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高考试题——(山东)生物部分(解析).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493734804
  • 上传时间:2023-09-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8.52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年高考试题——(山东)生物部分(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解析】考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不同时期时间的长短和染色体等有关变化干扰项是C选项,“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赤道板是指相当于细胞中央的一个位置,而不是一个结构,所以看不到解析】视野中的细胞有的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其染色体数目因着丝点的分裂而加倍,因而与其他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同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中期时间长,故分裂间期细胞的数目比中期的数目多;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染色体,但是赤道板只是代表一个空间位置,故看不到;由于用于观察的细胞都需用盐酸解离,已经为死细胞,它只能固定在细胞分裂的某一个时期而不会继续分裂答案】B2.4名受试者分别口吸100g葡萄糖后,在180min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 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BA.a代表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的血糖含量变化B.4代曲线在前30min内身糖升高与肠道吸收有关C.b在120min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及非糖物质D.e、d代表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解析】考查葡萄糖在人体内的吸收及与此有关的激素调节。

      4人在口服葡萄糖后,其血糖浓度都表现升高,这是由于肠道吸收了葡萄糖葡萄糖进入人体后的主要去向是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多余的葡萄糖可转化为糖原,这两个途径受到胰岛素的促进,其结果是使血糖浓度降低解析】口吸葡萄糖后会迅速被肠道大量吸收而导致血糖含量升高,故4人的血糖浓度在30分钟内明显增高;a患者血糖含量居高不下,说明缺少降血糖的胰岛素,该患者应该为糖尿病患者;b在120min后血糖浓度下降的原因是氧化分解供时消耗了葡萄糖而不是转化成糖原和非糖物质,葡萄糖转化成糖原和非糖物质发生在30~60min内;C能表示正常人的血糖浓度变化,而d的血糖浓度明显偏低,不能表示正常人,应该是甲抗病患者答案】B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CA.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B.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C.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D.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解析】生态系统的功能有三:一是能量流动,具有单向、递减、不循环的特点;二是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的循环,该过程离不开生产者和分解者,生产者起关键作用;三是信息传递,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使生物群落中的物质归还到无机环境,从而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在生态系统的功能中,物质流是可循环利用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信息流是双向的(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营养级越多,各个营养级用于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就越多是正确的,但是人类对某个营养级不可以利用的能量可以通过让它流向下一个营养级,最终被人类利用,所以最终被人类利用的不一定越少,例如人类可以利用小麦的种子,但是不可以直接利用小麦的秸秆中的能量,但是可以利用秸秆喂养动物而利用其中的能量答案】C4.用某种药物饲喂动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实验组比对照组动物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增高,该药物的功效可能是 DA.增强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 B.提高血浆蛋白的含量C.增加红细胞的生成数量 D.对红细胞有破坏作用【解析】创设一个新情境——“长期服用一种药物,导致血红蛋白含量增高”,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血红蛋白是位于红细胞内的蛋白质,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存在于血浆当中的,由题意可知,由于饲喂某种药物导致实验组动物的血浆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增高,所以可以推知该药物可能是破坏了红细胞,致使红细胞内血红蛋白释放到血浆中造成的。

      答案】D5.下列选项中不能演替为森(树)林的是 AA.西北地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 B.大兴安岭火灾后的林区C.沂蒙山区的 D.黄河三角洲的耕【解析】创设了一个新情境,考查几种不同生态系统,群落演替的有关情况解析】生物演替时,不论是初生演替(沂蒙山区的裸露岩地),还是次生演替(大兴安岭火灾后的林区、黄河三角洲的弃耕土地)只要条件适宜,演替的最终结果都是森林但是西北干旱地区因为缺少水分,最终不可能演替出森林答案】A6.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下列关于结核肝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CA.高倍镜下可观察到该菌的遗传物质分布于细胞核内B.该菌是好氧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C.该菌感染机体后能快速繁殖,表明其可抵抗溶酶体的消化降解D.该菌的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内制裁网加工后,由高尔基体负责运输到相应部位【解析】以结核杆菌为例,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及进入人体后的变化情况解析】结核病是感染结核杆菌造成的结核杆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不仅位于细胞核,细胞质也存在结核杆菌是好氧细菌,其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是有氧呼吸提供的,但是该菌没有线粒体,是依靠细胞内的有氧呼吸酶完成的。

