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二高中高二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9页2020-2021学年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二高中高二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关于人体成熟红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细胞既可产生ATP,又能合成酶B. 该细胞产生的C02以自由扩散方式至血浆C. 该细胞呼吸作用产物能使重铬酸钾变灰绿色D. 该细胞没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功能较为单一参考答案:D人体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核糖体,所以不能合成酶,A错误;人体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能产生二氧化碳,B错误;能使重铬酸钾变灰绿色的酒精,而人体无氧呼吸产生的是乳酸,C错误;人体成熟红细胞没有核膜和众多细胞器膜,只有细胞膜,结构和功能都比较简单,D正确2. 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 ( )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灵感B.野生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稳态C.科学家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了新型的导航仪D.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参考答案:B略3. 物质进入细胞都要穿过细胞膜,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不同,下列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物质进入细胞膜内的三种不同情况。
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A表示自由(单纯)扩散,B表示主动运输,C表示易化扩散B.C所示运输方式中,加入呼吸抑制剂后曲线会发生变化C.乙醇、CO2、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分别如C、A、B所示D.C所示此运输方式只能逆浓度差运输物质参考答案:B4. 有氧呼吸过程中,氧的作用是 A.直接氧化体内有机物 B.使丙酮酸氧化分解生成CO2 C.第二阶段与氢结合形成水 D.粒体内膜上与氢结合形成水参考答案:D5. 与DNA相比,RNA所特有的成分是( )A. 脱氧核糖和鸟嘌呤 B. 核糖和尿嘧啶 C. 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D. 核糖和胸腺嘧啶参考答案:B6. 下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液、B液和C液分别是组织液、血液和淋巴B.A液、B液和C液组成人体细胞的体内生活环境—内环境C.A液、B液和C液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D.体液包括A液、B液和C液以及细胞内液参考答案:A7. 在需氧呼吸的过程中,氧的作用是A.与葡萄糖中的碳结合生成二氧化碳 B.在电子传递链的末端与氢结合生成水 C.参与酶的催化反应 D.氧化葡萄糖形成丙酮酸参考答案:B8. 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一只椿象杀死,尽管做得干净无声,也引起了其它椿象的逃跑。
此现象是因为在椿象之间传递了(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语言信息参考答案:B9. 下图表示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对图中物质a、b、c、d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a的基本骨架是磷酸和核糖交替连接而成的结构B.要获得相同的黏性末端,可以用不同种b切割a和dC.c连接双链间的A和T,使黏性末端处碱基互补配对D.若要获得未知序列d,可到基因库中寻找参考答案:B10.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符合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有(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B.基因重组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C.两个种群间的隔离一旦形成,即可出现新的物种D.自然选择导致突变,从而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参考答案:A【考点】B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A正确;B、基因重组会导致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不会改变基因频率,B错误;C、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形成,C错误;D、突变不是自然选择导致的,自然选择只能对突变产生的性状进行选择,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1. 突触后膜受体与相应的神经递质结合后,使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在引起该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 A.Na+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B.K+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C.Na+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外 D.K+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外参考答案:A12. 性染色体为(a)XY和(b)XX之精子是如何产生的( )A.a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不分离,b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不分离B.a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不分离,b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不分离C.a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不分离,b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不分离D.a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不分离,b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不分离参考答案:B13. 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万人由于吃毒蘑菇而身亡,其中鹅膏草碱就是一种毒菇的毒素,它是一种环状八肽。
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则鹅膏草碱的分子量约为 A.1024 B.898 C.862 D.880 参考答案:D14. 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愈伤组织是一团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B.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C.用人工薄膜将胚状体、愈伤组织等分别包装可制成人工种子D.植物耐盐突变体可通过添加适量NaCl的培养基培养筛选而获得参考答案:D【考点】R5:组织培养基的成分及作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知识.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利用特定的培养将离体的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培养成完整植株的过程.愈伤组织是一团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处理后会得到单倍体植株,然后再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能稳定遗传的二倍体植株.胚状体外包上人工薄膜,可制成人工种子.【解答】解:A、愈伤组织是一团排列疏松而无规则、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具有分生能力的薄壁细胞,不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A错误;B、二倍体植株的花粉中只含一个染色体组,培养得到的个体为单倍体,高度不育,只有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植株才能稳定遗传,B错误;C、人工种子中包裹的是再分化形成的胚状体或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但不能是愈伤组织,C错误;D、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可筛选出所需的突变体类型,如植物耐盐突变体的筛选可利用加适量NaCl的培养基进行,D正确.故选:D.15. 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成功培育出第一头携带人白蛋白基因的转基因牛。
他们还研究出一种可大大提高基因表达水平的新方法,使转基因动物乳汁中的药物蛋白含量提高了30多倍,标志着我国转基因研究向产业化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以下与此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白蛋白基因开始转录时,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B.所谓“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指设法使牛的乳腺细胞中含有更多的人白蛋白基因C.人们只能在转基因牛的乳汁中获取到人白蛋白,是因为人白蛋白基因只在转基因牛的乳腺细胞中是纯合的,在其他细胞中则是杂合的D.如果人白蛋白基因的序列是已知的,可以用化学方法合成该目的基因参考答案:D16. 人体关于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 A.内分泌系统 B.神经系统 C.循环系统 D. 免疫系统参考答案:ABD17. 激素调节在维持稳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情形中激素分泌量的变化,正确的是A. 寒冷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B. 口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 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D. 恐惧时,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参考答案:A【分析】人体血糖浓度的调节是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可以升高血糖;口渴时,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详解】寒冷时,通过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促进细胞内物质的氧化分解,增加产热量,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A正确;口渴时,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外液细胞渗透压降低,B错误;饥饿时,血糖浓度下降,使血糖升高的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C错误;恐惧时,通过机体的调节,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增强机体的应激能力,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血糖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以及水平衡调节18. “格瓦斯”是由酵母菌和乳酸菌双菌发酵的传统谷物发酵饮料传统做法是采用俄式大面包为基质,加入菌种发酵生成微量乙醇、一定量的CO2以及丰富的有机酸物质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发酵过程需要密闭条件 B. 两菌种的代谢类型相同C. CO2由两菌种共同产生 D. 两菌种间为互利共生关系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酵母菌的发酵和乳酸菌的呼吸方式为无氧呼吸,因此发酵过程需要密闭,故A正确;乳酸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故B错;乳酸菌的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没有二氧化碳,故C错;乳酸菌和酵母菌之间是竞争关系,故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呼吸作用的过程及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9. 炒胡萝卜时为什么要多加些油( )A.胡萝卜素不溶于植物油B.油能使胡萝卜素转变为维生素AC.胡萝卜素易于吸收D.油多产生的胡萝卜素多参考答案: C 多加些油,可以多溶解些胡萝卜素,便于吸收,提高利用率2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1N1病毒虽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其体内也存在遗传物质B.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体内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C.植物细胞存在核酸、蛋白质、细胞核和细胞壁等物质或结构D.蓝藻体内没有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参考答案:B21. 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兔的白毛与猪的黑毛 B.眼大与眼角上翘C.鸡的光腿与毛腿 D.果蝇的红眼与棒眼参考答案:C22. 下列对于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通过突触后膜进入下一神经元内 B.神经递质是一种化学信号分子C.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前膜和后膜的电位发生改变 D.神经递质的传递是双向的参考答案:B23. 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增加CO2气体的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三碳酸分子与RuBP相对含量的变化是A.三碳酸分子增多、RuBP减少 B.三碳酸分子增多、R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