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江口县德旺乡概况.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3987777
  • 上传时间:2017-08-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40M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德旺土家族苗族乡概况作者:罗惠京/沈建斌一、基本情况德旺乡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西南麓,江口县西北部,东临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南接闵孝镇,西北与印江县接壤全乡国土面积 267.4 平方千米,耕地面积达 19200亩,其中田 16320 亩,森林覆盖率 64%辖 6 个行政村、1 个居委会、146 个村民组、4208 户、19637 人全乡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素有“贡 米之乡” 美称境内山青水秀,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有黔金丝猴、大鲵、红腹锦鸡和红豆杉,莎萝、珙桐等珍希动植物,有金、锑、磷、铅锌、铜镍等矿产资源;有梵净山紫袍玉带石、国画石、花石板、青石板等独特石材资源;有以朝阳寺、坝梅寺、坝梅寺和尚墓群、土家风雨桥、红号军三角庄起义遗址等为主的人文景观,是江口县对外开放的西大门二、历史沿革政区沿革民国二十年(1931),行政区划为区、乡(镇)、闾邻全县设立 7 个区,设立德旺镇,区、镇治所驻德旺场,隶属第六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并区、废乡、镇、闾、邻,设联保三区并入一区,六、七区合并为第五区,德旺镇撤销,设立德旺联保,辖 8 个保治所驻德旺场,隶属第五区,区治所驻太平场民国三十二年(1943),奉命撤区、废联保,整编为 11 个乡,2 个镇,112 个保。

      设立德旺乡,治所驻德旺场东与红石乡相邻,南与扫帚山相连,西与印江县荒田坝毗邻,北与印江县缠溪为邻辖 7 个保,隶属于江口县民国政府解放后 1949 年 10 月份 1950 年 2 月沿袭旧治1950 年 3 月,江口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废保、甲,设村、组全县行政区划为 5 个区,13 个乡镇,设立德旺乡,辖 7 个村,治所驻德旺场,隶属三区区治所驻太平场1952 年 5 月,民主建政,全县划为 5 个区、46 个乡镇,设立德旺乡,治所驻德旺场,隶属三区,区治所驻茶寨场1957 年 3 月,撤区并乡,将 46 个乡并为 19 个乡,12 月又将 19 个乡并为 7 个乡,设立德旺乡,辖 7 个村,治所驻德旺场,隶属县人民政府1958 年 10 月,实行人民公社化,政社合一德旺乡撤销,德旺建立跃进人民公社实行人民公社后,将村改为大队辖 9 个大队治所驻德旺,隶属县人民政府是年 12 月,撤销江口县治,并入铜仁县,跃进公社撤销1959 年 1 月,江口片区设立 4 个公社,28 个管理区,德旺设立管理区,1960 年恢复政权设置,撤销管理,设立德旺乡治所驻德旺场,隶属闵孝公社1961 年 8 月,恢复江口县治,全县行政区划为 4 个区,18 个人民公社,设立德旺人民公社。

