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13959151
  • 上传时间:2017-10-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3.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2 夜晚的实验序号: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初步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遭受失败不气馁、善于反思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初步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遭受失败不气馁、善于反思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教学用具:ppt教学时间: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鱼儿在水中有自由来去的本领,人们就模仿鱼类的形体造船,鸟儿在天空有自由飞翔的本领,人类就模仿鸟儿的结构制造飞机这就是仿生学的例子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个在仿生学过程中重要的实验 板书课题: 夜晚的实验(读题)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读准字旨,读顺课文 (2)借助字典并联系下文自学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渎生字词,相机字音 喉咙 苍蝇 (咙、蝇是后鼻音,在词中读轻声) 瞎子 薄膜 油漆 矿藏 领域 堵住 揭开: 判断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掌握课文的能力。

      3.通读课文,回答揭题时提出的前两个问题 (板书:蝙蝠 斯帕拉捷) 能不能根据这两个词把文章的内容概括出来 4.指导分段 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第—段(第 1 自然段)写蝙蝠在夜空中飞行引起了斯帕拉捷的好奇 第二段(第 2—6 自然段):写经过多次实验,终于揭开蝙蝠出行的秘密 第三段(第 7—9 自然段):写斯帕拉捷的实验引起了科学对超声波的研究,使我们享受到它带来的恩惠 5.三部分中哪个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为什么? 三、指导书写 本课生字全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安排好各部分的比例 大部分左窄右宽或左小右大 判:左右相等; 添:注意“点”和“捺” 四、作业布置: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抄写词语两遍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都很崇拜科学家,老师也是一样可是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不是总是觉得科学实验是一个特别悬乎的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的认识是不是有了一些改变呢? 2.我想我们这节课应该至少解决两个问题:(出示) 斯帕拉捷是怎样做这个实验的? 斯帕拉捷是个怎样的科学家? 通过解答第一个问题,我们才能对斯帕拉捷这个人有所了解,才能走进这位科学家;我们了解了斯帕拉捷,才能真正感受到他实验的魅力。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斯帕拉捷为什么想到做这个实验? 2.指名读 3.为什么斯帕拉捷对蝙蝠感兴趣?我想散步的人不会是他一个人吧? 4.可能我还有一个疑问希望大家帮助解答:我想街道上、树上栖息的动物会不少,可是他为什么对蝙蝠这么感兴趣呢? 三、学习课文二-六自然段: (一)整体把握,梳理线索 1.首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根据表格的要求边读边思考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先在书上做上记号,再尝试着填表2.斯帕拉捷的实验一共分为几次完成的? 3.我们发现有的可以内容可以通过读书直接填写出来,有的不能光看就清楚的先说第一次吧这一次书上写的比较详细 4.指名回答 5.我们是概括的回答,课文中写得还是比较详细的谁来读读第三自然段?这个自然段解决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实验猜想,一个是实验后反思 6.请一个同学把实验猜想部分再来读一读他读完了,我再来读一读,大家认真听,发现有什么区别吗?(教师在读的时候故意漏了一个“总”字),发现什么?一个“总”说明什么? 这是人的常态思维,可能和斯帕拉捷同行的人也可能产生过疑问,但是大家也许就会根据常理认为蝙蝠就像猫一样,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而斯帕拉捷——(启发学生说下去) 7.请同学把实验的过程读一读(即读第二自然段)看到这个词了—— “轻盈敏捷” ?能不能用几句话来形容一下它们是如何“轻盈敏捷”的? 8.斯帕拉捷不由得——惊叫起来。

      谁来读一读斯帕拉捷的反思想一想,如果你是他,你会如何来表达?(只要学生说的有理则行) 9.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实验过程,作者并没有像第一次一样面面俱到实验顺序 实验设想 实验想象 实验结果 实验后反思 认真地读四到五自然段,把作者没有写出来的部分通过自己的想象填写出来大家可以先看看第一次作者是怎样写的,这样对你写有帮助 10.指名说,只要说得有理就可以了 11.通过这样几次实验,斯帕拉捷终于发现蝙蝠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一起读第六自然段 有没有发现这个“啊”字呀!这可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字说说看,在这个字背后隐藏着斯帕拉捷的什么情感? 12.请同学们想一想:科学发现一般要经过哪几个过程,才能有所发现,获得结果这几个部分能不能调换次序? 13.斯帕拉捷的实验完成了,说说看他在你的印象中是个怎样的科学家? 14.科学家能够与众不同,就是在于他们能够抓住细微之处,并且能够打破砂锅问到底道尔顿有一次为孝敬老母买了一条长筒袜子送回家里,不想老母一见立即不悦道:“孩子,就算你有孝心吧,也不能让我这样的年纪穿这樱桃红的艳色袜子去教堂作礼拜吧这一句话把道尔顿说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说:“这明明是正合你老人家穿的深蓝色嘛,怎么会是樱桃红呢?”在场的人见状都哈哈大笑。

