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防二级联网DVR组网视频监控方案.doc
58页小区监控系统技术方案5目录第一章 概述 51.1 系统概况 51.2 设计原则 51.3 总体目标 61.4 设计依据 6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 82.1 需求分析 82.2 产品总体需求 8第三章 系统详细设计 113.1 网络拓扑图 113.2 图像采集 113.3 压缩编码 143.4 传输系统 163.5 存储系统 243.6 显示系统 283.7 软应用软件平台 34第四章 设备选型 514.1 摄像机 514.2 网络硬盘录像机 52第五章 附录 545.1 海康威视简介 545.2 产品参数 55 第一章 概述1.1 系统概况为了充分满足和切实保障小区的安全防范和日常内部管理的要求,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须建立一套高质量、稳定可靠的安全防范系统小区视频监控要求采用模数结合的方式模拟摄像机制+数字存储方式,便于今后监控图像的保管需要小区室内环境前端采用吸顶红外半球摄像机,室外采用球形红外摄像机,360度旋转,可以保证夜间无光照效果下的监控需求,所有摄像机就近引入弱电井内8路DVR(6路CIF分辨率,2路4CIF分辨率)转成IP信号通过光纤到监控室,存储于DVR内时间可以超过1个月、通过解码器上墙显示,在8个46寸液晶屏幕内,有4个液晶屏做16画面分割,共显示64CIF分辨率图像,做轮询显示,3组循环的情况下共显示192路画面,另外4个显示器4画面分割显示4CIF分辨率的室外球机图像,控由于显示路数较多,可以采用移动侦测报警通道上墙,任意通道的图像都可以通过报警信息联动平台软件到任意一个解码通道中上墙显示。
1.2 设计原则根据招标文件技术部分要求,在本方案设计时,将秉承以下设计原则:1. 实用性依照用户要求,坚持实用性为主的原则,本系统将完全满足小区各项安防需求,同时考虑未来发展需求,避免追求系统的超前性,以减少不必要的投资2. 可靠性、安全性参照大量已建成的小区安防监控系统,借鉴其中的精华部分,为系统高可靠性的总体设计提供现实依据,选用的设备自身将具备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达数万小时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并为关键设备、关键部件设计冗余备份同时,选用安全机制健全、安全级别高的平台辅佐系统搭建3. 先进性本系统设计遵循系统工程的设计准则,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既防止片面追求某一高指标,又充分体现系统的先进性,最大程度地采用成熟、可继承、具备广阔发展前景的先进技术,使系统能在未来数年内不落后,并通过软件升级即可实现更多新功能,充分保护用户的投资4. 开放性本系统设计将采用标准化设计,严格遵循相关技术的国际、国内和行业标准,确保系统之间的透明性和互通互联,并充分考虑与其它监控系统的连接在设计和设备选型时,将科学预测未来扩容需求,进行余量设计5. 易管理性、易维护性本系统将采用全中文、图形化软件平台实现整个监控系统管理与维护。
可自动检测系统中任何一台设备的运行状态,并示出详细参数,以辅佐管理人员及时准确地判断和解决问题采用稳定易用的硬件和软件,完全不需借助任何专用维护工具,既降低了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费用,又节省了日常频繁地维护费用1.3 总体目标基于招标文件技术要求和设计原则,“视频监控子系统”设计提出以下总体目标:1. 图像(语音)监控(包括电视墙)2. 全网内设备的远程状态监控及集中管理功能3. 授权与安全认证4. 海量资料存储及检索5. 全网内报警信息管理6. 报警与视频监控联动1.4 设计依据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0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 16-92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65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1-20006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7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948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GBJ542-819 《城市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CECS119-200010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1-200711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电气装置标准图集、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图集。
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0413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2887-200014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 50174-9315 《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设计规范》 GYJ 41-8916 《通信系统机房设计标准》 GBKJ-9017 《程控交换机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 YD507718 小区管理公司弱电系统技术规范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2.1 需求分析图像存储系统选用H.264格式8路网络硬盘录像机根据设计原则,录像记录需要保存30天,每天24小时对于所记录的图像可以通过时间和地点检索回放所有嵌入式硬盘录像机的控制操作均在操作台上通过鼠标进行录像回放要求按照国家、地方技防标准硬盘录像机需具备移动侦测报警功能:利用鼠标可以在硬盘录像机上任意一个活动的视频图像上画定任意区域为报警区 当有人侵入该区域时,硬盘录像机通过比对上两帧图像各像素间的变化情况,当超过一定的阈值时触发报警系统,并可按照事先设置好的视频报警方案动作。
