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IFLA大学生设计竞赛课件.ppt

112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79697492
  • 上传时间:2024-08-2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0.75MB
  • / 1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IFLA 刘晓明 教授                  20120519 目录1 1 引言引言2 2 国际设计竞赛的特点国际设计竞赛的特点3 3 近年大学生设计竞赛主题归纳近年大学生设计竞赛主题归纳IFLAIFLA大学生设计竞赛大学生设计竞赛4  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主题解析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主题解析5  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的评奖要求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的评奖要求7  参赛参赛7 7 获奖作品分析获奖作品分析8 2012 IFLA亚太区大学生设计竞赛主题亚太区大学生设计竞赛主题 1 引言引言1.1 发展历史1.1.1 IFLA简介        IFLA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于1948年在英国剑桥大学成立,是世界上风景园林行业影响力最大得国际学术组织其主要任务在于维护全球自然生态系统,推动和发展风景园林事业,为国际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风景园林事业,为国际风景园林事业得发展提供理论、技术和经验;通过研究和学术活动,将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应用到风景园林得设计、规划和建设中,使自然环境得平衡不被破坏  第第47届国际风景园林师(届国际风景园林师(IFLA)世界大会)世界大会,苏州,苏州,2010.5.28-30. 第第47届国际风景园林师(届国际风景园林师(IFLA)世界大会)世界大会,苏州,苏州,2010.5.28-30.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致辞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致辞 第第47届国际风景园林师(届国际风景园林师(IFLA)世界大会)世界大会,苏州,苏州,2010.5.28-30.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致辞并做主旨发言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致辞并做主旨发言 第第47届国际风景园林师(届国际风景园林师(IFLA)世界大会)世界大会,苏州,苏州,2010.5.28-30.美国哈佛大学风景园林系科克伍德教授做主旨发言美国哈佛大学风景园林系科克伍德教授做主旨发言 第第47届国际风景园林师(届国际风景园林师(IFLA)世界大会)世界大会,苏州,苏州,2010.5.28-30.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做主旨发言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做主旨发言 第第47届国际风景园林师(届国际风景园林师(IFLA)世界大会)世界大会,苏州,苏州,2010.5.28-30.住建部周干峙院士做主旨发言住建部周干峙院士做主旨发言 第第47届国际风景园林师(届国际风景园林师(IFLA)世界大会)世界大会,苏州,苏州,2010.5.28-30.北京林业大学孟兆祯院士做主旨发言北京林业大学孟兆祯院士做主旨发言 第第47届国际风景园林师(届国际风景园林师(IFLA)世界大会)世界大会,苏州,苏州,2010.5.28-30.日本东京农业大学进士五十八院士做主旨发言日本东京农业大学进士五十八院士做主旨发言 第第47届国际风景园林师(届国际风景园林师(IFLA)世界大会)世界大会,苏州,苏州,2010.5.28-30.马来西亚前第一夫人敦马来西亚前第一夫人敦-珍妮珍妮-巴达维在巴达维在IFLA理事会上发言理事会上发言 第第47届国际风景园林师(届国际风景园林师(IFLA)世界大会)世界大会,苏州,苏州,2010.5.28-30.10国协会主席圆桌会议国协会主席圆桌会议 第第47届国际风景园林师(届国际风景园林师(IFLA)世界大会)世界大会,苏州,苏州,2010.5.28-30.中外业界领导在中外业界领导在IFLA大会纪念墙和纪念鼎揭幕仪式上大会纪念墙和纪念鼎揭幕仪式上从左至右:周岚厅长,陈臻臻副司长,从左至右:周岚厅长,陈臻臻副司长,IFLA当选主席黛丝丽,当选主席黛丝丽,IFLA主席戴安妮,主席戴安妮,陈晓丽理事长,王翔副厅长,朱建胜副市长,衣学领局长陈晓丽理事长,王翔副厅长,朱建胜副市长,衣学领局长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已助力促成: 工学门类风景园林一级学科的建立,意义巨大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目前协助住建部的工作 执业风景园林师的前期准备工作 全国职业大典相关内容的修编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网上接受入会申请 IFLA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s于于1948年在英国剑桥成立年在英国剑桥成立总部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总部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Headquarters:  Brussels (Belgium)网站网站URL:   1948年在英国剑桥基督学院召开成立会议    执委会成员:  主席,副主席(3),秘书长,司库  分区:4个区         1 European Region          欧洲区       2 Asia Pacific Region (Asia and Oceania)         亚太区       3 Americas Region          美洲区       4 Africa-Middle East Region (new)          非洲-中东区  会员: 63个会员国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14 member associations from)Australia, China P.R., Hong Kong, India,  Indonesia, Iran, Japan, Korea, Malaysia, New Zealand, Philippines, Singapore, China Taiwan, Thailand 1 引言引言1.1 发展历史。

      1.1.2 IFLA国际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        IFLA国际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IFLA International Student Design Competition)是由主办,是IFLA世界大会(IFLA World Congress)得重要学生活动之一,也是全球最高水平得景观设计学专业学生设计竞赛每年举办一次,通常在每年的“IFLA世界大会”前完成作品征集、评审,并于会上进行颁奖竞赛由IFLA竞赛委员会负责,世界大会的承办方具体承办  1 引言引言1.1 发展历史发展历史1.2  竞赛目的1.2.1  引导学生创造有个性的作品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旨在鼓励学生参与并更深入地认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通过尝试来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观点及挑战,引导学习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创造更宜人的人居环境得公共景观,将景观与建筑、基础设施得以更好得发挥作用,以及对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尊重1.2.2  选拔优秀的年轻人才        IFLA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是IFLA主办的一项重要活动,是IFLA推动全球范围内风景园林专业学生交流,促进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对风景园林专业学生的优秀设计作品给予认可,提升风景园林教育水平的重要举措,是面向学生的最高水平的竞赛活动之一,在业界具有广泛的影响。

      1.2.3  推动风景园林教育的交流与发展        为了达到一个可行得且具较高水准得目标,我们需要通过建立一个允许国家、学校和专业组织共同评估、改进未来景观设计教育的标准,来寻求一个有利于推动风景园林教育交流发展得共同平台 2 国际设计竞赛的特点国际设计竞赛的特点2.1 国际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的类型国际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的类型2.1.1 给定项目地点:        根据竞赛组织者给出的具体设计项目的地点和要求从事设计如中日韩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竞赛组办方将给出具体的场地,并给出周边环境,对场地提出设计的相关要求2.1.2 自选项目地点:      根据竞赛组织者给出的总命题,由参赛者自选场地进行设计此类竞赛所涉及选择的场地范围广泛,只要与所给主题相关的场地都可以进行设计,相对给定项目的竞赛更加灵活多元,让参赛者发挥的空间多大 征集竞赛作品通知征集竞赛作品通知2 国际设计竞赛的特点国际设计竞赛的特点2.2 国际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举办程序国际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举办程序制作与提交参赛作品制作与提交参赛作品评审评审宣布竞赛结果宣布竞赛结果颁奖颁奖 2 国际设计竞赛的特点国际设计竞赛的特点2.2 国际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举办程序国际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举办程序2.2.2  作品提交要求        参赛作品通常采用4页PDF格式提交,在实际显示时,每页45*90cm,垂直显示得最终文稿将是135*90cm.图纸要求   -当前现状得航拍图   -概况,比例:1:10000——1:5000(平面,分区等)   -细节,比例:1:2000——1:500(功能设施)   -至少2张剖面图   -至少1个效果图   - 设计说明不超过2500字符(约1页A4纸)      2 国际设计竞赛的特点国际设计竞赛的特点2.3 国际风景园林设计竞赛的奖项设置国际风景园林设计竞赛的奖项设置  2.3.1  IFLA国际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        国际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通常由主办国或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组办。

      IFLA原来设有UNESCO奖和Zvi Miller奖及Merit奖现在设有一等奖(大汉奖)、二等奖(Zvi Miller奖)、三等奖(主办国学会奖)和评委奖2.3.2  IFLA亚太区国际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区(IFLA Asian and Pacific Region,简称IFLA APR)学生风景园林学生设计竞赛是由IFLA亚太区举办的一项风景园林竞赛活动,参与者主要是IFLA亚太区成员国的在校大学生(含硕、博士生)一般与IFLA年会前进行作品的征集和评审,在年会期间颁奖该竞赛通常由IFLA亚太区年会承办方具体承办现在设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评委奖 3 近年近年IFLA大学生设计竞赛主题归纳大学生设计竞赛主题归纳3.1 IFLA国际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主题年份年份               竞赛主题竞赛主题1990年           滨水景观1991年           景观的再生和文化特征1995年           景观改变-旅游影响1997年           城市中的水路1999年           国际化面貌的城市开敞空间                       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公园2002年           景观设计中废水的综合利用2003年           边缘的景观2005年           更为安全的城市与城镇2006年           蓝色星球的绿色方案2007年           城市生态旅游2008年           因水而变2009年           绿色基础设施:未来的景观、基础设施和人2010年           和谐共荣—传统的继承与可持续发展2011年           城市边缘景观 3 近年近年IFLA大学生设计竞赛主题归纳大学生设计竞赛主题归纳3.2 IFLA亚太区国际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主题年份年份               竞赛主题竞赛主题1996年           亚洲地区城市爆炸的回顾2009年           城市与风景园林的交融:面向未来的策略2011年           善待土地:人与土地和谐共存2012年           风景园林让生活更美好 4  IFLA大学生设计竞赛主题解析大学生设计竞赛主题解析4.1文化主题4.1.1场所精神        1979年著名挪威城市建筑学家诺伯舒兹(Christian Norberg-Schulz)在他的《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这本书中,诺伯舒兹提到早在古罗马时代便有“场所精神”这么一个说法。

