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课亲有过~挞无怨.doc
18页第九课 亲有过~挞无怨【亲有过今天我们学习新课“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同学们看黑板,我们一起来念一遍入则孝: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这个“亲有过,谏使更”是什么意思呢?(父母亲有过失的时候,应该帮他们改正过来好,给她掌声鼓励一下怡吾色,柔吾声”是什么意思?(劝说父母的时候声音要小,并且要耐心要小,声音要柔和怡吾色”,“怡”是什么?喜悦态度要喜悦,要和颜悦色好,给他掌声鼓励悦复谏”什么意思?来,这位男生如果这次劝父母没劝成功,应该一直劝到他们同意为止悦复谏”,“悦”是什么?(“谏不入,悦复谏”的意思是你犯了这次错误的话,你下次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好,请坐手先放一下号泣随,挞无怨”是什么意思?来,这位男同学号泣随,挞无怨”的意思就是如果这次还没成功,你就哭泣求,如果因此遭到鞭打,也没有怨言好,给他掌声鼓励一下这个比较难解释,我们同学都解释得非常好亲有过,谏使更”:父母亲有过失的时候,我们也要耐心地规劝,使其改正;“怡吾色,柔吾声”:这个“色”是态度,“怡”是喜悦,我们的态度要比较喜悦,要和颜悦色;“柔吾声”是声音要柔和;“谏不入,悦复谏”:如果你的规劝没有被接受,父母不接受你的规劝,要怎么样?“悦”就是喜悦,等父母高兴的时候再劝;“号泣随”:父母还不接受,我们做为孝子,不忍陷父母于不义,所以哭泣着恳求;“挞”是鞭打,即使因此而遭到鞭打,也毫无怨言。
那这句话告诉我们,为人子女,当父母亲,这个“亲”是父母亲,我们再把他拓展,指的是我们所有亲人、朋友,都叫“亲”就是我们的父母,还有所有的亲友,当他们有过失,我们也有劝谏的责任,这是我们的本分而且这句经文非常的好,它把劝谏的时机、方法、态度从这句经文都给我们讲述清楚了在唐朝,唐太宗李世民,他的父亲叫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跟随父亲一起南征北讨有一次父亲在一次战争中失利了,他没有打胜,于是父亲李渊就决定往后撤当时儿子李世民他就想如果向后撤的话,很可能会遇到敌军的埋伏而全军覆没严不严重啊?所以李世民就反复、多次地劝说他的父亲,但是他的劝谏都没有被父亲采纳就在那天,军队就要整装待发了,要出发了,忽然他的父亲李渊听到帐外有一个男人的哭声,他想:怎么一个大男人在外面嚎啕大哭啊?出来一看,你们猜是谁啊?(是李世民是李世民李世民当时就在外面大哭,并且边哭边说:这样做的时候肯定会全军覆没的!这样哭泣着恳求父亲不要后撤父亲一看:我这个儿子还真是不容易,能够这样用心地来劝谏我终于,他的父亲采纳了他的意见,改变了路线,所以也使这个全军不至于遭难我们看一个孩子的孝心拯救了什么?(拯救了一个国家的人首先他拯救了一个军队,是不是?好,给她掌声鼓励一下。
没有李世民一片至诚的孝心,反复地这样坚持劝谏,可能中国的历史怎么样?就要改写了,有没有唐朝都不一定所以说李世民功不可没,因为有李世民保住了这个军队再来,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也体会到,我们做事、抉择要不要谨慎啊?(要人生抉择一定要处处的谨慎,因为“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唐太宗李世民也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铜为镜”:古代的时候拿什么照镜子啊?都是铜的是吧,用这个来照的话可以端正自己的衣服,穿衣戴帽;“以史为镜”:对照历史我们就知道怎样做可以让一个朝代兴盛;“以人为镜”:因为身边有亲人对你的劝谏、规劝,你就知道“可以明得失”,你这个抉择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因为李世民身边有一个忠臣叫魏征,魏征时时都知道去劝谏皇帝,李世民也广纳雅言,所以使唐朝非常的兴盛,他治理国家都非常的成功我们的人生也要懂得像李世民那样能够广纳雅言,要非常感恩身边能够时时给我们提出一些宝贵意见的这些人那身边都有谁给我们劝谏最多啊?(父母还有谁啊?(亲人还有谁?指出我们缺点、错误的还有谁?(还有老师好,给他掌声鼓励是啊,所以说我们要对身边这些给予我们很多的提醒、引导、规劝的父母,还有老师、所有的亲人,要非常地感恩,没有他们的提醒、规劝、引导,我们人生就不能够像现在这样能够一帆风顺,能够茁壮成长,是不是?所以面对别人的批评我们要怎么样?要怎么说?上堂课我们学了那三句话:(对不起,老师我错了。
