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X线检查与诊断技术课件第四篇胸部二.ppt

73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78567777
  • 上传时间:2024-08-2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0.60MB
  • / 7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X X线检查与诊断技术线检查与诊断技术第四篇￿￿胸部(二)循环系统正常X线表现主讲:兰天明主讲:兰天明班级:班级:20132013级影像级影像1 1、、2 2班班 0102肺野的定义、划分、分带左右肺门的组成及结构左右肺门的组成及结构03正常胸部检查报告正常胸部检查报告回顾上节课重点内容回顾上节课重点内容 肺野(肺野(lung field))定义:充满气体的肺组织在X线胸片上表现为纵膈两旁密度均匀一致的透亮区域1.第2,4肋骨前端下缘划水平线,将肺野分为上、中、下野2.用两条平行于胸廓的弧线将每侧肺野纵行分为内、中、外带 肺肺 门门((hilum of lung )) 构构 成成 肺动脉肺动脉 肺静脉肺静脉 支气管支气管 淋巴组织淋巴组织 0 0 2 2胸廓正常胸部检查报告正常胸部检查报告 片序￿￿￿￿￿胸部￿￿￿￿￿￿站立后前位￿￿￿￿￿胸廓对称,照片条件适中,气管居中;双侧肺野清晰,未见明显实质性病变;双侧肺门大小、位置、形态正常;纵膈未见增宽、移位及变形;双侧膈面圆滑,肋膈角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双侧膈上肋骨未见明显骨质病变。

      ￿￿意见:双肺及心膈未见明显病变 一一教学目标掌握平片心脏大血管的X线表现04了解影响心脏大血管的生理因素了解影响心脏大血管的生理因素020103熟悉乳腺正常X线表现熟悉心脏大血管造影表现 ----心脏大血管正常心脏大血管正常X线表现线表现循环系统循环系统 正常心脏大血管的投影正常心脏大血管的投影u在平片上,心脏的四个心腔和大血管在X线上的投影彼此重叠,仅能显示各房室和大血管的部分轮廓,不能显示心内结构和分界正常情况下心包缺乏对比,不显示 正常正常X线表现线表现----后前位后前位u正常心影2/3位于胸骨中线左侧,1/3位于右侧,心尖指向左下,心底朝向右后上方,形成斜的纵轴,心脏大血管有左右两边缘 u 心右缘 :分两段(其间有一明显奇迹) 上段--升主动脉和/或上腔静脉投影; 下段--右心房u 心左缘:分三段 上段--主动脉结(弓); 中段--肺动脉段(心腰) ; 下段--左心室段,其下方形成心尖AAAAPTPTLAALAALVLVRVRVRARARAARAASVCSVC心尖心尖正常正常X线表现线表现----后前位后前位 AAAAPTPTLAALAALVLVRVRVRARARAARAASVCSVC心尖心尖u 在肺动脉段与左心室段移行部长约1cm段为左心耳段;u 有时右心隔角处可见下腔静脉投影;u 左心隔角处可见心包脂肪垫显影。

      正常正常X线表现线表现----后前位后前位 u 左心室与肺动脉段的搏动方向相反,两者的交点称为相反搏动点( “跷跷板”样),是衡量左、右心室增大的一个重要标志透视下观察)正常正常X线表现线表现----后前位后前位 正常正常X线表现线表现----后前位后前位 正常正常X线表现线表现----右前斜位右前斜位(第一斜位)u 心前缘 ---- 自上而下由升主动脉、肺动脉干、右心室漏斗部、右心室前壁和左心室下端(心尖部)构成u 心后缘 ---- 上段为升主动脉后缘、弓部、气管及上腔静脉的重叠组成;下段由心房构成,上部较长段为左心房略呈弧形,隔上的小部分分为右心房,有时于后心隔角处可见向下后斜行的下腔静脉 正常正常X线表现线表现----右前斜位右前斜位u 心前间隙 :心前缘与胸壁之间的三角形透亮区u 心后间隙:心后缘与脊柱之间透亮区 (降主动脉与食管位于心后间隙) 正常正常X线表现线表现----右前斜位右前斜位 在右前斜位作食道吞钡时,有时可在其前缘自上而下依次见到主动脉弓、左主支气管和左心房三个生理性压迹 因此,在右前斜位,主要要观察心后缘左房段与食管之间的关系。