      在古罗马人认为,所有独立的本体,包括人与场所,都有其“守护神灵”陪伴其一生,同时也决定其特性和本质        “场所”这个字在英文的直译是PLACE,其含义在狭义上的解释是“基地”,也就是英文的SITE在广义的解释可谓“土地”或“脉络”,也就是英文中的LAND或CONTEXT “场所”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人记忆的一种物体化和空间化也就是城市学家所谓的“SENSE OF PLACE”,或可解释为“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此类竞赛主题一般涉及到的是对于具有历史文化,地域特色,人文风情的场地具有一定场所精神价值,设计内容包含自然与人文两方面,需着重解决当代社会物质环境中得一些现实问题其次,对某种特定类型的场地进行规划和设计,对于场地的选择会有一定的限制性,如滨水景观,棕地景观等对于此类竞赛主题要考虑场地的特殊性进行功能性的设计,以及存在的各类问题,找寻突破口,需要协调和周边不同用地之间的关系,以及尊重场地的文化传统 4  IFLA大学生设计竞赛主题解析大学生设计竞赛主题解析4.1文化主题4.1.2 历史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遗产在景观的范畴内,是指从历史、美学的角度看,建筑样式结合等方面具有突出价值的建筑或建筑群体或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工物品或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物品和工程。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进程,近些年竞赛的主题对具有历史悠久,文化传统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了更多的关注,如何将文化文脉与自然生态的风景相结合,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更好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2010年的竞赛题目为“和谐共荣——传统的继承与可持续发展(Responding to Nature to achieve Harmony and Prosperity-Trandional Inherita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要求参赛者对城市历史的遗址保护和更新具有独特的认识,要求参赛作品采用创新的理念和方法,在满足现代社会需要的同时,珍视场地的价值和精神 4  IFLA大学生设计竞赛主题解析大学生设计竞赛主题解析4.2 生态主题4.2.1 水综合利用        城市存在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对水系的污染,如污水、废水等核心问题,引起了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纵览近年IFLA竞赛的选题,风景园林研究的领域在不断的扩大,更加强调生态性应在生态措施方面更注重用生态的手法去解决具体的技术解决方案,同时与当地的历史文人相结合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综合考虑。

      旨在引导参赛者将生态的理念融入作品,从新的角度、新的思维来应对这些危机,并用生态工程技术与景观设计手法相结合,解决存在的环境问题 4  IFLA大学生设计竞赛主题解析大学生设计竞赛主题解析4.2 生态主题4.2.2绿色生态基础设施        绿色基础设施的定义是:具有内部连接性的自然区域及开放空间的网络,以及可能附带的工程设施,这一网络具有自然生态体系功能和价值,为人类和野生动物提供自然场所,如作为栖息地,净水源,迁徙通道,它们总体构成保证环境、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框架              20 世纪90 年代“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被正式提出,“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被认为是公园游憩体系——绿带——绿道——生态基础设施等这一系列城市绿地建设理论的延伸和发展可以认为绿色基础设施不但包含了游憩体系、绿带、绿道、生态基础设施等功能,而且赋予了新的内容,绿色基础设施同时为人类和野生动物提供自然场所,并且总体构成保证环境、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框架    4  IFLA大学生设计竞赛主题解析大学生设计竞赛主题解析4.2 生态主题4.2.2绿色生态基础设施        2009年IFLA国际学生风景园林竞赛的主题是:绿色基础设施—明天的风景、基础设施和人。

      对于参赛者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参赛者选择一块能进行可持续概念设计的场地并演化出对场地状况进行调查、询问、提供需要和可持续选择的设计方案同时要求设计方案能够揭示出场地的社会、文化、经济和(或)政治因素,并且通过技术、方法和美学手段传达,试图通过对未来的展望从而探索风景园林中的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参赛过程中可能涉及与特定主题相关的场地类型如废弃地修复与再利用、城市水体的规划与改造、城市雨洪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排水设施管理、气候变化与景观的关系、城中村环境设施的改善等 4  IFLA大学生设计竞赛主题解析大学生设计竞赛主题解析4.3社会主题4.3.1 安全的城镇       联合国居住区协会实施了一项特殊的有关安全城市的计划, “更为安全的城市和城镇”(Safer Cities and Towns)曾在2005年成为IFLA学生竞赛的主题,以此激励从事风景园林专业的人们就“景观怎样使城市和城镇变得更安全” 的问题进行探索对于更加安全的城市,命题者对安全有以下解释:“可达的、活跃的、安全的,即是说居民和访客感到有助于开展活动的;不同类型的使用者感到可以接近的;公共空间的使用不存在过度的限制和障碍的形态。

       将安全性诠释为远离犯罪;远离由交通工具造成的各种形式的伤害;为各年龄段提供用于游戏和休闲的安全的地点和场所提供安全性还意味着创造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场地,在那里,年轻人可以检验自己面对危险的能力,学习怎样在不危及他人或不把自己不适当地置于冒险之中的情况下跳跃、平衡和躲避危险参赛选题要求参赛者对于选定地区有广泛的史料研究,社会调查,并挖掘场地的文化价值所在,结合分析其演变过程,多角度的考虑物质、文化环境和社会治安状况找出问题所在,从而探索出一条人性化、和谐治理的解决方案,从而让城镇达到安全、和谐、平稳过渡的目的,并为此类城市边缘地带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平稳过渡提供参考方案 4  IFLA大学生设计竞赛主题解析大学生设计竞赛主题解析4.3社会主题4.3.2 和谐环境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快速增长,土地用地的日益紧张,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的解决,从而如何运用风景园林的去构造更为和谐的社会环境、生态环境成为热点的话题另一方面,自然灾害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产生的影响,如“5-12”汶川大地震对震区人民的生活及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影响,如何对破坏的基址进行重建与修复引起了风景园林行业从事者的更多关注与探索。

      对于此类的恢复规划要求在安全保证、宜居环境的创造以及文化保留的三个层面进行生态性的恢复规划,从而创造一个安全宜居的环境 5 IFLA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的评奖要求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的评奖要求5.1 评奖标准评奖标准5.1.1独创性 (creativity)  竞赛作品要求参赛者用创新的思维去全面解读竞赛主题,对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进行了综合全面的研究,并采用了创造性的设计方法,运用新颖活泼的表现手法,全方位的,有趣的展示设计思想5.1.2可行性 (feasibility)竞赛作品要求设计思想着重探讨如何将景观作为综合解决自然环境以及政治文化问题提出解决的可行性,要求作品具有一定可操作性从自然环境到生物群落的栖息地,从空间到时间多层面的去探索方案的合理性与可实施性5.1.3可持续性 (suitability)参赛作品要求参赛者将可持续概念融入设计的场地,通过对场地状况的调查与分析,结合场地的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等因素,在未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效益5.1.4地方性 (locality) 参赛作品要求能反映场地独具特色的社会人文或自然环境,对地方性文化具有独特的认识,将特有的本土文化融入设计作品中,珍视本土文化的价值与精神,着眼于尊重传统文化,作品既要考虑自然生态环境的要求,又结合了使用功能上的要求,将具有特色的景观要素与环境相融合。

        5 IFLA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的评奖要求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的评奖要求5.2 技术要求技术要求      应用相关画图软件,表达参赛者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法等,涉及画图软件有如下几类:画图软件:CAD、Photoshop、Sketch Up、3D Max、Rhino等渲染软件:V-ray,4D、Lightscape等排版软件:Photoshop、Indesign、Illustrator、Coredraw等 5 IFLA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的评奖要求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的评奖要求5.3二维平面图,效果图二维平面图,效果图      作品表示清晰,图文并茂,图面整合统一,具有较好的视觉观感,图面涉及设计相的关平面图、分析图、剖面图、效果图相结合全面表达参赛者的作品构思      分析图包含现状分析、设计分析两部分,现状分析要求反映出场地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一定说明设计分析要能明确表达设计者的设计理念、设计原理、设计思想等,分析图逻辑思维严密,分析结构清晰 5 IFLA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的评奖要求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的评奖要求5.4 提交格式提交格式       作品应采用4个PDF(便携文件格式)文件的形式,且当100%打印时,其大小达45 cm X 90 cm。

