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图画书坚守者.docx
3页传统图画书坚守者于大武,1948年生于北京曾在人民美术出版社从事连环画册、少儿图书、期刊的编辑工作,同期创作了许多连环画和儿童读物插画作品自幼长在北京的他,对老北京和小时候听说书老人讲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封神演义》等传统故事,有着十分的热爱,他曾说过,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小时候听的那些故事都画成图画书,于是,我们便看到了《哪吒闹海》《三国演义》《北京的中轴线》《北京的春节》等一部部用中国画画就的图画书由于喜爱绘画,于大武自小学到初中每周坚持到当时位于景山的北京市少年宫美术班学习画画后来赶上“文革”,于大武就在学校搞宣传、画毛主席像1969年中专毕业,他被分配到北京手扶拖拉机厂做工人,单位知道于大武擅长画画,便留出时间让他进行创作,参加职工美术展览1972年,在人民美术出版社老社长邵宇的主持下,举办了北京农业脱产局美术学习创作班,由各单位选送创作人员,于大武自此同人民美术出版社结缘经历了美术班的系统学习,于大武的绘画技艺迅速提升初入画坛,于大武擅长中国画,也进行了不少创作1973年,于大武同四位画友共同创作了中国画《春雨》,作品入选北京市美术展和全国美术展览,并发表在《光明日报》上1976年,于大武创作的中国画《农机新花迎春开》入选北京市美术展览并被选入文化部主办的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5周年美术展览,人民美术出版社将该画选入展览画册。
1978年,于大武正式进入人民美术出版社,在连环画编辑室任编辑,于大武终于进入了美术核心的工作环境,也开始了他崭新的艺术创作道路由于工作接触和需要,于大武开始创作连环画,他说道:“连环画创作最为关键的就是平时对素材的积累,只有这样,在画的时候才能让画面更为生动、更具时代感他将自身对中国画线描技巧的理解和写实造型的探索融入到连环画的创作之中,创作了一批优秀的连环画作品,如《石头梦》《十二女将征西》《区寄脱险》《陈胜与吴广》等,特别是后来在1986年创作的《成汤与夏桀》入选中国连环画作品展赴英国展出1992年,于大武提笔创作《西游记》于大武笔下的孙悟空是一个更贴近孩子形象的顽皮猴子,平头翘毛,眯着细长的笑眼,时而上窜下跳,俏皮活泼得几乎从纸上跳了出来画作还未全部完成,就已入选了中国现代绘画原画展,在日本进行了展出经过两年创作,《西游记》再次由日本讲谈社出版,并于同年获得日本产经新闻出版文化奖1996年,于大武开始编辑《儿童漫画》《漫画大王》等期刊,同时又进行了《三国演义》系列《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空城计》三本的创作近年,于大武先后创作了《北京的中轴线》《北京的春节》等绘本于大武出生在北京,对这座古城有着很深的感情。
《北京的中轴线》为了表现古都北京中轴线的历史风貌和历史的发展,选取了清朝、20世纪50年代和奥运期间三个节点作为主要画面,同时兼顾了历史和发展的厚重内涵7.8公里长的古中轴线如同一部完美的乐章起伏有序,大气辉煌钟鼓楼、什刹海、安定门城门楼都是我年少时常玩耍的地方,古城的风貌遗韵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这本绘本的绘制过程使我有了感情宣泄的地方,也多了份理性的解构于大武认为,历史的发展总是伴随着难以挽回的历史代价,许多古迹成为历史的尘埃不可复现了今天的北京城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精髓没有断,也不应该断他认为用画笔再现历史,传承文化,延续文脉是自己应尽的一点义务而《北京的春节》取自老舍先生在1951年发表的散文我是在老北京的胡同里长大的,老北京的那些民俗民情像电影镜头一样经常在我脑海中闪现创作的时候,我只需要把这些画面从记忆的抽屉中取出来他说道:“书中的街景都是我熟悉的我家原来就住在安定门一带,王府井一直往北,我画的这个街就是安定门那一带的老城区在《北京的春节》中,于大武把一家几口的人物放进去,从他们的视角看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我从一开始画了一个父亲带着男孩儿、女孩儿,这一家人贯穿始终,表现的是一般北京老百姓中下层的那种家庭生活。
在于大武的书中,一个城门甚至一个城墙垛都非常有讲究,一方面得益于他对北京的童年记忆,一方面得益于他常年积累的史料和文献,力求回归最原汁原味儿的北京城这里边增加一些孩子比较感兴趣的东西,比如当时的玩具、吃的东西、典型的民族小吃,包括年三十饭桌上的饺子、鱼……这些我都尽量画得稍微具体一些,突出北京春节的气氛于大武说回顾自身几十年的连环画、图画书创作历程,于大武坦言至今仍没有最满意的作品,每次画完再看仍觉得还可以画得更好!他也提到,近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消费观念、教育观念的转变,连环画、图画书逐渐重新走入人们的视野,看到它对孩子阅读习惯、审美培养以及获得的重要性为此,无论是连环画还是图画书都要有适应时代的变化,包括画面的变化、幅数大小等等;更要适应当代年轻人的阅读习惯,在画面处理上对速度、声音的借鉴,对题材形式的灵活变化等等;同时,也应有相应扶持的国家战略,只有这样才能把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中国原创图书做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