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检具地正确使用与注意事项.doc
9页量检具的正确使用与注意事项游标卡尺类一般游标卡尺(或带表)游标量具读数方法:1•读出游标零刻线所指的尺身上左边刻线的毫米整数,若是带表卡尺则读游框左侧边对应主尺身的毫米整数2. 观察游标上零刻线右边第几条刻线与尺身某一条刻线对准,将游标上读得的刻线条数乘以游标读数值(分度值),即为毫米小数,若是带表卡尺则 据表上指针所指表盘刻线条数乘以游标读数值(分度值),即为毫米小数3. 1、2相加即为被测工件尺寸4. 另夕卜测量时,可能出现游标上任何一条刻线都不与主尺上某一条刻线对准的情况,但 可以找出二条与尺身刻线所指示的游标刻线所指示的数值,加上游标读数值(分度值) 的一半带表卡尺则对表上刻线指针所那一格进亍估读正确使用:1. 合理选用分度值工件精度等级0.026—10(7级以下深度尺及高度尺)0.057---10(9—10级深度尺、9级以下高度尺)0.18---102、卡尺与工件温差要求标准温度要求被测工件尺寸范围(mm)+20 C的允许1--1818--5050--120120--150偏差士 8C士 8C士 6C士 5C因此游标卡尺与被测工件须保持同一温度,手握游标卡尺的时间不宜过长( 30文档大全实用标准文案分钟以内)。
3.测量外尺寸时, 应先使卡尺量爪间距略大于被测工件尺寸, 再使工件与固定 量爪贴合, 然后使活动量爪与被测工件表面接触和, 稍微游动一下活动量爪, 找出最小尺寸,同时须注意量爪与被测工件表面接触点的联线应与被测工件 表面相垂直4.测量内孔尺寸时,应使卡尺量爪间距略小于被测工件的尺寸,将量爪沿着 孔的中心线放入,使固定量爪与孔边接触,然后使量爪在被测工件内孔表面稍 微游动一下,找出最大尺寸即可5.测量沟槽宽时,应使用卡尺两量爪端部的刀口形测量刃进行测量,同时使 测量轴线重直于沟槽中心线,不能歪斜,不能用量爪内端的平测量面6.测量孔深时,应使卡尺端面与被测工件的顶端平面贴合,同时保持深度尺 与该平面垂直三、 注意事项:1.使用前,工件被测面与卡尺量爪擦拭干净,各部件相互作用上否良好2.查零位使两量爪紧密贴合,用眼看无明显光隙且游标零刻线与尺身零刻线 是否对准, (带表卡尺则表上指针对准零位 )游标尾刻度是否与尺身的相应刻度 线对准3.使用时, 量爪与工件表面接触压力不能太大或太小, 刚好使测量面与工件 接触,同时量爪还能沿工件表面自由滑动,有微动装置应使用之4.读数时, 卡尺应水平拿着朝亮光的方向, 并应使视线尽可能与卡尺上所读刻线垂直, 不能歪斜否则引起误差, 最好在工件同一位置多测几次, 取平均值。
5.读数后, 外测时切不可从被测工件上猛力抽下游标卡尺, 否则会使量爪磨 损及读数变动,内测时,要使量爪沿孔中心线方向滑出,防止歪斜,否则将使量爪扭伤变形或使尺框走动影响精度及读数变动6.不能测运动着的工件,否则易使卡尺严重磨损,易发事故7.不能代替卡钳或勾子在工件是来回拖动, 勾拉铁屑等, 也不可用力同工件 撞击,不能摔落地面,否则会造成损伤8.不要放在强磁物附近,以免卡尺感磁,影响使用9.使用完毕后,卡尺要擦试干净,放在专用盒内,注意不要使它生锈,较长 时间不用要用防锈油防锈 (高度尺、深度尺同样处理 ),特别是带表游标卡尺要 随时清洁使用,不能使铁屑及脏物等进入游标卡尺内,否则卡尺内齿条及表盘 齿轮易受损而不能使用深度游标卡尺使用注意事项:一、 测量时先将尺框测量面贴合在工件被测深部的顶面上, 并不要倾斜,然后 将尺身推下去, 直至尺身测量面与被测深部手感接触, 即可读数, 或用紧 固螺钉固紧尺框,取出后读数二、 由于尺身测量面小,易磨损,测量前需检查其零位是否正确三、 对带微动装置的深度尺,需注意切不可接触过度,以致带来测量误差四、 由于尺框测量面较大, 使用时应使测量面清洁, 无油污、 灰尘,并去除毛 刺、锈蚀等缺陷影响。
