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地理判断题.docx
1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中国地理判断题 第一章 改错 1、我国地域开阔,地处低纬度大陆东岸,境内多高原山地,气候影响显著,自然历史繁杂,人类活动影响深刻,其自然地理环境在世界上与各大国类似 2、深入研究中国自然环境,是因地制宜地举行经济文化研究的根基,也是进展具有高水平的地理科学研究,为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及国际合作的对比地理学研究供给适合的背景 答案: 1.纬度(错) 中纬度(正) 气候(错)季风(正) 与各大国类似(错) 独具一格(正) 2.经济文化(错) 区域开发(正) 高水平(错) 中国特色(正) 其次章 1. 峰林地貌发育的条件 (1)凡有碳酸盐类岩石分布的地区都有峰林地貌发育 ( ) (2)喀斯特峰林地貌只有在湿热环境下发育 ( ) (3)喀斯特风林地貌发育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具有厚层的石灰岩地层和湿热的自然环境 ) 2.中国最古老的地台 (1)中国境内的地台主要有三处,其中以扬子准地台最为古老。
( ) (2)中国境内的地台以中朝准地台最古老 ( ) (3)塔里木地台是我国境内最古老的地台 ( ) 3.中国东部准地台名称的原由 (1)中国东部的地台均称准地台,是由于他们都不是真正地台 ( ) (2)中国东部的地台均称准地台,是由于他们都有向大陆边缘活动带转化的历史 ) 4.丹霞地形与红层的关系 (1)红层是红色砂页岩、红色角砾岩和砾岩的总称凡有红层分布的地区都是丹霞地形 ) (2)丹霞地形只发育在厚层的红色砾岩、砂励岩地段 ( ) 5.中国现代冰川的分布 (1)中国现代冰川主要分布在102°E以西的青藏高原 ( ) (2)中国现代冰川主要分布在102°E以西的高山、极高山上 ( ) 6.黄土高原的大体范围。
(1)黄土高原在太行山以西,乌鞘岭、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 ( ) (2)黄土高原在吕梁山以西,乌鞘岭、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 ( ) 7.喜马拉雅山脉属何板块? (1)喜马拉雅山脉是中国板块的一片面 ( ) (2)喜马拉雅山脉是特提斯板块的一片面 ( ) (3)喜马拉雅山脉是印度板块的一片面 ( ) 四、改错 1. 发生在晚始新世—上新世的喜马拉雅运动早期,在中国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 板块的相互作用下,中国大陆发生了猛烈的差异升降运动,全国地势展现大规模的上下分异,差异运动的强度从西向东由弱变强 2. 我国的丘陵地主要分布在东部第三阶梯的地形面山,尤以雪峰山以东、长江以南的 宏大地区最集中,统称江南丘陵其中,武夷山以东称东南丘陵,武夷山以西、南岭以北称两湖丘陵,南岭以南称两广丘陵。
3. 我国是世界上热带沙漠分布较广泛的国家之一其中贺兰山、乌鞘岭以东,沙漠的 面积最大也最集中 答案: 三、判别 1.(1)?(2)?(3)? 2.(1)?(2)?(3)? 3.(1) ?(2) ? 4.(1)? (2) ? 5. (1) ? (2)? 6.(1) ? (2) ? 7. (1) ? (2) ? (3) ? 四、改错 1.晚始新世—上新世(错) 上新世—更新世(正) 早期(错)晚期(正) 由弱变强(错) 由强变弱(正) 2.江南丘陵(错) 东南丘陵(正) 东南丘陵(错) 浙闽丘陵(正) 两湖丘陵(错) 江南丘陵(正) 3.热带(错) 温带(正) 以东 (错) 以西(正) 第三章 四、改错 1. 广义的季风,指盛行风向随年度变化而有明显转换现象 2. 狭义的季风,是由于两种大气热力性质差异的季节变化引起,使冬夏盛行风向显著差异 甚至相反,同时这两种盛行风向也代表着良种不同性质的气旋,能给影响地区的天气气候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 3. 青藏高原上,气压低、大风少、日照长、年辐射强、年均温低、气候温凉、常年无夏、 日较差小、年较差大、多气旋性降水、降雪日多,与周边气候不同。
4. 青藏高原冬季使西风分支,南北绕流成反气旋性流场,加强冷空气势力,北支绕流成气 旋性流场,促进副热带锋区活动 5. 青藏高原夏季地面热,近地面层形成高压,四周气流向高原辐合,加强夏季风势力;冬 季地面冷,近地面层形成低压,气流下沉辐散,加强冬季风势力 6. 夏至时,太阳正射北回归线,我国南方北回归线一带的太阳高度角小而北方大,但是理 论昼长却是北方短而南方长,结果南方与北方的理论辐射量区别不大;冬至时,太阳正射南回归线,我国各地的太阳高度角和理论昼长都比夏至大且南方比北方小,结果理论辐射量普遍比夏季少且南北差异大 7. 蒙古高压12月开头展现,1月最强,3月消散,其强弱变化,主宰着我国冬季降水. 8. 