      右前斜位自后前位向左转450-600AAPARVLARALV心前间隙心后间隙正常正常X线表现线表现----右前斜位右前斜位 正常正常X线表现线表现----左前斜位左前斜位(第二斜位)u室间隔与中心X线接近平行,心室大致分为左右两半,右前方为右心室,左后方为左心室–心前缘: 上段为升主动脉、右心房(耳部); 下段为右心室–心后缘: 上段为左心房; 下段为左心室 正常正常X线表现线表现----左前斜位左前斜位LALVRARV主动脉窗LALVRARV主动脉窗左前斜位自后前位向右转600 正常正常X线表现线表现----左前斜位左前斜位u主动脉弓下方的透光区称主动脉窗,气管、支气管、肺动脉投影其内,尤其注意左主支气管与左心房的关系主动脉窗主动脉窗 正常正常X线表现线表现----左前斜位左前斜位u 心前间隙心前间隙 ::心前缘与胸壁之间自上而下的斜行长方形透亮区u 心后间隙:心后间隙:心脏后缘与脊柱前缘之间透亮区(降主动脉自弓部向下垂行于心后间隙内或与脊柱相重叠 )LALVRARV主动脉窗 体位体位 右前斜位右前斜位 左前斜位左前斜位 心心 影影 梨型(类三角型)梨型(类三角型) 茄型茄型 主动脉弓主动脉弓 显示不清显示不清 可见主动脉全貌可见主动脉全貌 胃泡影胃泡影 居前居前 居后(与脊柱重叠)居后(与脊柱重叠) 心前间隙心前间隙 三角形三角形 长方形长方形左前斜位右前斜位 正常正常X线表现线表现----左侧位左侧位u心影自后上向前下倾斜u构成:Ø心前缘:自上而下依次为升主动脉、右心室漏斗部和肺动脉主干、右心室前壁。

      Ø心后缘:中上段为左心房,下段为左心 室u胸骨后区、心后食管前间隙 胸骨后区心后食管前间隙正常正常X线表现线表现----左侧位左侧位 u 心前间隙 :心前缘与胸骨之间的倒三角形透亮区u 心后食管前间隙:心后下缘、食管与隔之间的三角形间隙正常正常X线表现线表现----左侧位左侧位 心脏大小心脏大小u测量心胸比率是确定心脏有无增大最简单的方法u心胸比率是心影最大横径与胸廓最大横径之比,正常成人心胸比率≤0.5体型肥胖者,心胸比率可超过0.5,但一般不应超过0.52 心脏大小心脏大小 心胸比率:–心影最大横径与胸廓最大横径之比–心影最大横径:心影左右缘最突点到胸廓中线垂直距离之和–胸廓最大横径:右膈顶平面两侧胸骨肋骨内缘之间的距离–正常:≤0.5–轻度增大:0.51-0.55–中度增大:0.56-0.60–重度增大:>0.60T1T1T2T2T T 心脏大血管正常形态的影响因素心脏大血管正常形态的影响因素u体型:u年龄:随年龄增长,球形—斜位—横位u呼吸:–吸气:垂位心、心影如常–呼气:横位心、心影缩小u体位:–卧位:心影增大–立位:心影伸长–右侧卧位:心影右偏、右房弧度加深–左侧卧位:心影左偏、右房弧度变浅、显示下腔静脉 心脏大血管正常形态的影响因素心脏大血管正常形态的影响因素--------体型体型u横位心u斜位心u垂位心分类分类心胸比率心胸比率垂位心垂位心斜位心斜位心横位心横位心心纵轴与水心纵轴与水平面夹角平面夹角0.5>> 450≈0.5≈450>> 0.5<< 450 心脏大血管正常形态的影响因素心脏大血管正常形态的影响因素--------体型体型矮胖矮胖《《45度度瘦长瘦长》》45度度适中适中=45度度u横位心:见于短胖体型,胸廓变短,膈位置高,心膈接触面大,心胸比率略大于0.50,主动脉结明显,心腰部凹陷;u斜位心:见于适中体型,胸廓介于另两型之间,心膈接触面适中,心胸比率0.50,心腰平直;u垂位心:见于瘦长体型,胸廓狭窄,膈位置低,心膈接触面小,心胸比率小于0.50。

