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联网的定义及关键要素分析.docx
12页车联网的定义及关键要素分析一、 车联网的定义及关键要素车联网是以车辆为主体,依靠通信网络互连实现车内、车与车(V2V)、车与人(V2P)、车与路(V2I)、车与服务平台(V2N)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为车辆运行和使用提供服务,进而达到保障交通安全、提高驾驶体验等目标的智慧交通解决方案车联网主要包含车、人、路、通信、服务平台五大关键要素其中车是车联网最核心的要素,智能网联汽车是车联网技术落地应用的主体;人是车联网服务的使用者和道路环境的参与者;路是车联网应用的必备配套基础设施,主要目标为实现交通道路信息化;通信即各类信息的交互载体,汇总传输车内、车路、车云的海量信息流;服务平台是车联网服务生态的业务数据载体,致力于改善用户驾乘感受二、 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经过业界的共同努力,国内物联网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目前,中国发展物联网所需的自动控制、信息传感、射频识别等技术和产业都已成熟或基本成熟,通信运营商和系统设备提供商达到世界级水平,下游应用不断拓展目前,物联网已较为成熟地运用于安防监控、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等2014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6023.3亿元,同比增长23.01%;2016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约为9420亿元,同比增长25.43%,2017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11860亿元,同比增长25.90%。
中国物联网市场投资前景巨大,发展迅速,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根据工信部的预测,2020年成熟时将启动万亿元级别的市场规模2017年6月,工信部发文要求加快移动物联网基础设置建设,发展基于NB-IoT技术应用,要求2017年末基站规模达到40万个,网络覆盖直辖市、省会等主要城市2020年,基站规模数达到150万个,实现NB-IoT网络全国普遍覆盖,面向室内、交通路网、地下管网等应用场景的深度覆盖车联网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包括整车厂、TSP(车联网系统集成商)、硬件供应商、内容提供商、电信运营商,这个产业格局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如整车厂和TSP谁在车联网的应用、功能、集成方式方面起主导作用,不同整车厂的方案是有差异的,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双方地位也会有所差异,这取决于未来每一方的竞争角力,当然既竞争又合作车联网对生态系统中的每个参与者都有很大的价值,OEM:车联网服务增加汽车的附加值、促进整车的销售、帮助吸引年轻消费者;TSP:车联网系统开发费用、提供运营管理并从中获得收益;硬件供应商:车载通讯模块需求增长;车载多媒体系统升级需求带来新的市场机会;内容提供商:汽车成为下一个移动终端、提供适合于汽车的服务内容、车主成为新的客户群;电信运营商:可获得车辆通信费、流量费用,车主成为新的客户群。
消费者社交、互联需求的提升;3G、4GLT等无线通信系统的提升;由智能推广引领的智能应用的发展;汽车产品本身加速电子化的趋势,如更多ECU、传感器的应用,车载计算能力的提升;智慧城市、智慧地球概念的持续发展加速未来社会电子化趋势,这是未来车联网技术发展非常重要的突破口车联网的创新,必须要ThinkBig车联网目前遇到的最大障碍是没有革命性的创新,基本都是在原有汽车功能、汽车电子功能基础上做智能化改进,一定程度上和互联网连接车联网技术真正实现突破,需要把汽车看成庞大社会网络中的节点,与整个城市体系、基础设施体系连通,才会有更多革命性创新三、 5G+车联网步入黄金期5G+车联网应用技术经过数年的发展,已经愈发成熟,在未来,汽车将成为最大的5G移动终端,基于5G网络的车联网应用能够缓解交通堵塞,有效提高交通效率与交通通行安全面对汽车这一颇具潜力的移动智能终端新兴市场,传统车企争相涌入,互联网企业、运营商自然也不会错过据悉,目前,除了华为、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巨头互联网企业跨界押注车联网之外,三大运营商也相继布局车联网如,中国电信助力打造汽车产业生态圈,已形成全系列新型蜂窝物联网,拥有构建完善的物联网开放平台能力。
中国联通也在着力车联网业务,在今年的冬奥会火炬接力活动中,无人车按照既定传递路线,安全平稳地完成了火炬交接,依托的正是联通在冬奥首钢园区部署的5G智能车联网业务系统在车联网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车载通信服务网络以及基于云系统的车联网服务平台都是最核心的部分,因此相对于其他互联网厂商或设备商,电信运营商发力车联网具有不小的优势如今,在5G、AI、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赋能下,5G+智慧交通以及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速度迅猛,但是,车联网安全问题值得深思相关数据显示,在过去5年时间里,智能汽车被黑客攻击的次数增长了20倍,其中有27.6%的攻击涉及车辆控制车联网的网络安全是迥异于传统的信息系统网络安全以及工业互联网的网络安全,它带来了一个新型的安全业态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国在车联网安全相关方面的政策已出台十余项,包括《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车联网网络安全标准体系框架》等一系列文件不过,除了政策发力外,车联网安全问题需要产业界各方都重视起通信安全、数据安全等基础安全底座的建设,共同推动我国5G与车联网的融合创新发展四、 车联网发展历程在整体车联网大趋势下,车联网渗透率快速上升,2021年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达428亿美元,同比增长26.63%,占全球车联网整体规模的29.93%,预计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530亿美元。