      所有PDF文件应采用光盘(CD-ROM)邮寄四个PDF文件中不能包含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所在学校等信息请将一份完整的参赛资格声明,制作为一个PDF文件,然后存放在邮寄的光盘中请同时在邮寄的光盘表面贴上标签,标明作品姓名、所在学校和作品名称必须对PDF文件进行命名,且标明文件的数码序号,以便发生混乱时进行识别PDF文件内必须包含作品的全部信息,包括必要的文字说明,用英文书写文字量应尽可能少,但需对作品的设计意图、专门的问题或认识,采用的方法,以及理念等给予简洁和精炼的描述图例、标题和其他相关文字均应用英文书写 5 IFLA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的评奖要求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的评奖要求5.5 文字说明文字说明文字说明包含如下信息:1 场地的相关背景介绍   如场地概况、区位、气候条件、人口分布、风土人情、社会文化等2 设计理念、设计原理等3 简述设计方法 6 参赛参赛6.1 准备准备       对给定的竞赛主题内容,进行相关的资料收集整理,第一次的资料收集主要是找寻与竞赛主题相关的内容,方便选题小组成员可以从多个类型多个角度分工进行查找相关的信息,对其归类整理,方便找寻入手角度,定位主题6.2 解题解题6.2.1 选题对于场地的选择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所选场地具有一定代表性、具有一定特殊意义或地位的场地,通常代表当地的特有的文化特征,具有较高的景观和文化的双重价值2)所选场地具有一定指导性,即对项目的设计改造,其理论意义和成果对同类型景观发展有指导和推动作用3)所选场地具有一定可行性,即既能便于本人力所能及的调研考察,同时又具备被现实生活中的城市发展或利用的潜力4)参赛者对所选场地比较熟悉和了解,对其场地有较深入的调查与研究,有部分场地相关的图纸与资料数据5)所选场地存在的问题较为复杂,矛盾突出,对于场地的生态问题、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都应有综合的考虑,选取场地具有较好的景观价值,能够为该区域的治理提供相应的参考价值,并要求参赛者能够抓住问题的重点和切入点 实地调查资料收集整理6 参赛参赛6.3 答题答题6.3.1 现状分析对场地的分析不要停留在表面问题的分析,要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本原因,从多个角度层面入手       6.3.2 方案构思1)提出概念构思,简述设计原理,方案操作具有一定可行性2)进入方案深化阶段,理清方案设计理念,设计思路等,逻辑清晰合理,能够解决现状分析中发现的问题3)方案绘制阶段,通过应用画图软件绘制分析图、效果图、剖面图,鸟瞰图,用图面与文字结合的方式,表达设计人员的解决方案。

      6.4 答题内容答题内容参赛作品主要包括4个大的方面:第一部分为背景,即问题的提出,主要阐述选题和对题目的理解;第二部分为现状场地分析,也就是分析问题的过程;第三部分是设计概念,也即如何针对问题并以我们的方式进行解决;最后是结语部分,对整体构思进行总结并进一步回扣主题提出问题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1总特色总特色7.1.1 重点突出重点突出最好地体现竞赛主题,提高规划设计的起点,要站在土地生态规划的高度7.1.2过程清晰过程清晰注重现状得分析,特别注重场地生态结合文化的分析,并加以利用和改善,重视分析得完整性和科学性7.1.3结果合理结果合理规划设计中体现分析结果,具有风景园林艺术与功能的完美融合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 获奖代表作品分析获奖代表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7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黄河边即将消失的活遗址黄河边即将消失的活遗址——碛口古镇的保护与和谐再生(碛口古镇的保护与和谐再生(2010年)年)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47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黄河边即将消失的活遗址——碛口古镇的保护与和谐再生(2010年)1.主题主题        2010 年第47 届IFLA 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的主题为:和谐共荣—传统的继承与可持续发展,同时要求参赛作品必须对作者所居住或学习的国家内城市历史的遗址保护和更新具有独特的认识,并采用创新性的理念和方法,在满足现代社会需要的同时,珍视场地的价值和精神。

      2.选址选址      经过讨论确定了大方向是要选择一个独特并且活的遗址,不能是已经荒废或者与人的生活完全隔离的遗址,范围圈定为古镇、古城或者古道之后设计人员有针对性地查阅了很多资料,并通过2次讨论选定了3个遗址:山西碛口、茶马古道和江西景德镇最终将选题定在了碛口,并花了近一周的时间前往碛口调研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47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黄河边即将消失的活遗址——碛口古镇的保护与和谐再生(2010年)3  分析场地现状分析场地现状1)碛口古镇综合现状及问题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交通不便,居民生活水平低,城市格局及建筑损毁严重、保护及修缮不到位,与黄河亲和度低、利用度低2)西、中市街现状及问题建筑及城市结构基本保持原有风格,城市与山体和黄河的关系和谐,保留了部分自然形态的码头,处于城市中心的地标建筑黑龙庙保存完好,修缮良好,中市街冲毁部分未修复3)东市街现状及问题建筑损毁较严重,重建和新建建筑影响城市整体和谐面貌,商用民用建筑混杂,城市格局及道路系统混乱,居民生活环境差。

      4)西头村现状及问题土地利用率低,农耕用地占用河滩,存在安全隐患,城市无规划,建筑质量差,建筑风格混乱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47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黄河边即将消失的活遗址——碛口古镇的保护与和谐再生(2010年)4 发掘场地价值发掘场地价值场地价值在设计方案中将被继承下来,在整个场地中得到再生1)城市肌理:古镇原有布局规整有序,街巷主次分明,还有统一的院落空间格局(图1)2)乡土材料:当地的石材,旧建筑的门窗、砖瓦及梁柱、农家用具等都是富有特色和趣味的乡土材料(图2)3)邻里关系:邻里关系和谐,人与人的密切关系使古镇形成一个整体(图3)4)建筑与地形的关系:当地建筑依山而建,为多层重叠的窑院,最大限度利用了山地资源(图4)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47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黄河边即将消失的活遗址——碛口古镇的保护与和谐再生(2010年)4 发掘场地价值发掘场地价值场地价值在设计方案中将被继承下来,在整个场地中得到再生。

      图1 碛口古镇城市肌理的提取 图2 古镇乡土材料提取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47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黄河边即将消失的活遗址——碛口古镇的保护与和谐再生(2010年)图3 碛口古镇建筑与地形的关系示意图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47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黄河边即将消失的活遗址——碛口古镇的保护与和谐再生(2010年)4 整体规划整体规划——理念与场地的叠加理念与场地的叠加(图图5)1)整体结构分区整体结构分区:通过前面的现状分析我们把“保护—更新—再生”的规划模式与西市和中市、东市、西头村3个区域叠加,得出了“古镇—景观过渡区—新村”新的结构分区。

      2)水体系统规划:水体系统规划:还原生态河道,对河岸及水体轻微污染进行治理,保持黄河周围环境的生态平衡,使居民与黄河的关系更加亲密3)道路系统规划:道路系统规划:古镇与外界相连的通路不介入古镇内部,设置缓冲区域连接古镇与新城古镇内部保持原有道路体系,新城道路体系为古镇道路体系的延续,但在尺度上要满足现代社会交通的需要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47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黄河边即将消失的活遗址——碛口古镇的保护与和谐再生(2010年)4 整体规划整体规划——理念与场地的叠加理念与场地的叠加(图图5)4)建筑系统规划:建筑系统规划:在古镇古建筑保存现状良好的区域,对建筑进行修整以求恢复原貌,过渡区域建筑要满足人员集散及整体景观的需要,新建建筑要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并延续古镇建筑风格和格局新建建筑要合理利用山地资源并且坚持节能环保的原则5)农田系统规划:农田系统规划:现状破碎的农田其实浪费了很多土地,整合原有乱占河滩的低产农田,在新村利用建筑与河滩之间的过渡区域及山脚开辟新的农田将会节省出更多的土地资源。

      6)绿地系统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最大限度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古镇的绿地面积;新村将规划出完善的绿地系统;景观过渡区大部分由绿地组成;完整的绿地系统将3个区域连接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47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黄河边即将消失的活遗址——碛口古镇的保护与和谐再生(2010年)4 整体规划整体规划——理念与场地的叠加理念与场地的叠加(图图5)图5 分区规划图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47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黄河边即将消失的活遗址——碛口古镇的保护与和谐再生(2010年)4 整体规划整体规划——理念与场地的叠加理念与场地的叠加(图图5) 图5 整体规划结构分层示意图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47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黄河边即将消失的活遗址——碛口古镇的保护与和谐再生(2010年)图6  A 区细节设计表现图图7  B 区细节设计表现图图8  C区细节设计表现图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7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二等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二等奖作品分析 寻找逝去的泉(寻找逝去的泉(2010年)年)1.主题主题        2010 年第47 届IFLA 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的主题为:和谐共荣—传统的继承与可持续发展,同时要求参赛作品必须对作者所居住或学习的国家内城市历史的遗址保护和更新具有独特的认识,并采用创新性的理念和方法,在满足现代社会需要的同时,珍视场地的价值和精神。