      后来道尔顿又拿各种颜色纸让他的学生去认,终于他成了第一个发现和研究色盲的人于是他专门就此写了论文,并且留下遗嘱,死后请将自己的眼球拿去解剖,好探清色盲的原因 四、学习七-九自然段 1.斯帕拉捷的实验为后来的研究者打开了一扇门看看人们都有了哪些收获?2.能不能用图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一下蝙蝠的工作原理 3.大家还知道哪些仿生学的事例? 五、复述课文 1.能不能按照所填写的图表说一说斯帕拉捷实验的过程 2.小组合作,练说 3.班级展示 六、完成练习 1.课后有这样一个习题,让我们也来探究一下好吗?(出示课后练第 4 题:读一读,说说下面句子中引号的用法 (1)那几只蝙蝠眼睛全被他蒙上了,都是“瞎子”呀 (2)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七、作业布置:完成《补充习题》上的作业板书设计: 12 夜晚的实验引起好奇——多次实验,发现秘密—— 广泛应用教学反思:13 海洋——21 世纪的希望序号: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生词,会用“由于”造句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愫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弄明白海洋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教学难点: 通过通过朗读理解海洋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导入:你亲眼见过海洋,了解海洋吗?海洋与我们人类有哪些密切的关系?2.板书课题,读题:海洋——21 世纪的希望3.质疑: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 世纪的希望”?二、初读课文:1.生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读正确,理解生词2.学习生词:(1)读准字音(2)识记生字(3)理解词义:回眸:眸:指眼睛是回过头来看的意思敬畏:又敬重又害怕匮乏:缺乏、贫乏的意思慷慨:本课指很大方,不吝惜的意思低廉:(价钱)低,便宜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望洋兴叹:本课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3.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4.指导分段:全文可分几部分?哪部分写海洋是 21 世纪的希望?(1)生读文分段(2)交流分段及段意三、精读训练:(一)学习第一段:1.找出这一段中的中心句:(出示: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2.课文通过哪些方面来写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    (读一读,画出有关语句)3.交流:(1)“海洋给人类提供了……食盐。

      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热爱海洋)(2)“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敬畏海洋)4.师生接读第一段:生说说对“喜怒无常”和“望洋兴叹”的理解四、作业:1.完成描红本2.读课文:思考习题 5第二课时一、复习:1.默写词语2.齐读第一段:说说这一段的主要内容二、精读训练:学习第二段:1.出示: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 21 世纪的希望?人类社会进入 21 世纪以来,从哪些方面对海洋进行了开发、利用?2.生自学课文第二段:(1)思考上述问题,并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用括号标出来)(2)尝试用小标题概括写在有关语句边上)3.交流:“由于……都在闹‘能源危机’”、“一座座……已矗立……”、“一艘艘……已驶向……”、“……已潜入……”(1)生说体会(2)点拨:人类面临的困境以及如何开发利用海洋?(3)生概括板书:能源危机——开发海洋矿产资源(4)指导朗读“由于……正面临着食物匮乏的威胁”、“21 世纪人类的餐桌上……来自海洋”(1)方法同上(2)板书:食物匮乏——向海洋索取食物“潮汐……、海水温差发电站……,……电力1)方法同上(2)板书:能量浪费——利用海水发电“用海水淡化的方法……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生存空间。

      1)方法同上(2)板书:水荒——淡化海水生存空间狭小——建设海底城市4.齐读第二段:根据板书综合回答: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 21 世纪的希望?学习第三段: 1.齐读2.说说你的体会——明确保护海洋、珍惜海洋的重要性三、总结: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21 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里的希望所以我们要保护、珍惜海洋资源四、作业:1.完成《补充习题》2.搜集人类保护、珍惜海洋资源的资料板书设计13、海洋——21 世纪的希望能源危机——开发海洋矿产资源食物匮乏——向海洋索取食物能量浪费——利用海水发电水荒——淡化海水生存空间狭小——建设海底城市教学反思:14 学会合作序号: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根据课后提示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初步了解合作的原因和怎样合作,激励学生要在学习生活中学会合作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人们为什么要合作?怎样才能与别人合作成功?二、初读指导1.学习生字(1)出示词语。

      钥匙 嘴唇 倾泻 协作 情不自禁牺牲 一幢 瓶子 和谐 顾名思义(2)指名读,注意读准带点的字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顾名思义:看到名称而想到它的含义倾泻:课文指美妙的乐曲好似从乐师的嘴唇边、指缝里飞扬出来典范: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和谐:配合得适当、匀称交响乐团:大型的管弦乐演奏的团体由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等组成,参加者能达上百人4)齐读生字词2.各自轻声试读课文3.检查自读情况,分自然段读课文4.默读课文后分段,概括段意第一段(第 1~3 自然段):说明生活在世界上大家都离不开与别人合作第二段(第 4~6 自然段):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具有协作精神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才能合作得好第三段(第 7 自然段):指出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三、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完成文后练习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导人新授内容二、精读训练1.理解第一段激发思考:作者围绕合作,首先谈了什么? 自由朗读第一段,找出文中的重点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任何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不论……也不论……都……”“只有……才能……”“小……小……大……大……不……就……”通过对上面句子的理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