、 动设备安装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