      2.场地背景及选址场地背景及选址        济南自古素有“泉城”之美称全市共遍布着700多处天然涌泉在济南城市发展的历程中,泉水是不可或缺的因子,济南因泉而兴,因泉而名,泉水之于济南已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泉水,构成了济南独特的城市风貌和历史人文景观,它已成为济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和符号在时代的冲击下,老城的更新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设计用地选址位于济南老城的中心,主要包括曲水亭街、东更道街、芙蓉街和院前街这一片区域这里曾经泉水密布,建筑遗产丰富,风格多样,是济南现存唯一的保留较完整的具有传统特色的地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景观特色,是这一区域的历史真实写照,也最能够代表济南泉文化的内涵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47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二等奖作品分析 寻找逝去的泉(2010年)3  分析场地现状分析场地现状        济南的泉文化正行走在消失的边缘线上泉城济南传统的泉池风貌特色该如何保护与再生?济南的泉文化又该何去何从?对比分析了历史与现今泉眼的分布情况,归纳出以下几点导致泉水渐逝的因素:1)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泉水停涌干涸;2)泉脉被淤泥或杂物堵塞,泉群出现断流;3)道路、建筑建设造成泉渠被封盖、掩埋;4)用水方式的改变导致院落中的泉井被废弃、掩盖;5)原有标识系统不完整,初入老城区的人们无法便捷地找寻到泉眼;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47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二等奖作品分析 寻找逝去的泉(2010年)4 设计意向设计意向        设计方案以“寻泉”为线索,以景观为载体,来标识不同类型的泉之所在,重塑济南老城依泉而生的氛围,同时希望借由这种方式寻回正在逐渐逝去的城市与泉、人与泉之间的紧密关系。

      方案从泉水本身及当地的传统文化当中提取意象,抽象成符号作为设计的基本元素,应用于铺地图案、墙面装饰等,并以此作为设计形式的来源;用传统的青石板路面取代现有的、雨水无法渗透的水泥路面,并适当增加新的材料元素;恢复现存的所有泉的历史名称,同时通过灯光、声音、喷雾装置、壁画、浮雕等各种形式来标识泉的位置(图1)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寻找逝去的泉(2010年)5 方案设计方案设计        将济南老城原有的泉,依据其现存的状况,划分为4类:a类,现存的,保护较好的泉,人们仍能够看到它们;b类,现存的,保护不好或被掩藏起来的泉池,大多数人无法看到它们;c类,曾经存在过,现在仍可以被挖掘重现的泉;d类,曾经存在过,已经无法挖掘重现的泉        第47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二等奖作品分析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寻找逝去的泉(2010年)6 设计方法设计方法1)a类。

             濯缨泉是老街区中一处较大的泉池池中有泉眼数十处,处处水涌若珠,长流不息池的两岸民居错落,院中可取水,隔窗可观泉,夏季则成为居民们的天然泳池然而,濯缨泉虽名声在外,却隐匿在民居中,不易为外人所见其两面临墙,南北两岸仅有的亲水空间也略显局促和不便改造中我们将南北两岸以廊道相连,增加台阶、坡地等亲水形式,在尽量小的改动下更好地满足并延续人们的生活方式——游泳、戏水、静坐、赏泉……(图3)         第47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二等奖作品分析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寻找逝去的泉(2010年)6 设计方法设计方法2)b 类       老城区的院落内藏匿了无数的泉眼,却由于诸多的原因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针对此类泉眼,我们主要通过清理院内泉池,并在外墙的明显位置绘制图画来重现泉池过去的情景,并以此标记泉的存在2个场景虚实交错,让人们了解泉的过去与现在人们徘徊于老街巷中,寻访那些散落在院落中的泉,驻足凝望院墙上泉的古画,不由得追忆起往昔的光景。

      轻叩院门,现今的情景铺展于眼前,恍然间,一切宛若隔世我们希望能够借助景观设计中最小干预的手法来还原场地的历史情趣,并通过视觉的暗示来实现时空的对话(图4)第47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二等奖作品分析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寻找逝去的泉(2010年)6 设计方法设计方法3)c类       针对此类泉水,首先疏通淤塞的泉眼,让泉水复涌继而用现代的景观手法对泉池周边的环境重新梳理,并通过声、光等现代科技手段,以抽象还原的方式标识出泉水的新生晴天,泉水静静地溢出,水面倒映着天空,安静惬意;雨天,水沿池壁溢出,形成水帘,泉与雨上演了一部交响曲;雨过天晴,地面的圆形铺装内,积留着雨水,顽皮的孩子踩到积水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在这里,泉水伴着人们思考、怀念与憧憬(图5)第47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二等奖作品分析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寻找逝去的泉(2010年)6 设计方法设计方法4)d 类。

              芙蓉街的泉渠原为明渠,随着时代的变迁,明渠被青石板所掩盖,成为暗渠然而,现代城市发展和芙蓉街本身需求的改变,造成了暗渠的消失,也模糊了人们的记忆针对此类泉,我们主要通过隐喻的手法还原历史的面貌,设计主要通过一条青石板铺设的浅浅的排水渠,来隐喻原来的泉渠排水渠随着街道而延伸,在满足排水功能的同时,也勾起了人们的记忆雨天,街面的雨水汇集于此,形成了一条浅浅的水渠,将人们的情感拉进了往日的思绪中 (图6)第47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二等奖作品分析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6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绿色的避风港绿色的避风港——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防风避风廊道(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防风避风廊道(2009年)年) 竞赛主题:绿色基础设施:未来的景观,基础设施与人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infrastructure and people for tomorrow"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6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绿色的避风港绿色的避风港——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防风避风廊道(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防风避风廊道(2009年)年)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6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绿色的避风港绿色的避风港——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防风避风廊道(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防风避风廊道(2009年)年) 竞赛主题:绿色基础设施:未来的景观,基础设施与人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infrastructure and people for tomorrow" 1 背景背景       喀什老城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民族文化,是中国唯一保留完好的拥有西域风情的古城,但与此同时老城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危机。

      是否能够运用风景园林的手法在改善古城风环境的同时,缓和以上的冲突矛盾,从而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2 选题选题      在选题阶段,大家力求将着眼点落在中国社会现状问题之上,试图探究怎样运用风景园林设计的手法改善人与环境不利因素之间激烈矛盾冲突此时,参赛人员得知了喀什老城区改造开工的消息其间通过对一位参与老城改造的建筑师博客的详细关注,使设计人员对老城区的改造有了一些从风景园林设计角度出发的独特想法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6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绿色的避风港绿色的避风港——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防风避风廊道(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防风避风廊道(2009年)年) 竞赛主题:绿色基础设施:未来的景观,基础设施与人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infrastructure and people for tomorrow" 3 设计理念设计理念       设计针对喀什严重的风害问题,借以老城改造的契机,以科学的防风抗风手法对老城进行环境规划与设计,在老城中插入防风避风绿色基础设施来改善老城的风环境问题,提高当地人民的生存生活质量。

      此基础设施由防风植物及避风构筑物共同构成,以低调的方式介入老城的街道体系之中,旨在创造老城友好的室外环境的同时,鼓励城中居民的交流、运动、巴扎贸易等室外活动,恢复该地区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以此带动区域内商业及旅游业的发展,以经济的繁荣维持老城的活力我们希望方案中能创造出一系列“避风港”空间,它可以作为老城可持续发展的激活器以及积极适应气候变化的案例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7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绿色的避风港绿色的避风港——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防风避风廊道(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防风避风廊道(2009年)年) 竞赛主题:绿色基础设施:未来的景观,基础设施与人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infrastructure and people for tomorrow" 3 设计理念设计理念       设计针对喀什严重的风害问题,借以老城改造的契机,以科学的防风抗风手法对老城进行环境规划与设计,在老城中插入防风避风绿色基础设施来改善老城的风环境问题,提高当地人民的生存生活质量。

