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南通市2022届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5份试卷合集》.pdf
79页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 分,共 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过程与化学反应无关的是()A.苯与溟水混合振荡后,溟水层接近无色B.酸性高镒酸钾溶液中通入乙烯,溶液紫红色褪去C.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D.苯乙烯使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答案】A【解析】【分析】A.苯与滨水不反应,发生萃取;B.乙烯含碳碳双键,能被高锯酸钾氧化;C.甲烷与氯气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D.苯乙烯含碳碳双键,与溟发生加成反应详解】A.苯与滨水不反应,发生萃取,则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为物理变化,故 A 选;B.乙烯含碳碳双键,能被高锯酸钾氧化,则酸性KMnfh溶液褪色,为氧化反应,故 B 不选;C.甲烷与氯气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则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为取代反应,故 C 不选;D.苯乙烯含碳碳双键,与溪发生加成反应,则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为加成反应,故 D 不选;故选A2.在 2 5 c 时,某稀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r2mol/L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一定呈酸性B.该溶液中的c(H+)可能等于IO C.该溶液的pH可能为2,可能为12D.该溶液有可能呈中性【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i2moi/L,说明该溶液中水的电离受到抑制,可能是酸或碱,pH可能约为2或 1 2,该溶液中的c(H+河 能 等 于 KHmoi/L或 lO fm o i/L,故选c。
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 a-2 e-=C b f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02+2H2O+4e-=4OH-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 u-2e-=C u2+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 e-2e-=F e2+【答案】A【解析】【分析】在电解反应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原电池反应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而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阴极上氢离子放电;B、氢氧燃料电池中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粗铜精炼时,连接电源正极的是阳极,连接电源负极的是阴极;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上铁失去电子生成亚铁离子详解】A 项、电解饱和食盐水时,氯离子在阳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 h,电极反应为2cb2e=CL 3故A 正确;B 项、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上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氧气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碱性条件下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JT,故 B 错误;C 项、精炼铜时,纯铜与电源负极相连做阴极,粗铜与电源正极相连做阳极,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故 C 错误;D 项、钢铁发生电化腐蚀时,金属铁做负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故 D 错误。
故选A点睛】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明确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解题的关键4.2 5 c 时,关于pH=2 的盐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中 c(H+)=l.OxlO_2 mol/LB.加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4C,加入等体积pH=12的氨水,溶液呈碱性D.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IT)=l.OxlO2 mol/L【答案】D【解析】【详解】A、根 据 pH=-lgc(H+),其中c(H+)表示溶液中c(H+),即常温下,pH=2的盐酸溶液中c(H+)=L0 xl()-2niol L故 A 说法正确;B、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假设稀释前溶液的体积为1 L,稀 释 100倍后,溶液中c(H+、1LxlO-2mol/L)=-100L=lxlO-4mobL-,即 pH=4,故 B 说法正确;C、NHrHzO为弱碱,因此pH=12的氨水中c(NH H2O)大 于 pH=2的盐酸中c(H C l),等体积混合后,NHyHzO过量,混合后溶液显碱性,故 C 说法正确;Kw 10大D、酸溶液中OH-全部来自水电离,根据水的离子积,pH=2的盐酸中c(OH-)=-=1 0-12mol-Lc(H)10故 D 说法错误;答案选D。
5.在密闭容器中进行X 2(g)+2 Y 2(g)-i Z(g)的反应,X 2、丫2、Z 的起始浓度依次为0.2 mol/L、0.3 mol/L、0.3 m ol/L,当反应达到其最大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的是()A.c(Z)=0.45 mol/L B.c(X2)=0.3 mol/L c(Z)=0.1 mol/LC.c(Xz)=0.5 mol/L D.c(Y2)=0.5 mol/L【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如果c(Z)=0.45mol/L,则相应消耗0.3mol/L的丫2,但 Y2的起始浓度是0.3mol/L,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A 错误;B,如果c(X2)=0.3m ol/L,则相应消耗().lmol/L的Z,贝阑余Z 是 0.2mol/L,B 错误;C.如果c(X2)=0.5m ol/L,则需要消耗0.3mol/LZ,反应是可逆反应,则 Z 的浓度不可能为0,C 错误;D.如果C(Y2)=0.5moVL,则需要消耗O.lmol/LZ,剩余0.2mol/LZ,所以D 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可逆反应的有关计算6.丙烯醇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2OH,它可以发生的反应有:取代;加成;加聚;氧化;燃烧,其中正确的是A.只有 B.只有 C.除外 D.全部【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丙烯醇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氧化反应;含有羟基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只含碳、氢、氧元素可以燃烧,故答案为D。
