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水井村土地整理规划(新农村).doc

28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478426239
  • 上传时间:2023-09-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84.50KB
  • / 2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湘潭市响塘乡水井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2011-2020年) 【说明书】目 录:前 言 2第一章 村域概况 2一、区位条件 2二、自然条件与资源 2三、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四、土地利用现状 3第二章 规划编制背景、指导思想、原则和依据 4一、规划背景 4二、规划指导思想 4三、规划原则 4四、规划依据 5五、规划期限 5六、规划范围 5第三章 规划发展策略、定位和目标 5一、村域发展优劣势(SWOT)分析 5二、村域发展定位 6三、村域发展目标 7第四章、规划内容及建设任务 7一、人口规模预测 7二、规划内容 7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8四、土地整治规划 10五、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与农地流转规划 11六、村庄整治规划 12(一)、村庄整治总体布局 12(二)、建筑物整治 12(三)、景观环境整治 13(四)、集中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 13(五)、建设期限 14七、交通、水利设施建设规划 14八、公益设施建设规划 15(一)、给水工程规划 15(二)、排水工程规划 16(三)、电力规划 16(四)、通信规划 17(五)、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17(六)、燃气规划 18(七)、综合防灾规划 18九、产业发展规划 18(一)、现状产业分析 18(二)、产业发展规划 18十、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9(一)、生态环境保护分区 19(二)、主要保护区域 19(三)、规划建设内容 20第五章 规划的实施 20一、规划实施措施 20二、规划实施意义 22附表: 23前 言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是以土地整理、村庄整治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的综合规划,是在土地利用实践活动中不断合理利用农村土地和重新配置土地的过程。

      整治规划具有增加耕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缓解用地矛盾、加快新型城乡形态构建以及促进新农村建设等作用,为农村现代化发展创造了动力和空间根据党的十七界三中全会制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提高农村规划水平,建设各具特色的新型村庄湘潭市委、市政府根据省政府要求以及各村庄现状发展条件首选50个行政村进行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的试点,其中响塘乡水井村为首批试点村庄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水井村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和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全村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根据相关政策、规范、特编制本规划第一章 村域概况一、区位条件响塘乡水井村位于湘潭市规划区西北地区,与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宁乡和望城毗邻本村东临金湖塘村、北接南谷村、西至易家村、南至长龙村和益草亭村,村内有响塘锰矿至望城响南公路在东北角经过,距离望城边界约3.5公里、距离锰矿约5.8公里,交通及区位条件较为方便二、自然条件与资源水井村地形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用地北侧地势平坦分布大面积的农田,东南侧分布若干小丘陵山体。

      村域整体南高北低,东西高,中间低呈勺状形态地势最高点位于南侧山峰顶部,标高为134.5米,最低点位于中北部农田中,标高为41.9米,最大相对高差92.6米村域地处亚热点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土壤肥沃,土质较好三、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全村共辖19个村民小组,380户,共计1400人农作物种植以水稻为主,玉米、黄豆、油菜、芝麻、花生、甘蔗等为辅,经济作物;养殖以牲猪和鱼类为主,家禽和牛羊养殖为辅全村支柱产业为水稻种植和牲猪养殖,农家乐休闲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无任何工矿企业200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约3000元,村财政总收入约32000元农业总产值约为354万元,村民经济以外出打工为主、在家务农为辅,在响塘乡乡域范围内处于中等水平现状村部结合村民住宅设置,无单独办公场所,村域交通有一条4米宽的主干道,已水泥硬化处理,组道3条均为路基,村民出行较为方便四、土地利用现状村域现状土地利用混乱,农田、菜地、村庄居住用地相互交叉布置不成系统,村庄居住用地主要布置在村庄自然山体的山脚下,既有面状集中的居住点,也有零散布置的点状住宅农田、菜地主要布置在村庄的中部,分布集中,地势平坦,并有南谷渠道穿越具有良好的灌溉条件。

      规划区外围主要为小丘林山体,自然植被良好,并大型水库布置其间具有良好的旅游开发前景1、现状土地利用水井村总用地面积312.53公顷(4687.95亩),其中农用地247.31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79.13%;、建设用地57.71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18.46%;、未利用土地7.51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2.4%;人均村居用地276.5平方米附表:现状用地汇总表土 地 分 类整治前面积占总面积比例(%)总面积合计312.53100.00其中农 用 地合计247.3179.13耕地93.2429.83园地25.838.26林地73.8623.63农村道路、水塘田坎等54.3817.40建设用地合计57.7118.46居住建筑用地38.7212.39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170.37道路交通用地14.254.56墓葬地3.231.03未利用地7.512.40 2、现状道路对外交通:村域对外交通主要依靠村庄北部的响南公路,道路宽度6.0M,向北联系长沙、望城,向南联系锰矿、湘潭等另外村域内有长衡高速公路经过村庄的南部,但高速公路出入口离规划区较远,对村庄发展难以产生积极的推动效应。