      此基础设施由防风植物及避风构筑物共同构成,以低调的方式介入老城的街道体系之中,旨在创造老城友好的室外环境的同时,鼓励城中居民的交流、运动、巴扎贸易等室外活动,恢复该地区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以此带动区域内商业及旅游业的发展,以经济的繁荣维持老城的活力我们希望方案中能创造出一系列“避风港”空间,它可以作为老城可持续发展的激活器以及积极适应气候变化的案例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6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三等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三等奖作品分析S+C——羌峰寨生态性恢复规划(羌峰寨生态性恢复规划(2009年)年) 竞赛主题:绿色基础设施:未来的景观,基础设施与人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infrastructure and people for tomorrow"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6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三等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三等奖作品分析S+C——羌峰寨生态性恢复规划(羌峰寨生态性恢复规划(2009年)年)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6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三等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三等奖作品分析S+C——羌峰寨生态性恢复规划(羌峰寨生态性恢复规划(2009年)年)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6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三等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三等奖作品分析S+C——羌峰寨生态性恢复规划(羌峰寨生态性恢复规划(2009年)年)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6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三等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三等奖作品分析S+C——羌峰寨生态性恢复规划(羌峰寨生态性恢复规划(2009年)年) 竞赛主题:绿色基础设施:未来的景观,基础设施与人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infrastructure and people for tomorrow" 1 评委评语评委评语       竞赛组委会对于作品的评语是:“该项目旨在解决一个具有挑战性和时代性的主题,即被地震毁坏后的人类住区的生态性恢复。

      项目从人和景观方面进行了客观而详细的分析,并作出了具体而合适的解决办法作品表达了设计者对于环境方面的突出意识以及杰出的图纸表现能力2 选题选题       “5•12”汶川大地震是2008年中国经受的一次深刻的考验,而2009年则正值震区重建的关键时期, 汶川大地震对震区的人民生活及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影响,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社会各界对此抱有极大的关注和热情,如何重建灾区引发了社会的广泛思考,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了一个震后村寨的重建作为竞赛选题参赛者选择当地典型性的受灾村寨——羌峰寨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灾后的破坏情况、原址重建的可行性以及村寨未来的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从安全保证、宜居环境创造及文化保留3个层面对其进行了生态性恢复规划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6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三等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三等奖作品分析S+C——羌峰寨生态性恢复规划(羌峰寨生态性恢复规划(2009年)年) 竞赛主题:绿色基础设施:未来的景观,基础设施与人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infrastructure and people for tomorrow" 3 设计构思设计构思        具体措施是通过坡改梯的方式整合被破坏的山体地形,用梯田的形式对该地区受损农田进行补偿的同时,以台地地形加固建筑基底,提高建筑安全性;结合村寨的传统文化,从空间安全、建筑安全、水系统安全3个方面对村寨进行重新规划;根据灾后实地状况,构建了湿地水质净化系统及植被修复系统,为村寨创造了一个安全宜居的环境。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5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评委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评委奖作品分析随海而漂,畔海而息随海而漂,畔海而息——利用黄海可再生能源建立理想化景观模型的概念设计利用黄海可再生能源建立理想化景观模型的概念设计((2008年)年)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5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评委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评委奖作品分析随海而漂,畔海而息随海而漂,畔海而息——利用黄海可再生能源建立理想化景观模型的概念设计利用黄海可再生能源建立理想化景观模型的概念设计((2008年)年)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5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评委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评委奖作品分析随海而漂,畔海而息随海而漂,畔海而息——利用黄海可再生能源建立理想化景观模型的概念设计利用黄海可再生能源建立理想化景观模型的概念设计((2008年)年)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5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评委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评委奖作品分析随海而漂,畔海而息随海而漂,畔海而息——利用黄海可再生能源建立理想化景观模型的概念设计利用黄海可再生能源建立理想化景观模型的概念设计((2008年)年)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5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评委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评委奖作品分析随海而漂,畔海而息随海而漂,畔海而息——利用黄海可再生能源建立理想化景观模型的概念设计利用黄海可再生能源建立理想化景观模型的概念设计((2008年)年)竞赛主题:因水而变1 选题选题        近年来全球多变的气候环境引起了人们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究其根源是人类使用非洁净能源释放出大量温室气体(co2)和废渣的任意排放导致了空气和海洋严重污染。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并且蕴含了多种洁净的可持续的能源,海洋能是地球上潜力最大的绿色能源,因此决定以大海为出发点寻求一种新的模式以解决人的生活与自然环境之间产生的问题2 选址选址        我们选择了中国黄海的一段海岸进行研究,该地段具有环境污染和其他比较典型的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并且通过研究发现这段海域具有很多可利用的海洋能源,例如海热能、潮汐能、波浪能、风能、太阳能和海水盐差能因此我们此次设计的概念是期望能够生成一个理想模式:把海洋能源的利用与景观系统相结合,实现自给自足并为海边的人与其他生物创造一个如天堂般的所在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5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评委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评委奖作品分析随海而漂,畔海而息随海而漂,畔海而息——利用黄海可再生能源建立理想化景观模型的概念设计利用黄海可再生能源建立理想化景观模型的概念设计((2008年)年)竞赛主题:因水而变3 设计理念设计理念        此次设计的概念是期望能够生成一个理想模式:把海洋能源的利用与景观系统相结合,实现自给自足并为海边的人与其他生物创造一个如天堂般的所在。

              根据对场地的分析,把概念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设计了六个具体的、独特的模型这六个模型分别利用了六种在海边可以利用的可持续的绿色能源,分别是风能、潮汐能、盐差能、海热能、太阳能和波浪能并且针对在该场所中生存环境受到威胁的六类生物在模型中创造可以改善它们生存环境的设置和富有趣味的山水景观,就像一个漂浮的公园,使人类和它们能够和谐共处并且乐在其中这些模型分开设计是为了更好的表达我们针对不同能源和生物的特别设计,突出不同能源的应用原理和针对不同生境的改善方法但这些模型不会是单独的个体,我们设计会有很多模型在沿海能形成一个系统,综合利用各种海阳能源改善沿海的生境,为人类和其他生物创造一个漂浮在海上的天堂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5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评委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评委奖作品分析水的庇护所水的庇护所——身为水处理器的社区(身为水处理器的社区(2008年)年)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5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评委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评委奖作品分析水的庇护所水的庇护所——身为水处理器的社区(身为水处理器的社区(2008年)年)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5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评委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评委奖作品分析水的庇护所水的庇护所——身为水处理器的社区(身为水处理器的社区(2008年)年)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5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评委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评委奖作品分析水的庇护所水的庇护所——身为水处理器的社区(身为水处理器的社区(2008年)年)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5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评委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评委奖作品分析水的庇护所水的庇护所——身为水处理器的社区(身为水处理器的社区(2008年)年)竞赛主题:因水而变1 选题及选址选题及选址       建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北京团结湖社区是中国当今最为普遍的社区模式,是现代主义的产物。

      有序、实用,但不免刻板和冷漠在这种社区中,水问题亟待解决我们旨在思考一个居住社区能够扮演的角色:提供居住和对水的净化、循环、再利用,可以在社区中合二为一2 现状分析现状分析在“城市化”这种必然趋势下,几点问题已经不容忽视:1) 硬壳化硬壳化:城市中大量的硬质地面导致降水无法下渗,地下水得不到补充,引起地面沉降,水循环无法正常运行2) 无序无序: 丰水期排水不畅,造成水灾;枯水期得不到水的补充危及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也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3)地表污染地表污染:交通污染物、工业污染物,生活垃圾等复杂的人工环境与地表径流相接触,使对降水的利用变得复杂污染地下水4)利用率低利用率低:降水在建筑用地上都得不到利用5)冷漠的生活空间冷漠的生活空间中国社区居住模式,呈现独立的状态各幢建筑、各个单元、各个住宅之间缺乏交流空间居住者的见面程度低,人际关系淡漠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5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评委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评委奖作品分析水的庇护所水的庇护所——身为水处理器的社区(身为水处理器的社区(2008年)年)竞赛主题:因水而变3 设计理念设计理念1)界面的插入可有效地避免降水与地面污染物的接触,使对水的利用更为便捷有效。

      2)建筑主平面抬高,形成上大下小的形状,尽可能留出更多的透水地面,帮助雨水下渗住宅建筑物与净化、储存、循环用水设施相结合,使降水在建筑顶面到底面的下落过程中完成物理净化,节约时间,缩短运输距离,降低被污染几率3)吸取传统四合院的空间精华,创造更多交往空间,获得和谐健康的生活方式借鉴自然山体汇水形式4 总体布局总体布局      遵从中国“风水”理念:依山面水,俯临平原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5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评委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评委奖作品分析水的庇护所水的庇护所——身为水处理器的社区(身为水处理器的社区(2008年)年)竞赛主题:因水而变•设计方法设计方法       五个“绿核”,是社区中最重要的交往空间它们分别是:“敬敬”核核:代表远古人对大自然现象的不解而产生的对水的崇拜和敬畏在设计中,突出人与水有着陌生和疏离感,水临驾于人之上,神圣不可侵犯治治”核核:随着人改造世界能力的提高,开始对水进行治理。

