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1周总理的故事(可编辑).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柏**
  • 文档编号:298685990
  • 上传时间:2022-05-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84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1周总理的故事第一篇:21周总理的故事 1 一次理发师为周总理刮脸时,总理咳嗽了一声,刀子不小心把他的脸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周总理和蔼地说:“不用着急,这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这桩小事,使我们从周总理身上看到了一种美德——宽容 2 外国记者问总理:“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 --------这位记者的用意是把中国人比作牛马,和牲口走一样的路如果你真的从“马路”这种叫法的来源去回答他,即使正确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周总理把“马路”的“马”解释成马克思主义,恐怕是这位记者始料不及的 3 周总理VS基辛格 1971年,基辛格博士为恢复中美外交关系秘密访华在一次正式谈判尚未开始之前,基辛格突然向周恩来总理提出一个要求:“尊敬的总理阁下,贵国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成果震惊世界,那具女尸确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宝啊!本人受我国科学界知名人士的委托,想用一种地球上没有的物质来换取一些女尸周围的木炭,不知贵国愿意否?” 周恩来总理听后,随口问道:“国务卿阁下,不知贵国政府将用什么来交换?”基辛格说:“月土,就是我国宇宙飞船从月球上带回的泥土,这应算是地球上没有的东西吧!” 周总理哈哈一笑:“我道是什么,原来是我们祖宗脚下的东西。

      基辛格一惊,疑惑地问道:“怎么?你们早有人上了月球,什么时候?为什么不公布?” 周恩来总理笑了笑,用手指着茶几上的一尊嫦娥奔月的牙雕,认真地对基辛格说:“我们怎么没公布?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就有一位嫦娥飞上了月亮,在月亮上建起了广寒宫住下了,不信,我们还要派人去看她呢!怎么,这些我国妇孺皆知的事情,你这个中国通还不知道?”周恩来总理机智而又幽默的回答,让博学多识的基辛格博士笑了 4、周总理VS美国记者 150年代,有一次,周恩来和一位美国记者谈话时,记者看到总理办公室里有一支派克钢笔,便带着几分讽刺,得意地发问:“总理阁下,也迷信我国的钢笔吗?”周恩来听了风趣地说:“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的这位朋友对我说:“这是美军在板门店投降签字仪式上用过的,你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这支钢笔的来历很有意义,就留下了贵国的这支钢笔美国记者的脸一直红到了耳根 5、周总理巧对毛泽东 1960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一行视察长沙,工作之余,到江边散步遥望橘子洲头,百舸争流,万帆竞发,毛泽东逸兴遄飞,口占一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此联动静相对,意境悠远,三个断句,两处“顶针”,“洲”和“舟”又是谐音,应对难度极大。

      毛泽东对身边的周恩来说:“恩来,我一时江郎才尽,请你来个锦上添花如何?”周恩来才思敏捷,熟谙地理,了解长沙竟于百步之内得佳句:“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天心阁系长沙市内一景,与橘子洲相对即工整又流畅,整个对联浑然一体,两位伟人相对而笑 6、周总理VS美国记者 2一次,周恩来接见的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做马路?”他听后没有急于用刺人的话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马路这个美国记者仍不死心,继续出难题:“总理阁下,在我们美国,人们都是仰着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低头走路,这又怎么解释呢?”周总理笑着说:“这不奇怪,问题很简单嘛,你们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当然要仰着头走路了,而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当然是低着头走了记者又问:“中国现在有四亿人,需要修多少厕所?”这纯属无稽之谈,可是,在这样的外交场合,又不便回绝,周总理轻轻一笑回答到:“两个!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 7 周总理VS米高扬 有一次,周总理从日内瓦开会回来顺道访问莫斯科在为他举行的一次招待会上,他用英语向苏联人祝酒这时米高扬(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抱怨道:“周,你为什么不说俄语?你的俄语很好嘛!”这句话显然是很不友好的。

      周总理的方法是先不予理睬,他仍用英语回答说:“米高扬,该是你学习汉语的时候了以促米高扬说出不学汉语的原因米高扬果然上钩,抱怨说:“汉语太难学了此话一出,周总理马上轻快地说:“没关系,下回到我们使馆来,我们将非常高兴地教你一下子将米高扬置于一种学生的地位 8 周总理VS国民党政府 有一次,周恩来总理同国民党政府谈判在我方义正词严面前,对方不但不接受,反而说同我方谈判是“对牛弹琴”!周恩来总理当即灵机一动,利用对方抛来的词语,将计就计,巧妙地回敬了对方:“对!牛弹琴!”在这里,周恩来总理把对方抛来的”对牛弹琴”这个成语巧妙地进行了结构上的调整,变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的“对!牛弹琴!”,从而既摆脱了困难,又迫使对方陷入无地自容的窘境 9 周总理VS西方记者 一次记者招待会,周恩来总理介绍我国建设成就一个西方记者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这涉及到国家机密,不可能直言相告总理眉头一皱,很快答道:“有18元8角8分在场的人全都愕然总理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面额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共十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中国人民银行有全国人民作后盾,信用卓著,实力雄厚,人民币是世界上最有信誉的一种货币。

