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pdf

30页
  • 卖家[上传人]:in****us
  • 文档编号:189048424
  • 上传时间:2021-08-03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751.51K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八单元 单元概述 本单元教材是以“历史人物”为主题,依次编排了三篇课文、一个口语交际 、一个 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 其中王戎不取道旁李 西门豹治邺为精读课文 , 故事 二则为略读课文编排本单元教材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历史人物故事体会做事、 做人的道理 ,领略正义和智慧的无穷力量,使学生了解故事的各种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 读故事、讲故事的兴趣 1正确认读、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3简要复述课文 ,注意顺序和详略 4 口语交际要求把喜欢的历史人物故事讲给同学听,讲的时候使用恰当的语气和 肢体语言 5 习作要求写一件事 ,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重点 1正确认读、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1了解故事情节 ,感受人物形象 2简要复述课文 ,注意顺序和详略 3 口语交际要求把喜欢的历史人物故事讲给同学听,讲的时候使用恰当的语气和 肢体语言 4 习作要求写一件事 ,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王戎不取道旁李 1 课时 西门豹治邺 2 课时 故事二则 2 课时 口语交际 1 课时 习作 1 课时 语文园地 1 课时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本课通过写王戎七岁时和小朋友看到路边有果实累累的李树, 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去摘 , 只有王戎没有摘并告诉他们李子是苦的故事。

      告诉我们遇到事情要多想,多思考 ,不能盲 目的跟从的道理 小学生刚接触文言文 ,对于文言的停顿、断句无意识,不能读出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 所以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前提下,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范读 ,学生模仿 ,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教师可范读课文 ,让学生读准字音 ,读出韵律和节奏 ,指导学生结合注释 ,初步了解 文章的大意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结合注释 ,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通过学习课文 ,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先让学生借助译文与原文对照阅读,粗知原文大意教师再抓住文言文中几个关键的 知识点予以引导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王戎善于观察、缜密思考的品质 重点 用现代文翻译全文、背诵全文 难点 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的道理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搜集视频聪明的王戎 学生:了解世说新语 1 课时 一、视频导入 1看一看:老师知道大家非常喜欢看动画片,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古代少年的故事, 好吗? (观看视频聪明的王戎 ) 2讲一讲:刚才同学们看得真认真呀!谁来讲一讲你刚才看到的故事?(指名复述故 事) 3过渡:你的故事讲得真好!这个故事讲的就是南朝文学家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 中的王戎不取道旁李 。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 二、初读课文 ,读准确 ,读出节奏 1自由读 ,看看有没有不认识的字 ,试试能否读正确 2检查几个字词的朗读: 王戎诸小儿多子折枝取之,信然 3读小古文不仅要读好 ,更重要的是能读出节奏一句话中该如何停顿呢?自由读, 试一试 4指名读 ,其余生认真听 ,说说停顿准确的地方 5教师出示划分好节奏的课文,学生练读 6齐读 三、精读课文 ,读明白 ,读出韵味 1简要说说王戎做了什么智慧之举 2逐句朗读 ,理解 (1)师出示第一句 ,指名读 A理解:尝 (曾经)诸(众多) B感悟古文的简洁 (“诸位同学 ”,可以是 “诸生”就解决了 ,那么 “诸位老师 ” 怎么说? ) C出示:王戎七岁 ,尝与诸小儿 _学生尝试填空 ) D练读,体会王戎和孩子们自由自在玩耍的快乐 (2)出示第二句 A自由读 ,说说他们看到了什么 ,做了什么 B这是一棵怎样的李树?学生尝试描述李树的样子,在描述中领会“多子折枝”的意 思 C理解“竞走” ,诸小儿竞走取之时心理是怎么想的?怎样读好这句话?(学生说 , 练读) D王戎也跑过去了吗?理解“唯戎不动” E王戎静静地站在那里看 ,小朋友对此有什么看法呢?(交流看法 ) (3)出示第三句。

      A指名读你若在场 ,会怎么问王戎呢? (先用现代文说 ,而后尝试用小古文的方式 来表达 ) B指名读王戎的回答 ,读出他判断的那份笃定:此必苦李! C思考:王戎是随便猜的吗?请你说说他是如何推断的 D评价一下你心目中的少年王戎 (4)出示第四句 A小伙伴们开始信不信王戎的话?后来为什么又信了呢? B你若在场 ,会怎样称赞王戎? (先用现代文说 ,而后尝试用小古文的方式来表达)鼓 励多种表达 四、通读 ,检测 1有滋有味地朗读这则小古文,比赛读 2小检测 古文语言很简洁 ,在不影响意思的前提下,文中往往会省略一些词语请你看看下列 句中都省略了什么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诸儿竞走取之 ,唯戎不动 (2)()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 ,此必苦李 (3)()取之,信然 五、背一背 1自己试背短文 2指名背短文 3齐背短文 六、剧本表演 下面我们一起来演一演这个故事 四人一组 , 一人演王戎 , 其他人演小伙伴 七、拓展延伸 1 世说新语,是南朝文学家刘义庆写的 ,它在古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书中 有许多小故事 ,历经千年 ,依然鲜活生动孔融让梨”“王戎识李”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 小故事。