蒙古高压1月中心位置在阿尔泰山东部、黄土高原西北部,中心强度105.0千帕斯卡 其成因主要是大陆风力小,而平坦开阔的高原面又利于散射冷却 9. 就全年而论,我国冬季气旋活动最弱,展现的频数仅占全年的20.6%,夏季最频繁 (32.4%),秋季不活跃(21.5%),春季较多(25.5%) 10. 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由于春季气旋活动频繁,云雨较多,增暖较快,而秋季那么多 晴天,天高气爽,太阳辐射强,故秋温低于春温 答案: 四、改错 1. 年度(错) 季节(正) 2. 大气(错)下垫面(正)气旋(错) 气团(正) 年际(错) 年内(正) 3. 大风少(错)大风多(正) 日较差小(错) 日较差大(正) 年较差大(错)年较差 小(正) 气旋性(错)对流性(正) 4. 南支(错)北支(正) 北支(错)南支(正) 5. 高压(错)低压(正) 低压(错)高压(正) 6. 高度角小而北方大(错)高度角大而北方小(正) 北方短而南方长(错)北方长而南 方短(正) 比夏至大且南方比北方小(错)比夏至小且南方比北方长(正) 7. 12月(错)10月(正) 3月(错)4月(正) 降水(错)冷空气的活动(正) 8. 黄土高原(错)内蒙古高原(正) 风力小(错)急速冷却(正) 散射冷却(错)冷 空气的聚积(正) 9. 夏季(错)春季(正) 秋季(错)夏季(正) 春季(错)秋季(正) 较快(错)较慢(正) 低于(错)高于(正) 第四章 四、改错 1. 怒江流入中南半岛后称湄公河。
2. 我国河流年径流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KM)与径流变差系数(Cv)变化趋势不一 致,Cv值大的河流KM值小,Cv值较小的河流KM值较大 3. 随着青藏高原新构造运动的上升,高原上的湖泊也不同程度的展现湖水上升、湖面扩大 的趋势 4. 鄱阳湖对长江的调理作用不如洞庭湖的理由是:湖面较小,蓄水才能较差,以及与长江 的通道狭窄 5. 长江中游的一大特点是支流众多,主要支流有四川盆地水系、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 等 6. 我国目前已知海拔最高的湖泊是纳木湖,湖面高程4718米 答案 四、改错 1. 湄公河(错)萨尔温江(正) 2. 不一致(错)根本一致(正) 小(错)也大(正) 较大(错)也较小(正) 3. 湖水上升(错)湖水退缩(正) 扩大(错)缩小(正) 4. 湖面较小、蓄水才能较差,以及与长江的通道较窄(错)地势比长江略高,在长江正常 水位时,江水也不能入湖(正) 1. 2. 3. 4. 5. 6. 7. 8. 9. 10. 5. 四川盆地水系(错)汉江(正) 6. 纳木湖(错)喀顺错(正) 4718(错)5566(正) 第五章: 一、 改错 1. 我国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分布在南海的中央盆地。
2. 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展现,使我国沿海地区先后发生国屡屡海进和海退,冰川前 进时,发生海进,冰川退缩时,发生海退 3. 研究说明,近一世纪来,随着地球气温的变化,海平面展现下降的趋势,我国除少数岸 段外,其他沿海地区地表均在上升 4. 我国南方一带的基岩海岸,由于海岸直接与海浪作用相接,海积地形分外发育 5. 红树林海岸主要分布在背阳且正在向海伸展的砂砾质海滩上,我国红树林海岸的分布最 北可达福建的福州一带 6. 我国的岛屿大片面集中在浙、闽、粤、台四省区,其中福建省的岛屿数量居全国第一位, 台湾的澎湖列岛是全国最大的岛群 7. 中国近海层温度分布的根本特点是:水温自北向南逐步增高,水温年较差也从北往南逐 渐增大 8. 黄海水团是黄海外海水团进入大陆架浅海与沿岸水团混合后,在当地水文气象条件下变 性形成的沿岸水团 9. 中国近海潮差分布的地区差异很大,总的趋势是外海潮差较大,越近岸边潮差越小,湾 口潮差向湾顶递减 10. 中国近海盐度空间分布的特点是:表层盐度较高,下层较低,近岸较高,外海较低 盐度的季节变化近岸区域变幅最大,外海区域变幅较小。
答案: 中央盆地(错) 大陆坡(正) 海进(错)海退(正) 海退(错)海进(正) 下降(错)上升(正) 地表(错)海平面(正) 海积(错)海蚀(正) 背阳(错)背风浪(正) 砂砾质(错)淤泥质(正) 福州(错)福鼎(正) 福建(错)浙江(正) 台湾的澎湖列岛(错)杭州湾口的舟山群岛(正) 也(删) 增大(错)裁减(正) 黄海外海水团(错)东海外海水团(正) 沿岸(错)混合(正) 较大(错)较小(正) 越小(错)越大(正) 较高(错)较低(正) 较低(错)较高(正) 较高(错)较低(正) 较低(错)较高(正) 较小(错)也较大(正) 第六章 三、 改错 中国东部润湿区土壤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如表6-1请将错误的土壤类型修更正来,并归 纳东部主要成土过程的变化趋势 表6-1 地带 类型 寒温带 温带 暖温带 北亚热带 中亚热带 南亚热带 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