      任何抗原进入人体之后,会被细胞内的溶酶体消化降解,但是结核杆菌能够快速繁殖,则说明它可以抵抗溶酶体的消化降解结核杆菌等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答案】C7.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 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F”可能是 DA.胸腺嘧啶 B.腺嘌呤 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D.胞嘧啶【解析】以一个具体问题作切入点,考查双链DNA分子复制时的碱基变化解析】因为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由正常的子代的DNA分子中的G—C、C--G就可以得知,第一代子代DNA分子中也是C—G,依次类推,亲代中也是这样,所以发生突变的就是G或者C答案】D8.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相等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解析】给出一个图解,让学生通过识图、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有机物产生(消耗)与温度、光照等的关系,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解析】解读坐标曲线图的关键是注意纵横坐标的含义,该题的纵坐标分别是光照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也就是植物积累的有机物量(此处特别注意这里不是光合作用需要的二氧化碳量)和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因此,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应该是两条曲线的数值之和,所以可以得知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相等;制造有机物最多的应该不是25℃;积累量最多的应该是25℃;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的点应该是光照下植物不吸收二氧化碳的点,不是图中二者曲线的交点答案】A 第Ⅱ卷(必做120分+选做32分,共152分)【必做部分】注意事项:1.第Ⅱ卷共16个题,其中23—30题为必做部分,31—38题为选做部分,考生必须从中选择2个物理、1个化学和1个生物题作答不按规定选做者,阅卷时将根据所选科目题号的先后顺序只判前面的2个物现题、1个化学和1个生物题,其他作答的题目答案无效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黑以签字笔、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纸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26.(17分)普通小麦中有高杆抗病(TTRR)和矮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请分析回答:(1)A组又F1获得F2的方法是 ,F2矮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 2)Ⅰ、Ⅱ、Ⅲ三类矮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 类3)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杆抗病小麦品种的是 组,原因是 4)通过矮杆抗病Ⅱ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 获得的矮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5)在一块高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杆小麦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矮杆性状出现的可能原因(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 。

      解析】结合遗传规律考查育种相关知识A、B、C三组实验分别利用了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原理小麦是自花授粉的植物,利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可以把不同小麦个体上的优良性状集中到同一个个体上,但需要耗费较长时间,一般5—6年才可以培育出新品种而利用单倍体育种,可以大大缩短育种年限,一般2年就可以培育出新品种诱变育种可以大幅度地改良小麦的性状,其原理是基因突变,由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所以在三种育种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抗病小麦品种解析】(1)A组属于杂交育种,首先是让具有优良性状不同个体进行杂交,让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然后再通过让F1自交就可以在F2中获得优良性状的纯合体F1的基因型是TtRr ,自交后代F2中矮杆抗病的植株(ttR_)中能稳定遗传的(ttRR)占1/3,不能稳定遗传的就占2/32)B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植株,所以是高度不育的,因为减数分裂时,由于没有同源染色体,无法进行正常的联会配对,最终无法产生正常的配子3)即使利用射线处理,基因突变发生的频率是极低的,而且由于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以很不容易得到矮杆抗病植株4)B组要想获得矮杆抗病的新品种,不仅首先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接着还要利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单倍体植株的幼苗才可以得到正常的可育新品种,而且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加倍得到的都是纯合体,所以100%是可以稳定遗传的。

      5)矮杆小麦出现的可能性有两个因素:遗传因素(可遗传变异)或者环境因素(不可遗传变异)如果是遗传因素,则出现的矮杆一定是纯合体,所以可以与纯合的高杆杂交,子一代一定是高杆,子一代自交,子二代一定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否则就是环境因素造成这样的结果如果是环境因素造成的,就可以把得到矮杆小麦和高杆小麦放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培养,让其自交,观察后代的性状,应该不会出现明显的差异,否则属于遗传因素造成的答案】(1)自交 2/3 (2)Ⅱ (3)C 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0讲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考点1常用化学仪器的选择及使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39讲盐类的水解考点2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0讲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考点1常用化学仪器的选择及使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39讲盐类的水解考点2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docx 2025届湖北省新八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青桐鸣高三下学期10月大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八省联考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演练统一监测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青桐鸣高三下学期10月大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广东省联考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八省联考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演练统一监测考-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江南十校”新高三下学期10月第一次综合素质考-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江南十校”新高三下学期10月第一次综合素质考-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