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试题1.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杏**
  • 文档编号:280212004
  • 上传时间:2022-04-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61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试题1 一、填空题 1、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标志前期最高成就 2、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3、沈从文是京派小说的领衔者,《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一部带“牧歌”情味的乡土小说 4、曹禺生命三部曲《雷雨》《日出》《原野》 5、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6、丁玲前期代表作《沙菲女士的日记》,后期代表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二、名词解释 1、新文化运动------1917年,《新青年》由上海迁京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这场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其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并于1919年借“五四”运动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2、问题小说------1919年初,《新潮》杂志创办当时全社会都来探究“人生究竟是什么”这样严肃的问题,读者要求小说能尖锐地提出他们所关注的各类社会问题,也并不企望文学一定给予多么明确的回答罗家伦的《是爱情还是痛苦》、俞平伯的《花匠》、叶圣陶的《这也是一个人?》等,显露了“问题小说”的端倪。

      冰心在《晨报副刊》上发表《斯人独憔悴》等,正式开创“问题小说”的风气到1921年文学研究会成立,公开倡导文学“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更将“问题小说”的创作引向高潮 其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作为思想启蒙运动的“五四”本身,闪出思想解放的理性之光,它造就了“思考的一代”其次其出现受到欧洲、俄国表现社会人生为主的直接刺激特征:它流行的时间不长,却是典型的“五四”启蒙时代的产物其探问人生的终极,关顾每个人的人生价值、生存真谛,比较形而上 些,“虚”些作者的生活视野还比较狭窄,题材局限于小知识分子的生活圈,大部分作品从一般的社会命题出发,结合了一点生活经验,真正从刻骨的生命体验入手,用力开掘的作品尚不多,概念化、简单化 3、三美------闻一多“新诗格律化”的主张,鼓吹诗的“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绘画美强调诗画相通 4、语丝派------以1924年创刊的《语丝》杂志为创作集结地,鲁迅和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页 共2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