      辖 7 个大队,治所驻德旺场,隶属闵孝区1966 年 5 月, “文化大革命 ”开始,1968 年 5 月,区、社、村的管理委员会职能改为“革命委员会 ”职能1981 年 2 月,撤销革委会,恢复区、社、村管理委员会职能1984 年 4 月,开展农村体制改革,实行政社分设撤销德旺人民公社,建立德旺乡人民政府10 月,大队改名为村辖 7 个村,驻地、隶属未变1987 年 4 月,撤销茶寨乡,建立茶寨土家族苗族乡1991 年 8 月,撤区并乡全县行政区划为 2 个镇、7 民族乡茶寨土家族苗族乡、德旺乡合并,建立德旺土家族苗族乡辖德旺、杨柳、堰溪、坝溪、茶寨、交界、潮水、赵兴、漆树、凯土、小榜 11 个村,德旺居委会、茶寨居委会 2 个居民委员会治所驻德旺场隶属江口县政府三、历史文化我乡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主要有土家山歌、苗族花灯等文艺表演,有冲傩、还愿等傩戏表演,有丰富的美食文化,德旺麦粑香甜可口,有米豆腐、油粑粑、土家粉蒸肉等特色美食图为;德旺特色美食四、民族宗教事务工作(含少数民族干部)我乡主要居住有土家族、苗族、侗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 68%我乡深入贯彻落实民族平等原则,积极加快少数民族村寨开发及扶贫力度,创造了乡内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我乡把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同时,进行广泛深入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多年的一贯坚持,已在全乡形成了“人人讲团结,共同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使“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成为全乡各族人民群众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形成了全乡各民族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在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同时,我乡一方面尊重每个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另一方面坚持权利与义务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活动,积极进行引导群众合法进行宗教行为,同时坚决依法打击各种邪教活动,树立“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良好风尚我乡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与选拔工作,乡政府机关现有 82 名干部,其中少数民族干部为 69 名,少数民族干部比例达 84.1%,我乡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2012 年,乡政府机关提拔股级少数民族干部 6 名,为培养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储备了丰富人力资源五、经济社会发展概况2012 年,我乡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2156 万元,比上年增长 21.4%;财政收入 468 万元,比上年增长 30%;招商引资 9770 万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5000 万元的 195.4%;固定资产投资 8790 万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7200 万元的 122.08%,比上年增长 22%;农民人均纯收入 4835 元,比上年增长24.8%;粮食总产量 13610 吨;畜牧渔业产值达 3500 万元;烤烟完成收购 105.73 万斤,总产值达 1142 万元,首次突破1000 万元大关,超额完成烤烟年生产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2.4%,符合控制在 4.1 %以内的要求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6.23‰以内;2012 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 97.5%。

      调结构,抓示范,减贫摘帽显成效按照“破瓶 颈、强基 础、重产业” 的工作思路,采取政策支撑、项目扶持、部门帮扶等措施,因地制宜,集中规划,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已实现规模种植烤烟 4200 亩、藤茶 8000 亩、白茶 4360 亩、绿茶 2640 亩、核桃 10000 亩、中药材 1000 亩;净河村 1000 亩土地实现了上半年种植烤烟、下半年种植订单蔬菜的轮作模式,年产值可达 610 余万元;特种养殖方兴未艾,现有大鲵养殖示范基地 5 个,年存池1000 余尾,总投资 1150 万元;发展大闸蟹养殖 60 亩;发展种草养羊大户 5 户,养羊 2230 只农业年产值 7200 万元建园区,重招商,新型工业彰特色紧紧按照县委、县政府打造德旺特色石材加工集聚区的规划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启动了净河村岩门经德旺村至坝梅村片区作为十里特色石材加工长廊修建项目成功引进大型国有企业中国工艺美术(集团)公司落户德旺,该公司主要在德旺建立紫袍玉带石矿山和初加工基地,该项目前期投资 1.5 亿,目前已在坝梅村征地 20 亩,正在进行紫袍玉生产矿山建设引导骨干企业提级增效,千方百计提高青石板市场竞争力。

      通过以商招商,德惠石材有限公司引进了新的合作伙伴,更名为尧天石材有限公司,该公司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工艺水平,已经于去年 8 月 25 日入住工业园区,目前征地 30 亩,正在进行厂房建设,预计总投资 2 亿元人民币鼓励原有紫袍玉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实现统一规划,规范建设,目前已有三家雕刻厂入驻园区,其中黔石文化已建成投产,另两家正在建设厂房扩规模,强功能,旅游集镇具雏形完善基础设施,强化集镇运行功能改善了集镇污水处理和照明设施,完成了车站主体工程建设;军地山大桥已通过工科审查,地勘已全面完成,即将对桥梁的初步设计投资预算进行审查;完成清溪、净河两村村庄整治规划选点工作完成;总投资约 1007 万建成 11500 平方米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现已全面竣工交付使用,附属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已即将完工,有效解决了 142 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抓环线,严保护,乡村旅游蓄势待发抢抓机遇,转变思路,加大旅游产业开发力度成立旅游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环梵净山“ 金三角” 文化旅游创新区建设要求,切实加大了环梵公路沿线“ 四违” 整治力度,加快土地收储进度;制定了朝阳寺、坝梅寺、土家风雨桥、红号军三角庄起义等人文景观保护实施方案,加大了保护力度;全力打造以紫袍玉带石、国画石、青石板等为龙头,以茶寨贡米、白茶、交界灵芝等为支撑的旅游商品,完善旅游产业发展相关基础设施,全力把德旺打造为梵净山西线旅游重镇。