谢谢您指出我的缺点,我下次一定改正您是我生命中的贵人!)好,给她掌声鼓励给人鼓掌的时候一定要有恭敬心是不是?当你很真诚地给她鼓励,她的成长就有你的一份功劳我们在一起都是善友,要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再次给她掌声鼓励好,请坐同学们,坐端正,眼睛看老师一起来说一遍,老师先说一遍,同学们听一下:“对不起,我错了谢谢您指出我的缺点,我一定改正您是我生命中的贵人!”来,预备,齐对不起,我错了谢谢您指出我的缺点,我一定改正您是我生命中的贵人!)当你时时能够非常真诚、非常恭敬地接受别人的规劝、指正,并且你常怀着一颗伟大的志向,就是要成圣成贤,要报效祖国,要立志为人民服务,有这样一颗心的时候,相信你的人生一定会处处遇到贵人相助的,你的人生一定会有成就!劝谏,刚才老师提到了,我们要注意几点:第一点就是存心;第二、时机;第三、态度和方法;第四、就是耐性,这个“耐性”就是“复”,“谏不入,悦复谏”的“复”,一而再、再而三首先,我们就要关照存心当我们劝谏别人,我们要想想我们的心念是什么?有的同学很爱告状,一上课他就会举手:“老师,他说话”;“老师,他打我”那这个时候你想想,你告状的时候,你的存心是什么?是为同学好呢?还是其它的?还是自私自利?如果你真心为他好,不一定非得用告状这个方法,是不是?所以当你心念不同,肯定你的方法、态度也不同,你就不一定会采取告状的方法。
所以一个人的存心是不是非常重要啊?(是如果你存心不正确、方法不正确,你能不能达到效果,能不能使对方改正呢?也很难对不对?存心,首先我们劝谏别人,最重要的是什么存心?就是一颗能够念念为对方好的心对父母是要有一颗至诚的孝心从小到大父母无时不刻不在关心我们、牵挂我们,父母用爱心、耐心等待着我们的成长,父母是我们人生最大的恩人所以我们为人子女,首先念念把父母的恩德放在心上,心中绝对不要计较父母的过失,孝子心中绝对不敢想父母的过失,不会把父母的过失放在心上当看到父母,他对你的每一言、每一行,你要关照,你要想父母的存心:他是一颗念念关心我,为我着想的心当你想到这些的时候,还要跟父母计较什么呢?没有什么可计较的,当时提起的就是一颗感恩之心而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又不是圣人,哪能毫无过失呢?我们从小到大都不知道犯过多少过失,是不是?所以对于父母的过失我们首先都要理解,要包容,也要恰当地劝谏劝谏之后,就要把父母的过失放下,绝对不能够记在自己的心里对父母要不失恭敬心,要有一颗成全的心当你有这样的存心的时候,你才会有劝谏的态度和方法第二个是时机用什么样的机会、什么样的时间呢?首先要“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
同学们,把这句话一起来念一遍坐端正,预备,齐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当别人有优点,你要称赞鼓励他人的时候,可以在什么样的场合呢?大庭广众在人很多的地方,你给他一些鼓励像我们全班同学给某个人掌声的时候,一定会激励他更加的努力对别人是一个鼓励,另外对于身边的所有人,他就是一种“见人善,即思齐”对于别人也是一种鼓舞,让所有的人都能够效法,起而效法规过于私室”:当你指出他人缺点、过错的时候要在什么地方?要不要在很多人面前啊?