      2 同学们还想了解更多的小故事吗?请同学们和家长们在网上搜集更多的世说新语 的故事或视频 ,感受经典文学的魅力 王戎不取道旁李 唯戎不动 善于观察、缜密思考 刚开始上这一课时 ,我也知道要想让学生顺利地接受小古文,读准读通读懂 ,就是个 门槛,孩子们跨过这个门槛就能进入古文的境界,跨不过就进入不了可是我在处理读这 一环节时 ,方法太单一 ,形式太枯燥乏味 ,不管我怎么强调读得重要性,学生也不太买账 在同学的启发下 ,我懂得读要根据孩子的特点设计要有层次,还要把读得方式处理得轻松 而且巧妙一些比如 ,让学生自读后再由同学间互相纠正,或者由读得好的同学带大家读, 老师引读 ,同学间比赛读 ,老师和同学比赛读 ,打着拍子读 ,模仿古人摇头晃脑地读等各 种各样的方式除了方式要多样,还要注意朗读方法的教授、停顿,比如重音等 ,学生掌 握了方法才能有成功的信心,才能越读越有趣 26西门豹治邺 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讲的是魏国的国君派西门豹管理邺县这个地方,西门 豹巧施妙计 ,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 ,兴修水利 ,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刻画了一 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四年级学生正处于思维迅速发展的阶段,对所有新奇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探究性强 , 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个性体现,对于本课西门豹巧施妙计破除迷信的情节,学生们一定会 感兴趣 为了指导学生学习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叙述故事的表达顺序,可设计“初 读熟读 精读”的环节另外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主人公的足智多谋,教学中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表现主人公言行的句子去默读体会、朗读感悟通过自读自悟和小组交流来 逐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主人公的言行巧妙之处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提示复述课文内容 3理解和体会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经过 【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本文时可采用从整体到部分,先粗后细的教学方法 ,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不露 痕迹、不动声色的绝妙办法另外,教给学生找关键词语的方法:一是找与前后内容不相 一致的词;二是找表面看似乎多余的词;三是找描写人物异常表现的词为让学生学习利 用人物语言 ,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还可以抓住重点句子 ,体会当时的实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提示复述课文内容。

      难点 理解和体会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经过 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了解西门豹的为人、搜集战国时期的背景资料 2 课时 第一课时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理清条理 ,学会质疑 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难点 读中感悟 ,读中质疑 一、课文题目导入 1(出示题目 )同学们 ,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西门豹治邺 2老师解题:“西门”是复姓, “豹”是名字 ,他是距今两千多年的战国时期的人 3读了题目 ,你们想知道什么? (西门豹是干什么的?课文主要写了他的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 ,借助拼音 ,读准字音 ,难读的字音多读几遍 (2)借助字典及自学生字的方法,认清字形 ,注意汉字的书写 (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 (4)标注自然段序号 ,解决问题:西门豹是干什么的?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汇报自学成果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读准字音 注意:“扑腾”在句中读轻声读准“麻烦、收成、跪下”的轻声 (2)认清字形 三、细读课文 ,理清文章的脉络 1默读课文 ,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课文主要讲了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派西 门豹管理邺县这个地方 ,西门豹巧施妙计破除迷信,兴修水利 ,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 故事 ) 2文章着重讲西门豹做了哪几件事呢?(第一件:与老大爷谈话,调查邺县田地荒芜 原因第二件:西门豹惩办巫婆和官绅头子第三件:西门豹带领百姓兴修水利) 3你能把西门豹做的每一件事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吗?(调查摸底 ,破除迷信 ,兴 修水利 ) 4自由读课文 ,根据事件的发展顺序 ,你能将文章划分层次吗? (起因:第 19 自然 段,调查摸底经过:第1015自然段 ,破除迷信结果:第16自然段 ,兴修水利 ) 5分组朗读 ,你认为文章的哪些内容是重点内容?谈谈理由文章的起因与经过是 重点内容由于调查清楚,摸清了情况 ,才有了西门豹巧妙破除迷信的办法) 四、引出下节课学习内容 西门豹如何摸清底细 ,采用什么办法破除迷信将是我们下节课研究的重点 西门豹治邺 摸清底细 破除迷信 兴修水利 第二课时 1知道西门豹破除迷信方法的巧妙之处 2了解通过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重点 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 难点 了解通过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一、复习导入 ,整体感知 1上节课 ,我们以小标题的方式理清了文章的写作思路今天我们来深入地学习,进 一步了解西门豹这个人物 2通过初读课文 ,你认为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呢? 西门豹是 (一位好官;一位不迷信的人;一位善于观察、了解民情的人;一位敢于同迷 信斗争的人 ) 3现在我们要自主探究 ,看看细读课文后 ,你们对他又会有哪些认识 二、自主探究 ,感悟人物品质 1探究调查摸底 (1)自由朗读第 19 自然段 , 你认为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学生分组学习 ,深入思考 (3)汇报学习成果 (西门豹是一个善于调查研究的人他向老大爷进行了精心的调查, 从而摸清了底细 ,胸有成竹地想出了好办法) (4)追问:西门豹是怎样向老大爷进行调查的?他的调查结果又如何?(小组讨论 ) 小组一:西门豹经过调查 ,弄清了四个问题:邺县为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河 伯娶媳妇闹的 )谁要给河伯娶媳妇? (巫婆和官绅 )新娘从哪儿来的? (哪家有年轻的 女孩子 ,巫婆就到哪家选没钱的人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女孩被拉走因而有女孩的人家 纷纷逃走 ,人口越来越少 )漳河发过大水没有? (漳河从没发过大水 ,倒是年年闹旱灾。

      ) 小组二:西门豹的调查弄清楚了邺县这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主要的原 因有两个: 巫婆和官绅头子以河伯娶媳妇为借口骗取百姓钱财,使得有女没钱的人家都逃到外 地去了; 邺这个地方年年闹旱灾 (5)点拨:面对着自己掌握的情况,西门豹并没有马上揭穿事情的真相,也没有立即采 取措施 ,他是如何说的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