      这是人对水的强制和压迫设计中制造了紧张的氛围,体现了人以自己的主观意志为中心解解”核核:人摆脱了蒙昧,能以科学的眼光审视水物质和水现象设计中,一种亲切的关系开始展现其雏形,水不在高不可攀,人也不在敌视水理解和宽容的态度是此核的设计主题亲亲”核核:亲切源于了解宁静、安详是此核营造的氛围,一个冥想的空间,是人与水和平共处的表征融融”核核:水总表现出它温和的一面,人顺应水的自身规律,利用其规律并维护水的正常运行人对水依恋着,水被人庇护着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4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 记忆的舞台记忆的舞台“前台、帷幕、后台前台、帷幕、后台”理论与高淳古街(理论与高淳古街(2007年)年)竞赛主题:竞赛主题:城市生态旅游“Urban Ecotourism ”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4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 记忆的舞台记忆的舞台“前台、帷幕、后台前台、帷幕、后台”理论与高淳古街(理论与高淳古街(2007年)年)1 竞赛主题竞赛主题       2007年IFLA学生设计竞赛主题为“城市生态旅游”(Urban Ecotourism) ,具体要求如下:(1)鼓励对生物和文化的差异和多样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2)欣赏和享受城市中的艺术和文化遗产;(3)改善城市环境的状态;(4)加强社区之间的联系;(5)激发身体、智力、情绪的活力;(6)对社区发展的贡献。

      2 解题解题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但中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单单有几个“生态旅游”示范点是远远不够的要发展中国的旅游业,要缓解中国城市土地人口的压力,选择开发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和区域地理特色的中小城镇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并且按照“生态旅游”的战略要求,风景园林师的规划和参与尤为重要和紧迫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4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 记忆的舞台记忆的舞台“前台、帷幕、后台前台、帷幕、后台”理论与高淳古街(理论与高淳古街(2007年)年)3 选址选址        高淳县坐落于南京的南郊,距城市中心时空距离仅有70km而且高淳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有1997年就被国家文物管理局定为重大考古发现的“薛城遗址”,另外,还有“固城遗址”、“保圣寺塔”、“道教神像”也在其境内尤其是,在国内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令游客向往的位于高淳县淳溪镇上的高淳老街,它是江苏省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代表之一。

      对于发展“城市生态旅游”而言前景非常广阔4 现状分析现状分析        短短的10年时间,在发展旅游业的大潮冲击下,老街似乎失去了以往的神韵1)老街入口广场车水马龙,毫无秩序,大幅的现代广告比比皆是;2)老街上店铺杂乱无章,商品粗制滥造;3)临街楼宇破烂不堪,店铺照明电线、通讯电线相互拉扯,到处像结集的蜘蛛网;4)街道中彼此起伏的吆喝声,整个老街一片喧哗和吵闹;5)原来周边的小桥流水也渐逝渐远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4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 记忆的舞台记忆的舞台“前台、帷幕、后台前台、帷幕、后台”理论与高淳古街(理论与高淳古街(2007年)年)5 设计理念设计理念        根据高淳老街的自然格局划分前、中、后三部分结合“前台、帷幕、后台”的理论为指导为创作提供了客观上的可能1)“前台”指旅游开发所针对的场所,是直接面对游客的场所;前面即高淳老街的主体,它是当前高淳旅游开发的重点,吸引着游客的目光,是高淳形象的代表;2)“后台”指旅游资源保护与文化沉淀的场所,是一个封闭性的空间。

      老街后面部分是高淳的老民居,是承载着高淳传统文化和民俗的实体;3) “帷幕”指将前台与后台进行间隔的空间,在旅游地中使前台对后台的影响得到缓冲和过渡,将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同化作用降到最低指在老街的尽头和老民居的交界处,开了一个出口,并在外面整出了一片广场起到强调老街的游览路线和过渡空间的作用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4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 记忆的舞台记忆的舞台“前台、帷幕、后台前台、帷幕、后台”理论与高淳古街(理论与高淳古街(2007年)年)6 设计手法设计手法1)诱导性入口使用了具有传统中国味的屏风,配以树篱将老街与民居的入口进行了隔离,但又保留了两者之间的通行;2)为了达到其特色性,将老街的出口广场与周边的滨水合并起来做成了一片旅游观光区,使得游客可以从老街的古老文化中体会到另一番自然的恬静与美丽在这其中,首先,针对原有空旷的广场进行了改造,在其中增加了可以供人休息的椅子与提供阴凉的树荫,并在两边增设了室内的茶座与戏社。

      3)总体的布置都延续了老街的风格,使得更加和谐与整体4)对周边的滨水进行治理,将滨水步道重新美化,增加水生植物的种类配置,将原有停泊的废弃船只保留并改造成景观小品,可以供游客拍照留念,并且在湖边增设各类渔船和捕捞工具,游客可以自由赏玩一边让游客可以了解到固城湖螃蟹鱼虾的培育与养殖,一边还可以让其品尝亲自捕捉到的螃蟹鱼虾的美味使得来往的游客真正体会到古镇高淳的魅力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4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优秀奖作品分析优秀奖作品分析 寻找自然、城市、人共生的伊甸寻找自然、城市、人共生的伊甸((2007年)年)竞赛主题:竞赛主题:“让地球重归伊甸园” ,竞赛的目的是尝试和寻找解决未来可能面临的各种环境上的挑战的方法, 促进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 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存环境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4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优秀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优秀奖作品分析 寻找自然、城市、人共生的伊甸(寻找自然、城市、人共生的伊甸(2007年)年)竞赛主题:让地球重归伊甸园1 解题解题       对题目的理解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第一是对“伊甸” 的理解,第二是对“重归”。

       的阐释       伊甸园是人类世代不忘的永恒精神故乡回归伊甸并不是要重回蛮荒的梦境, 而是在现有生活环境的基础上走向更加生态的自然环境、更加便利的居住生活、更加和美的社会关系有了这样的理解之后, 对这个题目的关注点便落实到改善居住环境和展现变迁过程这2个方面了2 选址选址       杨府山垃圾处理场位于温州市东部, 紧邻瓯江起先,此地本是一片滩涂, 后被开垦为农田城市的扩张将其推至新城边缘, 农田又被众小型工厂取代城市产生的垃圾源源不断地运抵, 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不断倾泻堆填经过10多年的时间, 一座占地12hm2,高度接近20m的垃圾山就此形成随着城市进一步发展, 垃圾山周围区域被规划为温州的新CBD对垃圾山的改造刻不容缓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4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优秀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优秀奖作品分析 寻找自然、城市、人共生的伊甸(寻找自然、城市、人共生的伊甸(2007年)年)竞赛主题:让地球重归伊甸园3 现状分析现状分析      经过调查分析,场地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垃圾山的异味严重干扰居民的生活;2)垃圾渗沥液渗入地下直达地表15m以下的钻土隔水层, 浅层地下水遭到污染;3)瓯江水质受到威胁垃圾堆积产生积热, 升高土壤温度,破坏植物根系, 当地植被遭破坏;4)垃圾腐败产生的有害气体自由进入空气, 空气质大受影响4 设计理念设计理念      构思概念最终确定将一处生态灾难发生地改造成具有丰富生物多样性的城市未来自然资源预留地, 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美好的人居环境, 展现自然、城市、人相得益彰的演变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寻找自然、城市、人共生的伊甸的永续之旅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4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优秀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优秀奖作品分析 寻找自然、城市、人共生的伊甸(寻找自然、城市、人共生的伊甸(2007年)年)竞赛主题:让地球重归伊甸园5 方案设计方案设计       以风景园林的技术手段对垃圾山施以策略性的干预, 从而引导生态恢复过程的发展,从垃圾山作为生态灾难的现状到最终成为一个可以自我更新的自然系统, 可根据堆体沉降程度、渗沥液产生、沼气产生量等相关化指标的值分为7个不同的阶段。

      这7个阶段很巧合地隐喻上帝创世的7天在这7个阶段, 垃圾山展现出7张不同的面孔在每个阶段, 选取垃圾山上一件设施的状态作为标的物见证和展示垃圾山所处的发展阶段 (1)恐怖狰狞的面孔上污染物检测器惊恐的眼睛       一座堆积了17年的垃圾堆蹲踞在瓯江的岸边, 这座垃圾山的周围是一些制造污染的小工厂工厂的工人和垃圾山周围的居民生活在充斥着污染的环境中2)悄然变化的面孔上经纬仪兢兢业业的眼睛       根据新的规划设计, 新进场的垃圾有意识地按照设计的运输路线被有计划地堆放到指定的区域, 由这些垃圾产生的新的堆体一经形成便有了符合安全规范的边坡角度, 而且成为日后堆体整形的一部分垃圾山周围的小型工厂逐渐迁走, 新的CBD建设项目开始启动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4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优秀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优秀奖作品分析 寻找自然、城市、人共生的伊甸(寻找自然、城市、人共生的伊甸(2007年)年)竞赛主题:让地球重归伊甸园5 方案设计方案设计(3)焕然一新的面孔上导气井尚未张启的眼睛垃圾场封场,通过大地艺术的手法, 垃圾堆体被重新整形。

