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知识点学习.docx
8页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知识点学习 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知识 ——安全标准化指南·之四 《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 (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 内容简介: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包括一般规定、安全检查、事故隐患治理、安全评价和改进、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检查与评价表(仅供参考)等五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一般规定 1、安全生产检查的总体要求 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均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检查制度 2、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 (1)查物的状态是否安全 检查生产设备、工具、安全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生产作业现场所以及生产物料的存储是否符合要求 (2)查人的行为是否安全 检查有无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行为,重点检查危险性大的作业岗位是否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危险作业是否执行审批程序 (3)查安全管理是否完善 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落实,安全生产目标和工作计划是否落实到各部门、各岗位,安全教育是否经常开展并使职工安全素质得到提高,安全生产检查是否制度化、规范化,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是否及时整改,实施安全技术与措施计划的经费是否落实,是否按“四不放过”原则做好事故处置工作。
3、安全生产检查的主要形式 安全生产检查的主要形式有验收性检查、定期检查、专项检查、经常性检查、季节性检查等 4、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工程参建单位应建立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定期开展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活动,重点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全面排查整治安全事故隐患和事故易发环节,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防范和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5、考核评价标准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均应按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考核评价工作的通知》(交质监〔2022〕679号)要求,定期开展考核评价工作 第二部分安全生产检查 1、开(复)工前安全检查 新项目开工前和在建项目停工后复工前,应由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等相关部门进行工地的全面检查,检查项目是否具体安全生产条件,如:发现问题应及时督促整改,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方可开(复)工 2、定期检查 (1)组织:工程参建单位开展检查时,应由其主要负责人牵头组织 (2)要求:定期检查应明确检查频率,重点检查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防范技术措施及现场安全防范的落实情况。
(3)频次:建设单位宜每季组织不少于一次的检查,监理单位宜组织每两个月不少于一次的检查,施工单位应组织每月不少于一次的检查,施工班组每日应对施工生产进行检查 3、专项检查 专项检查分为内业检查和外业检查其中,内业检查可分为保证项检查和一般项检查 (1)专项检查:由安全管理部门组织,针对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关键部位的安全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检查,宜对照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检查,以发现并解决在施工前及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保证项检查: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安全生产专项费用、风险评估管理、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检查评价、安全教育培训、应急管理等内容 (3)一般项检查:包括分包单位的管理、持证上岗、生产安全事故处理等内容 (4)外业检查:包括安全防护、施工用电、消防安全、设备安全、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执行情况、安全标志等内容 4、经常性检查 检查应由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或监理单位的安全监理工程师,根据工程施工作业进行适时安排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应针对日作业分布情况,重点检查安全生产关键部位和事故易发环节。
经常性检查应覆盖施工全过程安全监理工程师应对重大危险源实施过程进行跟踪巡视检查 5、季节性检查 检查内容可根据施工安全敏感时间段(如冬季、雨季、放假时间较长的节假日等)确定,同时应对该时间段的安全注意事项(如防滑、防冻、防坍塌、防火、防中毒、防坠落、防疲劳、防思想松懈等)提前布置并加强检查 6、验收性检查 主要检查对象是施工现场新搭设的脚手架、物料提升机、施工用电、塔吊、外用电梯、大型模板支撑系统等项目检查应严格对照相关标准进行工程实行总承包的,当存在两个或多个分包单位共同或交叉施工时,验收检查应由总承包单位组织,对相关作业部位的安全作业环境条件进行验收和移交 7、安全检查记录和安全事故隐患整改、处置和复查 (1)对于检查中发现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行为,应立即制止,并责令其予以纠正 (2)安各类安全检查应按相关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的要求进行,全检查结果应形成文字记录安全事故隐患整改应做到“三定”,即定人、定时间、定措施 (3)安全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应按期复查,复查合格后方可销项;复查情况应形成文字记录 安全检查流程图,如图5.2所示。
图5.2 安全检查流程图 第三部分事故隐患治理 1、施工安全事故隐患分类 (1)一般事故隐患,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2)重大事故隐患,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工整顿,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2、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 (1)施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应结合工程特点,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建档、治理、验收、销号的工作制度,并设专人负责 (2)建设、监理及相关单位应积极配合施工单位做好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 3、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要求 (1)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施工安全事故隐患 (2)对排查出的重大事故隐患,应登记建档、制订专项治理方案,明确治理的措施、资金、时限和责任人,并向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报告 4、监理单位的责任 (1)监理单位发现施工安全事故隐患时应及时纠正,严格审查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并对治理全过程予以监督检查和复核验收。
(2)对施工单位不认真治理,或重大事故隐患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应及时向建设单位报告 5、施工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内容 施工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8项内容: (1)施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 (2)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建立和落实情况; (3)安全生产专项费用的提取和使用情况; (4)危险性较大工程,特别是深基坑工程、高边坡工程、高大模板工程、施工起重机械设备以及脚手架工程等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专家论证和实施情况; (5)安全培训教育情况,特别是农民工、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教育和“三类人员”的培训考核及持证上岗; (6)应急救援预案的制订、演练以及有关应急物资设备的配备和维护情况; (7)施工班组安全事故隐患定期巡查记录、自查自纠和销号情况; (8)事故报告和处理,以及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追究和处理情况 6、施工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重点 施工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应以防范脚手架、施工起重机械事故和规范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为重点,主要内容包括: (1)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专家论证、交底、验收等情况; (2)建筑起重机械的备案登记、安装、拆卸、检测、验收、使用、维修保养等情况; (3)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网等安全防护用品的采购、查验、检测、使用情况。
7、施工安全事故隐患治理的五落实 施工安全事故隐患治理应做到五落实,即“方案落实、材料落实、资金落实、进度落实、责任落实” (1)一般事故隐患,由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或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 (2)重大事故隐患,应制订并实施隐患治理方案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