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动物学课件—多细胞动物起源、发展.ppt

38页
  • 卖家[上传人]:ap****ve
  • 文档编号:118964013
  • 上传时间:2020-01-0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85MB
  • / 3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思 考 题 1.草履虫的表膜结构和功能? 2.什么是裂殖体?什么是环状体? 3. 说出每个纲的两个动物名称. 4.间日疟原虫的生活史中变形虫样和鞭毛虫样 虫体出现在什么阶段? 第四章 多细胞动物起源 4.1从单细胞到多细胞 多细胞的生物中动物比植物发展水平要高,进化速度 也快其中,对称的体型和头部的形成是动物体复杂化的 关键 后生动物: 相对于原生动物而言,绝大多数多细胞动物都是后生 动物 中生动物: 介于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之间是一类小型的内寄 生动物,全部寄生于海洋无脊椎动物体内,身体微小、 结构简单比如,双胚虫,直泳虫 中生动物体长为0.5-10毫米细胞数目在每种内是 恒定的,由20-40个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基本上成双层 排列,但不是高等动物的双胚层约50种 中生动物 直泳虫 双胚虫(无性生殖阶段) 双胚虫(有性生殖阶段) 中生动物分类地位不确定.一般认为是动物界中的一个门分 为菱形虫纲和直泳虫纲对于其系统发育仍然存在争议 中生动物的系统发育也存在争论: 观点一:是退化的扁形动物; 观点二:早期后生动物的一个分支; 观点三:和原生动物的纤毛虫亲缘关系近, 是原始的多细胞动物; 观点四:中生动物的两个纲不是姐妹群。

      4.2 “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 1.地质学上的证据——“越早越低等” 2.胚胎学上的证据—— 生物发生律(重演律) “个体发育简短而迅速地重演了系统发育 3. 辩证法上的证据—— 事物由简单到复杂 4.形态学上的证据——如团藻等原生动物与多细 胞的后生动物很相似.可视为是中间类型. 4.3动物胚胎发育的重要阶段 1受精卵和卵裂: 卵细胞的结构是非均质的,细胞质的分布不均匀 动物极:细胞质多的一端 植物极:卵黄多的一端 n生物的发育从受精开始,受精时雌雄生殖细胞——精 子和卵子融合形成合子即受精卵 n受精卵通过连续的分裂,产生大量细胞, n细胞迁移、聚集、分化,共同构建新生命的基本结构 , n并在小动物出生时,提供自主的小生命所必须的器官 n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 一般是指从受精到器官原基建成 的过程 n受精是新生命的起点: n指精子、卵子各自的单倍体基因组相融合形成二倍体 合子的事件 n在通常的情况下, n受精过程包括精卵相遇,精子穿入卵子,引发卵子发 生一系列变化, n最终是二者原核的融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

      卵的类型: 根据卵内卵黄的多少可将卵分为: 多黄卵:乌贼,鸡; 少黄卵:文昌鱼,海胆;蛙类; 中黄卵:昆虫; 卵裂的方式 完全卵裂:整个卵细胞都进行分裂, 见于少黄卵 均等卵裂:卵黄少, 分布均匀, 卵裂时形成的分裂球大小 相等如文昌鱼、海胆 不均等卵裂:卵黄少, 分布不均,匀卵裂时形成的分裂球 大小不均匀如蛙、海绵动物 不完全卵裂:卵裂在不含卵黄的部分进行,见于多黄卵 盘裂:卵裂只限于动物极的细胞质部分,如乌贼、硬 骨鱼类,爬行类、鸟类等 表面卵裂:卵裂只限于卵的表面,中黄卵进行表面卵裂 ,到囊胚期由一层分裂球包在一团实体的卵黄外面,没 有囊胚腔 如昆虫 2 囊胚期 在卵细胞中央形成一个明显的空腔, 即囊胚腔 其周围的细胞称为囊胚层 囊胚腔的出现使胚体细胞的活动有了充分的空间 囊胚层 囊胚腔 3 原肠期 出现了原肠腔:内胚层、外胚层、原口 外胚层 内胚层 原肠腔 原口 •原肠胚形成方式: 1、内陷 2、内移 3、分层 4、内转 5、外包 1)内陷: 由囊胚植物极细胞向内陷入,形成两层细胞,外 面的一层称为外胚层 ,向内陷入的一层为内胚层 。