      心血管造影表现心血管造影表现l上、下腔静脉和右心房l右心室和肺动脉l肺静脉和左心房l左心室和主动脉 胸部平片的X线表现 后前位 胸部平片的X线表现 右前斜位 胸部平片的X线表现 左前斜位 胸部平片的X线表现 左侧位 心血管造影表现 心血管造影表现右心室和肺动脉 心血管造影表现 心血管造影表现 心血管造影表现 心血管造影表现 正常乳腺的钼靶正常乳腺的钼靶X线表现线表现 学习要点:学习要点:本节应了解、熟悉、掌握的知识要点:1.掌握乳腺正常X线表现2.正常乳腺的分型 l正常乳腺影像学表现包括正常乳头、皮肤、皮下脂肪与乳腺组织的影像表现乳腺组织的正常影像表现变化很大因为,乳腺组织影由乳腺腺体、导管及它们之间的结缔组织共同形成,影像表现取决于腺体、导管和结缔组织的含量与比例三者又受年龄、营养状态及月经、妊娠、哺乳等生理时期的影响因此,正确识别乳腺的正常影像表现对发现病变、诊断乳腺疾病都非常重要 正常乳腺的钼靶正常乳腺的钼靶x线表现线表现l乳腺钼靶x线片的观察应从浅向深逐层进行乳房呈圆锥形,顶端为乳头,基底紧贴胸壁,表面为乳房皮肤,向下依次为皮下脂肪、乳腺组织、乳后脂肪、胸大肌及腋前淋巴结。

      1.乳头及乳晕乳头及乳晕l乳头位于乳房顶端乳晕中心,呈突起状,密度均匀,顶端因有乳腺导管开口而不光滑,可有小切迹少数因发育状况不同乳头可扁平或内陷一般双侧乳头中等大小、对称,青春期与未生育者乳头较小,也有乳头发育巨大或特小的,偶见乳头大小不对称 l乳晕是乳房皮肤较为特殊的区域,位于乳头基底周围,较其他部分皮肤厚,厚度约1~5mm 2.皮肤皮肤l乳房皮肤呈一弧线状中等密度影厚度均匀约0.5~2mm乳房后下方临近胸壁皮肤反褶处较厚乳房皮肤局限性增厚或变薄均为病理性要确定局部皮肤有无病理性增厚,应与对侧同部位的乳房皮肤进行比较 皮肤增厚:皮肤增厚: 皮肤增厚、乳头内陷:皮肤增厚、乳头内陷: 3.皮下脂肪层皮下脂肪层l此层介于皮肤与浅筋膜浅层之间,呈低密度透亮影皮下脂肪层的厚度因人而异青春期与未婚未育者较薄,肥胖者较厚约10mm左右绝经期乳腺组织萎缩,皮下脂肪与乳腺组织间脂肪影混为一体不能分辨 皮下脂肪的比较:皮下脂肪的比较: 4.悬吊韧带(悬吊韧带( Cooper韧带):韧带):l因人而异发育差者,X线片上见不到Cooper韧带阴影,或在皮下脂肪层内见到纤细阴影,前端指向乳头方向发育好者, Cooper韧带表现为狭长的三角形阴影,基底位于浅层上,尖端指向乳头方向。