五、 其余使用注意事项与一般游标卡尺相同高度游标卡尺一、 测量高度时, 先将高度尺的底坐贴合在平板上, 移动尺框的划线爪, 使其端部与平板接触, 检查高度尺的零位是否正确, 之后将尺框的划线爪提高 到略大于被测工件尺寸, 拧紧微动紧固螺钉, 旋动微动螺母, 使划线爪端 部与被测工件表面接触,紧固尺框的紧固螺钉即可读数二、 用杠杆百分尺表代替划线爪作为 0位指示,在测量前先将划线爪拆下,将 表装上,使表测头与平板另一基准点接触, 并使杠杆百分表对“0”在高 度尺上读数再移动尺框使表测头与被测工件表面接触,同样使杠杆百分 表指“ 0”三、 划线时:1、 装上划线量爪,按所需高度尺寸调节尺框,先固紧微动螺钉,然后 旋动微动螺母使高度尺尺寸对准所需尺寸,再将尺框紧固后即可划线,底坐应贴合平板,平稳移动2、 使用时先检查底坐工作面是否有毛刺或擦伤,底坐的工作面和检验用的平板是否清洁,量爪是否完好紧固3、 检查尺身与尺框零刻线是否对准4、 搬动高度尺寸,应握持底坐,不允许抓住尺身,否则易使其跌落或尺 身变形而受损5、 其余注意事项与一般游标卡尺相同百分表类一、 百分表读数方法百分表分度值为0.01mm,每一格即为0.01mm长,指针每转一圈为1mm,百 分表里小指针每一格为1mm。
二、 百分表正确使用及注意事项1、 合理选用百分表被测工件及级精度分度值精度等级适用范围合理使用范围0.01mm(0.001千分表)0级2— 8级(1— 4级千分表)2—3 级(1 — 2 级)1级2—10级(1 — 7级千分表)2—4 级(1 — 3 级)2级3—10 级3—5级2、 分表应固定在可靠的表架上,可选择带平台的表架、万能表架或磁力 表座3、 其应牢固地装夹在表架上,夹紧力不宜过大,以免套筒变形卡住测杆, 测杆移动是否灵活,夹紧后不可再转动百分表4、 测杆与被测工件表面必须垂直5、 测圆柱工件时,测杆轴线与圆柱形工件直径方向应一致6、 测前其是否夹牢不影响其灵敏度,为此可查其重复性,重复较好才可 测量7、 测量时应轻提测杆,把工件移动测头下面,缓降测头与工件接触,不准骤降测头,也不准把工件强推至测头下,以免产生瞬间冲间力,给 测量带来误差,对工件调整时也同上 工件与测头接触时测杆应有0.3— 1mm压缩量,以保持一定起始测力8 据工件不同形状可自制各种测头平、球、尖测头测量,球形平面、凹面或形状复杂工件9、 测杆上不要加油以免油污入表内,影响表的传动机构和移动灵活性,同时保持百分表的清洁及使用后放在清洁干燥的地方。
三、 千分表的使用注意事项基本与百分表相同四、 杠杆百分表在测量工作中必须尽可能使测杆的轴线垂直于工件尺寸线, 如由于特殊工件的 测量需要,无法调整测杆轴线使工件尺寸与测量线重合,将会使测杆的有效长 度减小,指示值增大,测量结果应按下式修正A=a cosa A 为正确测量结果 a 测量读数 a 测量线与工件尺寸线的夹角其余注意事项与百分表相同五、 内径百分表使用注意事项在测量前必须据被测工件的尺寸选用相应尺寸的测头,在调整及测量工作中内 径百分表的测杆应与环规及被测孔径垂直,即在径向找最大值,在轴向找最小 