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屏奴”现象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影响的研究毕业论文.docx
19页幼儿“屏奴”现象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影响的研究毕业论文 目录 1引言 (1) 1.1问题的提出 (1)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2.1研究目的 (1) 1.2.2研究意义 (1) 1.3核心概念界定 (1) 1.3.1幼儿“屏奴” (1) 1.3.2幼儿亲社会行为 (2) 1.4文献综述 (2) 1.4.1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分类 (2) 1.4.2儿童(幼儿)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3) 1.4.3幼儿“屏奴”现象与幼儿亲社会行为关系研究 (3) 1.5研究的方法 (4) 1.5.1研究对象 (4) 1.5.2研究方法 (4) 2 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4) 2.1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发生的内部因素 (4) 2.2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外部因素 (5) 3幼儿“屏奴”现象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分析 (5) 3.1幼儿“屏奴”现象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影响的现状分析 (5) 3.2幼儿“屏奴”现象发生的原因 (8) 4针对改善幼儿“屏奴”现象的思考建议 (8) 参考文献: (10) 附录一 (11) 附录二 (12) 致谢 (13) 幼儿“屏奴”现象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影响的研究 摘要:本文是关于幼儿“屏奴”现象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现状调查,选择了乌鲁木齐市一所公立幼儿园,采用观察法和非结构访谈法收集资料。
通过对典型“屏奴”幼儿亲社会行为中的问题行为的分析,发现幼儿问题行为的不合理因素,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一是改变家长对幼儿“屏奴”现象的认识,二是提高家长对自身亲子互动行为的反思能力,三是加强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共同引导幼儿健康成长,四是运用多种教育手段,采用多种组织活动形式,五是严格控制观看电子屏幕的时间 关键词:幼儿;亲社会行为;“屏奴”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children "screen slaves" phenomenon on children's dear social behavior Abstracts: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investigation of children "screen slaves" Dear children social behavior, chose a Urumqi city public kindergarten, using observation method and non structural interview method to collect dat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ypical "screen slaves" dear child problem behavior in social action, unreasonable factors found children behavior problems, analyze the causes, and proposes relevant suggestions: first is to change the parents understanding of children "screen slaves" phenomenon, second is to improve their ability of self reflectionparent-child interaction, third is to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parents and teachers, to guide the healthy growth of children, and the fourth is to use various means of education, using a variety of organizational forms of activities, fifth is to strictly control the viewing screen time. Key words: children;dear social behavior;"screen slaves" 1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iphone,ipad等电子产品大行其道,掀起了“苹果热”的狂潮,智能、平板电脑已成为家家必备的生活必需品,随处可见,几乎是人手一部。
年轻的“80后”父母给孩子买iphone,ipad成为流行,这些拥有触摸屏幕的电子产品成为越来越多的父母给幼儿礼物的首选北京市妇联近日发布的《2022年中国城市儿童生活形态报告》显示:4岁至6岁孩子中,约有53%会上网,将近八成的未成年人使用移动终端上网……他们的课余生活仿佛是在电视、电脑、等不同屏幕间切换幼儿对电子产品的依赖以及屏奴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幼儿沉默,易怒,伴随有攻击性行为,不利于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基于此,本研究试图对幼儿“屏奴”现象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试图引起家长以及社会的重视,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健康发展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幼儿“屏奴”现象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分析幼儿“屏奴”现象对幼儿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产生影响的原因,反思幼儿接触电子屏幕中的不合理因素,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旨在改善家长的教育观念,转变幼儿不合理的游戏方式,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健康发展 