      话音刚落,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总理有意回避问题的实质,以“总面额”替代“总金额”,于是堵了外国记者的口,又不损害招待会和谐的气氛运用曲解,使语言犀利而风趣,充分表现出他过人的应变能力和高超的语言艺术 10 飞机遇险的时候 1946年1月,周恩来同志从延安乘飞机去重庆同行的除了工作人员,还有叶挺的女儿小扬眉,她才11岁 飞机飞得又快又稳透过云层,可以看到积雪的山峰层层叠叠,好像波涛汹涌的大海突然,飞机遇到一股强烈的寒流,机翼和螺旋桨上都结了冰,而且越结越厚不大一会儿,机身也蒙上了厚厚的冰甲飞机像冻僵了似的,沉甸甸地往下坠,还失去了平衡机翼掠过一座座山峰,眼看就要撞着山尖了,情况十分严重机长命令机械师打开舱门,把行李一件一件往下扔,好减轻飞机的重量,还要大家背上降落伞包,做好跳伞的准备 大家正忙着,忽然听到小女孩的哭声周恩来同志立刻站起来,从摇摆不定的机舱一头,几步跨到小女孩面前原来小扬眉的座位上没有降落伞包,她急得哭了周恩来同志马上解下自己的伞包给小扬眉背上,还亲切地鼓励她说:“孩子,不要哭,要像你爸爸那样勇敢、坚强,同困难和危险做斗争!” 大家看到周恩来同志不顾自己的安危,把伞包让给了小扬眉,都要把自己的伞包让给周恩来同志。

      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张……” 就在这时候,飞机冲出了寒流的包围在阳光的照射下,冰甲开始融化了,整块整块的冰哗哗地往下掉飞机渐渐升高了,继续快速平稳地向前飞行咱们脱险啦!”机舱里一片欢腾 11 周总理的睡衣 邓妈妈七十多岁了她戴着花镜,安详地坐在椅子上,给敬爱的周总理补睡衣睡衣上已经有好几个补丁了这一回,邓妈妈又穿上了线,右手捏着针略略抬起,左手在熟练地打结她是多么认真啊 一位年轻的护士,双手捧着这件睡衣,望着补丁上又匀又细的针脚,眼睛湿润了 在她们面前的小凳子上,摆着个针线包这个绣着红五星的针线包特别引人注目它是多年来周总理和邓妈妈随身带着的是从什么时候起他们就带在身边,一直带到北京来的呢?是从延安窑洞,从重庆红岩,还是从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 12 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一个美国记者先是主动和周恩来握手,周总理出于礼节没有拒绝,但没有想到这个记者刚握完手,忽然大声说:“我怎么跟中国的好战者握手呢?真不该!真不该!”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刚和周恩来握过的那只手,然后把手帕塞进裤兜这时很多人在围观,看周总理如何处理周恩来略略皱了一下眉头,他从自己的口袋里也拿出手帕,随意地在手上扫了几下,然后——走到拐角处,把这个手帕扔进了痰盂说:“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干净了!” 13 一次,周恩来总理去某地视察工作,飞机着陆后,他同机组人员一一握手,表示感谢。

      这时机械师正蹲在地上工作,周恩来同志和其他同志握手后就站在机械师身后耐心地等他,并示意别人不要惊动他机械师工作结束后转过身来,才发现总理站在身后,不禁大吃一惊,忙说:“对不起,总理,我不知道您在等我 总理笑着说:“唤,我没影响你的工作吧?” “没有,没有”,机械师赶忙说周总理这种尊重别人,讲礼貌的好品质、好作风深深地感动了机械师和在场的所有人 第二篇:周总理的故事 周总理的故事1 1934 年 10 间,正当蒋介石反动派集中兵力向我军发动疯狂“围剿”的时候,周恩来同志从瑞金路过于都楂林乡,住在农民张慈福家里,环境异常艰苦他的身体很差,但仍然夜以继日地带病坚持工作 警卫员们很为自己首长的身体健康担心,总想给他弄点有营养的东西吃,但是伙房搞不出什么好菜,加上周恩来同志又不会答应眼看着自己首长的身体一天天瘦下去,他们的心里感到比刀割还疼 有一天,上级发下了津贴费大伙儿便商量,无论如何也要买点好吃的给自己的首长补补身体他们听说冬瓜炖鸡营养高,就去老乡家买来一个冬瓜和一只母鸡把它们放在罐子里加水清炖晚上,罐子被端到了周恩来同志的房间里一股肉香扑鼻,周恩来同志以为这是警卫员向有关方面特别要来的,严肃的对他们说:“这是哪里来的 ? 同志们要知道,越是在艰苦的时候,越是要坚持原则,我们丝毫也不能特殊呀!” “不,这不是领来的,这是用我们自己的津贴费买的”大伙赶快向他解释。

      周恩来同志听了,沉思了片刻,然后亲切地对警卫员说:“好吧,既然买来了,就把张慈福父子俩也请过来,我们一起聚餐吧 ! ” 周恩来生命的最后时刻(节选) 1975年6月1日周恩来总理住进了医院周总理入院以后还一直坚持办公后来病情发展,便逐渐由邓大姐来念文件甚至在上手术台之前还要批阅文件住院的日子里,不仅没有改变,相反还加快了自己的工作节奏,一再要求医务人员要把治疗和他的工作统一起来,治疗要适应、配合工作,要使工作不受影响和干扰他经常是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周总理这种把个人生命置之度外,对工作高度负责的事举不胜举为了国家,为了人民鞠躬尽瘁,呕心沥血) 周总理的故事3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时,联合国降了半旗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元首先后去世,联合国还没有为谁降过半旗一些国家感到不平了,他们的外交官聚集在联合国大门前的广场上,言辞激愤地向联合国总部发出质问:我们的国家元首去世,联合国的大旗升得那么高,中国的总理去世,为什么要为他下半旗呢? 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发表了一次极短的演讲,总共不过一分钟他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可是周总理没有一分钱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周总理没有一个孩子。

      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 说完,他转身就走,广场上外交官各个哑口无言,随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十里长街送总理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