      村内交通:村庄内部交通主要有三条道路,南北向的村庄主道以及两条环形组道村庄主道长度约5500米,宽度4-6米不等,部分硬化,北向连接仙南公路,南至长龙村,道路两侧民宅集中部分地段难以拓宽环形组道,长约1100M,宽约4.0米,未硬化且道路坡度大,弯道急,行车条件差3、现状建设用地村内建设用地主要为村居用地,现有的村民住房用地分布较为零散,与各类杂屋搭配混乱,建筑占地面积大,居住建筑用地总面积6.87公顷结合村民住宅布置村部办公中心和小型商店等公共服务性质用房,全村无大型集中式公共建筑用地和工业用地在水井村东北角、村道与仙南公路交接处,现状有湘潭县七中、村诊所和集中式小型商店,可兼顾村里的公共服务需求4、现状基础设施水源:目前生活水源主要是农户住宅旁自备水井,生活污水由化粪池处理,但没有统一排放系统电力、电信设施:村内未完成农网改造,现有变压器共2个,一个位于村庄北部水渠旁,功率50KV/A,另一个位于中部农田中,功率为80KV/A目前电力设施平时基本能满足居民需求,但在夏天或过年、过节电高峰时难以满足需要村内已接入有线电视网络电信固话、无线通讯已覆盖全村环卫设施:目前村庄内无生活垃圾收集系统,村内垃圾随意堆放、焚烧对环境有较大的影响 。

      5、现状产业村内农业以传统农作物水稻为主,虽已基本实现机器耕种,但是种植效益低,未形成现代农业格局村庄内无工业企业,有农家乐一个,但是农家乐档次较低,道路、娱乐设施还有待完善6现状存在的问题(1)、传统农业未成产业,无规模、无特色、效益低;(2)、乡村休闲旅游休闲产业无规模、缺特色,潜力挖掘不够;(3)、村民建房无序,布局混乱,占地较大,浪费用地;(4)、道路系统不顺畅,路面质量不高;(5)、水利水系需修整;(6)、山地较多,树木较少,效益低;(7)、环境卫生较差,无生活垃圾处理收集处理系统第二章 规划编制背景、指导思想、原则和依据一、规划背景1、政策背景2007年12月,湖南长株潭城市群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型社会”的建立对于积极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建立城市群统筹城乡发展的新体制;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规范并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健全土地产权体系;建立以居住地登记的“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农村居民就业平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近年来,党和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新农村建设,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两型社会建设,严格土地管理等系列政策文件,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力的政策支持,而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规划。

      2、现实需求水井村区位好,有基础,特别是响塘乡于2010年年初行政划入湘潭市雨湖区管理,加快了村内的发展村庄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但从更高要求看,有必要对村庄布点和建设规划进行深化和细化,编制土地综合整治规划3、面临机遇国土资源部门开展土地综合整治,特别是进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土地规划进村试点,将水井村列为湘潭市的土地综合整治规划试点,这是难得的机遇同时水井村地处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核心区规划范围内,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二、规划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五个统筹”的要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根本目标,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与生态环境,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出发点,注重发挥水井村山、水、田、村于一体的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整治,实现“强化现代化农业生产、建设示范性生态家园、发展体验式观光休闲产业”的总体发展目标三、规划原则1、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原则统规各类布局,统安各类用地,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注重农村环境保护;注重农民居住环境;改善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注重保护耕地节约土地2、农民自愿和尊重民意的原则突出农民在规划中的主体地位,增加农民对规划的知情权、参与权。

      广泛征求农民的意愿,保护农民的利益3、因地制宜和量力而行的原则实事求是,逐步建设、逐步改造、逐步整治4、有利发展生产和方便生活的原则有利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体现人性化,通过合理布局,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5、节约用地和保护耕地的原则村庄建设规划与新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通过“统一规划、相对集中”实现节约土地和保护耕地的目标6、突出生态农业和观光旅游特色的原则7、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村庄布点规划与上层次规划在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安排、环境保护等方面协调统一;与周边村庄实现资源共享四、规划依据1、建设部《城乡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4、国土资源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相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138号);5、《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6、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2005.7);7、《湖南省湘潭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8、《湖南省湘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9、《湖南省湘潭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10、《湖南省湘潭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年)。

      11、《湖南省湘潭县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数据集》;12、《湖南省湘潭县县志》;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