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于理想化认知模型的认知转喻研究.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00568304
  • 上传时间:2022-05-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3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于理想化认知模型的认知转喻研究    王惠娇Summary:随着认知语言学的飞速发展,转喻不仅被认为是一种语言形态,而且是人类思维的一种认知方式本文对多年来国内外认知转喻的研究做出了总结与分类,并介绍了理想认知模型中的认知转喻,旨在让今后学者们更好地理解认知转喻Key:理想认知模型;认知转喻一、认知转喻的定义在进行这项研究之前,有必要对转喻作一个明确的定义,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本文的后续发展许多研究者提出了自己对转喻的认知定义,为了形成本文的定义,其中一些研究者列举如下在认知语言学中,“转喻被看作是一种关系的代名词,这种关系发生在一个认知领域中的一个理想认知模型或概念映射中”(Lakoff,Turner,1989) Langacker(1993)认为“转喻是一种参照点现象更准确地说,实体通常是通过转喻的表达来设计的,转喻的表达充当了一个参照点,提供了精神上接近所需目标的途径”Lakoff和Langacker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转喻的本质也就是说,转喻通过突出和易察觉的部分来代替整体或整体中不易辨认的部分作为参考点,载体的作用是激活目标并提供对目标的心理访问(Lakoff,Langacker,1980)。

      Radden&Koveces发展了Langacker对转喻的看法基于对Lakoff和Langacker的研究,他们把转喻描述为一个认知过程,Radden&Koveces声称“转喻是一个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概念实体,即工具,在同一个理想化的认知模型中,提供了对另一个概念实体,即目标的心理克己可及”上述转喻的定义都提到了两个实体之间的认知关系它们都解释了转喻的工作机制在讨论本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了Radden和Kovecses(1999:21)提出的定义这一定义最符合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是一致的二、认知转喻的分类关于转喻的分类,有许多不同的观点转喻分类中最著名的一种是Peirsman 和 Geeraerts的分类法他们将转喻从原型结构范畴的角度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最重要的变量是概念上的连续性基于概念邻接,转喻可以分为如下几种情况:(1)空间邻近和物质邻近基于空间或材料邻接的转喻模型有:部分和整体模型、容器模型和内容模型2)时间域中的邻接例如,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可以用特定的时间点代替3)动作、事件和过程的连续性它包括动作、事件和过程的时间实体之间的关系4)集合认知域中的邻接性。

      它揭示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反映了制度转喻三、同一理想认知转喻模型内的认知转喻转喻和隐喻最重要的区别在于转喻通常发生在一个领域,而实体之间的认知映射通常是双向投影然而,隐喻通常发生在不同的领域,而认知映射通常发生在一个实体到另一个实体之间实体之间的相邻关系是产生转喻的最重要原因一个实体的显著性通常成为其取代另一个实体的主要原因转喻通常发生在同一领域,最具代表性的转喻类型是整体-部分转喻和部分-整体转喻Lakoff(1980)认为,ICM在意义映射和关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帮助人们进行更好的认知过程他认为,ICM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我们周围的事情,帮助我们分析转喻(Lakoff,1980)当人们遇到一个实体时,他们可以使用ICM推断它与另一个实体的关系ICM在帮助人们了解世界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ICM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高度概括和特殊的生活经历和行为模式的形象图式,使人们能够在简洁和有意义的认知框架中进行活动ICM最重要的功能是为人们提供一种认知视角来思考周围的事物,人们可以将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实体联系起来,以便从公共连接的角度来理解世界在认知转喻过程方面,Lakoff的ICM框架表明,实体及其替代在概念上是相似的,实體及其替代在语用上相互等价(Lakoff,1980)。

      人们可以利用广博的知识和背景信息来推断实体的隐含参照,从而了解其替代意义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ICM是通过我们的生活经历和行为形成的一个概念ICM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当转喻发生在分析句子或文本时,ICM将在认知中发挥作用四、理想化认知模型下的认知转喻机制转喻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不能脱离人的认知因素相反,转喻也可以帮助人们在头脑中建立各种理想化的认知模型在本研究中,为了了解认知转喻的机制,有必要了解认知转喻中实体之间的概念关系ICM是一个储存在人类头脑中的综合的、广泛的认知模型集群,因此在某些方面它与它的组成部分是完全不同的然而,它与各部分的区别并不大,整个ICM及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及ICM内部的各部分关系都创造了转喻的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ICM中的转喻关系分为两类:(1)整个ICM及其部分(2)ICM的组成部分正如我们所提到的,Radden和Kovecses提出的转喻定义最适合本论文研究的所有定义.根据理想化认知模型中转喻载体与转喻目标之间的关系,转喻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整个ICM及其各部分之间的转喻关系和一个ICM各部分之间的转喻关系综上所述,认知转喻过程中,ICM最为有效ICM概念包括人们对特定文化背景的百科知识和经验。

      转喻被认为是一个实体(源域)与另一个实体(目标域)之间的概念映射,因此人们可以用认知转喻思维模式来理解一个实体的参照意义Reference:[1]朱永生,严世清.2001.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维.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Langacker, R.W. 1993. 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s. Cognitive Linguistics.[3]Quirk, R. et.al. 1985.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London : Longman.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