      图为:人们在朝阳寺游玩重民生,强管理,社会事业稳步发展严格兑现了城乡低保及农村五保供养资金 340.96 万元、优抚抚恤定补 107 人 42.8 万元、救灾救济款 12012 人次 38.3万元,发放冬春荒救助粮食 341 户 1192 人及农村低保季节性缺粮 48.06 吨,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 183 人 73.3 万元,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 10.8 万元;严格兑现了养老保险金的发放工作,社会弱势群体得到有效救助,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得到妥善安排,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五、特色产业(一)石材产业德旺乡具有独一无二的紫袍玉带石资源,全乡按照新型工业富乡的思路,大力进行石材加工集聚区建设从净河村岩门到坝梅村,德旺乡建立 10 里长廊石材加工集聚区,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 8 家企业入驻,通过以商招商的形式整合石材企业,扩大了石材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效益2012 年,成功引进中国工艺美术(集团)公司落户,激活了全乡石材产业发展的活力图为:琳琅满目的玉带石工艺品(二)白茶产业近年来,德旺乡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引进贵州梵天素心白茶有限公司参与农业开发,在茶寨村建立 2500 亩白茶基地,该基地年产值达 350 万元。

      截止目前,德旺乡共发展茶叶 5500 亩,预计到 2014 年,全乡茶产值将突破 1000 万元大关图为:成品素心白茶三、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一)以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为基础,着力打造铜遵公路农业产业带牢固树立“抓产业就是抓 发展、搞转型就是增后劲” 的农业发展理念,更多更好更快地“争项目 ”、“搞试点”、 “促转型”,新编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 20 个以上,围绕铜遵公路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带,力争新型农业产业投资达 7000 万元以上一是全力搞好农业产业示范点建设巩固茶寨、坝梅千亩茶园基地建设成果,提高茶园科学管护能力,确保新增茶园面积 2500 亩以上,力争茶叶产值突破 600 万元;加大养殖业发展力度,力争发展养殖大户 15 户;新建大鲵驯养场 3 个,新增特种大鲵存池 1500 尾;继续加大烤烟示范点建设力度,按照“试点 带动、规 模发展、订单收购、群众受益” 的烤烟发展理念,集中打造 2 个千亩烤烟基地,力争全乡烤烟总产值突破 1500 万元;整合土地资源,利用上级部门政策性扶持,启动万亩核桃基地建设项目二是创新农业组织模式以提升市场竞争力着力构建集生产、加工、展销于一体的农业生产模式,进一步加大对坝梅村大鲵养殖专业合作社、净河村农业互助社、清溪村农业互助社的扶持指导力度,提升互助社成员之间的联动发展能力;着手成立德旺乡茶产业协会,提升茶产业的整体市场竞争力;力争完成申报市级农业龙头企业 1 家,申报县级农业龙头企业 3 家。

      三是全力确保传统农业稳增稳收力争全乡秋粮种植面积达 2.15 万亩以上,产量达 7671 吨以上,加大传统农业的市场开发力度,尤其要壮大贡米种植规模,提高科学种植水平,创优贡米市场品牌,扩大传统农业的市场影响力;夏粮种植面积稳固在 0.59 万亩以上,力争产量达 1624 吨以上;继续加大经济作物的种植力度,力争实现总产量 7100 吨以上二)以发展现代新型工业为核心,着力打造德旺经济重要增长极紧扣省委、省政府“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 主战略,按照县委、政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