      炎症、肿瘤侵犯时Cooper’s 韧带影增厚,皮下脂肪结构不清 l5.乳导管l 正常乳腺有15—20支乳导管,开口于乳头,以放射状,向乳腺深部走行,止于腺泡在X线片上多能见到大导管l6.血管l X线片上在乳腺上部的皮下脂肪层多能见到静脉阴影一般左右两侧大致等粗 l动脉不易显示,尤其在致密型乳腺中;而在绝经期乳腺易见,尤其动脉壁钙化时,清楚可见动脉影的形态、走行如双乳血管影不对称,尤其是一侧明显增粗,预示血运丰富,往往提示急性炎症或恶性病变存在双侧静脉影均增粗、迂曲,多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迂曲增粗的异常血管:迂曲增粗的异常血管: 7.乳腺组织乳腺组织l乳腺组织位于浅筋膜浅层与深层之间钼靶X线片上,乳腺组织影实际上是乳腺小叶(腺体)、乳腺导管及其间结缔组织共同形成的影像多呈片状、结节状或团状中等密度,其间夹杂数量不等的低密度脂肪影片状、结节状或团状乳腺组织影边缘模糊,一般于外上象限分布较多双侧乳腺组织的量、分布基本对称,少数正常人双侧乳腺组织数量不等、分布不对称单侧乳腺病变是导致乳腺组织不对称的重要原因 影像因素:影像因素:l女性乳腺组织的形态与含量随不同的年龄阶段、营养状态及月经、妊娠、哺乳等生理时期,有很大的变化。

      l根据乳腺组织组成比例,对正常乳腺分型 8.乳后脂肪乳后脂肪l位于乳腺组织与胸大肌之间呈低密度透亮影,宽度因人而异,延至腋部乳腺癌侵犯胸壁时,乳后脂肪的透亮影可见密度增高或消失,胸大肌前缘毛糙不清 乳后脂肪:乳后脂肪: 肿瘤侵犯胸壁,乳后脂肪结构紊肿瘤侵犯胸壁,乳后脂肪结构紊乱:乱: 9.腋前淋巴结腋前淋巴结l乳腺斜位片上可见腋前淋巴结影正常乳腺绝大多数见不到腋前淋巴结,极少数可见1~2枚淋巴结影,肾形、长椭圆形或小圆形,短径或直径小于1cm腋前淋巴结增大多见于乳腺癌、急慢性乳腺炎等腋前区偶可见片状或结节状乳腺组织影,为副乳 乳腺癌腋下淋巴结受侵:乳腺癌腋下淋巴结受侵: 恶性淋巴瘤(恶性淋巴瘤(NHL):): 二、正常乳腺组织影像表现分型二、正常乳腺组织影像表现分型l 乳腺正常分型:l 脂肪型(腺体成分≤ 25%)l 少量腺体型(25%<腺体≤50%)l 多量腺体型(51%<腺体≤ 75%)l 致密型(腺体>75%) l此分型意义此分型意义: 让临床医生对根据腺体组成让临床医生对根据腺体组成对乳腺报告对乳腺报告(BI-RADS标准乳腺报告标准乳腺报告)可信可信度有一个判断。

      如为脂肪型和少量腺体度有一个判断如为脂肪型和少量腺体型乳腺型乳腺X线报告可信度应达到线报告可信度应达到80%以上;以上;如为致密型乳腺、如为致密型乳腺、X线检查准确率检查准确率在30%左右如临床有明显症状或触及肿块应左右如临床有明显症状或触及肿块应选择其它影像学(彩超、选择其它影像学(彩超、MRI等)检查等)检查 脂肪型乳腺:脂肪型乳腺: 少量腺体型:少量腺体型: 多量腺体型:多量腺体型: 致密型:致密型: 0102名词解释:心胸比率、相反搏动点、主动脉窗名词解释:心胸比率、相反搏动点、主动脉窗胸部正位左右心缘的构成胸部正位左右心缘的构成03右前斜位前后心缘的构成右前斜位前后心缘的构成思考与作业思考与作业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