1.2.2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通过幼儿“屏奴”这一新视角研究幼儿亲社会行为,丰富幼儿亲社会行为领域的研究,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通过转变家长不合理的互动理念,改变幼儿不合理的观看电子屏幕的时间,提高家长正确引导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能力,使家长可以根据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对幼儿实施教育,使得家长的教育能力有所提高,对家庭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次,改善了幼儿在家的娱乐方式,亲子关系,这对幼儿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3核心概念界定 1.3.1幼儿“屏奴” 对幼儿“屏奴”现象进行研究,首先要对“屏奴”进行准确而又细致的界定通过对查阅文献的整理,发现对于“屏奴”一词,还没有统一权威的界定,本文 采用光明日报(2022)对“屏奴”现象的界定,“屏奴”是指长时间使用智能等电子设备、过度面对电子屏幕的人1过度:超过限度2 美国NIOSH(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和日本的研究建议电脑终端机工作者每工作40到45分钟应该休息15-20分钟,以闭目仰卧或是望远的方式让眼睛充分休息儿童的眼睛正处于发育阶段,因此,儿童每次操作电脑的时间应更短,一般,每操作10-30分钟左右要适当休息,做一些轻松的活动,活动活动身体,或者走出室外,呼吸新鲜空气;还可做做眼保健操或者向窗外远眺,放松眼部的肌肉等。
年龄越小的孩子,操作电脑的时间应越短3幼儿“屏奴”是指3-6岁一次性面对电子屏幕超过30分钟的幼儿 1.3.2幼儿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可以界定为个体自愿提供的、有益于他人的、符合社会期望且能促进人际间关系协调的行为(寇彧、王磊,2022)4主要的形式有帮助行为、分享行为、合作行为、安慰行为等本文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问题行为,主要的表现形式有攻击性行为、对立行为、独占行为、漠视行为 1.4文献综述 1.4.1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分类 赵章留、寇彧(2022)的研究指出帮助、合作、分享、安慰是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主要类型四种亲社会行为在儿童身上的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1、儿童对这四种亲社会行为的分化发生在18~24个月;2、四种亲社会行为随儿童年龄增长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3、四种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既受个人因素的影响,也受情境因素的影响5 全海英(2022)的研究中指出:1、3~6 岁幼儿亲社会行为分为四个维度,其中情感方面包括同情、安慰;利他方面包括帮助、捐助;协作方面包括合作、分享;责任方面包括守信、轮流2、与幼儿亲社会行为紧密相关的并且幼儿教师和家长期待幼儿发展的其他社会行为和能力包括独立能力、坚持行为、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6 1王海洋.拯救“屏奴”低龄化势在必行[N].光明日报,2022-10-31(2). 2新华字典[M].北京.2022.11(出版社) 3王雁,焦艳.优化幼儿电脑活动的环境[J].学前教育研究,2022,(5):30-32. 4寇彧,王磊.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干预研究评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4 5赵章留,寇彧.儿童四种典型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1):117-121. 6全海英.体育活动发展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理论与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2. 1.4.2儿童(幼儿)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吴念阳(2022)的研究中指出任何一方面的亲社会行为,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分成两大类:个人变量,环境变量个人变量包括:年龄、性别、种族、社会地位,出生次序、情绪状态、道德发展水平、认知发展水平、自控能力、社会责任感、社会化经历、内化了的价值标准环境变量有:他人的态度、旁观者的存在、大众传播工具、行为对象本身的一些局限性,行为对行为者本身的意义和代价等等 李灵子(2022)同情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促动因素,它使个体更加容易意识到他人的需要,这实际上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通过这一过程能构建个体对同情对象在情感上的共鸣反应7以及产生助人意愿的强烈动机,所以能促使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同时,同情在儿童亲社会行为培养中具有动机功能和信息功能8王楠(2022)的研究说明:移情训练的方法与幼儿自我认知能力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移情训练方法可以有效的促进幼儿自我认知能力的提高,而幼儿自我认知能力的提高又有利于移情训练方法的实施家长的教养方式对5-6岁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和幼儿的移情情感有直接的影响在家长的教养方式中,被家长充分理解和尊重的幼儿很容易产生移情情感,并有良好的亲社会行为体现,经常在家长打骂、掌控和忽视中成长的幼儿,不利于产生移情情感和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9 1.4.3幼儿“屏奴”现象与幼儿亲社会行为关系研究 华颜(2022)指出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互动和交流更能帮助他们完善世界观,养成良好的性格小孩子应该多和同龄人一起玩,多参与户外活动这会让孩子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相反,长期对着冷冰的iPad等电子产品进行人机对话,阻碍了亲子之间、孩子与同龄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容易使孩子形成单向思维的定式,不仅交际能力逐渐落后,性格、情绪的成熟也更加缓慢 孩子心理的成长离不开对真实世界的正确认知,只有将孩子置于现实世界当中,多看多听,才能渐渐形成正确的是非判断观。
孩子长期接触电子产品所营造的虚拟世界,会使孩子与现实世界脱节,影响心理的成熟;而一旦错过心理成熟最好时机,以后将很难弥补此外,iPad多窗口、多界面的形式,容易分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