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加强我省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doc
4页关于加强我省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十二届省人大代表 任笑媛(2017年1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推动了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2016年12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这是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将产生深远的国内国际影响安徽中医事业历史悠久,素有“北华佗,南新安”之称,历代医家辈出,著述浩繁,见于史传的名医就有1400多人,尤以汉末华佗和鼎盛于明清时期的新安医学最负盛名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是深化医改、改善民生、提升全民健康素质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就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省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在发挥中医药独具特色的健康服务资源优势,全面发展安徽中医药事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还存在如下问题:1、中医药健康服务机制尚不健全,发展环境有待优化中医药健康服务的运行、激励和保障机制还未建立,相关配套政策体系尚不健全,行业规范与标准体系尚在起步阶段,缺乏相应的监管和自律机制中医药健康服务的国家购买内容和政策机制、社会力量参与的市场准入机制有待探索。
2、中医药健康服务模式创新不足,产业水平不高中医药理论与治未病理念在健康服务中体现不够充分,与现代健康服务技术融合度不够,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与流通规模偏小、产业升级速度缓慢,服务产品缺乏影响力和竞争力满足不同人群健康需求的中医健康服务技术库亟需建立3、中医药保障老弱妇孺人群健康的优势发挥不够婴幼儿、妇女、老年人是有独特生理特征和易发疾病的人群,对健康保健有特殊的需求中医药在老弱妇孺健康服务方面,有丰富的经验积累和临床优势,但未得到充分利用4、中医药健康服务人才匮乏,整体水平不高多元化中医健康服务人才培养培训、考核评价、管理使用的机制尚未形成;中医医疗和养生保健服务层级划分不明晰、服务网络不健全;健康服务意识不强,服务内容和范围相对局限,难以满足社会需求201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安徽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每千人床位由现在的4.35张增加到6张,其中中医类医院床位数按照每千常住人口0.55张配置;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由现在的1.75人增加到2.32人,其中中医执业类(助理)医师数达到0.4人为此建议:1、建立省中医健康服务研发中心依托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省级中医医院,建立省中医健康服务研发中心,形成集机制创新、人才培养、产品应用、模式示范为一体中的医药健康服务优先发展特区。
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中医药健康服务产品研发的协同创新平台2、建立中医专科专病防治体系建立由省、市和基层中医专科专病诊疗中心构成的中医专科专病防治体系推进基层中医馆建设,打造数字诊疗平台,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立有利于社区居民享受中医药健康服务的保险模式3、完善标准和监管,注重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建立健全中医药健康服务监管机制,加强中医药健康服务规范和标准制修订,发挥标准在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发挥行业组织在行业咨询、标准制定、行业自律、人才培养和第三方评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4、发挥中医药保障老弱妇孺人群健康的优势挖掘整理中医药在妇儿孕产保健、儿童健康维护、老人健康养老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形成针对婴幼儿、妇女、老年疾病的中医药特色调治措施5、建立中医药健康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形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短期培训等多种形式的中医健康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适应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