      根据既存的垃圾分类情况, 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被一条新建城市道路清晰界定垃圾场内原有的运输道路被保留, 用作公园的主要道路4)渐渐稳定的面孔上导气井全速运转着的眼睛随着生活垃圾的降解, 堆体沉降渐趋稳定, 渗沥液和沼气的逐渐减少CBD的建设全面展开, 周围地块被出售, CBD开工建设产生的建筑垃圾被运送到道路另一侧的堆场堆放, 堆放的过程也是对堆体塑型的过程5)愈发美丽的面孔上导气井被精心装饰的眼睛    堆体的沉降基本达到稳定状态大型的景观构筑物得以在山体上建设一座坐落在山顶, 可眺望贩江的观景平台成为整个的景观地标游览道路建设完毕, 垃圾山已经转化为区域公园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4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优秀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优秀奖作品分析 寻找自然、城市、人共生的伊甸(寻找自然、城市、人共生的伊甸(2007年)年)竞赛主题:让地球重归伊甸园5 方案设计方案设计(6) 健康安全的面孔上导气井功能全新的眼睛        随着垃圾降解进程接近完成,沼气和渗沥液的产生已经可以忽略不计。

      于是导气井等废弃物处理设施的使命完成用土壤填充导气井,使其成为沟通堆体表层土壤和隔离层以下生活垃圾完全降解形成的腐殖质的媒介,连通上下个彼此隔离的生态系统公园周围的高层建筑都投入使用,并由步行通道与公园连通随着道路和绿地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公园的服务半径增加, 服务功能增强,不仅服务于在周围工作的员工,还接待来访的游客和前来参观环保教育基地的学生公园已经由一个区域公园发展为服务于整座城市的特色公共空间7) 自我更新的面孔上导气井渐展笑容的眼睛        公园所在区域的生态状况恢复到理想的状态, 将公园与自然生态系统隔离的人工设施都被去除, 公园彻底融入自然生态系统中, 公园内生态群落可以自我更新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强人工设施的干预已经不再必要, 导气井等设施成为纪念这段历史的景观小品公园周围的城市高度发展, 充满活力, 为居民提供便捷多彩的生活公园成为城市居民亲近自然的首选场所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2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 安全盒子安全盒子—北京传统社区的儿童安全成长模式(北京传统社区的儿童安全成长模式(2005年)年)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2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 安全盒子安全盒子—北京传统社区的儿童安全成长模式(北京传统社区的儿童安全成长模式(2005年)年)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2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 安全盒子安全盒子—北京传统社区的儿童安全成长模式(北京传统社区的儿童安全成长模式(2005年)年)竞赛主题:更为安全的城市和城镇1 背景背景1)儿童安全问题       城市和城镇的安全归根结底是人的安全问题,而儿童又是人群中最弱势的群体,儿童受心理与生理条件的限制,致使他们对危险的认识不足,自我保护能力弱,极易受到来自外界的人身伤害,而任何一个伤害都会波及其健康发展,这就需要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有良好的环境引导他们健康地发展。

      2)北京传统社区       传统的四合院社区模式承载了北京上千年的历史和文化,至今仍是北京市居民主要的居住形式之一, 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大片胡同与四合院的居住模式的没落,菊儿胡同片区正是这种尝的代表, 参赛者选择该地块进行儿童安全问题的研究, 希望能够改善传统社区中的儿童安全问题,进而提高整个社区的安全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2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 安全盒子安全盒子—北京传统社区的儿童安全成长模式(北京传统社区的儿童安全成长模式(2005年)年)竞赛主题:更为安全的城市和城镇2 现状分析现状分析通过现场调查,分析了菊儿胡同中威胁儿童人身安全的几点因素1)社区中大量年久失修的四合院和随意搭建的棚屋不但在本身的牢固性上存在问题,还极易引起火灾2)胡同和四合院作为传统内向型居住模式,公共空间的缺失使得孩子们的活动空间不得不集中在车辆拥挤的胡同之中,狭小的胡同空间对儿童的活动存在安全问题的威胁。

      3)社区中有众多的出租房屋,服务设施凌乱,居住与商业并存,导致人员结构复杂,人际关系日趋冷漠,增加了儿童的不安全因素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2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 安全盒子安全盒子—北京传统社区的儿童安全成长模式(北京传统社区的儿童安全成长模式(2005年)年)竞赛主题:更为安全的城市和城镇3 设计理念设计理念        影响儿童安全的问题归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现存的对儿童构成人身安全的不安全因素、另一方面是缺乏引导儿童安全成长的有利环境, 参赛者分别对这两方面问题以景观营建的手段加以诠释和解决3.1 减少现存的对儿童构成人身伤害的不安全因素1)对交通问题的解决方案对机动车通行的主要胡同采用地下交通模式,创造完整的地下交通体系,结合我们设计的安全盒子设置地下停车场,设计合理的服务半径,把交通改在地下的同时,使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社区内部以步行交通为主进而减少交通隐患。

      2)对火灾隐患的解决方案通过交通体系的完善以及危旧四合院和棚屋的拆迁,对供电系统及天然气系统的维护和管理,降低火灾的发生率,同时交通系统的完善也使得救火救灾变得更加方便,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及其各大区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第第42届届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 安全盒子安全盒子—北京传统社区的儿童安全成长模式(北京传统社区的儿童安全成长模式(2005年)年)竞赛主题:更为安全的城市和城镇3 设计理念设计理念3.2 创建儿童安全成长环境模式       设计中提出“安全盒子”的概念,通过合理设置“安全盒子”形成儿童安全成长环境模式,形成丰富的儿童公共活动场所,对其安全成长起引导作用1)在社区中,寻找并选择合适的位置放置“安全盒子”安全盒子的设置是以儿童游戏习惯的调查为前提的,通过分析道路交通保护现有传统四合院建筑和植物,叠加得出适宜位置2)通过对社区中儿童的调查分析,我们根据儿童生活环境中缺乏的因素以及儿童安全成长所涉及到的主要方面,赋予每个“安全盒子”不同的主题分别是智慧、个性、协作、智力、自然、冒险、运动、想象力和道德,最终形成9个盒子。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  APR)亚太区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获奖作品)亚太区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获奖作品2010年年IFLA亚太区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亚太区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皈依大地的美好生活皈依大地的美好生活-古老窑洞村庄的更新与改造古老窑洞村庄的更新与改造竞赛主题:善待土地竞赛主题:善待土地——人与土地和谐共存人与土地和谐共存1 选题选题       题目中的“人与土地和谐共存”提醒所选场地一定要充分体现出人与土地的相互关系窑洞,作为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形式,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是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的有机结合人们凿洞而居,耕作为生,相互联系形成村落,正恰恰体现出人与土地密切的联系2 现状分析现状分析总结问题如下:1 坍塌——原因主要为土壤松动、冻融作用、水土流失2 潮湿、通风差——空气不能形成对流3 采光差——阳光不能照到窑洞后部4 道路状况差——路面简陋,景观效果不佳,村内道路不能形成体系5 公共空间缺乏——村中没有合适的公共空间供村民聊天、晒太阳、集会等,村民现在一般都是站或蹲在墙边6 景观效果差——裸露的黄土地随处可见,植被覆盖度低。

      7 社区体系不完善——村中的窑洞均为居住所用,村内缺乏必要的幼儿园、商铺、诊所等设施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  APR)亚太区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获奖作品)亚太区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获奖作品2010年年IFLA亚太区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亚太区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皈依大地的美好生活皈依大地的美好生活-古老窑洞村庄的更新与改造古老窑洞村庄的更新与改造竞赛主题:善待土地竞赛主题:善待土地——人与土地和谐共存人与土地和谐共存3 设计方法设计方法1)针对坍塌:在山体中插入预制支撑杆,加固山体以防止塌陷发生;在山体表面铺设土工网格,稳定山坡;加强植物种植,从根本上减少水土流失;建设坡道排水体系,使水流及时排走,防止暴雨时排水不利对建筑的威胁,并结合排水体系设置雨水收集点,储存雨水用于灌溉、街道洒水等2)针对潮湿、通风差:每孔窑洞上开挖通风口与外界相连,使空气能够对流,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减少潮湿,并且通风口可随时打开或关闭,依天气状况调整;窑洞周围山体中设置的土工网格、排水暗沟中的土工布的吸水作用减少了窑洞周边土壤的潮湿度,从而渗入窑洞中的水大大减少。

