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运输_浅谈成都城市交通问题.doc
9页交通101宁瑶在现代,几乎所有大城市的交通问题正成为一种越演越烈的"城市 病”,正成为造成社会效率严重低下的“顽症”我来北京上学之前,在成都 生活十年,对中国西部这个经济文化中心城市的发展变迁有着深切感受,城 市交通变化尤其巨大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广泛关 注的焦点,也成为广大民众茶余饭后议论话题我通过查阅大量资料,认真 阅读,有了很多体会谈谈自己对成都城市交通一点较为浅显的认识1、交通拥堵已是亟待解决的人问题近20余年来,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在若干城市出现的交 通堵塞问题也是日趋严重rti于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严重不足以及城市交 通量的大幅度攀升,交通堵塞问题已成为当代中国大中型城市所面临的普遍 课题有关数据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交通运输能力年年上升, 其中道路交通在各种输送方式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特别是机动车数量明显增 加以公用道路为例,道路的增加速度比民用车辆的增加速度,特别是私人汽 车的增加速度要慢得多我们在这里之所以特别列举了私人汽车,是因为中国 的私人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最为显著成都的机动车保有量截止2010年9月底 已经超过270万台,每个工作口新车上牌数在1300辆左右,较Z 1999年的 35万台增加了 7倍之多。
城市道路的总公里数虽然达到了 8915公里以上, 但比起90年代初期仅增加了 135%o城市交通的需求与供给处于严重的不平 衡状态90年代以后的成都,人口年年增长,经济活动也日益活跃伴随着人 口增加与经济的发展,交通需求猛增,已经远远超过了最初的总体规划的预 测针对此种状态,城市交通部门做了方方面面的努力,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 制约,处理方法流于表面,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需求的扩人问题市民 的交通流动总量从1990年的12.65亿人次攀升至2009年的49.23亿人次, 增加了 289.17%超过了成都市总体规划的预测值2009年36亿人次到 2003年8月4FI,机动车保有量超过了门0万台,其中私家用车46.2万 台,占总量的42%o相反,市内道路仅增加26%,公交线路增长了 1.6倍左 右,年旅客输送量却仅增加了 18%o值得一提的是,成都三环环路以内的道 路面积率仅为6.5%左右,严重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的25%〜35%即便把 现在规划中的道路网全部建成,道路面积率也仅为13%o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关税下调之后,国外产品进驻中国市场变得越 来越容易进口机动车和国产机动车的贸易竞争导致机动车的价格大幅下降, 市民的消费需求得到了刺激,特别是机动车个人保有量的迅速增加使得道路 交通的压力口益增大。
据有关部门的私人汽车预测数据显示,至2008年底中 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已达到约3500万台,2010年将增长至约4900万台也 就是说,到2010年中国沿海城市以及部分大城市率先进入机动车社会,交通 需求与道路供给的不平衡化将进一步激化特别是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 涌入,道路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的维持将会面临更大的压力成都交通拥堵情况仅仅中国所有交通状况一个缩影在北京、上海等 大城市和其他中等城市也面临着同样严重的交通堵塞问题曾连续3年就全 国交通管理工作获考评第一的大连市,近儿年的机动车数量也出现了激增的 势头,2002年增加4万台,2003年增加5万台目前,大连市机动车数量 增加的势头丝毫未减,全市机动车数量已经达到63万台左右特别是在上下 班高峰时段,全市共有1・2万台的出租车,3 000台以上的公交车,每天有 25万台左右的机动车在全市范围内奔流不光是交通要道,即便是小巷也呈 现饱和状态市政府每年投入的道路建设费用并不少,但是相对于猛烈增长的 车辆,大连的道路建设速度是远远跟不上的数年来,大连市内道路的新建、 新扩张率是3%,机动车增加率是13%大连市内的堵塞地点H益增多,交通 事故也日益多发。