随着我国车联网产业的逐步发展,传统汽车产业竞争格局发生了变化,部分ICT企业开始在汽车产业布局,网络运营商、芯片与模组厂商、终端设备商等加速了汽车网联化的进程具备车联网各项创新功能的研发实力及掌握软硬件设计开发技术的科技企业开始有机会与整车厂及其一级供应商合作,逐渐加入车联网产业链,这些变化为车联网智能终端和车载智能模组的供应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一)产业链车联网上游由感知系统、控制系统、执行系统及通信系统组成;中有包括整车、终端设备制造、软件开发及TSP;下游通过汽车经销商、OBU供应商、公交公司、主机厂及支付公司最终到达终端驾驶员/消费者二)上游分析2017年后,受到汽车销量增速下滑的影响,车载导航系统增速也随着放缓2020年,中国车辆导航系统市场规模达到21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1%,预计2022年将达239亿元汽车半导体市场空间广阔,我国作为汽车生产大国占据四分之一市场我国作为汽车制造大国,汽车产量蝉联全球第一,对汽车半导体需求旺盛,2020年中国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约为118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5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40%三)中游分析数据显示,2022年3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4.1万辆和223.4万辆,环比分别增长23.4%和28.4%,同比分别下降9.1%和11.7%。
一季度,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48.4万辆和650.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0%和0.2%由于车联网是5G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主要应用场景、5G产业发展迅猛等影响,车联网行业发展受到强大推动近年来,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2017-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9.95%预计2022年将增长至2771亿元近年来,中国车联网行业渗透率保持逐年增长,2020年中国车联网行业渗透率已达48.8%,超过全球车联网行业渗透率,预计2022年渗透率将接近60%四)下游分析随着智能交通的发展,车联网逐渐普及,用户的规模将不断扩大,2018-2020年,中国车联网行业用户规模保持增长趋势2020年,中国车联网用户规模约为13713万辆,同比增长52.33%,预计2022年将达20890万辆近年来,交通产业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互联网科技企业正成为交通碳减排的重要力量之一我国交通行业也不断朝着智能化、智慧化方向发展,其市场规模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16-2020年,我国智慧交通市场总规模由973亿元增长至1658亿元随着我国交通智能化应用的不断推进,智慧交通的市场规模增长将继续保持较快速度预计2022年我国智慧交通市场规模将达2133亿元,未来仍将继续增长。
五、 市场前景广阔汽车智能网联化加速,带动了车联网渗透率不断上升车联网是以车辆为主体,依靠通信网络互联实现车与车(V2V)、车与人(V2P)、车与网(V2N)、车与基础设施(V2I)的互通互联、信息共享,进而达到保障交通安全、提高驾驶体验、拓展智能服务等目标的智慧交通解决方案IDC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出货量约为4440万辆;2024年,出货量将达到约7620万辆,2020年-2024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4.5%IDC预测,到2024年,全球出货的新车中超过71%将搭载智能网联系统,市场将趋于成熟软件领域,互联网巨头BAT(即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早已入局车联网,并采取了不同的发展策略如百度以小度OS为核心产品构建服务体系,涵盖社交、音视频、自由内容及服务、生活、车载服务五大方向;阿里通过斑马智行,依托阿里支付和电商生态,涵盖智能硬件、车载服务、生活、自由内容及服务、音视频五大方向;腾讯则主要通过自由内容及服务聚焦社交和娱乐,也涵盖生活和车载服务方面硬件领域,车联网产业化可分为车端和路端中金公司表示,车端市场方面,车联网产业主要考虑车载设备和内容服务两方面,预计到2025年,车联网市场规模将超千亿元,到2030年将超3500亿元。
路端市场方面,车联网产业主要包括城市内交叉路口和高速公路路侧基础设施建设,经测算,2025年车联网市场规模约为819亿元,2030年将超1000亿元一方面,车辆联网可以准确收集道路情况与行驶状态数据,通过智慧交通系统能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大力保障出行安全;另一方面,车辆连接5G网络可促进驾驶服务多元化,极大提升驾驶体验,促进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汽车的智能化、电动化使得车联网成为必然趋势,而车联网也是未来汽车实现自动驾驶的必由之路4G技术为车联网提供了基础功能和简单的应用场景;5G技术的到来,大大增强了车与车、车与人、车与道路基础设施的连接能力,解锁车联网全部潜能,助力车联网快速落地六、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智能网联汽车,即ICV(全称IntelligentConnectedVehicle),是指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2016年,工信部组织行业加紧制定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战略、技术路线图和标准体系,交通部在实行两客一微车辆管理方面也已经为智能交通管理积累了丰富经验。
美国将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作为美国发展智能交通系统的一项重点工作内容,通过制定国家战略和法规,引导产业发展2016年发布了《美国自动驾驶汽车政策指南》,引起行业广泛关注日本较早开始研究智能交通系统,政府积极发挥跨部门协同作用,推动智能网联汽车项目实施计划2020年在限定地区解禁无人驾驶的自动驾驶汽车,到2025年在国内形成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市场目标欧盟支持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在世界保持领先优势通过发布一系列政策,以及自动驾驶路线图等,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和应用,引导各成员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七、 技术不断创新依托完备的汽车产业链及丰富的信息通信产业生态,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化与网联化水平近年来大幅提升,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关键技术领域不断实现创新突破整车研发方面,已基本上形成传统车企转型升级与ICT(信息通信领域技术)造车同步发展的格局,涌现出红旗、长安汽车、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集度汽车等诸多企业,促进了我国整车品牌的升级迭代车载传感器方面,摄像头、激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