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内容采山.doc
4页教学内容:歌曲《采山》教材分析:《采山》选自人音版二年级第四册第六课《愉快的劳动》,是一首民歌风的创作歌曲,采用2/4拍,徴调式,一段体结构这首歌曲欢快、活泼、清新、别致歌曲的旋律大跳和级进音程的交替进行,节奏鲜明,紧凑,使歌曲具有朝气并富有动力感歌中描述了山中的小朋友在蒙蒙小雨中去采山的愉快心情,表现了小朋友光着小脚丫采山时灵巧的身影,灵活的手指,采来蘑菇、木耳、野果、山菜,丰收的喜悦香甜在心的感受,连梦中都要笑出声来这首歌的词曲结合紧密,形象生动,能深深打动每一个演唱它的人,是一首适合儿童学唱的好歌学情分析:结合孩子们喜欢玩的特点,把歌曲《采山》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学习,让学生在歌曲的学习与吟唱下碰撞出“音乐智慧”的火花,本着“结合地方,体现特色,延续传统,继学山水文化,认识家乡,热爱音乐”的思想,引领学生去亲近乡土文化,去亲近乡土音乐,去感悟家乡美景,养成浓厚的桑梓情怀和人文精神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学唱,学会用歌声表达情感、表现音乐,体会“采山”劳动带来的快乐 2、在音乐情境中学会用轻快、短促、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第一段的基础上,为歌曲配上引子、尾声和音响并尝试创作改编部分歌词。
3、在律动、节奏游戏等活动中认识、感受、体验十六分音符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美的音乐情境中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用轻快、短促、有弹性的声音加上律动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合作演绎歌曲第一段教学方法与手段: 充分利用教师语言的引导和多媒体画面的结合,创设音乐情境,营造音乐学习的氛围,采用启发、谈话和讨论等方法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通过感受、想象和创造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教具准备:节奏卡片、教学光盘、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着音乐《采蘑菇的小姑娘》进教室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二、入山 1、趣味发声练习:向大山问好(C-F调) 2/4 5 - | 3 ⒌ | 3 ⒈ | 哎 ! 大 山 你 好! 【设计意图】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好地融入教学情境中,也达到发声训练的目的 2、节奏模仿游戏 节奏1、出示XXXX X 0学生模仿出示节奏卡片) 老师先来拍一下,然后请学生模仿学生创编节奏语言 如:“采呀采蘑 菇0”你会吗?生:举手发言:"摘呀摘桃 子 0","摘呀摘苹 果 0"等. 节奏2:X. X X X | X X X | 跳 过 水 坑 往 前 走 【设计意图】两条节奏模仿游戏进一步丰富歌曲的艺术表现,为最后完整地演绎歌曲做铺垫。
三、采山 1、采蘑菇 多媒体的蘑菇上出示6661 20 | 3331 20 | 62 216 | 56 5 |两条旋律 2、歌曲第三、第四乐句歌词学唱 边唱边做采蘑菇的动作,强调动作时的强弱对比 【设计意图】通过律动、游戏,学习掌握十六分节奏,并充分体验二四拍的强弱规律,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教学情境中掌握知识,同时对歌曲学唱难点的解决,也为进一步学好歌曲做铺垫 3、学唱歌曲《采山》 ①播放音师边做动作边范唱②学唱曲谱③学生按节奏读第一段歌词④跟琴轻声唱第一段歌词 ⑤歌曲演唱指导 有感情地再读歌词,体会第三、四乐句和第五、六乐句在情绪表达上的不同,唱出第三、四乐句的“断”和第五、六乐句的“连”⑥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第一段边唱边做舞蹈动作(律动),这里是本节课的难点,有了前面打下的基础后,再播放音乐完整地演绎歌曲感受采山的乐趣就水到渠成了⑦尝试创作改编部分歌词 在歌唱和律动一起学习时,我适当的降低了歌曲学唱的难度,只学唱第一段歌词,通过赏、唱、演、编等多种形式充分感受歌曲,律动教学不是为了加花而做做动作,而是为了辅助学生能更有效的学好歌,唱好歌。
教学过程应注重给予学生充分的情感体验,引领学生逐步加深对歌曲的感受与表现 四、别山 让学生在意犹未尽中唱起歌、跳起舞,带着本堂课的收获离开教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