      3)针对采光差:每孔窑洞上开挖的通风口中布置光导纤维,上部集光器可吸收太阳能,通过光纤传导束将阳光传入室内,解决了白天阳光阳光不能照到要到后部的问题针对道路状况差:完善村内的道路体系,依据建筑分布及地形变化设置便于行走的坡道坡道就地取材,主要用黄土及石块建筑,形成系统、完善,交通便利,并且与环境和谐的坡道体系 7 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国际大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分析7.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  APR)亚太区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获奖作品)亚太区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获奖作品2010年年IFLA亚太区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亚太区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分析皈依大地的美好生活皈依大地的美好生活-古老窑洞村庄的更新与改造古老窑洞村庄的更新与改造竞赛主题:善待土地竞赛主题:善待土地——人与土地和谐共存人与土地和谐共存3 设计方法设计方法4)针对公共空间缺乏:在每个居住组团中设置公共活动空间,并通过道路使这些空间相连,形成村内的公共空间体系,为村民提供活动场所,加强村民之间的联系交流5)针对景观效果差:在土工网格稳固山坡、保持水土的基础上,加强植物种植,提高植物覆盖度,并且将农业耕作与景观结合,是家家户户门前、屋顶上种植的花果蔬菜都成为村落整体景观的一部分。

      6)针对社区体系不完善:将村内用部分窑洞建设成幼儿园、商铺、诊所等,并在西、中、东形成三处商业街,村民沿街出售各种物品,满足村民买卖的需求,也是对外来游客的吸引 8 2012年年IFLA APR亚太大学生设计竞赛主题亚太大学生设计竞赛主题 一、竞赛主题一、竞赛主题  风景园林让生活更美好(  风景园林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Landscape,,Better Life)参赛作品必须关注)参赛作品必须关注参赛学生所学习或生活国家的城市景观的保护和创造参赛学生所学习或生活国家的城市景观的保护和创造,表现出设计项目中的综合的方法表现出设计项目中的综合的方法和思考,并在满足当代社会需求的同时对场所的地方精神加以探索和思考,并在满足当代社会需求的同时对场所的地方精神加以探索二、奖项设置二、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等奖 1名,奖金名,奖金1500美元和获奖证书美元和获奖证书   二等奖  二等奖 2名,奖金名,奖金1000美元和获奖证书美元和获奖证书   三等奖  三等奖 3名,奖金名,奖金500美元和获奖证书美元和获奖证书   评委奖  评委奖 10名,获奖证书名,获奖证书      三、参赛资格三、参赛资格   风景园林专业或相关专业(限尚未开设正式风景园林专业的学校或国家)大学生  风景园林专业或相关专业(限尚未开设正式风景园林专业的学校或国家)大学生均可参赛。

      可以个人或设计小组的形式参赛提交作品,但每位学生或设计小组只可提均可参赛可以个人或设计小组的形式参赛提交作品,但每位学生或设计小组只可提交一份作品欢迎组成多学科的设计小组参赛设计小组的组员数量不应超过交一份作品欢迎组成多学科的设计小组参赛设计小组的组员数量不应超过5位评委的专业性合作者、公司职员和三代以内近亲属不能参赛评委的专业性合作者、公司职员和三代以内近亲属不能参赛       8 2012年年IFLA APR亚太大学生设计竞赛主题亚太大学生设计竞赛主题四、评四、评 审审       评委会将由评委会将由IFLA亚太区理事组成作品评审依据包括:亚太区理事组成作品评审依据包括:1)有效地诠释竞赛主题;)有效地诠释竞赛主题;2)采用最好的方法,以提升风景园林的标准和实践;)采用最好的方法,以提升风景园林的标准和实践;3)对环境、文化、历史和其他)对环境、文化、历史和其他相关问题作出了合理地回应;相关问题作出了合理地回应;4)综合风景园林的实践和美学方面综合风景园林的实践和美学方面 五、竞赛规则五、竞赛规则 (参赛者被认为无条件接受以下竞赛规则)(参赛者被认为无条件接受以下竞赛规则)     1、所有参赛作品的所有权归、所有参赛作品的所有权归IFLA亚太区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共同所有。

      所寄作品将不退亚太区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共同所有所寄作品将不退还作者本人还作者本人     2、获奖作品将在、获奖作品将在IFLA亚太区会议期间进行展出在亚太区会议期间进行展出在IFLA/CHSLA认可的情况下,也可能在认可的情况下,也可能在其他地方进行展览其他地方进行展览     3、、IFLA亚太区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保留对提交作品的任何部分或全部进行复制或出版的权亚太区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保留对提交作品的任何部分或全部进行复制或出版的权利,除须声明作品的著作者外,无须事先征得参赛者的同意利,除须声明作品的著作者外,无须事先征得参赛者的同意     4、晚于接收作品截止日期到达的作品将视为无效,与邮寄时间无关晚于接收作品截止日期到达的作品将视为无效,与邮寄时间无关     5、所有邮寄费用均由参赛者承担所有邮寄费用均由参赛者承担IFLA亚太区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不承担海关或相关费用亚太区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不承担海关或相关费用不接受货到付费的邮寄方式不接受货到付费的邮寄方式     7、在评委会宣布最后评审结果前,严禁参赛者事先以任何方式出版提交的作品在评委会宣布最后评审结果前,严禁参赛者事先以任何方式出版提交的作品。

           7、评委会将主持整个竞赛过程,并且是各阶段唯一的裁决者,直至最后颁奖评委会的所、评委会将主持整个竞赛过程,并且是各阶段唯一的裁决者,直至最后颁奖评委会的所有决定是最终的有决定是最终的     8、有关竞赛的争议,若评委会不能解决,将由、有关竞赛的争议,若评委会不能解决,将由IFLA亚太区执委会指定一个仲裁委员会进行亚太区执委会指定一个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解决仲裁解决     9、禁止参赛者向评委会成员询问有关任何竞赛信息禁止参赛者向评委会成员询问有关任何竞赛信息        8 2012年年IFLA APR亚太大学生设计竞赛主题亚太大学生设计竞赛主题六、作品提交要求六、作品提交要求 提交的作品必须符合以下要求,否则将取消参赛资格:提交的作品必须符合以下要求,否则将取消参赛资格:    1、作品应采用、作品应采用4个个PDF(便携文件格式)文件的形式,且当(便携文件格式)文件的形式,且当100%打印时,其大%打印时,其大小达小达45 cm X 90 cm所有PDF文件应采用光盘(文件应采用光盘(CD--ROM)邮寄四个)邮寄四个PDF文件文件中不能包含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所在学校等信息。

      请将一份完整的参赛资格声中不能包含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所在学校等信息请将一份完整的参赛资格声明,制作为一个明,制作为一个PDF文件,然后存放在邮寄的光盘中请同时在邮寄的光盘表面贴上文件,然后存放在邮寄的光盘中请同时在邮寄的光盘表面贴上标签,标明作品姓名、所在学校和作品名称标签,标明作品姓名、所在学校和作品名称     2、必须对、必须对PDF文件进行命名,且标明文件的数码序号,以便发生混乱时进行识文件进行命名,且标明文件的数码序号,以便发生混乱时进行识别     3、、PDF文件内必须包含作品的全部信息,包括必要的文字说明,用英文书写文件内必须包含作品的全部信息,包括必要的文字说明,用英文书写文字量应尽可能少,但需对作品的设计意图、专门的问题或认识,采用的方法,以及文字量应尽可能少,但需对作品的设计意图、专门的问题或认识,采用的方法,以及理念等给予简洁和精炼的描述理念等给予简洁和精炼的描述     4、打印或者三维模型将视为不合格打印或者三维模型将视为不合格     5、图例、标题和其他相关文字均应用英文书写图例、标题和其他相关文字均应用英文书写     6、当收到作品时,将分配给一个序列号,在整个评审过程中,将通过该序列号、当收到作品时,将分配给一个序列号,在整个评审过程中,将通过该序列号对作品进行识别,以达到匿名评审的目的。

      对作品进行识别,以达到匿名评审的目的     7、接收作品以到达日期为准凡是晚于接收作品截止日期到达的作品均作无效、接收作品以到达日期为准凡是晚于接收作品截止日期到达的作品均作无效处理,与其邮寄日期无关处理,与其邮寄日期无关     8、、 作品光盘请邮寄至作品光盘请邮寄至 :中国北京三里河路:中国北京三里河路9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付彦荣收,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付彦荣收,邮编:邮编:100835,,/::+87-10-58933918           8 2012年年IFLA APR亚太大学生设计竞赛主题亚太大学生设计竞赛主题七、其他七、其他      有关竞赛的任何问题,请联系竞赛负责人:刘晓明教授有关竞赛的任何问题,请联系竞赛负责人:刘晓明教授   电子邮箱:  电子邮箱:  八、重要日期八、重要日期          2012年年8月月31日日 组委会接收作品的截止日期组委会接收作品的截止日期     2012年年10月月19日日 评审活动,通知获胜小组或个人评审活动,通知获胜小组或个人     2012年年10月月20-22日日 在在2012IFLA亚太区会议期间对入选竞赛作品进行展览亚太区会议期间对入选竞赛作品进行展览     2012年年10月月21日日 在在IFLA亚太区会议的闭幕式上进行颁奖亚太区会议的闭幕式上进行颁奖  谢谢谢谢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