7.下列属于碱性甲醇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且电极反应式书写正确的是()A.CH3OH-6e=CO2T+2H2O B.O2+4e+2H2O=4OHC.CH3OH+6e=CO32+4OH D.O2+4e=2O2-【答案】B【解析】【详解】碱性甲醇燃料电池中,负极上燃料甲醇失去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负极反应式:CH3OH-6e+8OH=CO32+6H2O,正极上氧气得到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故选 B8.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N aC l溶液 B.Fe(OH)3 胶 体 C.盐酸 D.水【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A.NaCI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 A 不符合题意;B.Fe(OH)3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 B 符合题意;C.盐酸是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 C 不符合题意;D.水纯净物,不属于分散系,也不是胶体,故 D 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点睛】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Inm到 l()0nm之间,这个范围的粒子,在光线的作用下易发生散射,形成丁达尔效应。
9.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气体通人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使其发生反应,有关物质X、Y、Z 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推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Z=3X+2Y B.t后.该反应停止进行C.&时.X的浓度为0.9 mol/L D.to时,Z的转化率为60%【答案】B【解析】分析:根 据 X、Y、Z 物质的量的变化判断反应物、产物,利用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确定化学计量数,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t时达到平衡详解:由图可知,X、Y 的物质的量增大,为生成物,Z 物质的量减小,为反应物,到平衡后,X 生 成 1.8moLY 生 成 1.2moL Z 反 应 L8mol,X、Y、Z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1.8:1.2:1.8=3:2:3,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Z=3X+2Y,是可逆反应,故 A 正确;B、化学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不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故 X、Y、Z 的质量也不再改变,但反应仍在进行,正速率等于逆速率,但不等于0,故 B 错误;C、根据图象可知平衡时Z 的浓度为1.8mol/2L=0.9moIL r,故 C 正确;D、t时,Z的转化率为(3.0-1.2)/3X 100%=60%,故 D正确;故选D。
10.一些常见有机物的转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有机物中只有GHI2()6属 于 糖 类 物 质 B.物质A和 B都属于电解质C.物质C和油脂类物质互为同系物 D.转 化 1 可在人体内完成,该催化剂属于蛋白质【答案】D【解析】【详解】A.C6Hl26属于单糖,淀粉属于多糖,两者均属于糖类,故 A 错误;B.乙 酸(B)溶于水能发生电离,属于电解质,乙 醇(A)溶于水溶液中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 B错误;C.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的酯,含有酯基,属于酯类化合物,但酸必须是高级脂肪酸,乙 醇(A)和 乙 酸(B)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乙酸乙酯虽然属于酯,但乙酸不是高级脂肪酸,故 C 错误;D.淀粉属于多糖,在酶催化作用下水解最终生成单糖葡萄糖,反应为:(C6HH)O5)n+nH2O邈 典 nC6Hl26,酶属于蛋白质,故 D 正确;故选D点睛】掌握糖、酯、电解质等有关知识是解答关键,淀 粉(转 化 D 在人体内淀粉酶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最终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成酒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6盾化酶2c21150H+2CO2T,c2H50H(A)连续氧化成乙酸(B),乙醇和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据此分析即可解题。
1 1.明 代 天工开物中记载:“凡铸钱每十斤,红铜居六七,倭铅(锌的古称)居三四下列金属的冶炼原理与倭铅相同的是()A.Na B.Ag C.Mg D.Fe【答案】D【解析】倭铅指的是锌,冶炼锌采用热还原法A、冶炼金属钠采用电解法,错误;B、冶炼银采用加热分解氧化物法,错误;C、冶炼镁采用电解法,错误;D、冶炼铁采用热还原法,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重点考查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可知金属的冶炼方法电解法:冶炼活泼金属K、Ca、Na、Mg、AL 一般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A1是电解熔融的三氧化二铝)制得;热还原法:冶炼较不活泼的金属Zn、Fe、Sn、Pb、C u,常用还原剂有(C、CO、上等);热分解法:Hg、Ag用加热分解氧化物的方法制得;物理分离法:Pt、Au用物理分离的方法制得12.X、Y、Z、W、R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 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 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0,Z 的二价阳离子与颊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W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 与 Y 形成的化合物只有一种 B.原子半径:r(Z)S,故氢化物稳定性HC1H2S,故 C 正确;D.Y、W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碳酸、硫酸,碳酸是弱酸,而硫酸是强酸,故 D 错误,故选C。
考点定位】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名师点晴】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X,Y、Z、W、R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 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 X 为 H 元素;Z 的二价阳离子与覆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则 Z 为 Mg;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 倍,最外层电子数为6,结合原子序数可知,W 为 S,故 R 为 C1;Y 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0,处于V A 族,原子序数小于M g,故 Y 为 C 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化合物性质解答1 3.镁-空气电池可用于海滩救生设备和高空雷达仪等该电池两个电极分别是金属镁和不锈钢丝,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极材料为镁 B.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O2+2H2O+4e-=4OH-C.电流方向:b极-a极 D.每消耗Im olM g,导线中共流过NA电子【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装置为原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