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线变阻器的连接与选择.doc
3页滑线变阻器的连接与选择 滑线变阻器是用途很广泛的电学器材,它在电路中的作用是通过自身的电阻值变化,达到改变某一用电器或电路中的电流及电压的目的.在中学里,要求知道它的结构、用途并掌握其使用方法.但从多次中考、高考的结果来看,无论从其结构示意图或者从实物图上考核其使用方法时,总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滑线变阻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a、b为电阻R的两端点的接线柱,P是可在电阻上滑动的触片:c、d为与P连接导通的分属杆两端的接线柱.显然,若只c、d两端接入电路中,则相当于短路;若只将a、b两端接入电路中,则它只起一个固定电阻(R)的作用.这两种接法都不起变阻器的作用. 滑线变阻器的连接 限流(降压)接法 如图2,将a或b的任一端与c或d的任一端串接在电路中.这相当于在电路中串接了一个可变电阻.当移动滑动触头P时,可改变此串联电阻的大小,从而调节通过用电器(电灯)的电流. 设滑线变阻器总阻值为R,其中串入电路的部分电阻为Rx,电灯的电阻为R0,电源电动势为(内阻不计),则电路中的电流强度I=/(R0+Rx),故R0两端所分得的电压为 U0=IR0=R0/(R0+Rx)=/(l+Rx/R0) 使Rx从0变到R时,U0将相应地从ε变到ε/(1+R/R0).电压变化范围是:ΔU=ε-ε/(1+R/R0)=ε/(1+R0/R)由此式可以看出,电压变化范围的大小取决于R0与R比值的大小.如果R的值比较接近R0的值,或者小于R0的值,那么R0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就比较小.例如当R=0.1R0时,ΔU=ε/11=0.09ε,当R=R0时,ΔU=0.5ε.如果R比R0大得比较多的情况下,那么就可以得到较大范围内的电压变化.如当R=10R0时,ΔU=ε/1.1=0.9ε.显然,这种接法不可能使R0两端的电压调节到零. 分压接法 如图3所示,将a、b两端接到电源上,使变阻器整个电阻R的两端产生电势差,这样从a到b电势是逐点变化的,即滑动点P与a、b之间的电势差随着P点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用电器(电灯)一端与a或b任一端连接,另一端与c或d的任一端连接,加在用电器(电灯)上的电压就可随P点的移动而改变其大小. 设滑线变阻器中与R0并联的部分为Rx,则由电路计算得R0两端的电压 使Rx从0变化到R时,U0将相应地从0变到ε.可见,R0两端电压变化范围是ε,与R、R0的大小无关. 分压接法与降流(降压)接法相比,具有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大的优点,即可以从零调起,通过的电流也可以从零开始.滑线变阻器的选择 给定一些电路器材,要求选择适当的滑线变阻器与连接方法时,应该考虑两个方面. 首先考虑是否有足够的电压调节范围.分压接法总能保证实现这一点.限流接法就不一定.当然有时并不需要有太大的电压调节范围,就可以采用限流接法.只有当变阻器的电阻R远比用电器电阻R0小时,才可不考虑限流接法. 然后考虑电压的调节是否方便.分压接法,虽然理论上有较大的电压调节范围,但实际调节时并不一定方便.例如当R=100欧,R0=2欧,ε=10伏时,R0从0变到90欧的过程中,R0两端电压从0变到1.7伏,R0从90欧变到100欧,R0两端电压从1.7伏变到10伏.就是说,变阻器上的滑动触片在移过总长度的十分之九的过程中,用电器两端只有较小的电压变化,而在剩下的十分之一长度上移动滑动触片时,用电器两端电压则有较大变化,这就使得电压的调节十分不便.而当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