2、 停车场配套严重匮乏,城市道路已成为大停车场停车困难是机动车数量激增和停车场地不足之间非平衡状态的一种表 现在中国的大多数城市还未能见到像发达国家那样的停车场大中型宾馆、 娱乐场所、医院、商场、购物中心、居住小区等的停车设施十分匮乏 所以,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较为普遍上述机动车量激增与停车场地不足之间 的非平衡状态同时又直接影响着城市的交通管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路边违 章停车,甚至占领人行道停车的现象导致原本就拥堵不堪道路更加拥挤,非 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被侵占,严重威胁公众安全3、 交通秩序混乱、交通事故频发目前,在中国,交通事故致死是继心脏病、癌、肺炎等其他突发病之 后,位居第5位的死亡原因并且在交通事故中死亡的多半是青壮年根据 成都市公安局公布的资料,2004年交通事故发生件数虽然比2002年下降了 11・4%,共21569件,但是,死亡人数却增加了 4.7%,共2782人事故死 亡的主要原因表现如下:无证驾驶,超速,酒后驾驶根据2003年的统计,全 世界因交通事故致死的50万人当中,中国占据了首位,以下是印度、美国、 俄罗斯中国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是根据警察的事故现场报告统计的,但 WHO等国际机构的数据亦包括了医院的死亡人数,2006年10刀,WHO认 为中国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实际上超过了 25万人,引起了较多的争议。
事实 上,的交通事故每年都在递增,据报道,每1万量机动车的死亡率达到 10%左右距今为止的道路建设,因为过分考虑了机动车交通,使得人行道以 及自行车道的道路空间FI渐下降,安全度也H趋降低比方说在道路的扩张工 程中,扩张的一般仅限于机动车车道,而人行道以及自行车道往往成为收缩 的对象此外因道路的改良,非机动车道被取消,非机动车的通行被禁止的现 象十分多见直接的结果是导致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在道路上的混合行驶,并且 由于缺乏良好的隔离设施,大量的机动车辆占据了非机动车辆的车道,非机 动车辆遭受的压力日益增大此外,在中国,步行人员和骑口行车、电瓶车人 往往无视交通信号灯的指挥,不耍命的争分夺秒向前冲这也是交通事故多发 的一个主要原因4、汽车尾气环境污染是大、中城市空气质量恶化罪魁祸首交通给城市带来诸如废气、噪音、振动等污染特别是废气的排放对 大气的污染是最严重的交通堵塞、车速下降导致的污染程度越來越严重 随着近年来能源构成的调整,虽然可以看到部分的改善,但成都仍被称为中 国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原因有二第一,因交通堵塞引发的机动车 废气排放量的增加仍然显著80年代末的成都,二环路以内的机动车废气排 放指标合格可能是凤毛麟角,但是,由于机动车数量有限,所造成危害不是很 大,空气还比较清新。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站在城市高层建筑上能够清晰 看到远处山峦而总是雾蒙蒙、灰蒙蒙第二,成都在中心城区不断的建设高 层建筑,这不仅阻挡了大气的流通,更恶化了大气的质量,增加了大气的污染 物浓度针对以上两点,如果不对症下药的话,成都市的环境恶化将越演越 烈5、 城市交通规划不合理性更是原本捉襟见肘城市交通雪上加霜按照先进国际规划理念,中国的城市规划理念十分合理大部分的人中 城市虽然历史悠久,但城市功能过分集中,单一的中心城市模型与现代城市 的发展形态严重不符以成都市为例子,由于城市功能高度的集中,给交通带 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成都市的人口、经济、高层建筑物等都集中在城市 中心区这是典型的中心城市土地利用形态城市的中心区域涵概了行政、文 化、商业、教育、居住等所有的功能6、 提升和改善公共交通体系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灵丹妙药以私人汽车为主的交通体系和以公共交通为主的交通体系是交通发展的 两种典型形态美国的洛杉矶等大部分城市属于前者,而日本、欧洲的大城 市如东京、伦敦、巴黎等均属于后者很多学者、专家和政府管理部门认 为:中国大中城市应大力优先发展轨道交通,限制私人汽车的使用,压缩出租 车的比例,提高公共交通的乘客输送分担比例,同时为步行和自行车驾驶人 创造良好的环境。