值,在测槽宽时,在径向与轴向找最小值,具有定心器的内径百分表,在测内 孔时只要将仪器按孔的轴线方向来回摆动,其最小值即为孔的直径其余注意 事项与百分表相同千分尺类一、 千分尺读数方法:1、 固定套管一格为1mm微分筒一格为0.01mm,其纵刻线作为不足半 毫米的小数部份的读数指示线2、 对零,其两测面接触,微分筒棱边对准固定套管零刻线,固定套管纵刻线对准微分筒零刻线,测量使用测力装置,固定管上露出被测工件 的整数和半数,微分筒上读出被测工件的小数部份,不足一格读千分 之几毫米,整数与小数相加即工件尺寸。
二、 千分尺的正确使用及注意事项1、 使用前必须校对零位, 0—25mm 千尺校对零位时使两测量面接触, 对 大于 25mm 千分尺,应在两测量面是安放尺寸为其测量下限的调整量 具(校对棒)后进行校对零位,如零位不准要调整: A:使用测力装置, 转动测微螺杆,使两测量面接触,锁紧测微螺杆 B: 用千分尺的专用 板手插入固定套筒的小孔内,扳转固定套筒,使固定套管纵刻度线与 微分筒上零线对准C:若偏离零线较大时,需要小起子将固定套管 上的紧固螺丝松脱,并使测微螺杆与微分筒松动,转动微分筒,则能 进行粗调,然后再按“ B”进行微调D :调整零位,必须使微分筒的 棱边与固定套管上“ 0”刻线重合,同时要使微分筒上“ 0”对准固定 套管上纵刻线2、 使用千分尺一般有用手握住隔热装置,注意外径千分尺与被测工件应 具有相同的温度,绝对不能用手直接拿着外径千分尺架或用手扶着测 及测杆测量工件3、 千分尺两测量面将与工件接触时, 要使用测力装置, 不要转动微分筒4、 千分尺测量轴的中心线要与工件被测长度方向一致,不能歪斜5、 测量时要考虑工件表面几何形状6、 要在静态时测量 工件尺寸,不能在工件转移或加工时测量, 否则易使 测量面磨损,测杆扭弯,甚至折断,引发事故。
7、 调节千分尺尺寸时要慢慢转动微分筒或测力装置,不要握住微分筒挥 动或摇摆转尺架,否则导致精密测微螺杆变形8、 千分尺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后要擦拭干净,保持清洁干净干燥,不 能放在潮湿的地方,若较长时间不用,要上防锈油处理螺纹环规、栓规、长规类1、 使用前要使其清洁,不能有铁屑、油污等脏物及碰伤,使用后应该清 洁螺纹及卡规接触点和采取防锈措施保存应放在干燥清洁的地方2、 使用时,螺纹内不能有铁屑用脏物等以免挤伤螺纹和卡规接触点3、 使用时,只能转动标准件来配合环规、栓规或卡规检验标准件是否合 格,转动时的力量要适中,不能太大以免损伤螺纹及卡规接触影响其 精度4、 使用一段时间后要送品管课定期检定,使用中若发现异常应送品管课 检定是否合格治具与检测设备类1、 使用前须认真阅读有关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并熟记2、 非专业操作维护人员不得擅自操作、开盖检修设备3、 不准随意移动检测设备, 确须移动者应由专业人员进行, 他人不得为之4、 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应问专业人员报告维修以便及时处理5、 使用后及时做好清洁保养维护工作,若较长时间不用应按使用说明书的 规定进行维护,以确保其处于合格的技术状态。
6、 建立其周期检定计划表及时检定,并详细记录,以便管理和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