要注意场合,一定要在没有人的地方,否则的话就会“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一定要为对方考虑,宣扬别人的过失,如果过于严重的话,就会给自己带来祸患,可能两个人就会发生争吵,发生矛盾再来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常礼举要》当中说:“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我们绝对不要把父母的过失记在心里,还有向外宣扬这样做都是不孝的,这样做也不会得到别人对你的尊重一个不孝、不恭敬父母的人,他得不到别人的恭敬、别人的尊重还有就是经句当中说“悦复谏”,这个时机就是当父母不接受的时候,要在父母高兴的时候再劝谏,可不可以在父母心情不好、比较疲劳、情绪不好的时候你去劝谏他?(不可以不可以,这样劝谏的时候会让别人更生烦恼,所以一定要在别人高兴的时候劝谏。
还有“君子信而后谏”好,把这句话一起来读一遍,坐端正,声音要洪亮君子信而后谏劝谏别人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当你劝谏别人的时候,你首先一定要在别人信任你的条件下别人对你比较信任,你说的话才有分量如果别人对你还没有信任的基础,“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还不够信任,人家就以为你是有意在中伤他,一定会引起矛盾这个信任不是求来的为什么有的人、有的同学他在班级里说话就很有分量,在家里边也是比如说我们的妈妈、或者我们的爸爸,在家里说话就很有分量,为什么呢?(因为他是长辈,长辈有权利能支配我们干一些事当然,因为我们有一颗恭敬心,所以能服从长辈的教导这个信任不是求来,它是感来的信任是靠我们真心诚意,对别人关怀、对别人付出,然后日久见人心当你这份诚意让人感受到了,自然会感化他人,被别人接受如果我们今天的劝谏没有效果,不被采纳,我们不能怪别人,这个不是别人的错原因在哪里?(自己对,要反省,“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一定是我哪里做得不好当你这样反省自己的时候,你的人生智慧会不断地提升所以反省自己:“德未修,感未至”;对他人不够真诚;还有就是自己对父母不够恭敬、孝心还不够,所以你还没有得到身边人的信任当你这样反省的时候,你一定会越做越好。
那再来就是态度和方法怎么劝谏?首先,我们要想到:我们看到的,我们以为是错的,不一定是真的;你所认为的,别人的过失,不一定是真的《弟子规》当中说:“见未真,勿轻言因为你的智慧、判断力、你的德行都不够所以到一个地方,可不要去怎么样?随便地提意见不管在任何地方、场合,我们都要少说话,多做事要听话,要尽本分,敦伦尽分,做自己该做的事情首先,是要做好我们自己我们学习《弟子规》,今天我们学了《弟子规》,出去以后,《弟子规》绝对不是拿来衡量别人、要求别人的,《弟子规》是要求自己的,一定要自己来先做到,自己要以身作则 有一位老师,他上学的时候,每一天,他离学校很远,他都要坐很远的车来到学校当他来到学校的时候一看,桌椅上面有一层厚厚的灰尘,他马上就拿起抹布来擦当他把桌椅、教室都打扫干净的时候,想到当同学进来坐在干净的教室里边认真听课的样子,心情是不是很愉快啊?(是你看,当他有这样一个念头的时候,需不需要语言上跟班级的人沟通?不用语言上的沟通,自然同学心灵都会有感应,自然会感到所有同学对他的好感所以,他跟班级每一个同学的关系,都非常的好他在中间课间,看到教室有垃圾,他都会主动地去把它捡起来,主动拿起扫帚把地扫干净。
当他这样做的时候,自然带动了全班同学,都很爱惜卫生、珍惜别人的劳动而且都来主动地帮忙打扫卫生你看,劝谏要怎么做?要怎么劝谏?当你的同桌,他坐的不端正,我们要怎么劝谏?好,这位同学要用行动来劝谏首先要用行动来劝谏怎么“坐”?(自己先“坐”好了,然后给别人做个榜样做个榜样!好,给她掌声鼓励!好,请坐来,我们看一看,我们能不能给别人做一个榜样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不需要语言,润物细无声,正己能够化人,自己做到了《弟子规》,是对他人最好的劝谏好,当你做得很好的时候,自然对全。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