      内胚层围绕的空腔将形成未来的肠腔,称原肠腔 原肠腔与外界相通的孔称为原口或胚孔 2)内移: 由囊胚的一部分细胞移入内部而形成内胚层 初始移入的细胞位于囊胚腔中,排列不规则 ,接着逐渐调整排列成规则的内胚层 内移法形成的原肠胚没有原口,以后在胚体 的一端开孔,形成原口 3)分层: 囊胚细胞分裂时,细胞沿切线方向分裂,从 而形成内外两胚层 4)内转: 通过盘裂形成的囊胚,分裂的细胞由一面边 缘向内转,再伸展成为内胚层 5)外包: 动物极的细胞分裂快,植物极细胞由于卵黄多 分裂较慢,结果动物极细胞逐渐向下包围植物极 ,形成外胚层,被包围的植物极细胞为内胚层 几种原肠胚形成的类型常常综合出现.最常见 的是内陷和外包同时进行,分层和内移相伴而行. 原肠形成方式 原口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原肠期形成的 原口(胚孔),将来形成动物的口, 以这种方式形成口的动物,称原口 动物 包括: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后口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原口形成动物 的肛门,在相反方向的一端由内胚 层内陷形成口的动物。

      包括:棘皮动物以后的动物 4 中胚层和体腔的形成 随着胚胎发育的继续进行,大多数动物在 内外胚层之间形成了中胚层,同时伴随着体腔 的形成 中胚层的形成和体腔的出现有两种方式: 体腔囊法 端细胞法 ⑴端细胞法: 胚胎发育过程中,原肠胚形成之后,在 胚孔两侧内外胚层交接处各有一个细胞,经 过多次分裂,形成索状结构伸入内外胚层之 间,形成中胚层原口动物、高等的脊索 动物) 裂体腔(法) ⑵体腔囊法: 胚胎发育过程中,原肠胚形成之后,在原 肠的背部两侧内胚层向外突出成对的体腔囊, 它与内胚层脱离后,在内外胚层之间逐渐扩展 形成中胚层棘皮动物,半索动物及低等 的脊索动物) 肠体腔(法) 动物机体的一切组织和器官都是由胚胎的三个胚层 分化而来的: 外胚层:皮肤上皮及各种衍生物、神经组织 和感觉器官、消化管的两端 中胚层:肌肉、结缔组织(骨骼、血液)、 大部分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的上皮组织 内胚层:大部分消化管上皮、肝、胰和呼吸 器官、内分泌腺、排泄与生殖器官小 部分 5.胚层的分化和组织的的形成 4.4 生物发生律 所有多细胞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都要经过以上 这些阶段,是动物胚胎发育的共性。

      动物的种类不同使这些发育阶段的形成方式有 所不同这是由于不同种类的动物具有不同类型的 卵而引起的卵裂囊胚和原肠形成方式的多样性, 是 动物胚胎发育的特殊性 从多细胞动物胚胎发育的一般规律来看动物界系 统发育的历史过程, 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两者间存在 着统一的一条客观规律——生物发生规律 生物发生律 也叫重演律.是德国人赫克尔总结胚胎学方 面的工作提出的他认为生物发展史分为部分: 即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 1.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 1.1个体发育(Ontogeny) 是指多细胞动物从受精卵开始, 经过细胞分裂, 组织分化,器官形成直至子代个体形成,成长,性成 熟,直至死亡的全过程 1.2 系统发育 即种族发展史也可称为系统发生 动物的系统发育是动物界漫长的演化历史, 是 指动物由最低等的形式(原生动物)发展到多细胞结 构的后生动物,并逐步完善,复杂化, 进而发展成 为最高级形式的动物,直至人类的全部种族发展史 系统发育也可指一个类群(如某个科属种)的 发生和发展历史 例如 马的系统发生:经历了六千万年的演变 由始祖马—中新马—上新马—真马—现代马 4.5 关于多细胞动物起源的学说(了解) 一.群体学说 1赫克尔的原肠虫学说 2梅契尼柯夫的吞噬虫学说 3Grell-Butschli扁囊胚虫学说 二.合胞体学说 该学说是由Hadzi (1953)和Hanson(1977) 提出的.认为多细胞动物来源于多核纤毛虫的原始类群。

      三.共生学说 1、赫克尔原肠虫学说 最早的多细胞动物产 生于球形群体的单细 胞动物,以内陷形成 多细胞动物,与原肠 胚相似,有两胚层和 原口 3、合胞体学说 多细胞动物来源于 多核纤毛虫的原始类群 4、共生学说 不同种的原生动物 共生在一体,发展为多 细胞动物 复习思考题: 1.多细胞动物的个体发育可分为几个时期?它 们的早期胚胎发育有何共同特点? 2.卵裂、原肠胚和中胚层的形成有哪些方式? 有 何进化意义?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