室外前端采用红外摄像机,红外距离10米左右,所有摄像机就进接入DVR转成IP信号通过光纤到监控室,进行管理和解码,其中16路4CIF分辨率的图像不做切换直接显示,其余摄像机图像轮询显示,由于显示路数较多,需考虑移动侦测报警通道上墙 2.2 产品总体需求本系统设计方案的技术要点、功能和产品选型均满足《小区建设项目技术规范书》,并依照系统建设的相关标准进行设计硬件部分本系统可采用三级控制方式,一级指挥中心设在监控中心,二级管理中心设在分控中心,三级监控中心设在监控员处于领导办公室、重要职能部门设置分控n 摄像机根据小区情况所有摄像机都采用带红外的功能n 网络硬盘录像机(E DVR)根据分散存储、集中管理的设计理念,选择网络硬盘录像机作为编码存储设备一期项目需部署8路网络硬盘录像机26台n 流媒体服务器为了减小网络访问对E DVR的压力,解除E DVR网口的访问限制,于监控部署1台流媒体服务器n 管理服务器作为管理监控系统平台的大脑,用于管理整个监控系统内部的网络硬盘录像机,实现远程预览、回放、控制和管理等功能n 客户端用于对监控系统的日常操作端,获取相关设备信息,完成预览、控制、回放、接警、处警等操作。
n 解码器以硬解码方式将从前端获取的视频码流解码输出至电视墙于监控中心部署8台解码器其中4台6304D,4台6308Dn 管理服务器作为“数字安防”平台的大脑,所有设备信息均注册保存在管理服务器内设备访问权限、用户使用权限均由管理服务器分配它维系整个监控系统的数据库n 客户端用于对监控系统的日常操作端,登陆管理服务器,获取相关设备信息,完成预览、控制、回放、接警、处警等操作软件部分由于监控系统组网结构日渐复杂,覆盖范围也变广,需要软件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平台的物理载体是管理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解码服务器、控制端(客户端软件)建设项目共计26台网络硬盘录像机、1台电视墙服务器、1台流媒体服务器、均统一添加至管理服务器,经过科学估算扩容容量,管理服务器的接入数量已经采用余量设计,符合用户后期扩展需要,可直接将未来扩展的设备添加至管理服务器即可,无缝衔接软件平台能实现设备管理、图像预览、云镜控制、录像及回放、用户及权限管理、接警处警等功能n 与其它系统融合(扩展功能,可选)系统间融合通常包括门禁、报警、视频监控、中心指挥系统的相互融合据用户需求开放HKS—5000平台相应API函数接口,提供相关产品SDK开发包(包括硬件、软件),以便用户根据需要进行系统间互联互通的开发工作。
56第三章 系统详细设计3.1 网络拓扑图3.2 图像采集作为监控系统的视频源头,摄像机对整套监控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摄像机的基本要求是:图像清晰真实、适应复杂环境、安装调试简便1. 图像真实清晰——摄像机种类很多,其本源是内部核心部件“图像传感器+数字处理芯片”,针对不同的行业有完全不同的优化方案比如:广播电视系统的图像处理偏艳丽,这是符合观众的视觉需求相对而言,视频监控系统对图像的要求是真实还原,尤其是图像的色彩应与现场一致,比如:人的肤色、衣着颜色、车辆颜色等其次,图像清晰度主要取决于图像传感器线数,线数越高,图像解析力越高,能获取更多的图像细节此外镜头倍数也将影响用户捕获图像的景深,广角取景能获取全景概况,长焦取景能获取人脸面部特征,因此,用户对图像要求与使用场景密切相关当然,在特殊场景下还需要特殊功能进行匹配,比如:超低照度、逆光等等2. 适应复杂环境——与硬盘录像机、交换机所处环境不同,摄像机一般都置于风吹日晒的环境下,天气变化都会影响摄像机的工作耐高温、抗雷击、防水防尘等应达到相关指标,摄像机应该能在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室外摄像机护罩内应该有加热、除湿等装置,防水防尘级别应该达到IP66,内部电路应该具备防浪涌保护设计,抗3000V雷击。
3. 安装调试简便——摄像机多安装于难以摘取的位置,因此使用过程中的再度调试是较麻烦的,增加维护成本比如:摄像机安装倒像摄像机应该提供OSD操作菜单供用户远程调试及参数修改此外,建议为摄像机由UPS集中供电以保证电源洁净,防止串扰3.2.1 摄像机特点● 高解析度、高色彩还原度受PAL制扫描方式的限制,实际有效水平像素×垂直方向的水平扫描线=752×582本项目我们提供彩色模式下最高解析度为480线,黑白模式下高达540线,已经逼近极限色彩还原度分为色调(决定色彩性质)和饱和度(决定色彩浓淡),与景物光照条件和色温密切相关我们的摄像机通过“自动电子快门”或者“自动光圈”来自动调节通光量以保证景物照度处于衡稳状态,通过“自动白平衡”来自动调节红、绿、蓝三基色信号电压(即色温)以保证图像不出现偏色现象● 红外技术若用户的照度环境连星光级都达不到,应该采用红外摄像机本项目我们提供的红外半球摄像机红外范围为10-20米、红外球机为80米,灯使用寿命长达3年● 优化的背光补偿、超宽动态技术开间监控环境中,摄像机的安装应尽量避免逆光装置,但某些情况下很难做到,为此我们提供两种解决逆光环境下解决办法。
普通要求下(比如:道路监控),开启背光补偿功能常规背光补偿技术是对整体画面进行处理,虽然前景图像清晰可见,但是背景因曝光时间过长导致过渡曝光呈白茫茫一片 防止背景图像出现过度曝光但画面整体感官有层次感,显得不够柔和,只能满足普通成像要求高要求下,建议使用超宽动态技术我们的超宽动态摄像机采用SONY 双速CCD,对同一副图像进行两次曝光,采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