首先,相对于私人汽车的急速增长,中国的公共交通有着 较为明显的发展1996年到2009年底,成都公交车辆的保有量增加了 325%,路线数量增加了 210%,路线长度增加了 186%但年乘客输送量却仅 增加了 62.5%其次,无论是公交车、出租车,2009年的乘客输送量相对 于2008年有着明显的降低,分别降低了 17.5%> 23.6%o但是运营的公交车 量却增加了 36.5%,其他指标也有少量的增加这表明公共交通体系在一定程 度上还未完全发挥它的功能另外,公共汽车的乘车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 特别是空调车以及专线公共汽车的投入提高了乘坐的舒适性,满足了大多数 乘客的要求但是现在公共交通休系的整体服务水平还不高,尚且存在着诸多 的问题举例说来,转乘不方便,等待时间过长,公共汽车不按时按点进站, 车内拥挤,缺乏舒适性,行驶速度较慢等以上问题当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转乘 不方便的问题地面公共交通之间、市内交通和对外交通之间的转乘距离过 长,非常不方便据调查,公共交通主要车站之间的平均转乘距离为375米, 并且总体的32%超过了 500米此外,如果观察一下中国各大城市的实际情 况,我们会发现市民外出时利用公共交通的机会很少,但公共交通承担的出行 比例仅为35%前后。
天津市的公共交通承担的出行比例还不满10%o根据 2005年和2009年的市民OD调查①,我们可以看出这10年来市民的外出 比例自行车的外出比例下降了 55%,公共汽车的外出比例下降了 13%,出租 车的外出比例约上升了 11%,小型汽车的外出比例上升了 58%,填补了公共 汽不和自行千的下降比例7、法规体系完善和各部门间协调统一是城市交通通畅有力保证法规体系是保证城市交通管理良好运行的制度保障在中国,一个部门的 规定有时会和其他部门的规定发生冲突,甚至得不到协商解决的事例也时有 发生并且当部分违反规定的行为发生时,上司的意向取代法规的例子也不少 见诸如此类的情况均会导致管理活动被分割特殊的场合,即便是部门内 部也会发生意见分歧的现象,更不用说是部门之间的沟通了比方我们经常可 以看见,在城市道路上接二连三铺设各种管线的事例,根本的是由于各部门 未事先统筹协调所致另外,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的时候,多数城市交通工程 和交通管理专家的意见未被有效采纳具体执行规划的过程中,因领导人的交 替,成文规划被人为改变,或不根据正式的章程,擅改方案的现象也屡见不 鲜2005年2月起有关政府部门提出了公众参与②的规划新理念。
中国距今 为止的城市规划方案的制定权仅局限于政府部门,今后将会出现以政府部门 和专家为中心,当地居民参加规划的新趋向交通道徳文化低下表现为存在大量违反交通法规的现象,并且乘车礼仪、 驾驶礼仪也十分混乱等交通道德意识低下的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 交通法规的执行存在着不严格的一面;②交通法规的执行存在不公止的一面; ③现行的交通法规没有充分考虑到交通弱势群体的利益引发交通事故的原 因是多样的交通道德文化、道德意识低下,无视交通法规是交通事故多发 的重要原因现在成都人口在1200万以上,其中具有驾驶执照的人口有320 万人以上,导致成都市交通堵塞原因的三分之一以上被归结为是因为违反了 交通法规又比方2010年1月到5月,深圳市道路交通事故达6235件, 死亡人数为533人,因为交通道德文化意识低下而引发的事故据调查占了 6 成8、出租车出租车表现出和私人汽车同样的特征:运送效率低下;能源消耗高;占据有 限的道路空间和停车空间并且出租车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共交通的服务 水准过低从平均乘车人数来看,出租车并不属于主要的乘客输送交通方式 在发达国家的诸多城市,轨道交通才是主耍的乘客输送交通方式,出租车是 公共交通的辅助方式。
一般的市民只有去特别的场所,比方说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